文|家庭教育自助參
人間真的不值得嗎?我們的家庭教育怎麼了?
14歲男生被母親扇打後跳樓墜亡,我的心再一次被刺痛。多麼美好的年華,卻毀在了糟糕的家庭教育。
記得我的大學老師說過的一句話:可以討論問題,但是要對事不對人。常記於心。那我們就討論一下這個不幸的事情,對事不對人。
在家庭教育上,這位母親做錯了什麼?
第一點,對教育的認知錯誤。
教育,是教化與培育。教育從來就不該有教訓的意思。教育和教訓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係。你給孩子的教育多了,給他們的教訓就少了。他們受到的教訓少了,得到的教育就會更多,更好。相反,你給孩子的教訓多了,給他們的教育就少了。他們受到的教育少了,得到的教訓就會更多,更痛。
但是,不要忘記了。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在本該接受教育的時候,何苦要承受那麼多的教訓?未來的世界,自然、必然會給他們帶來各種教訓。而作為父母的我們,就是提前給他們更多更好的教育,讓他們在將來有能力去面對和承受各種教訓。
在沒有能力承受教訓的時候,父母拼命地教訓,無疑是在摧殘孩子的自信和自尊。一個失去自尊和自信的孩子,離開這個世界,對他來說也許是最無奈的選擇。
然而,很多普通家庭的父母,完全是反著來的,教訓多於教育,就如這位母親一樣。從視頻中,可以看出,母親第一個耳光,打得是多麼的「熟練」和自然。我確定這位母親一定不是第一次打孩子。
你可以設想一下,當你第一次打孩子,會是怎樣的情形?哪怕是語言上有多麼的激烈,但是手還是會猶豫不決,對嗎?而這位母親的這一巴掌,打得真是熟練!除了扇打,似乎還有掐脖子的動作。
虎毒不食子,這位母親的心怎麼這麼狠?所謂無知者無畏,正是因為她對教育有錯誤的認知,才導致了她認為自己的教訓是對的。但是,孩子卻用另一種方式告訴母親:你錯了。
第二點,當眾批評教育孩子,是致命的錯誤。
曾國藩在一封家書裡說到:「揚善於公庭,規過於私室」。意思就是,在公開場合要多表揚一個人的優點,但卻要私下裡去糾正規勸一個人的缺點和過失。
越是在公開場合表揚孩子,越是能提升他們的自信。相反,如果在公開場合教育甚至教訓孩子,那麼他們的自信和自尊就會受到傷害甚至毀滅。所以,你認真觀察和反思一下就會發現,那些經常在公開場合打罵孩子的父母,一般都教育不出優秀的孩子。反而會為怎麼教訓孩子而傷透腦筋。真是可笑又可憐。
這位母親打孩子的時候,旁邊就有同學在場,孩子的自信自尊瞬間被毀滅。
他並不在意你打他,但他在意你當眾打他。
每個人心中都有被尊重、被誇獎的潛在渴望,更別說孩子了。自己被母親打罵,卻被同學看到,以後該如何面對同學?是否希望他們理解?還是離他們遠一點?我以後該如何挽回自己的形象?如果挽回不了,我該怎麼辦?低頭走路,封閉自己嗎?可我不想這樣過啊!猶豫的那幾分鐘,孩子會想到這些吧?
第三點,對自己能力的認知錯誤。
大部分普通家庭的父母,都會犯這個錯誤,甚至一錯再錯。他們只會憑著自己的認知、學識和經驗來教育孩子。只要孩子的行為超出他們的認知範圍,他們就覺得是錯的,就該管管。
這個男孩在學校玩撲克,多大一點事情?家長被叫到學校,就好好說話。表明自己一定好好管教,請老師、學校放心。然後轉頭就走。孩子放假回到家裡,再跟他好好溝通。本來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卻因為自己的無知,斷送了孩子的性命。
糟糕的家庭教育,不但教育不出優秀的孩子,還可能要了孩子的命。
馬雲曾經在雲谷學校開學典禮上講到: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深以為然。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是父母最重要的工作。既然是工作,那麼就要保持一顆學習的心態,好好學習,努力向上。自己學好了,孩子在家庭和學校的教育下,才能健康地天天向上。
家庭教育,任重道遠,希望與大家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