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放手的媽媽才能培養優秀的孩子

2020-09-27 玩美教育

每次到假期的時候,童童的媽媽都很悠閒,該逛街的逛街,該鍛鍊身體就鍛鍊身體,同事們都很嫉妒,同樣是小學三年級孩子的媽媽,同事小王就忙得不亦樂乎,輔導孩子做作業,陪孩子練字,彈琴畫畫,小王感慨,人家的孩子是來報恩的。

向童童的媽媽討教經驗,她謙虛地說,其實是我比較「懶」而已,一到周末,我就不管孩子了,讓他自己收拾房間,自己洗衣服,自己整理學習用品,自己做作業,自己做早餐..........聽得同事一臉的羨慕。

「可是,孩子做的又慢又差,到最後比我自己收拾的還累」小王說。

「孩子總會要自己去面對生活,其實,生活的本領也是學習的一部分」童童媽說。

童童是個特別懂事的孩子,各方面都很優秀,原來,她媽媽是這樣教育孩子的。通過了解我們注意到,童童媽媽的做法得到很多媽媽的支持,她們感慨,要不做媽媽的太累了,培養的孩子還又懶又叛逆。

我們何不做個敢於放手的「懶媽媽。」

(一)牢記包辦的後果

六年級的菲菲正進入叛逆期,她嫌棄媽媽嘮叨,爸爸威嚴,想要自己做主,但是生活中菲菲又是低能兒,早上的飯都是媽媽餵著才吃一點,長期下來,媽媽覺得很累很累。

包辦的後果,就是我們的孩子成了生活的低能兒,卻長了一顆冷漠的心。


而童童媽媽說,平時時間緊一些,不敢完全放手,而到了周末,節假日,她就完全放手讓孩子規劃自己的時間,她只是在過程中監督一下,不是完全的不管不顧,而如果孩子一天下來,任務沒有完成,懲罰也是非常嚴的。比如一個星期不能提額外的要求,一個星期都不能玩心愛的籃球等。

(二)從行為改變入手,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

研究表明,人的行為是要不斷地強化和學習才能穩定下來,如你想讓孩子有能力整理自己的房間,那你得天天讓他鍛鍊,你想讓孩子看到地上的垃圾隨手撿起來,你得讓他經常打掃衛生。如果你想讓孩子待人有禮貌,你得嘗試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強化這種行為,見到人要打招呼,要禮貌地回答別人的問題。

做一個敢於放手的媽媽,對孩子的行為要瞭然於胸,這有做到這些,才敢去放手,要想了解,就得多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行為的管理和改變。塑造一個優秀的孩子。

相關焦點

  • 賭王何鴻焱:敢於放手的父母培養的孩子更優秀
    ,才能讓孩子走的更遠近期,浮板過河的遊戲上了熱搜。孩子參加了浮板過河的遊戲,但是浮板的不穩定性和混濁的水塘讓孩子望而生畏,媽媽為了兒子的安全,毅然跳進齊膝的汙水裡,牽著兒子的手與孩子一起奔跑。媽媽的臉上洋溢著笑容,不斷給孩子鼓勵,給他向前的勇氣。
  • 家長過好自己的生活,懂得放手,遠遠的帶領,才能培養優秀的孩子
    在孩子的眼裡,父母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成年之前接觸最多,模仿最多的人。家庭中,父母能過好自己的生活這一點非常重要。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生命的全部。過多的幹涉和牽制只會加快讓孩子遠離你的速度。親子關係緊張,學習和生活還一團糟。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懂得放手,遠遠的帶領,才能培養優秀的孩子。
  • 教育AB面,獨立成長的背後,是敢於「放手」的父母
    據心理學家麥可·湯普森說:童年需要一個終點,而培養孩子獨立、培養孩子有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讓他們離開家長安全的懷抱,自主追求高一級的冒險和挑戰,則是家長的職責。 《鷸》這部6分鐘的短片故事內容其實很簡單,鷸寶寶在媽媽敢於放手的愛中不斷嘗試,不斷成長,艱難的成長過程終於帶來了美麗的蛻變。
  • 寶媽學會放手,孩子長大反而會更優秀,其中真諦不是誰都懂
    相反,真正有大智慧的媽媽,她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那種敢於放手,敢於給孩子機會讓孩子獨自去闖、去成長的媽媽。寶媽們做到了這些,孩子也會成長的更加優秀,遺憾的是這其中的真諦卻未必所有的媽媽們都懂。、碰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尤其是當孩子長到一定年齡之後,聰明的寶媽會主動放手,她們會選擇相信孩子,即便是在孩子獨自處理一些事情的時候犯了錯、碰了壁,其實也是沒關係的。
  • 什麼樣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寶寶?
    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追究其根,便藏在家庭教育當中。父母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教育方式和處世方式,都會對孩子的性格、心理和行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並且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
  • 經歷挫折後的孩子,往往越優秀,放手讓孩子自己走走吧
    她們並不在意孩子是否可以接受這種方式,只是自顧自的安排。在孩子的教育上做到"捨得"對孩子放手,"捨得"對孩子投資,"捨得"讓孩子"犯錯",適當讓孩子自己做,那麼孩子才會越來越優秀!
  • 給孩子試錯的機會,敢於放手讓孩子去做
    過了十五分鐘,委屈害怕地回來,告訴我,又摔了一大跤,看我臉色不好,馬上就道歉,媽媽對不起。我心裡告訴自己,忍住,忍住,我把孩子抱在懷裡,輕輕說,你看媽媽平時告訴你在小區騎車不能太快,會摔跤,疼得是自己。對吧?孩子連忙使勁點點頭,然後我繼續說,摔跤是自己疼,如果你騎自行車撞到別人了,怎麼辦?孩子說,我得賠償人家,我說太對了。那如果我們撞得是老奶奶怎麼辦?孩子說,我們要對人家負責。
  • 全職媽媽的「教育觀」:培養孩子,要懂得適可而止、學會慢慢放手
    這是一位全職媽媽寫給自己的信:懂得適可而止,學會慢慢放手。我們希望孩子能堅強、勇敢,可更脆弱的往往是我們自己;我們期待孩子獨立,卻始終緊握著孩子的手不肯放鬆。為父母者,有時候就是這麼矛盾。我們期望孩子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卻始終默默地選擇為他遮風擋雨。
  • 父母注重從三方面修煉自己,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作為父母,如果面對孩子存在的上述問題感到焦慮,不妨和我一起閱讀《王霄老師的5堂幸福課》這本書,父母需要與孩子共同成長,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並接納生活的本來面目,學會與家人連接並從自己做出改變,最後帶著愛放手,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 只有做好「懶」媽媽,才能培養勤快的孩子
    ,才能培養勤快的孩子。這種情況在我國比較普遍,但在歐美國家,那些媽媽們仿佛每個人擁有自己精彩的生活,她們把自己活得漂漂亮亮的同時,依然沒有耽誤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所以其實有的時候不必非要時時刻刻的「盯著」孩子,適當的偷懶,放手不管孩子,會更有助於培養出聰明能幹的孩子。
  • 父母想讓孩子有出息,就要培養這5個優秀品質,看看咱家有沒有
    父母總是想給孩子全部的愛,孩子總歸要離開自己,走向社會,走向獨立,父母就是的責任就是託舉孩子成長成人,讓他成為一個社會人,具有競爭力。想讓孩子長大後有出息,就要培養孩子一些好習慣和優秀品質。4、懂得自我管理家長敢於放手
  • 為何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父母早放手,孩子才能更獨立
    自理能力,是孩子在入學之前應該養成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自理能力強的孩子,能夠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並且性格也更加獨立,而從小性格獨立的孩子,長大以後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一、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究竟有什麼好處?1、從小養成獨立意識,長大才能有主見從小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形成獨立意識。
  • 這3種媽媽,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你屬於哪一種?
    遇到好老師是孩子一生的幸運,有一位好媽媽,能決定孩子的一生。媽媽的性格和管教方式,直接決定著孩子的幸福感。生活中,這3種媽媽一定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看看你屬於哪種。上次放假回家,我見到的磊磊已經不是那個活潑開朗的小男孩,而是動不動和父母頂嘴,手機永遠不離手的孩子。父母的壞情緒,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場災難。情緒穩定,好好說話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 甜橙老媽的家庭教育(六)這3件事上,媽媽越早放手,孩子越成功
    沒錯,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每個媽媽都想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是更要懂得學會放手,讓孩子長大,才是硬道理。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學會放手,不要急於說教,先觀察哪些是孩子可以自己通過思考就可以完成的,這一部分內容讓孩子自己做,有助於培養他獨立思考的能力。對於超出孩子能力範圍的題目,我們要適當給予幫助。
  • 如何培養出非常優秀的孩子?
    確實,古往今來,有多少聖賢克服自身缺陷,敢於挑戰自己的生命,不懈努力奮鬥,最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微博這幾天有一則這樣的消息:一個13歲盲童在音樂方面很有天賦,唱歌鋼琴葫蘆絲樣樣精通,因天籟之音多次獲得過國際大獎,贏就不得了不得勁少粉絲,實為震撼!
  • 想讓孩子獨立自主,父母堅持「留白教育」,放手孩子才能學會飛翔
    想要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父母必須要學會放手,堅持「留白教育」,孩子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長。,小寶也心安理得地接受著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導致孩子變成了除了學習以外,其他基本的生活常識都不懂的「高分低能兒」。
  • 「敢考狀元」父母放手,孩子的成績就下滑怎麼辦
    今天分享的主題是父母放手,孩子的成績就下滑,怎麼辦?孩子讀書父母也是非常的辛苦,除了督促寫作業,檢查作業,還需要忙前忙後,甚至孩子表現不好,父母也會被老師批評,所以父母也非常焦慮。很多父母說你讓我放手,可是我一旦放手,孩子成績就下滑,我一抓孩子成績就上來了,你說咋辦?
  • 放手孩子,又怕孩子控制不住
    薩姐出品01放手與管教,何去何從前兩天,在育兒群裡,一位媽媽向大家求助:「怎麼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自控力?」一石激起千層浪。結果,這位媽媽被一致批評:真是心太大。其實,隨著科學育兒理念的普及,對於孩子是否接觸電子產品等方面,都已經有了全新的認識,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把孩子管到滴水不漏,願意嘗試放手,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希望他們能自由成長。
  • 放手不撒手,培養孩子責任心,家長真正需要增加的是信任感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放手不等於放手不管很多時候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自覺性,往往會將很多事情的決定權教給孩子,實際上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他們可能未必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適當的放手有助於孩子形成更好的自理能力,但是放手不等於放手不管。要分清楚這其中的區別,不然在該管的時候不管,今後後悔想要管教的時候為時已晚。尤其是對於孩子責任心的培養,放手不是撒手。
  • 什麼樣的「懶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娃」,「懶」字最重要
    其實從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是處於溺愛孩子的一個狀態,根本就不是在幫他,反而是在害了他,在孩子開始學習的過程中,各位爸爸媽媽的要逐漸的減少,孩子對孩子的一些幫助。讓他們學會替父母分擔一些家務或者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我們父母呢,也要學會做一個「懶父母」,或許「懶父母」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