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提升黨員師生的黨性修養,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我院組織38名師生於7月13日至18日赴陝西延安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開展為期6天的「學習革命傳統,弘揚延安精神」主題教育活動。
活動第三天,培訓班學員前往楊家嶺革命舊址、寶塔山、南泥灣參觀學習。
7月16日上午9時,我院延安紅色主題培訓班學員來到楊家嶺革命舊址參觀學習。在講解員的引領下,管院的老師和同學們參觀了毛澤東和斯特朗談話的舊址、毛澤東等領導人的舊居以及中央大禮堂。目睹先輩們的故居遺物,耳聽講解員的深情解說,大家不僅對楊家嶺革命舊址的情況有了基本認識,更深入了解到革命先輩在艱苦條件下是如何創造奇蹟,感受到革命先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培訓班學員
參觀毛澤東舊居
培訓班學員
參觀中央大禮堂
培訓班學員中央大禮堂合影
參觀完楊家嶺革命舊址,培訓班成員前往寶塔山,瞻仰遺蹟,重溫歷史。儘管陰雨連綿,大家依舊熱情高漲。在培訓班班長王永麗教授的帶領下,學員們舉起右手,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巍巍寶塔山下,儀式簡單而莊重,激勵著大家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永葆共產黨人先進本色。
培訓班學員重溫入黨誓詞
培訓班學員寶塔山合影
下午,學員們乘車前往南泥灣,參觀大生產運動展覽館,了解大生產運動,學習南泥灣精神。濛濛細雨中,延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郝琦教授冒雨為大家作「南泥灣精神」專題報告。郝琦教授深入淺出地為大家剖析了當時進行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的原因和歷史意義兩個主要問題,並對新時代下,我們如何應如何繼承和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南泥灣精神進行了生動的詮釋,寄予了殷切的希望。
在現場教學環節,講解員詳細描述了三五九旅及人民群眾一起披荊斬棘,開荒耕地,戰勝重重困難,將南泥灣建設成「陝北好江南」的艱苦奮鬥往事。展覽館中,圖片文物、大生產勞動的人物雕塑群,都無聲地記錄著曾經的光輝歷史。在「南泥灣」歌譜前,大家激情高漲,齊聲歌唱「南泥灣」。
培訓班學員
學習南泥灣精神
培訓班學員
歌唱南泥灣
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南泥灣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參觀學習,大家對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為核心的南泥灣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後,大家在黨徽前合影留念,結束了一天的行程。
斯人已逝,舊地重遊,駐足憑弔。漫步楊家嶺、寶塔山及南泥灣等革命聖地時,學員們更深刻感悟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現實價值與意義,認識到革命先烈們是如何在惡劣環境下,砥礪前行、艱苦卓絕,為新中國的建立嘔心瀝血。在新時期,我們更應該牢記使命,銘記延安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奉獻一己之力。
培訓班學員南泥灣合影
來源: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陝西延安紅色主題培訓班
撰稿 | 攝影:吳榕華 李江帆 吳榕華 王海林
編審:楊炳成 張芳 吳映玉 王永麗
責任編輯:羅萍
初審:陳融融
審核:周晶
審核發布:謝曼華
歡迎投稿
bspr@mail.s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