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果,要吐子兒」這再普通不過的生活常識對於孩子來說卻並不是小事。
孩子誤食果核所帶來的結果可能是致命的,不僅容易嗆到氣管,劃傷食道還有中毒風險。但是好奇心旺盛的孩子總會想知道把果核吃進去又會怎麼樣呢?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就給孩子講了關於吃水果吐子兒的故事,它就是《子兒,吐吐》。
《子兒,吐吐》是由臺灣作家李瑾倫所創作,曾獲臺灣信誼幼兒文學獎圖畫書創作佳作及首獎、美國紐約Marion Vannett Ridgway Memorial Award首獎等獎項,並三次入選臺灣《中國時報》開卷版「年度十大童書」。
沒錯,這就是一本既貼合孩子日常生活又獲得多項肯定的繪本。
吃水果,要吐子兒
書的主人公是一隻叫做「胖臉兒」的小豬。
每一次,不管胖臉兒站在哪裡,它都是第一隻被認出來的豬,因為,他的臉——胖得比誰都胖!他吃起東西,總是又快又多。
有一天,幼兒園裡發木瓜吃。
「吃吧,吃吧!」胖臉兒今天又是第一隻吃完木瓜的豬。第一個吃完,沒什麼好奇怪的,奇怪的是,他桌上竟然沒有半粒吐出來的子兒。
「子兒呢?」其他的豬問他。「什么子兒?我沒有看到什么子兒呀!」胖臉兒說。他把木瓜吃得一乾二淨,桌上什麼也沒留下。
胖臉兒竟然把木瓜籽也吃進肚子裡了。
「就算有子兒,吞下幾粒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胖臉兒想。沒想到大家都緊張了起來,他們說:
「胖臉兒,胖臉兒,胖……」
「吃子兒了」「吃子兒了」「吃……」
「那怎麼辦?」「怎麼辦?」「怎麼……」
「會怎麼樣?」「怎麼樣?!」「怎……」
「會死掉!死?死?喔?死?」
「真的嗎?」「真的嗎?」「真的嗎?」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吧?」
………………
「那……」「那……」「那……」
小朋友們都緊張極了。
吃水果,是要吐子兒的!
細微的心理活動
記得小時候吃說過家長都會說如果不吐子,就會從肚子裡長出一棵大樹來,這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童年陰影之一了,那麼胖臉兒吃了木瓜籽會怎樣呢?
「會長樹!」「長樹?!」「長樹?」「長樹?」「長樹?!」「長樹?」「長樹?!」
「對!長樹!」子兒埋到土裡會發芽,那麼,把子兒吞進肚子裡和埋到土裡當然也一樣囉!大家認為這應該是最正確的答案了。
「長樹?!」胖臉兒聽得臉都發白了。他一屁股坐在地上,想像著自己頭上長樹的樣子,然後,他抽抽答答地哭了起來。
胖臉兒剛開始害怕極了,可是漸漸的它的心理發生了變化。
「胖臉兒吞了什么子兒啊?」
「木瓜子呀!你看,這樹長得真好哪!」
「我明天想到胖臉兒的樹上停停……」
「明天,如果能停在胖臉兒的樹上,一定威風得不得了哩!」
「胖臉兒長樹的樣子還真可愛呀!」「就是啊!」
長樹也許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小鳥可以在它的樹上歇腳,小夥伴們可以在它的樹下乘涼,結的果子也可以和小夥伴們分享。
胖臉兒越想越覺得這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這可真美好啊!
胖臉兒拼命地跑回家,他真的是樂壞了,喝下他所能喝的最多的水,然後飛快地鑽進被窩裡乖乖地躺著。
滿心期待頭上長出木瓜樹的胖臉兒,怕樹長不直,連床都換頭睡呢!
第二天,胖臉兒起得很早。
他緊張地用手很慢地、很慢地,往頭上摸……
「沒有!怎麼會?!」這下子,一心想長樹的胖臉兒又想哭了
頭沒事,這時肚子反而咕嚕咕嚕地發脹。
胖臉兒垂頭喪氣地走到廁所便便去了。
「哎喲!」胖臉兒大叫:「我的木瓜子怎麼都在便便裡呢?」
胖臉兒覺得,那些黑黑小圓粒兒的木瓜子看起來還真好笑,他盯著它們瞧了好一會兒,終於狠下心,把它們一衝衝走了。
子兒都被衝掉了,樹當然也不會長囉!胖臉兒搔搔腦袋,又自言自語起來:「也好,萬一長出來的木瓜不好吃,反而糟糕咧!」
欣然說
《子兒,吐吐》是一本完全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思維,孩子的語氣去表述的繪本。
通過豐富的想像力,和大量細微的心理活動,加上詼諧的語言,將小豬吃進肚子的子兒,各種心情表現出來。
先是吃進子兒的坦然,到被小朋友們說的迷茫,再到聽說不能吃子兒的吃驚,以及長樹的害怕,再到對長樹的期待,以及後來沒有長樹的失望,又開心的恢復原樣,胖臉兒的每一次心理活動都如此的真實,讓孩子也跟著經歷著心理上的起伏。
而對於吃水果要不要吐子兒的答案,這時候早已在孩子心中。
「親子育兒」10個小技巧,讓孩子愛上閱讀
「親子育兒」孩子閱讀的四個階段,你的孩子是哪個?
「繪本推薦」碰撞出的想像力-《跑跑鎮》
「繪本推薦」《我喜歡書》讓孩子愛上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