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學校以線上培訓的形式舉辦海外回國青年教師「四史」教育專題培訓。本期培訓由黨委教師工作部、黨委宣傳部組織,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出席會議,近140名青年教師參加了培訓。會議由黨委教師工作部副部長張秋豔主持。
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郭國祥教授和雷江梅教授應邀擔任培訓會主講嘉賓。
郭國祥教授作題為《百年輝煌——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發展史》的輔導報告。他以黨的歷次黨代會為主線,詳細介紹了中國共產黨99年波瀾壯闊的歷史,帶領大家重溫了中國共產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成長過程和偉大徵程。他重點介紹了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概念新論斷新思想,以及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與時俱進、始終站在時代最前列的偉大品格。郭教授在報告中指出,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既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道路的不懈探索和努力,同時也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列寧主義認識的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最新理論成果,作為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南。
雷江梅教授作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與拓展》的輔導報告。她從民族復興的探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要求及特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相關比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持和推進等方面,系統闡述了改革開放史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的若干重要問題。雷江梅教授在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鬥的必然結果,是實現現代化、民族復興的必然途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關鍵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學校高度重視教師隊伍特別是青年教師隊伍思想政治教育和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本期「四史」教育組織青年教師,集中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專題學習,目的是使青年教師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以史為師、以史為鑑,激勵學校青年教師從「四史」中汲取力量,切實增強在實踐中守初心、擔使命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更好擔負起立德樹人的育人使命。
本次培訓會為期一天,專題輔導報告會結束後還開展了線上「四史」知識競答、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狀況問卷調查等活動。
來源:黨委教師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