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之聲
本報記者 吳奕萱 見習記者 鄔霽霞
1月6日,新亞電子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為滬市2021年上市第一股。本次公開發行3336萬股,發行價格為16.95元/股。N新亞以24.41元/股開盤,漲幅達44.01%。
新亞電子本次計劃募集資金總額為5.6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主要用於年產385萬公裡智能化精細數控線材擴能建設項目、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新亞電子董事長趙戰兵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經過30年的耕耘,公司已發展成為中國消費電子線材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今後,我們將一如既往地腳踏實地、規範經營,繼續做強做精主業,致力於成為全球精細電子線材行業的領軍企業。」
行業市場需求增長
電子線材是輸送電能、傳遞信息和製造各種電機、電器、儀表所不可缺少的基礎器材,是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基礎產品。有人形象地比喻:電是國民經濟的血液,而電子線材就是傳輸血液的血管和神經。近年來,我國電子線材行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迅猛發展,產業規模已位居世界前列,產品總體水平也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據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期間,中國消費電子線材市場將繼續增長,整體市場規模有望在2022年達到415億元。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錢向勁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目前,我國電子線材行業雖經歷了二十多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還存在企業數量多且規模小,規模經濟遠遠不夠。」
「但隨著信息傳輸的數位化、高速化、廣域化、網絡化和寬帶化,以及工業自動化進程的推進,電子線材市場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中高端產品已成為市場的趨勢。下遊終端產品及服務的升級對精細電子線材數據傳輸品質提出更高要求,訂單將向產品質量控制能力強、供貨能力強、研發創新能力強的業內龍頭企業集中,預計在未來幾年內,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升。」錢向勁說道。
趙戰兵也表示:「近年來,我國電子線材從標準、工藝、材料及設備等各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在逐步縮小,自主創新能力逐漸提高。隨著國家對裝備製造業提出自主、可控、可靠的要求,行業技術應用的不斷成熟,性能更優良、質量更可靠、性價比更高的高端線材產品市場份額持續增長。」
堅持高端市場發展戰略
新亞電子自成立以來,一貫堅持高端市場發展戰略,面向國際知名終端客戶,逐步打破了精細電子線材高端市場由日立、住友、百通等國際品牌壟斷的局面,實現進口替代。
此外,新亞電子還通過安費諾、得潤電子、華虹電子、高嶺電子、上海元一等大中型線束和連接器製造商,向海信、海爾、格力、美的、LG、三星、夏普、奧克斯、松下、大金、索尼、佳能、美菱、史丹利、戴爾、惠普、浪潮、思科、通用、長安汽車、長城汽車、阿特斯等著名品牌,提供優質精細電子線材,得到客戶的一致認可。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新亞電子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8.74億元、8.97億元、9.29億元和4.07億元;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896.98萬元、8685.29萬元、9840.55萬元和5078.58萬元。
趙戰兵表示:「公司能贏得客戶的認可主要優勢在於,第一公司有完善的認證體系確保產品滿足不同需求;第二,卓越的生產和質量管理提升生產及交貨效率,確保產品品質的可靠性和一致性;第三,CNAS實驗室為新品研發及產品認證提供全方位檢測檢驗服務;第四公司先進的生產製造技術為客戶提供差異化解決方案;第五,與知名終端客戶共同成長,形成了穩定的合作關係;第六,公司產品種類齊全,能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
截至目前,新亞電子擁有33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並先後取得美國UL、加拿大CSA、德國VDE、中國CCC、韓國KC、德國TV、日本JET和美國ETL等產品認證,以及IATF16949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ISO13485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等認證,滿足了各應用領域對於線材精密度、傳輸效率、耐久性、抗幹擾、阻燃性、抗冷熱、抗油汙、衰減速度、柔韌性等諸多方面的嚴苛要求。
(編輯 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