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4日電 「打了60多個電話了,附近的託兒所沒有一家能接受我們家孩子,都說人手不夠。產假快結束了,上班後孩子沒人帶可怎麼辦呀!」一位日本媽媽焦急地說。日本新華僑報4日刊文稱,這樣無奈的日本母親不止一個,還有很多。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決「少子高齡化」問題,要活躍日本女性,安倍政府其實不用喊那麼多口號,先把孩子們「無託兒所」可上的問題解決了再說。
文章摘編如下:
日本與中國不同,父母一般不會替子女們照看孩子,即使照顧也只能是短時間的。這也是日本家庭主婦人數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但是,隨著經濟泡沫破裂,日本丈夫們的收入直線下跌,很多人的工資已經不能支撐家庭的正常運轉。因此,許多家庭主婦不得不走出家門打工賺錢,與丈夫共同支撐家庭。那麼,問題來了。夫妻倆都工作,孩子怎麼辦呢?
在日本,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大部分家庭會把他們送進託兒所。託兒所的存在,也給日本年輕父母們帶來了福音。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現在,日本很多託兒所因為人手不足,已經無法接受更多孩子。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顯示,到2017年,日本保育員將出現74000人的缺口。如果按一位保育員照看6名兒童計算,日本將有44萬兒童「無所可上」。孩子們上不了託兒所,也就意味著母親無法工作,在孩子長大前做一名家庭主婦。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託兒所保育員的主要工作是把孩子們裝到小車裡,喂喂東西,推著他們出去曬曬太陽。看起來很輕鬆的工作,為什麼還有這麼大的人員缺口呢?
事實上,日本保育員之所以嚴重短缺,最重要的原因還在待遇上。據統計,日本保育員月平均工資是20.8萬日元,而日本各職業的平均工資是29.77萬日元,比平均工資低了近9萬日元。厚生勞動省2014年做了一項關於保育員的調查。在不想當保育員的理由中,有47.5%的人選擇了「工資過低」。20萬日元在地方城市或許還可以保證基本開銷,但在東京等大城市是很難維持生計的。
另外,日本保育所的要求非常嚴格,保育員工作壓力和強度也非常大。保育員注意力要時刻保持高度集中。因為孩子容易亂跑亂動,一不小心就會受傷。而日本保育所是不容許孩子出現一點點傷的。除此之外,孩子們吃喝拉撒睡都要在託兒所內進行,每個保育員需要伺候至少六個孩子,可以說工作強度非常之大。
日本保育員的工作時間也「非同尋長」。雖然託兒所一般早上9點才開始營業,但有些家長因為上班較早,不得不提前把孩子送到託兒所,這就使得保育員們得提前上班。送孩子如此,接孩子也是同樣,由於日本加班非常嚴重,很多父母很晚才能去接孩子,於是,保育員們也只能默默的等了。注意力高度集中、長時間工作,讓保育員們身心疲憊。在厚生勞動省2014年的調查中,39.1%的人表示「對自己的健康和體力持有不安」,37%的人表示「休假太少,請假太難」。
調查顯示,工資少、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長,是日本保育員五年以內的辭職率高達50.7%的原因。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日本養老院的護工身上,2014年有一名護工因待遇差和壓力大等問題,將養老院的3位老人從樓上扔下。
目前,日本民眾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問題。與此相對,日本政府面臨的則是「少子高齡化」問題。2015年9月,安倍又推出了強勁經濟之箭、育兒支援之箭和社會保障之箭的「三支箭」升級版,意圖提高日本的生育率,緩解日本老齡化。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決「少子高齡化」問題,要活躍日本女性,安倍政府其實不用喊那麼多口號,先把孩子們「無託兒所」可上的問題解決了再說。(蔣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