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跨申留學的人,後來怎樣了?指南者留學採訪了5位「過來人」

2020-09-03 指南者留學

各地高考成績相繼公布,興高採烈的慶祝聲、悔恨神傷的啜泣聲,再次充斥了這個夏天。關於高考,是選城市,是選學校,也是選可能要和我們一輩子職業生涯息息相關的專業。

可是對於如此重要的決定,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卻只是在拿到高考成績的一個月內,在分數線的壓力下,倉促地做了選擇。直到真地進入大學,才後悔莫及。

對於「不夠理想」的本科專業,很多同學希望在研究生階段通過跨申來實現專業轉換。可是,跨申一個截然不同的領域,到底有多難?在新專業的學習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僅憑碩士階段的努力,能在新專業學有所成嗎?這些問題,你仔細考慮過了嗎?這一次,我們真得不能再草率地做決定了。

先來聽聽5位選擇跨專業申請的「過來人」的故事,從他們或滿足或悔恨的真實經歷裡,去了解下跨申到底意味著什麼吧。

@Helen(已畢業)

從財務到營銷傳播,我重新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當我從營銷傳播專業畢業的那天,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不後悔和滿足。

我的本科專業是財務,在很多人眼中,一個好找工作和有「錢」途的專業。然而,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我愈發清楚地認識到我個人的興趣並不在此。為此,我一度陷入找不到人生方向的恐慌中。

在一個個因焦慮而失眠的夜晚,我靜下心與自己對話,去傾聽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從我個人的興趣來說,我更傾向於創造性強的工作,而不是財務這類相對「枯燥」的專業;但另一方面,儘管這不是我所喜歡的專業,通過這幾年的學習,我也在很大程度上培養了自己的商科思維。

於是,在綜合考慮了我個人的興趣和本科背景後,我選擇了一個同時結合了創造性和商科思維的專業——營銷傳播。

在營銷傳播這個專業學習得越久,我越是慶幸自己當初跨申的選擇。通過一節節的專業課和真實的營銷傳播項目,我漸漸得了「職業病」:看到各種廣告都不會選擇跳過反而會不由自主地對內容和形式進行分析,樂此不疲。

作為一個喜歡和創意打交道的人,在新領域的留學生活無疑將我帶到了更廣闊的天地。在這裡,我每天都渴望從不同的人和事物中學習新知識、尋找新的靈感。

臨近畢業,當我看到自己在實習公司的營銷傳播方案上市的時候,那種澎湃的成就感讓我知道,當初跨申的想法是無比正確的,而我也會在這個我熱愛的領域繼續前行。

(《千與千尋》電影截圖)

@Jessie(已畢業)

從會展經濟出走體育,為愛發電,義無反顧

愛大新生周固定項目之一,就是與Personal Tutor進行面談。寒暄之後,PT大叔問我:你本科是學什麼的呢?我答:會展經濟。

聽我說完,大叔饒有興致地拿了張紙寫了下來,一臉聽故事的表情向我詢問了轉專業的原因。

我回答:首先,會展經濟和體育都屬於管理類專業,會展經濟中關於場館、大型活動賽事管理的知識也都和體育相關;其次,我在本科階段自學了傳播、營銷、媒體相關課程,與愛大該專業的課程設置較為吻合;最後,我自幼愛好體育、健身,為愛發電。

之所以講上面這個小插曲,就是想告訴大家,關於跨專業這件事,別人眼裡的「不想關」有時候並沒有那麼重要,只要這兩個專業在你自己眼裡是「很相關」的,那麼就值得義無反顧的去嘗試

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新的領域——愛大體育專業的嘗試

班裡的同學基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非常專業」,基本由來北體、上體的同學和各項運動的運動員組成,佔到總人數的70%。

但也有一類,就是我這種本科專業看起來和體育完全「不相關」的人,甚至很多比我跨得還要誇張!比如有北大中文系的小姐姐、中國戲曲學院播音系的小哥哥,我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有一顆熱愛體育的心,為愛發電而來。

作為「跨申發電黨」,在新學期的第一周,我對老師上課時舉到的一些當地球員和賽事的例子常常是一臉問號。不過這也並不是什麼根本性的大問題,下課了多多Google、多問問「專業」的同學,漸漸地也就跟上了課程的節奏。

總的來說,在這個專業的讀書時光真得真得很幸福!上課用的案例、期末寫的論文都可以是你喜歡的球隊管理分析、品牌營銷戰略,還可以借著寫論文的契機去球場找找感受,比如我就去安菲爾德轉了一圈找靈感,圍著利物浦打轉了一個學期~最後,我也想提醒大家,儘管我的跨申之路是始於興趣,但這也並不是拍拍腦袋說走就走的魯莽,而是始於感性終於理性的選擇。跨出這一步,可能會面對挑戰,但驚喜更不會缺席。

帶著你的過去奔向新的領域,跨學科人才、斜槓青年都將是最酷的標籤;帶著你的過去奔向新的國度,美的景和人要親自見過才算數,對嗎?

(留學時拍攝的風景)

@Jamie(已畢業)

會計跨申UCL建築資產管理,我真得後悔了!!!

「拍拍腦袋,說走就走」??是在內涵我嗎??

先說下背景,我本科是英本會計專業,研究生轉讀UCL建築資產管理專業。

申請的時候,因為「資產管理」這個title,我下意識地以為這個專業是會計融合金融知識。但其實,UCL建築資產管理專業屬於建築學院,所以它的課程其實更多的是偏建築的,而不是我以為的資產管理……

(我的必修課程)

這個「小小」的誤會可以說給我的碩士求學生涯帶來了「滅頂之災」……

比如,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會默認很多建築相關的知識是你本科應該掌握的,因此就不會再深入地去講解。這樣的話像我這種本身不具備這個專業基礎知識的人學起來就很費勁,每次到了寫論文的時候,真的是連審題都費勁!!

當然,我不是說跨專業申請這件事本身不可行,只是我自己的這段經歷並著實不怎麼成功。在這裡把我的血淚教訓分享給大家加以借鑑,也希望大家在決定跨專業之前一定一定要深入了解自己想要選擇的專業,也要去充分了解這個決定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的困難,不要重蹈我的覆轍!!

(《千與千尋》電影截圖,下同)

@Wicky(在讀)

生物技術/法律雙學位跨申會計/商法雙碩士:跨學科的知識,讓我學會從新的角度看待問題

高考完,我陰差陽錯地調劑到了和愛好完全不搭界的生物技術專業。被迫在這個專業呆了一年後,我如願轉到了心儀的法學院。

想著在原來的專業再修幾門課就能拿到第二專業的畢業證書,一來二去,就念到了雙學位,算是掌握了一些跨學科的知識。而也正是這些來自其它領域的知識,讓我在處理法律問題的時候,常常能從一些別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比如,我曾在法律援助過程中遇到一起案件,從法律角度糾結很久都沒有想到好的解決方式,後來通過物理知識成功解決了問題。

再比如,我在準備法學院畢業論文的時候選擇了分析生物技術智慧財產權的相關內容,可導師改回來的文章竟然直指不清楚這些專有名詞指什麼,讓我自己確定下這些是否屬於專利權保護的範圍。

也許,導師只是當時太忙了,沒有時間幫我認真改論文,但在我心裡卻切實地產生了這樣的疑惑:如果完全不了解理工科的知識,真的能夠做好專利方向麼?如果完全不了解商科相關的知識,就商法和公司法本身足夠應對各種各樣的案件麼?

這大概就是我研究生選擇跨專業想法的來源。研究生階段,我申請了專業會計和商法的雙碩士,在一年多的學習過程中,我也不斷驗證了自己的想法。雖然還不確定現在學習的知識究竟能對以後的工作帶來多大的幫助,但通過在新的學科的學習,我對於很多問題都有了新的理解角度

作為一名跨申黨,當我發現周圍的同學因為本科基礎紮實,吸收新知識的速度比自己快得多的時候,我也常常陷入焦慮和自我懷疑:覺得是不是自己選錯了,還不如在原來的專業上繼續鑽研?覺得自己是不是不如別人聰明,怎麼人家學起來就那麼容易?

對於這點,努力和時間已經給了我答案:專注在學業上,我的成績越來越好,焦慮也相應得越來越少。

對我而言,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並能夠為之努力,就已經讓我覺得很幸福了!

@Yannis(在讀)

政治跨申傳播:拒絕隨波逐流,做乘風破浪的踐行者

在忙碌的高三,我已經夢想著成為一門「傳播人」,期待著加入這個充滿critical thinking的專業,用傳媒的思維去對周圍親近熟悉的事物進行深入的探究。

可是現實,往往就是充斥著陰差陽錯。

高考完,我以1分之差錯失了新聞傳播專業,來到了政治學專業。對於政治學,我不是不喜歡,但也就只是能接受。

不想讓自己的初心成為遺憾,我毅然決然地決定在研究生階段跨申傳播學。之後,我就開始認真地思考自己的條件和國外傳播學碩士要求之間的差距,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我的傳播學專業背景不足。為了彌補這部分的短板,我花了一年的時間在這個領域進行實習,在「社會教你做人」的模式中摸爬滾打,逐漸熟悉了這個領域的運作模式,為自己的申請增強了競爭力。

在擇校的時候,我也深深考慮過到底需要什麼的學習模式才能支持我完成我的理想。有的學校非常注重實踐,有的學校則非常注重理論。

當時我想,那些實踐的部分其實我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嘗試去完成的,而生澀的理論才是我這個「傳播小白」所真正欠缺的;既然狠下心跨專業,為什麼不能對自己再狠一點,選擇偏向理論的項目來補充自己在專業知識上的不足呢?

就這樣,我成為了墨爾本大學傳播專業的一名學生,而我的留學生涯也就從此「痛並快樂著」。

由於本科知識缺口很大,加上不熟悉全英文的教學,一開始我真得覺得非常「心累」;尤其是和本科傳播學的同學和一些清北來的大神相比,我感覺自己渺小得就如同浮遊生物。

不過,面對挫折最好的辦法並不是逃避,而是去努力打敗它。至於方法,其實也就那麼幾種:多在課上發言、多和tutor交流、多看reading、keep studying all day long。一切投機取巧的方法都是白搭。度過了坎坷的第一學期,慢慢地我開始覺得留學生活中「快樂」的成分已經遠遠超越了「痛苦」。

國外教學非常重視理論和現代化發展的結合,而用學到的傳播學理論去分析現在社會中發生的一切,(包括媒體新聞報導、社會對於社交軟體的認可、信息接收模式的轉變),實在是非常有趣的。

此外,在老師的push下,我也開始探索完全不了解的非洲、南美洲的文化政策。雖然在學習探索的時候也會感到非常痛苦,但回首的時候會突然發現自己的視野又變得更加開闊了,對世界的了解已經跳出了原有的「信息繭房」。

現在我倒認為,政治學和傳播學雙重背景下的我在認知世界的時候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刻板印象帶來的固有思路,也努力做到了用critical thinking的方式看待問題。

回首我的跨申和學習經歷,似乎就是一條不斷遇到挫折、解決問題的道路。而當問題被成功解決的時候,我獲得的成就感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隨波逐流永遠不是我的目標,我永遠是乘風破浪的踐行者。

相信看了他們的故事,大家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到跨申的難度。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只要在申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在就讀時進行足夠的努力,跨申的困難也並不是不可克服的。突破這些阻礙,我們擁有的,就將是彌補缺憾、開拓視野、打破思維固化、成功圓夢的喜悅。對於跨申,我們既要不畏困難,勇敢前行;也要深思熟慮,三思而定。(在這裡也感謝Jamie同學用自身經歷給大家提供了寶貴的教訓,大家千萬不要重蹈覆轍哦~)


相關焦點

  • 考研失敗,GPA80,指南者留學學姐跨申拿下港科大DDM項目錄取!
    最重要的是,我,作為一名跨考生,深知國內跨考難度巨大,而留學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去選擇心儀的專業,也說明了留學深造對轉專業學生有更大的靈活性和可行性。01選校選專業選校選專業可以說是重中之重。02跨專業申請相信有很多同學和我一樣,不想在本科專業上繼續深造,想要跨專業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繼續學習。在申請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是壓力很大,因為我的本科屬於傳統工科類,而大數據又是現在的熱門專業,我很擔心自己跨度太大,申不到想去的專業。
  • GPA80出頭,雅思GMAT死磕6次,指南者留學學姐半年跨申港大會計
    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如果你不是特別討厭自己本科專業的話,我建議儘量不要跨專業,因為跨專業需要你其他方面相當出色,並且有充足的理由表明你對新專業的熱愛,難度大風險高。,課程學習上也沒有十分認真,所以真心建議即使沒有想清楚將來去向的朋友們也要在GPA上下功夫,萬一將來用得上呢,總之高點沒壞處~我是從工商管理跨申會計,由於缺乏專業知識,所以申請時一定會比本科就是會計專業的同學要求更高。
  • GPA80出頭,雅思GMAT死磕6次,指南者留學學姐半年跨申港大會計
    選校選專業方面我一直是和指南者顧問老師、家人一起商量進行的。我認識的一位學長,他去年在指南者的幫助下拿到了南洋理工大學的offer,所以基於這種信任,我也選擇了指南者。02刷高GPAGPA一直是我的硬傷,由於之前一直沒有留學的打算,課程學習上也沒有十分認真,所以真心建議即使沒有想清楚將來去向的朋友們也要在GPA上下功夫,萬一將來用得上呢,總之高點沒壞處~我是從工商管理跨申會計
  • Gpa 89.7,雅思7.5,指南者留學小姐姐成功跨申港中文商科
    倫敦大學學院 教育心理學申請時間:2019年12月23日錄取時間:2020年4月24日留學計劃出國的打算其實是去年4、5月份當時那個節點,身邊許多同學都開始著手準備國內考研/申請留學。綜合我自身的條件來看,自己的成績位於專業前三,在留學申請中還是比較有優勢的。同時我也諮詢了一些學姐學長,了解到英港坡的研究生只需要讀一年,含金量也很高。於是,我最終確定了申請留學。
  • 最難申請季指南者留學斬獲5783個offer,致敬1602位留學追夢人
    這一年裡,我們先後經歷了香港暴動、中美貿易摩擦、新冠疫情等一次次國際局勢動蕩,而每一次的國際局勢變動對大家的留學申請之路都是一次不小的衝擊。面對這一次次的衝擊,指南者留學的學員們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在指南者留學老師的指點和陪伴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背景提升、文書材料準備、筆面試模擬,為自己的申請之路一點一點積蓄著能量。終於,點點星光匯聚成璀璨銀河,在這個夏天照亮了我們的夜空。
  • 指南者留學學姐考研失利、春招碰壁,終究還是放不下讀研夢…
    (關於我的優劣勢以及申請經驗會在後文和大家分享~)其實我一直是個隨遇而安的人,但留學的想法卻不是一時興起、心血來潮。早在大一大二,就有稍微了解過留學的相關信息,也有嘗試過去考雅思。但在當時,這更多的是作為對未來的一種試探,並沒有下定決心。
  • 留學選校+個人定位工具— 「指南者留學」APP正式上線
    留學選校+個人定位工具— 「指南者留學」APP正式上線 "如果指南者留學有一個APP的話,會相當棒!"
  • 指南者留學學姐經歷了考研求職留學,最後1個月拿下港大offer
    同時,身邊的同學專心準備留學、就業的不計其數,在各種選擇之間來回輾轉糾結之後,我最終因為一些家庭原因踏上考研旅途。考研準備開始得很早,暑假也沒有回家,最終差2分無緣某TOP 5高校,我再次面臨二戰、就業還是留學的抉擇。
  • 指南者留學學姐經歷了考研求職留學,最後1個月拿下港大offer
    可能對於大四的同學來說,這個決定更緊迫,考研、留學還是就業?剛剛經歷了在這三個選擇中糾結徘徊的我,非常慶幸給自己留了多個選擇,在這個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比較難的2020年,最後順利拿到了港大和華威的錄取。同時,身邊的同學專心準備留學、就業的不計其數,在各種選擇之間來回輾轉糾結之後,我最終因為一些家庭原因踏上考研旅途。考研準備開始得很早,暑假也沒有回家,最終差2分無緣某TOP 5高校,我再次面臨二戰、就業還是留學的抉擇。經歷過考研的人都知道,這並不是一條坦途,很多人可能中途就放棄了,我到考研後期也覺得壓力非常大,一度有點抑鬱,長時間的專注備戰給我帶來的精神摧毀確實比較大。
  • 指南者教育舉辦2015年新加坡學長學姐分享會
    內容概要:2015年7月25日指南者教育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舉行了2015級新老生交流會,與會同學均為通過指南者教育成功申請出國的留學生,交流會上有多位學長學姐分享新加坡留學經驗,主要內容包括新加坡基本概況的介紹、工作移民的要求以及學習考試的實用經驗分享。
  • 為了進紅圈所,法學專業的指南者留學學長決定去G5留學
    L同學本科背景:山東大學,法學,GPA:87.55,語言:6錄取學校(2020年秋季入學)倫敦大學學院 法律申請時間:2019年11月7日錄取時間:2020年2月5日那麼,作為一名法學專業的學生,我們可以制定怎樣的職業目標呢?法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後有三條主要路徑:律師、公務員、教師。就律師這條路徑而言,進入一個好的律師事務所意味著穩定的案源和科學的發展路徑。
  • 指南者留學學員在世界500強實習迎來轉正,又收到了NTU offer
    藉此機會,也想簡單和大家分享下我的申請經歷~最初選校我是大三下才決定留學的,因為時間有點晚,在決定後我就聯繫了一直默默關注的指南者。說到這裡,我已經忘了最初是被誰推薦關注了指南者留學的公眾號。>大一大二時由於自己還沒有留學的想法,本身也是比較懶的人。
  • 指南者留學學姐放棄銀行「鐵飯碗」去留學,為自己勇敢一次
    D同學本科背景西南財經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GPA:80.54 雅思:6.5看著那些拖家帶口,想辭職卻被生活綁住了手腳的同事,我不願意自己有那麼一天。於是,我下定決心去留學讀研究生,因為我是女生,我擔心年齡太大再去求職會處於劣勢,留學學制短,並且難度相對於國內考研低,很適合我。改變可能會讓你後悔,但是不改變一定會後悔,所以為什麼不為自己勇敢一次呢?
  • 指南者留學採訪實錄|留學中的孤獨時刻,也是一種收穫
    留學,除了那些為人所知的光鮮亮麗,在準留學生和一些還在觀望的同學眼裡,更關心的,往往是那些不為人知的時刻。剛落地語言不通,就要一個人去辦理一大堆手續;傳統佳節,做了一頓一個人吃不完的大餐;疫情初期,走在路上卻只有自己戴著口罩......
  • 從數學類跨到商科,指南者留學學員在NTU金融讀一年的挑戰和收穫
    19年初,猶記得在指南者的幫助下,我順利拿到NTU金融學offer時的雀躍心情。作為一枚數學類的本科生,我之後在新加坡的一年無縫轉型到商科專業,目前已經完成研究生階段的課程,回到了國內。 一年的留學時光匆匆過去,我在坡坡卻收穫了「最完美的快樂」,一種兼具付出與得到的快樂。
  • 指南者留學採訪:留學,有哪些你沒有預料到的成本?
    不僅是情侶,我也見過領了證的還沒舉行儀式的朋友過來上了個MBA就和未婚妻鬧掰了。這一條不是為了恐嚇你們,我也明白除了留學,很多別的意外和現實因素會終結一段感情,但是異國戀,真的沒有你想像的「清晨說晚安」那麼浪漫,提前有個心理準備吧。
  • GPA3.23雅思6指南者留學學長從太原理工逆襲港大
    大一結束時我的戰果如下:以40分的成績怒掛兩科,年級有多少人我就排多少名,為數不多的好消息是英雄聯盟升了70級,戰爭雷霆煉就了一手「M16地獄貓」。建築學專業是與醫學齊名的五年制專業,也以熬夜脫髮著稱。
  • 指南者留學學員GPA不到80,卻率先迎來港科大工學院IBTM錄取!
    C同學本科背景中南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GPA:78 雅思6.5錄取(2021>今年7月,C同學在朋友的推薦下找到了指南者,985院校出身的她當時正飽受同輩壓力的折磨:身邊同學有的有望保研,有的找到了不錯的工作,而C同學不僅績點較低,還面臨著兩門課程的重修問題,更不清楚如何準備留學申請,可以說是進退兩難。
  • CS熱門方向人工智慧(AI)全方位解析 | 指南者留學
    指南者留學定期推送留學資訊,專業介紹,申請故事,學長學姐在線講座等諸多優質內容,最接地氣、最有用的留學微信號!關注我們妥妥沒錯!編者按:指南者分析是由我們指南者留學新推出的一個專欄。基本上在我這裡諮詢的有一半以上申CS的同學,都想申AI。熱門的原因大致有兩點:第一是這個專業本身很有意思,聽著就很Fancy;第二AI方向的就業情況和前景確實非常好。本文主要從AI的主要工具、用途、以及申請AI需要的核心能力來介紹AI這個熱門方向。
  • 指南者留學NUS學姐:因為偶像去留學,卻意外被國大圈粉?
    作者 | 指南者學員周周,19fall新加坡國立大學企業商業分析碩士大學的時候,我偶然聽到林俊傑《不為誰而作的歌》,覺得世界上怎麼有這麼好聽的聲音(瘋狂打call),後來漸漸迷上了這位因為對林俊傑的喜歡,大三通過指南者申請的時候,本來決定去美國留學的我最終選擇去了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