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直播」嶺南文化精品圖書展:嶺南為基因,書香飄國際

2020-12-19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磊 嚴藝文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鍾葉苗

11月28日,第四屆文創產業大會·天河峰會主題展示之一的天河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數字創意展示(以下簡稱「數字創意展示」)在天河區天德廣場開幕,將持續至12月1日。(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據悉,本次展示聚集了多家數位音樂、遊戲動漫、電子競技等領域的優秀文化企業,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網紅達人進行展演,通過「線下+雲上」的模式,展示最新文化成果,為文創產業可持續發展賦能。

近年來,廣東省把文藝精品創作放在突出位置,著力打造嶺南文化新高地,出版了一大批嶺南文化題材的重要著作。本次展示專門設置了嶺南優秀圖書展示區。

其中,廣東省出版集團策劃出版的《嶺南文庫》《嶺南文化知識書系》等大部頭的精品圖書受到了文化學術界的好評和廣大讀者的青睞。

「雲直播」嶺南文化精品圖書展

29日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圖書展覽直播在天德廣場進行,直播主持人站在嶺南優秀圖書展示區一一介紹該展覽區的重點書籍,通過直播,讓更多讀者了解嶺南文化精品圖書,感受嶺南書香。

走進嶺南優秀圖書展示區,充滿嶺南特色的圓形木質窗口上方,寫著四個紅色大字「嶺南書香」,下方桌面擺放著此次書展的重點書目,《嶺南文化十大名片》《尋味廣東》《粵港澳大灣區非遺地圖》……

廣東省出版集團企業代表陳斌總監告訴記者,此處擺放的書籍基本體現了嶺南文化出版物的體系,「我們的出版物涵蓋嶺南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廣府文化多個方面。我們既以重大文庫、學術類圖書為抓手,出版了一批如《嶺南文庫》《嶺南文化知識書系》《嶺南中醫藥精華書系》等大部頭的精品圖書;我們還以非遺、紅色文化,嶺南歷史名人故事等為興趣點,大力打造嶺南文化通俗文化讀物,如《嶺南文化十大名片》《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等。」

陳斌表示,學術類書籍是開掘嶺南文化的底蘊和資料庫,在學術類書籍系統梳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嶺南的飲食文化、服飾文化、中醫藥文化等。「像美食文化我們出版了出版了《尋味廣東》《尋味順德》《粵菜師傅》這樣的很接地氣的、體現出嶺南美食特點的出版物,非常受讀者的歡迎。」

此外,嶺南文化出版物結合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灣區的特色,推出了《粵港澳大灣區非遺地圖》《粵港澳大灣區知識讀本》等反映灣區文化融合的出版物。

南方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編輯、出版部總監蕭宿榮告訴記者,融合人文灣區特色的嶺南文化出版物將是下一步圖書出版的重點工作之一,「我們下一步將重點挖掘這方面的主題,把嶺南文化作為一個基因來開掘一系列的圖書內容和數字內容。」

讓嶺南書香飄香國際

該展區還重點推介了鍾南山的相關作品,包括紀實文學《鍾南山:蒼生在上》以及《鍾南山談健康》等書籍,《鍾南山:蒼生在上》刻畫了醫者仁心、敢醫敢言的「鍾南山」。

歷經2300多年沉澱,廣州形成了獨有的嶺南文化風格,培育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具有鮮明特點的廣州人。鍾南山,珠江邊起步,珠江邊發展,在南國大地形成了獨有的「南山風格」。

此外,體現嶺南文化的優秀圖書也越來越受到國際的歡迎,陳斌表示,「平均每年有三百多種圖書去到不同的國家,嶺南文化正是通過這一本本的書籍走出去,成為溝通國際交流的橋梁和紐帶。」

在直播間,陳斌與讀者分享了一本從外國人視角看嶺南文化的書籍《廣州來信》,1877年格雷夫人隨丈夫從英國來到廣州。在廣州居住的14個月期間,格雷夫人不單看名勝古蹟,而且走街串巷,了解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她不但以文字記錄,而且繪製了一幅幅有趣的圖畫,為我們留下了19世紀末廣州社會生活的活潑直觀的可貴記錄。

在問及嶺南文化圖書在國際上的市場情況時,蕭宿榮告訴記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中國相關圖書關注度非常高,「以往嶺南文化主題圖書市場主要集中在東南亞,現在正逐步開拓韓國和日本市場,並正在走向歐洲。」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黎存根

審籤|呂航

實習生|周嘉穎

相關焦點

  • 「雲直播」嶺南文化精品圖書展,讓嶺南書香飄香國際
    「雲直播」嶺南文化精品圖書展,讓嶺南書香飄香國際金羊網  作者:孫磊 嚴藝文 鍾葉苗  2020-11-29 11月28日,第四屆文創產業大會
  • 嶺南文化藝術館羊城開館 以藝術瑰麗展現璀璨嶺南
    嶺南文化藝術館開館儀式現場。(央廣網記者 周羽 攝)央廣網廣州8月28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宋超)8月28日,嶺南文化藝術館開館暨「嶺南·高度」主題藏品展在廣州舉行,活動展出廣東省嶺南文化藝術促進基金會收藏的100多件代表嶺南文化藝術的精品。
  • 嶺南文化藝術館羊城開館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宋超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嶺南文化藝術館在廣州開館。活動展出廣東省嶺南文化藝術促進基金會收藏的100多件代表嶺南文化藝術的精品。嶺南文化藝術館由廣東省嶺南文化藝術促進基金會建設,設有藝術展覽區、書畫創作區、多媒體展示區等。
  • 展示嶺南文化多了一扇窗!「嶺南之窗」項目8月8日晚啟動
    隨著大紅幕布掀起,嶺南木雕的代表作、具有百年歷史的金漆木雕精品——廣州木雕神樓驚豔呈現。「潮墟」以及極具親和感染力的地鐵非遺文化主題站(地鐵廣州塔站)一起,共同為打造「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促進嶺南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添加彭勃的生機與活力。
  • 文薈嶺南,藝耀星空|同懷赤誠之心,打造嶺南文化直播平臺
    第25屆的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上,金僑嶺南院廣州文化藝術村以「廣東非遺文化傳承基地」、「嶺南文化藝術交流展示平臺」、「嶺南文化藝術展覽基地」三塊金字招牌點亮藝博會,芳華綻放、驚豔亮相,以嶺南文化藝術會客廳及名家薈萃直播收穫眾多參觀者的讚賞
  • 嶺南文化的未來在哪裡?
    以每年一度的文化盛宴——春晚為例,鮮有廣東人入圍的,有的卻是以廣東人、廣東話作為笑柄的悲情談資身份出現,娘娘腔、鳥語是民眾對廣東的評價。再到最近中國城市軟實力排行榜,總評和10分項指標中,前15位中都找不到廣東城市的影子。 一個基本的和趨於保守的結論是:嶺南文化正在邊緣化!正在漸行漸遠!我們已經和正在遭遇一場文化危機。
  • 嶺南師院「搭臺傳藝」傳承嶺南紡織服飾文化
    「第一天上課就迫不及待地將所學所悟的嶺南紡織服飾文化融入到新學期的課堂中來,T恤設計中的圖案設計,學生們親手編織裝飾畫收穫了意外的驚喜!」近日,來自潮汕職業技術學院的學員沈小麗老師將自己參加培訓後的教學效果反饋回嶺南師範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 佛山嶺南天地匯聚百家特色品牌 二期生活精品區開幕
    (贏商網記者8月6日報導)以嶺南傳統文化為活招牌的佛山嶺南天地,隨著其二期的開放,引進了越來越多的個性品牌,特別是多家生活精品、藝術店相繼開業,使其業態類型更加多樣,商業內涵更豐富。  嶺南天地位於佛山禪城區祖廟商圈核心位置,由於與旅遊勝地祖廟毗鄰,嶺南天地「近水流臺」,分得眾多的客源。而對佛山本土的消費者而言,嶺南天地地位不凡,帶有小資、特色、文藝等印象,貼有個性的文化標籤。
  • 打開「嶺南之窗」 「廣式非遺」活了也火了
    城市靈魂▶▷   「文化形象大使」點亮地標  以珠江新城現代建築群為背景,廣州塔下,一出出傳統粵劇劇目在「名家周末大舞臺」上贏得滿堂彩;廣州塔內,嶺南文化主題展覽展出的百年金漆木雕神樓氣勢恢弘,精美粵劇服飾吸引遊客駐足觀賞。
  • 2020年北京書市中國書店打造精品圖書展
    2020年北京書市中國書店打造精品圖書展 2020年06月09日 00:00 來源:中國文藝網 作者:馮源 字號 內容摘要:在新冠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這一特殊時期的北京書市,即日起至
  • 2020廣州嶺南之窗主題展(時間+地點+活動安排)
    地點:廣州塔、廣州國際媒體港片區等  8月8日,「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項目正式啟動,這是以廣州塔、廣州國際媒體港片區為核心,順應「夜間經濟」「休閒經濟」等文化消費新趨勢,提升建設的城市文化體驗消費區,致力建立「非遺文創+」展示集散中心,活動區內包括嶺南文化主題展覽、非遺展示展演、文創展銷、直播間、特色餐飲
  • 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在廣州啟動
    &nbsp&nbsp&nbsp&nbsp羊城晚報訊 記者譚錚、實習生徐碩,通訊員粵臺宣報導:12月4日,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暨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活動在廣州的中山紀念堂啟動。本屆嶺南行活動以「走到一起來,夢想更精彩」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兩岸的1000名青年參加。
  • 廣東民間工藝精品亮相京城 嶺南文化讓觀眾稱讚
    羊城晚報訊 記者陳曉鴻報導: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廳、廣東省文聯主辦的「廣東民間工藝精品暨文化創意展」9月8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宮正式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專程參觀。
  • 文旅融合興嶺南
    今年初,廣東出臺《加快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建設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的世界級文化旅遊目的地。實施嶺南特色文化傳承利用工程,成為其中一項重要舉措。近年來,廣東探索出的一系列文旅融合新模式、新路徑,令傳承千年的嶺南文化遺產煥發出新生機。
  • 大灣區建設者—嶺南股份給城市群帶來了怎樣變化?
    調研過程中,嶺南設計團隊從地質空間、水紋地貌、生產生活、人文歷史等多方面了解當地文化與生活,最終與三家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以作品《潤澤之城》拿下這場國際諮詢的桂冠。嶺南股份旗下子集團聚焦於市政管網、水利工程、水生態水環境等多元化業務,推動了多個水清、河暢、堤固、岸綠、景美的項目實施落地。東莞沙田鎮西太隆河流域綜合整治項目,集「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三者為一體,嶺南將「龍舟文化」作為主要文化元素進行植入,打響了沙田「龍舟之鄉」的美譽。通過完善一河兩岸的慢行系統和濱水公共開放空間,西太隆河成為了休閒觀景勝境,加快打造了「魅力灣區,創新港城」。
  • 留住歷史印跡 深耕荔灣嶺南文化中心核心區
    作為明清檔案保管基地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有大量廣州十三行檔案,廣州市荔灣區是十三行文化遺址和十三行博物館的所在地,廣州大學十三行研究中心是專門的研究機構,這三個方面的十幾位專家攜手合作,有組織有計劃地推進課題項目,實為一次值得稱道的文化牽手。二是,這部著述是歷經數年精心打磨的廣州十三行文化精品。
  • 嶺南文化的發源地,佛山十大旅遊景點
    佛山位於廣東省中部,是粵劇和嶺南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素有粵劇之鄉、南國陶都、武術之城的美譽。這裡是黃飛鴻、李小龍的故鄉,是聞名的「武術之鄉」,中國南派武術的主要發源地,也是粵劇的發源地,有著獨特的嶺南文化氣息,是以嶺南文化為代表廣府文化的興盛之地,是珠三角的經濟重地。佛山河網密布,生態環境優美,是獨具特色的嶺南水鄉。下面就盤點一下佛山十大旅遊景點。
  • 河源惠州盛邀大同市民感受嶺南文化
    「希望大同市民來我們嶺南,感受地肥水美的客家好風光。」10月14日下午,2020年「活力廣東·萬綠河源·濱海惠州」大同旅遊推介會舉行,來自河源和惠州兩地的旅遊工作者發出熱情的邀請,希望大同市民前去遊玩、體驗嶺南文化。
  • 嶺南古邑 粵韻番禺廣州市番禺區 高質量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兩千多年來,絢麗多彩、韻味無窮的嶺南文化,在番禺生根發芽、枝繁葉茂,無論是源自番禺的廣東音樂,還是嶺南粵韻,在番禺無處不在。番禺沙灣是廣東音樂的發源地之一,這裡誕生了《賽龍奪錦》《雨打芭蕉》等一批膾炙人口的廣東音樂曲目。作為嶺南畫派的發祥地之一,番禺區湧現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等「嶺南畫派」的傑出代表。
  •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第一屆嶺南體驗日即將舉行
    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簡稱嶺南學院)將邀請省內外高中畢業生及家長走進嶺南,親身體驗這所與120多年前的嶺南大學有著深厚歷史淵源的華南著名經濟管理學院。嶺南學院在2010年通過了AMBA和EQUIS國際認證,成為國內第二家獲得AMBA和EQUIS雙認證的經濟管理學院,也是華南地區首個通過EQUIS認證的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