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磊 嚴藝文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鍾葉苗
11月28日,第四屆文創產業大會·天河峰會主題展示之一的天河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數字創意展示(以下簡稱「數字創意展示」)在天河區天德廣場開幕,將持續至12月1日。(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據悉,本次展示聚集了多家數位音樂、遊戲動漫、電子競技等領域的優秀文化企業,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網紅達人進行展演,通過「線下+雲上」的模式,展示最新文化成果,為文創產業可持續發展賦能。
近年來,廣東省把文藝精品創作放在突出位置,著力打造嶺南文化新高地,出版了一大批嶺南文化題材的重要著作。本次展示專門設置了嶺南優秀圖書展示區。
其中,廣東省出版集團策劃出版的《嶺南文庫》《嶺南文化知識書系》等大部頭的精品圖書受到了文化學術界的好評和廣大讀者的青睞。
「雲直播」嶺南文化精品圖書展
29日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圖書展覽直播在天德廣場進行,直播主持人站在嶺南優秀圖書展示區一一介紹該展覽區的重點書籍,通過直播,讓更多讀者了解嶺南文化精品圖書,感受嶺南書香。
走進嶺南優秀圖書展示區,充滿嶺南特色的圓形木質窗口上方,寫著四個紅色大字「嶺南書香」,下方桌面擺放著此次書展的重點書目,《嶺南文化十大名片》《尋味廣東》《粵港澳大灣區非遺地圖》……
廣東省出版集團企業代表陳斌總監告訴記者,此處擺放的書籍基本體現了嶺南文化出版物的體系,「我們的出版物涵蓋嶺南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廣府文化多個方面。我們既以重大文庫、學術類圖書為抓手,出版了一批如《嶺南文庫》《嶺南文化知識書系》《嶺南中醫藥精華書系》等大部頭的精品圖書;我們還以非遺、紅色文化,嶺南歷史名人故事等為興趣點,大力打造嶺南文化通俗文化讀物,如《嶺南文化十大名片》《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等。」
陳斌表示,學術類書籍是開掘嶺南文化的底蘊和資料庫,在學術類書籍系統梳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嶺南的飲食文化、服飾文化、中醫藥文化等。「像美食文化我們出版了出版了《尋味廣東》《尋味順德》《粵菜師傅》這樣的很接地氣的、體現出嶺南美食特點的出版物,非常受讀者的歡迎。」
此外,嶺南文化出版物結合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灣區的特色,推出了《粵港澳大灣區非遺地圖》《粵港澳大灣區知識讀本》等反映灣區文化融合的出版物。
南方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編輯、出版部總監蕭宿榮告訴記者,融合人文灣區特色的嶺南文化出版物將是下一步圖書出版的重點工作之一,「我們下一步將重點挖掘這方面的主題,把嶺南文化作為一個基因來開掘一系列的圖書內容和數字內容。」
讓嶺南書香飄香國際
該展區還重點推介了鍾南山的相關作品,包括紀實文學《鍾南山:蒼生在上》以及《鍾南山談健康》等書籍,《鍾南山:蒼生在上》刻畫了醫者仁心、敢醫敢言的「鍾南山」。
歷經2300多年沉澱,廣州形成了獨有的嶺南文化風格,培育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具有鮮明特點的廣州人。鍾南山,珠江邊起步,珠江邊發展,在南國大地形成了獨有的「南山風格」。
此外,體現嶺南文化的優秀圖書也越來越受到國際的歡迎,陳斌表示,「平均每年有三百多種圖書去到不同的國家,嶺南文化正是通過這一本本的書籍走出去,成為溝通國際交流的橋梁和紐帶。」
在直播間,陳斌與讀者分享了一本從外國人視角看嶺南文化的書籍《廣州來信》,1877年格雷夫人隨丈夫從英國來到廣州。在廣州居住的14個月期間,格雷夫人不單看名勝古蹟,而且走街串巷,了解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她不但以文字記錄,而且繪製了一幅幅有趣的圖畫,為我們留下了19世紀末廣州社會生活的活潑直觀的可貴記錄。
在問及嶺南文化圖書在國際上的市場情況時,蕭宿榮告訴記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中國相關圖書關注度非常高,「以往嶺南文化主題圖書市場主要集中在東南亞,現在正逐步開拓韓國和日本市場,並正在走向歐洲。」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黎存根
審籤|呂航
實習生|周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