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懸念再起!

2020-12-19 中金在線

  誰是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

  目前,全國共有9大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武漢、重慶、成都、鄭州、西安。

  最近幾年來,至少已有瀋陽、濟南、青島、南京、杭州、福州、廈門、長春、昆明、南昌、烏魯木齊等城市,參與到新的國家中心城市競逐中。

  那麼,誰最有可能成為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  

01

  濟南與青島之爭,有了答案。

  近日,山東省發改委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將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這意味著,山東省內的國家中心城市候選名額之爭告一段落,濟南或將成為山東的代表。

  青島則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為目標,這一定位雖然層級同樣不低,但短期利好可能不及國家中心城市。

  濟南、青島之爭告一段落,標誌著濟南城市地位的全面提升。

  長期以來,濟南備受「弱省會」的困擾,省會GDP首位度(省會GDP/全省GDP)在全國墊底,遠遠低於成都、武漢、西安等中西部城市。  


  早在2018年,濟南就因「首位度不夠」受到了巡視組的點名。隨即,濟南開始強勢擴張之路,「強省會」的意圖空前明確。

  2019年,濟南合併萊蕪,城市體量得以迅速擴大,成為萬億GDP俱樂部的後備軍。雖然與青島仍然有差距,但這一差距正在逐步縮小。

  隨後,濟南出臺建設國中三年建設計劃,提出將推動建設黃河下遊城市群,推動濟南都市圈和鄭州都市圈對接合作,引領帶動山東中西部地區和中原地區協同發展。

  同時,濟南還進一步成了國家戰略的重要節點城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是國家七大重要戰略之一,與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等具有同等重要性,而濟南正是黃河流域的中心城市之一。

  前不久,中央審議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這一國家戰略或將很快落地,濟南在其中的定位備受關注。

  所以,從這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當中不難看出,濟南不再甘於做齊魯大地一個普通的省會城市,而是向強省會、國家中心城市、黃河經濟帶樞紐城市晉級。  


  於濟南而言,這是難得的機遇。

  於山東內部,標誌著濟南將擴大在省內城市的影響力,獲得更強的資源集聚能力。於整個華北地區,藉助這些籌碼,濟南或將劍指北方經濟第三城。

  藉助國家戰略,實現城市能級的提升,獲得在區域內部更強的資源配置能力,這是國家規劃的重要意義所在。  

02

  在東北,國家中心城市又多了一個新的競爭者。

  據新京報報導,近日,吉林財經大學校黨委副書記趙惠敏教授撰寫的《抓住時機全力推進長春市申報國家中心城市工作的建議》發布,獲得了省領導肯定性批示,這讓長春申請國家中心城市的概念浮出水面。

  此前,瀋陽一直都被視為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的最有力競爭者。隨著長春入局,瀋陽會不會受到挑戰?

  東北有4個經濟重鎮: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大連更有經濟優勢,瀋陽更有區位優勢,長春則是汽車工業的佼佼者,哈爾濱則是東北亞的重要節點。  


  事實上,國家中心城市代表的是城市層級的最高體系,這些城市「居於國家戰略要津、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

  就此而言,要想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中心區位、經濟優勢、城市群優勢缺一不可,而瀋陽則具有綜合優勢。

  長期以來,瀋陽一直都是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還是東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本身具備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各大要素。

  相比而言,大連經濟雖強,但作為計劃單列市,與青島面臨同樣的問題,且近年來經濟增速不及預期,明星光環效應退卻;長春則是汽車工業獨大,無法全方位帶領東北走出困境;而哈爾濱經濟體量較弱,但地理位置偏遠,無法帶動全局。

  所以,瀋陽仍舊是國家中心城市的最有力競爭者。  

03

  南京、杭州,有沒有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可能?

  從城市實力來看,南京杭州均有晉級國家中心城市的資本。但GDP強如深圳,都還不是國家中心城市,顯然經濟體量和城市實力不是關鍵。

  去年年底,長三角一體化規劃正式出臺,上海的地位獲得空前提升。規劃明確提出:「發揮上海龍頭帶動作用,蘇浙皖各揚所長」,「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引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可以看出,與廣深雙城驅動、成渝雙城經濟圈模式不同,上海在長三角的優勢獨一無二。

  在上海業已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基礎上,長三角還需不需要再增設一個國家中心城市,存在很大的懸念。

  如果長三角增設國家中心城市,南京、杭州均有較大的勝算。相比而言,南京的積極性更強。

  原因在於,南京首位度也處於墊底位置,僅高於濟南,遠低於中西部強省會。南京要想做大在省內的影響力,以及面向安徽腹地的輻射力,國家中心城市就顯得至關重要。  

04

  誰最有望成為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

  從目前形勢來看,瀋陽、濟南、南京均不乏可能性。

  瀋陽有振興東北的現實需求,濟南有黃河流域國家戰略的支撐,南京則有經濟強省和跨省都市圈的助力。

  從現實來看,全國已有九大國家中心城市,從華北到西北,從長三角到珠三角再到西南,唯獨東北還沒有國家中心城市,瀋陽最有迫切性。  


  從國家戰略來看,黃河流域規劃即將出臺,濟南有望獲得這一國家戰略級規劃的支持,為打造國家中心城市提供助力。

  無論誰能晉級,有一點可以明確,國家中心城市即使不斷擴容,也不會遍地開花,最終最有門戶城市才有可能獲得這一殊榮,才能承擔起這一重任。

  來源:國民經略(guominjinglve),作者:凱風君 獲授權轉載

相關焦點

  • 定了!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懸念再起
    那麼,誰最有可能成為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01濟南與青島之爭,剛剛有了答案。近日,山東省發改委在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將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據新京報報導,近日,吉林財經大學校黨委副書記趙惠敏教授撰寫的《抓住時機全力推進長春市申報國家中心城市工作的建議》發布,獲得了省領導肯定性批示,這讓長春申請國家中心城市的概念浮出水面。此前,瀋陽一直都被視為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的最有力競爭者。隨著長春入局,瀋陽會不會受到挑戰?
  • 2021中國城市五大懸念: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花落誰家?
    會有更多三四線城市圓上「地鐵夢」嗎?——2020年,國家發改委批覆了8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雖然並沒有新增城市,但有多個三四線城市都接近或實際圓了「軌道交通夢」。其中一個重要判斷標準是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並沒有像外界普遍認為的那樣落子瀋陽。那麼,在新的一年,又有哪些城市和區域,將有望獲得新機遇、成為新贏家?西部菌總結了五大懸念。01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花落誰家?
  • 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呼之欲出?
    原創 西部菌 西部城事文丨西部菌國家中心城市之爭,懸念再起!在之前的分析中,西部城事多次提到,瀋陽是最有機會成為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的。不過就在這兩天,另一個競爭城市濟南,發布了兩份相當值得玩味的重要文件:1月5日上午,濟南市委經濟工作暨「四個中心」建設推進大會召開。《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指標體系》和《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同時發布,為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繪製了藍圖。
  • 國家中心城市名單下一個會是誰?10城競爭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爭奪戰再起。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雲南省政協副主席高峰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提出,要把昆明納入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規劃。  此前的5月16日,青島市長孟凡利在當地政府工作報告中直接提出,2020年要「在服從服務全國全省大局、創建國家中心城市進程中展現更大作為」。
  • 中國已有9個國家中心城市,第10個會是誰?這座城市最有希望
    中國已有9個國家中心城市,第10個會是誰?這座城市最有希望在中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分布著34個省級行政區,在這些行政區中又有著很多座城市。它們都有著各自的獨特之處,有的地理位置好,比如說沿海地區的城市,有的資源豐富,比如說西北地區的城市等,也有的很富裕,比如說珠三角一帶的城市等。人們評價一個城市的好壞往往會看這座城市的綜合實力,從經濟、政治、文化、人口和面積等方面進行考察,這時候就出來了一個名字叫做國家中心城市的名頭。
  • 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即將揭曉?這3城優勢最大,瀋陽呼聲最高!
    國家中心城市是我國城鎮體系中的塔尖,肩負著帶動區域發展的重任,於2005年首次提出。2010~2018年間,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9城先後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目前有瀋陽、青島、福州等10多個城市在競爭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
  • 超10個城市角逐國家中心城市 昆明也在爭但希望有點小
    雲南擬將「把昆明納入國家中心城市」納入十四五規劃11月19日,雲南省發改委官網公布的《對政協雲南省十二屆三次會議第188號重點提案的答覆》,回應了民建雲南省委提出的「把昆明納入國家中心城市培育建設規劃的建議」提案。雲南省發改委在答覆中表示:雲南省已將「把昆明納入國家中心城市」上報了國家發改委,請求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
  • 誰是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加上此前呼聲最高的瀋陽、南京、濟南,以及有明確意向的青島、長沙、合肥、烏魯木齊、昆明、南昌等城市,全國至少有12個城市參與這場競逐。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究竟花落誰家?01長春VS瀋陽:誰能代表東北?近日,吉林財經大學趙惠敏教授撰寫的《抓住時機全力推進長春市申報國家中心城市工作的建議》發布,獲得了當地領導肯定性批示,這讓長春申請國家中心城市的概念浮出水面。長期以來,瀋陽被視為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還是東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本身具備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各大要素。
  • 誰將是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是我國城鎮體系規劃設置的最高層級。 2010年,我國首次確立建設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廣州5個國家中心城市,之後的5年多時間裡,這份名單始終未做調整。 2016年5月,成都被列為國家中心城市。
  • 中國城市發展日報丨誰是第五個國家科學中心
    【最熱點】第五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花落誰家?川鄂陝已明確提出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也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目前,國內已有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廣東深圳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分別位於華北、華東以及華南地區。未來是否會有更多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落地?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在各省份近日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至少已有四川、湖北、陝西明確提出了創建目標。
  • 中國高校最多的三個城市,一座曾為」疫情中心「,第一毫無懸念
    中國高校最多的三個城市,一座曾為」疫情中心「,第一毫無懸念!01開學了,終於開學了!終於開學了,終於不用在家了,不知道這是多少學子的內心宣言,因為疫情的影響,這個春節是我們這麼多年來在家最長的一個假期。
  • 最失落的國家中心城市,2019年GDP比2018年少4705.4億元
    天津是我國九大國家中心城市之一,所謂國家中心城市,是指「居於國家戰略要津、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大都市」。可以看出,國家中心城市是「中國城鎮體系規劃設置的最高層級」。要規劃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需要哪些條件呢?
  • 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西安上榜國家重要文化中心城市
    報告從政治、金融、科技、交通、貿易、教育、文化、醫療、交通、信息、對外交往等10個維度進行綜合評估,將25個城市分為四檔:國家中心城市、重要中心城市、潛在中心城市、非國家中心城市。需要注意的是,報告中的「國家中心城市」並非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官方文件涉及的「國家中心城市」,這裡僅作為學術概念來研究。
  • 文科、理科一本高考分數線超500的省有10個,雲南第2,第1沒懸念
    導讀:文科和理科一本高考分數線超500的省有10個,雲南第2,第1沒懸念! 這幾天是高考成績放榜的日子,也是全國莘莘學子最期盼的日子。這是辛苦12載的勞動成果,值得大家高興,當大家看到自己成績的時候,都覺得自己能上個不錯的大學。
  • 誰是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名單或早已「圈定」,濟青未入圍
    在中國的城市體系,是層級分明的,作為我國城鎮體系層級的「塔尖」,被稱為「國家中心城市」,目前我國已有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9座城市被明確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再次一級的城市,官方稱為 「區域中心城市」,是指具有重要區域意義的省會城市及副省級城市。中央以文件形式正式公布的區域中心城市有瀋陽(東北)、南京(華東)、武漢(華中)、深圳(華南)、成都(西南)和西安(西北)。其中成都、武漢、西安已於2016至2018年分別升級為國家中心城市。
  • 瀋陽真要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了!明年3月出結果!
    瀋陽能否當選「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答案呼之欲出!12月15日,遼寧政府採購網公布「國家中心城市報告」,瀋陽又邁進一步!瀋陽積極申報中!3月底出結果!12月15日,遼寧政府採購網發布《瀋陽市都市圈規劃編制和國家中心城市規劃研究項目》中標結果,幾個細節頗有深意!
  • 南京有望成為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嗎,這個說法很客觀,來聊聊
    南京成為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的可能性很小,南京具備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一切實力和條件,但唯一的問題是南京的地理位置,畢竟中心城市的主要作用是輻射和牽引共同發展更大範圍的兄弟城市,發揮地區的核心價值作用, 但是,南京位於長三角,與上海屬於同一經濟區,上海的輻射範圍已經到達南京家門口,所以如果南京市中心城市
  • 打造現代都市圈,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未來幾年瀋陽要這麼幹!
    11月23日,多個媒體發布「 第10座國家中心城市定在瀋陽 」等字樣的文章,具體內容如下。北京訊 近日,本報記者從發改委獲悉,瀋陽已被初定為國家中心城市,瀋陽將成為繼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之後的第10座國家中心城市。 一時間關於這個消息的真假牽動了眾多人的注意力。
  • 我國首個被撤銷的直轄市,如今呼聲再起,未來有望成超一線城市
    相信小夥伴們都知道,我國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這4個直轄市分別為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其實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的直轄市並不止這4座,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有些直轄市紛紛被撤下,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中國首個被撤銷的直轄市,如今呼聲再起,未來很有可能成超一線城市。
  • 中部4強城市綜合對比,中部城市格局已定?
    文/笑晨話城市,持續更新稿件 中部4強城市武漢、鄭州、長沙、合肥,6個維度對比,中部城市格局已定?中部四強城市6個維度得分 三、再看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4個城市表現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