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告訴我們,年齡對女性來說不是一個枷鎖,職業同樣,各行各業、各個年齡段的女性都應當有屬於她的個性人生。古代也有一些「姐姐」,她們或有才學,或有英武之力,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披荊斬棘,演繹出精彩的人生傳奇。
傾倒班昭續史才,十年別夢繞蘇臺——班昭
班昭是東漢史學家,說起她們一家子人,個個都是歷史知名人物,父親班彪,兩個哥哥分別是班超和班固,姑姑是班婕妤。由於出身儒學世家,班昭從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才德教育,知書達理且學問廣博。
班昭十分有文採,漢和帝在位之時,很是欣賞她,經常命其寫作辭賦,堪稱「御用文人」。不僅如此,她還是宮中后妃們的教師首選,被尊稱為「大家」。東漢著名的鄧太后鄧綏便是她最為得意的學生,在漢和帝去世後,年輕的鄧太后輔佐年幼的皇帝,而班昭也成為她的得力顧問。
較能體現班昭才能的是她續寫《漢書》一事,《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由班昭的哥哥班固編撰,但班固還沒寫完就去世了,班昭才識過人,竟也能代哥哥完成《漢書》這部大作。
班昭先後編成了《漢書》中的《八表》和《天文志》部分,據說這一部分是《漢書》中編寫難度最高的部分,但在很長一段時間,《漢書》署名都只有班固而已,直到18世紀,班昭的貢獻和歷史地位才被真正承認,而她也成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歷史學家。
十八拍笳休憤切,須知薄命是佳人——蔡琰
在東漢一眾男性文人之中,蔡琰是唯一能和他們相提並論的女性角色,她僅靠三首作品就在文壇佔有一席之地。
蔡琰也就是許多遊戲愛好者都熟悉的蔡文姬,在漢末苦難動亂的年代,蔡琰的命運也並不好。她原是大儒蔡邕之女,初嫁於名門之子衛仲道,丈夫過世後,董卓亂京,蔡琰為董卓部將所擄,接著又被南下的匈奴左賢王擄掠,在此期間生下了兩個孩子。
建安十二年,曹操統一北方後,由於先前就與蔡琰之父蔡邕相熟,又十分同情蔡琰的遭遇,於是花費重金將蔡琰贖回,並安排她嫁給董祀,這也成就了歷史上有名的「文姬歸漢」的一段奇事。
回到中原後,蔡琰作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成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另有兩首《悲憤詩》,全文再現了她慘痛的人生經歷,被俘的痛苦,與孩子分離的悲傷,這位博學多才的柔弱女子在漢末的動亂年代裡,經歷了起起伏伏的悲慘境遇。
然而即便如此,她還是堅強地面對人生,眾多苦難加身,也沒有壓垮她,甚至到後來,董祀犯了死罪,觸怒曹操,她還披散著頭髮,在大冬天裡跑到曹操面前求情,一個人將四百餘篇古籍默寫出來送給曹操,最終保全了丈夫董祀的生命。
陸時雍評價蔡琰說:才氣英英,讀《胡笳吟》,可令驚蓬坐振,沙礫自飛,真是激烈人懷抱。這樣一個女子,可不就是一生都在披荊斬棘、乘風破浪嗎?
未若柳絮因風起——謝道韞
《三字經》裡說:「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東晉才女謝道韞是中國古才女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出身於將門世家,有著極高的才思,她的成名之路還要從一場雪說起。
《晉書》中記載,某年冬日下雪時,謝安吟道:「白雪紛紛何所似」,並要晚輩對答。謝道韞哥哥搶先答「撒鹽空中差可擬。」而謝道韞則回了句「未若柳絮因風起」,得到了謝安的讚嘆。謝道韞就此答出了名氣,也成就了「詠絮之才」這一段軼事佳話。
後來,謝道韞嫁給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東晉末年時局大亂,孫恩大軍長驅直入衝進會稽城,丈夫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殺了,謝道韞悲憤不已,竟親自帶上兵器領著家中女眷奮起殺賊,一個才華出眾的女子竟也有這樣的血性,謝道韞的這份正氣凜然,最終也贏得了敵人的敬佩,她也因此被放回。
稱量天下士的英奇女子——上官婉兒
要是說前面的女子都側重詩學方面,那麼上官婉兒便是在政壇、文壇皆混的風生水起的曠世才女。武則天的這段歷史裡,實在發生了大多事情了,也誕生了像上官婉兒這樣的傳奇女子。
在文才方面,上官婉兒的才華詩文皆不讓鬚眉男子,她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還在《全唐詩》裡留下三十二首詩詞。她以一介女流,影響了一代文風,唐人張鷟甚至說她「博涉經史,精研文筆,班婕妤、左嬪無以加。」
在政場上,上官婉兒的事跡就更是傳奇了,她是女皇帝武則天身邊的得力助手,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權勢盛極一時,還得了個「巾幗宰相」的稱呼。
既有才華傍身,能引領一代文風,又能在帝王將相之戰場上攪弄風雲,這在歷史上是很少見的。
千古第一才女,人比黃花瘦——李清照
要說我們讀過、背過最多的女詩人之作品的,那肯定當屬李清照了。她的詞,有太多的經典了,她是宋代不可不提的女詞人,甚至遠遠蓋過了男性文人的風頭。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德才兼備,愛喝酒,愛書畫古玩,有著十足的真性情。她和丈夫趙明誠有過一段令人豔羨的神仙眷侶的婚姻。但其後半生卻是坎坷多磨難的。
當時金兵南下,李清照的生活受到極大的影響,趙明誠死後,李清照一個人帶著珍藏的金石文物一路逃亡,後來在亂世流年中遇到了渣男張汝舟,卻是所託非人。在封建禮數極嚴的宋代,李清照毅然決然地提出離婚,寧願坐牢也要擺脫渣男的傷害。
不管哪個方面,李清照都值得讓人敬佩,也值得人喜歡,她流傳下來的作品雖然只有幾十首,卻是篇篇精華,沈謙曾評價她:「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稱詞家三李」。
即使古代社會幾千年來都是以男性為主導,但在歷史星河中,卻也出現了眾多璀璨的女性之光,她們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是真正的巾幗不讓鬚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