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別人而練?隔離期CBA球員一句話證為何每年體測都有人不及格

2020-12-14 大嘴爵爺侃球

前中國男籃主教練宮魯鳴就說過,CBA體測就是要把一些混日子的球員踢出去。

CBA聯賽何時重啟一直沒有定論,但是絕大多數球隊依然還在堅持訓練,最近有球員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每天的訓練感覺就是在消耗時間,此言一出,立馬引來了網友們的質疑。

這名來自一支CBA南方球隊的球員表示:「現在這樣,雖然每天都在訓練,質量其實並不好。因為大多數可能就是在消耗時間。」

其實這名球員的話比較容易讓人理解,畢竟CBA遲遲不開賽,對於每一個人而言都是一種煎熬,這不像夏訓,夏訓對於球員來說是有目標的,期待在新賽季有所突破,但是現在的情況很容易令人失去方向感。

但是網友們卻表示,中國球員就是這樣,感覺訓練是在幫別人訓練,而不是為了自己而練,看看勒布朗-詹姆斯,隔離期間依然每天都在大運動量訓練,對自身的要求一點兒也沒有放鬆。

在中國也有刻苦訓練的典範,易建聯就是如此,而他的隊友們更是深受影響,在這段時間練得很快。此前CBA官方組織了「厲兵秣馬PK賽」,一共有7支球隊亮相,作為衛冕冠軍,無論哪個環節,廣東男籃都是做的最好的,趙睿甚至在訓練中因為對抗強度過大而崴腳,小將胡明軒的進步也非常大。

胡明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通過這段時間的訓練,自己對抗差的弱點得到了很好的補強,力量比此前有所增長。

這才是一名職業球員應該具備的素質,不說為比賽,至少為自己的進步隨時努力,而不是等人來監督才做。前中國男籃主教練宮魯鳴就說過,CBA體測就是要把一些混日子的球員踢出去。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體測從全員參與到抽檢,難度也越降越低,但是每年依然有人不合格,而以上那名南方球員的話充分說明了,現在的CBA球員雖然錢掙的比以前多了,但是依然有混日子的人存在。

CBA的職業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相關焦點

  • CBA體測折返跑後不少球員直接累趴,難道我們的球員真的欠練嗎?
    Cba聯賽將會在11月1日正式開戰,目前各支球隊也進入到了最後的備戰階段,但是對於CBA聯賽來說,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開始每年必備的節目---體測環節。而就在今天和明天,將會對所有抽中的球員進行體測測試。
  • cba體測抽籤結果公布!遼籃延期測試,張慶鵬、劉煒免測
    北京時間9月21日,隨著cba聯賽將至,一年一度的體測又要開始了。其實體測是職業運動員的一種考核,但是難度不大,大多數球員都能夠通過體測,即使不通過也可以進行補測,但即使是這樣,大多數球員也不想自己被幸運的抽中。
  • 現在球員體質偏弱,還是姚明叔叔體魄超人,體測眾生相!
    首先大夥先看看去年的體測內容,抽籤、60多分及格以及部分人免測!儘管如此,有人未達標有人傷了腰,怪誰,怪籃協嗎,臥推深蹲不過是日常訓練的必備項,球員以此達到增加對抗力量的目的,現成了洪水猛獸,體測中球員哀鴻遍野,還有某總決賽八分鐘球員大言不慚道,一米九以上球員不適合深蹲,全世界的體能師訓練師都是傻子嗎?
  • CBA體測標準:中鋒4*17折返跑66秒及格 此項必須達標
    體測項目從去年的10項精簡至4項,且取消了免測名額。具體4項體側內容為2分鐘強度投籃、負重深蹲、負重臥推和專項速度耐力,其中專項速度耐力測試為必須達標項目。  ●2分鐘強度投籃  測試球員的隊員每4秒鐘(外線球員5秒鐘)完成一次自投自搶,計算2分鐘內的出手次數和投中次數,命中率在83%以上計為滿分150分;命中率在62.5%以上計為合格的90分,以此類推。  ●專項速度耐力  在籃球場地兩邊線之間折返跑17次,跑4組,組間間歇2分鐘,根據4組平均成績獲得相應分數。
  • 教育部出新規,體測不及格本科生不能按時畢業
    羅院長說,為了讓同學們適應新政,學校還提出了一些人性化的措施,如身體情況特殊者,可申請免測;推出三次補測機會:畢業當年6月份可補測1次;可申請延長學習期限於第二年參加測試;亦可於畢業當年10月申請補測,補測成績達到60分者可於當年12月申請學士學位。數據顯示大四學生體測成績最不理想哪個項目最難?
  • 「體測害了一代人」
    有人提議讓遊泳隊和圍棋隊先練好足球,過關了再去參賽,這樣還能趁機提升國足的水平,早日打進世界盃。話說回來,體測之於中國足球並不是一個陌生詞。從1994年職業聯賽成立至今,體測便一直伴隨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球員。用不少前國腳的話來說,體測害了一代人。
  • CBA體能測試第一天!折返跑累趴球員,有人啤酒肚清晰可見
    2分鐘強度投籃每人測兩次,取最好成績,內線球員和外線球員標準不同,具體的請參考上面這份文件。強度最大的是折返跑,意思是球場兩個邊線之間進行折返跑,17次為一組,跑4組,組間間歇2分鐘。不同身高、體重和年齡的球員標準不同,具體的可以參考上面這份文件。「專項速度耐力」測試為必過項目,沒通過將暫時無法參加聯賽,只能等待補測。
  • CBA中國式體測到底測什麼?
    「理解」到規則後,之後出場的球員大部分都在投中第14球或者第19球後,故意快速投丟幾次,攤平自己的出手用時後再命中最後一球。上賽季投籃命中率排名CBA墊底的江蘇南鋼最終竟然成為測試成績最好的球隊,也充分說明了測試的不合理性。
  • 體測不及格不允許畢業!安慶這所大學動真格,體測真的有必要嗎
    近日安慶一所高校發布了一則通知:體測不及格者不予頒發畢業證,允許畢業之後進行補測,補測不及格這隻頒發肆業證明。消息一出,引起一大片網絡討論。有人認為大學生應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有人認為這樣對身體不好的學生不公平。一起看看他們都是怎麼說的。
  • 人大「體測不及格不給畢業證」傳言引發學生恐慌
    原標題:人大「體測不及格不給畢業證」傳言引發學生恐慌   昨日下午,人大女生在操場上進行800米體測   幾日前,一則「體測不及格不給畢業證」的消息著實引起了不少人民大學準畢業生的恐慌,「我實在預料不到我居然會因為體育不及格畢不了業
  • 人大"體測不及格不給畢業證"傳言引發學生恐慌
    昨日下午,人大女生在操場上進行800米體測幾日前,一則「體測不及格不給畢業證」的消息著實引起了不少人民大學準畢業生的恐慌,「我實在預料不到我居然會因為體育不及格畢不了業除了有牴觸情緒,不少不在校的大四學生早已有安排也是不滿體質測試的原因之一,「我認識的同學目前大多都不在學校,這次通知體測時間很緊,多數人已經有安排並決定不回來體測了。我想學校不可能因為一個體育成績就不發給我們畢業證吧。」一名大四學生說。
  • 高校體測不合格不發畢業證且嚴查代測現象 網友:支持!
    參與了今年秋季第一批體測工作的大二學生陳虎說,幾乎每個項目都有一部分學生不合格。為改善學生體質不佳的狀況,安慶師範大學制定了一系列增強學生體質的措施,包括開展「6+1」綜合運動會、推行「陽光長跑」活動和成立校園運動俱樂部等。
  • 教育部新規,體測不及格本科生不能按時畢業 浙大學生樂了:被練這麼...
    數據顯示  大四學生體測成績最不理想  近六年的體測情況顯示,浙大學生體測合格率都在95%以上。「近幾年,浙大學生參加浙江省高校體質健康抽測,最終成績都在全省前三名。」吳葉海說。但是在他看來,這樣的體質健康狀況並不夠。雖然學生體測合格率很高,但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求的優秀率25%以上還有很大差距。
  • 大學體測不及格人數驟增,體測標準是否高估了學生們的體育水平?
    讓我們先看一下當代大學生體測主要考察的內容,學生應該如何做才能做到體育不掛科。1.首先是身高體測,這個大多數人都是可以通過的,有些同學會因為肥胖問題或者太瘦等問題不合格;肥胖有一些同學是因為遺傳,所以在飲食的控制上要比其它的同學更為重視,因為肥胖而引發的疾病問題很多,比如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等,一旦發作都是非常嚴重的。
  • 大學體測不合格不發畢業證?戳圖自測:你能達標嗎?
    近日,安慶師範大學發文稱從2019年起,在校生每年需參加一次體能測試,不合格者給予一次補考機會;大四畢業時如仍不合格將不發畢業證書。而對於為何選擇採取這種方式,學校表示:「把體測與畢業證掛鈎,是為激勵學生積極鍛鍊身體。」
  • CBA體測折返跑 張兆旭大汗淋漓有球員累癱
    CBA體測折返跑 張兆旭大汗淋漓有球員累癱
  • 體測不及格,本科生不能畢業!溫州高校的體育課這麼上
    體育成績與學院年度考核掛鈎  不少高校延長體育的教學時間  據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全國3069名大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5成大學生不能堅持每天吃早飯,近半數學生有過暴飲暴食,超4成學生有偏食挑食習慣,超3成學生飲食觀念為「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近8成學生飯後不運動,近4成學生因為飲食習慣曾患腸胃病
  • 足協重啟YOYO體測,能倒逼「散步帝」練體能就是好事……
    進入主題,大家知道什麼是YOYO體測嗎?其實在1992年足協在冬訓期間對聯賽的球員進行「12分鐘跑」的測試,後來感覺這個「12分鐘跑」不太科學,就才改成了YOYO體測。而所謂的YOYO測試,就是要求:隊員在相距20米的兩個標誌物之間以不斷增加的速度進行帶有間歇的折返跑。
  • 大學體測不及格怎麼辦?這3招一定要牢記
    誰都沒想到,上了大學後,最頭疼的不是四六級,而是「體測」。大學期間,所有學生必須參加體育測試。考試不合格或者缺考的,一律按照掛科計算,來年還要再次補考。但是,每到體測的時候,總有那麼30%左右的同學遠遠達不到合格標準。
  • 大學生體測替考「明碼標價」「看破不說破」現象背後
    「雖然教育主管部門每年都對高校進行學生體質測試的抽測,但抽測的比例不到1.0%,威懾作用有限。」部分高校為何包容學生體測成績作假?記者了解到,高校的體測成績關乎學校實際利益。焦陽告訴記者,「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連續三年下降的學校,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不得評為合格等級,各省(區、市)不得批准其為高水平運動隊建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