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八把面發,打糕蒸饃貼花花

2020-12-22 齊魯網

齊魯網2月13日訊 戊戌狗年

喜迎新春

山東影視,讓家更美好

2018二十

春風六九觀獅舞

氣象萬千樂狗年

話年俗

俗話說:「二十八,把面發」。在過去還沒有現代比較方便的發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幾天做好了容易壞,只有發麵不愛壞,於是二十八這天就發麵,準備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

年謠云:「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和春聯。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後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這也體現了人們在新的一年裡家庭和和美美,順順利利的美好美好祝願。

品美食

菊花花卷

1、揉麵團的時後加入抹茶粉,麵團排氣揉勻,擀成長方形的麵皮;

2、麵皮上刷一層油,切去邊角;

3、從上至下捲起;

4、分段切成一個個的小卷卷。

1、取兩個卷併攏,接觸面抹點水;

2、用筷子夾緊(注意不要夾斷哦);

3、用刀切出4個花瓣(因為之前抹了油,所以切斷後花瓣會自然分開);

4、用手將邊巖的花瓣稍拉長,菊花花卷的形狀就做好啦!

欣賞一下成品

微公益

每天一點微公益

不知道怎麼理財?

今天我告訴你一個方法

隨手關閉不用的電源

既能省電又能省錢!

春節期間是用電高峰

低碳生活,從節約用電開始!

節目預告2.13

17:50 第一家

18:45 以愛的名義

20:05 謝謝你來了

21:00 樂拍電視購物

明天9:15 合唱大賽決賽(下)

明天13:55 一封家書春節展播

明天14:45 開心喜樂匯

祝您 生活美滿 萬事如意!

相關焦點

  • 春節傳統習俗|臘月二十八,把面發,打糕蒸饃貼花花……
    春節傳統習俗|臘月二十八,把面發,打糕蒸饃貼花花……,鼠年大吉,生活事業蒸蒸日上臘月二十八,中國春節傳統習俗之一。 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二十八,蒸饃炸圪塔」、「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等說法。
  •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俗話說:「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可見到了臘月二十八這一天,無論是發麵還是蒸饅頭,總而言之,各家各戶都要開始準備主食。在這天,山西要蒸好「糕兒饃饃兩笸籮」;河北則是「蒸棗花」預備除夕祭禮祖宗作供品;河南也有「二十八,蒸饃炸圪塔」的說法。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這天才「把面發」,等到二十九才「蒸饅頭」。雖然說現在超市裡什麼樣的饅頭都是應有盡有,也很少有人會自己在家發麵蒸饅頭了,但是這充滿「年味兒」的習俗我們還是應該去好好了解的。
  • 壹點音頻丨陪您過年:臘月二十八,跟家人一起「打糕蒸饃貼花花」
    今天是臘月二十八,按照傳統習俗,需要「打糕蒸饃貼花花」。先來說說打糕蒸饃。俗話說二十八,把面發,年前要開始準備主食了,也就是發麵。在過去沒有速效發酵粉,普通面它不容易擱, 發麵不愛壞, 於是二十八這天就發麵 ,準備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主食,也有二十七把面發出來了,二十八這天開始蒸紅棗花卷等帶餡料的主食。
  •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年味兒漸濃,辛苦一年的您回家了嗎
    年關將至「臘月二十八,把面發」,經過了前兩日的殺年豬和宰公雞,過年時要吃的肉類也準備得差不多了,到了二十八這一天就該準備麵食了。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而在大部分地區,到了二十八這一天人們還是大多在忙碌發麵,做過年主食的工作。因為很多地區都有初一到初五不動火做飯的習俗,並不是說不開火做飯,而是在初一之前會把這幾天的飯食提前準備好,到時候加熱就可以吃了,並不需要在廚房忙碌很久,更多時間可以用來聊天休息,享受春節假期。
  • 臘月二十八,發麵蒸饃貼花花
    農曆臘月二十八了,年味越來越濃。今天又有哪些習俗呢?一、發麵、蒸饅頭我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的說法。民間傳統風俗,臘月二十六、二十七家家戶戶要準備過年吃的雞鴨魚等肉類,到了臘月二十八這天,要開始準備過年的主食——蒸饅頭了。蒸饅頭寓意來年日子過得蒸蒸日上有個好彩頭。常言到「三裡不通俗,十裡改規矩」。臘月二十八這天全國各地風俗有所不同,這天有的地方開始發麵,有的地方已經開始蒸饃。北京人在這天是「把面發」,等到二十九才「蒸饅頭」。
  • 美麗河北e起過年|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生活蒸蒸日上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八。除夕的腳步越來越近,中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這一天還有哪些風俗,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蒸饃這一天,各地風俗各有不同。山西人要蒸好「糕兒饃饃兩笸籮」;河北人則是「蒸棗花」預備除夕祭禮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饃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二十八這天才「把面發」,等到二十九才「蒸饅頭」。
  •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
    臘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了,那臘月二十八有什麼傳統習俗麼?下面小編就帶你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臘月二十八 打糕蒸饃貼花花 年謠云:「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 臘月二十八是什麼日子 農曆臘月二十八有什麼傳統習俗
    臘月二十八的中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中國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 各地風俗有所不同,如山東、河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地區、安徽省宿松與太湖交界之處的地方有許多姓的人家是在臘月二十八過年。
  • 「創作開運禮」「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今天要做5件事
    就有俗語表示,「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這到底是什麼意思?臘月二十八都要幹啥呢?1、臘月二十八要剪髮對於人們來說,一年到頭都在忙,好不容易到了過年,當然要好好捯飭一下,不過有種講究是要臘月二十八剪髮,其實這種說法就是一種比喻,因為臘月二十八剪髮意味沒有到正月,而在正月剪髮講究是不太好的。
  • 臘月二十八的習俗你知道幾個?蒸饃發麵貼花花?老農:還少一個
    到了臘月二十八,距離除夕夜就真的沒幾天了。很多人知道除夕和初一有很多習俗,各種講究,卻不是到在這兩天之前,也是每天都有每天的事情做。俗話說:「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這短短一句話裡,提到了臘月二十八的哪些習俗呢?
  • 春節習俗:為什麼要在農曆臘月二十八這一天發麵做饃?
    在接下的幾天裡,小道我會每天跟小夥伴們聊一聊春節的習俗,陪小夥伴們一起過大年哦~那麼今天是農曆的臘月二十八,在這一天都有什麼習俗呢?說到農曆的廿八,我國民間有民謠唱到「二十八,把面發」或者是「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 二十八,炸糕、蒸饃、貼花花;看似不同的三個年俗,背後都是同一個字
    【今日導讀】炸糕、蒸饃、貼花花的由來二十八的年俗,主題都是家國情懷作者:如去佛正文3390字,閱讀需要約10分鐘。民諺稱「臘月二十八,炸糕蒸饃貼花花」。炸糕就是炸年糕,蒸饃就是蒸饅頭,而貼花花就是貼窗花。炸糕寓意:祈求上天,讓所有奸人都下油鍋。炸糕的風俗源於油炸檜(即:油炸秦檜),是民間為了祭奠抗金英雄嶽飛而自發形成的。嶽飛被秦檜誣陷致死的時間為南宋紹興十一年臘月二十九日。
  • 注意:今年臘月二十八貼對聯 過了就不能再貼!有講究
    今年臘月臘月二十八貼對聯今天就隨著小編給你講述為何過了臘月二十八就不能再張貼對聯!臘月廿八指中國農曆年十二月(又稱臘月)二十八的俗稱;中國春節傳統習俗之一。 臘月二十八的中國民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 臘月二十八,發麵蒸饃饃,好看又好吃的棗山饃,寓意美好團圓!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從這句民謠中就能知道了,到了農曆臘月二十八這天,家家戶戶都會發麵蒸饃,準備過年的主食了。老北京還有句民間諺語說,「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饃饃」,為什麼二十八發麵,二十九才蒸呢?是因為以前沒有速發酵母粉,都需要用老面肥發麵,冬天溫度又低,發麵時間長,所以大家都是在年二十八把面揉好,發酵一晚,到了二十九了才能發好面,動手蒸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