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蓮湖法院成立律師調解工作室訴訟服務又添新力量
10月21日,蓮湖法院舉行特邀律師調解工作室揭牌啟動儀式,陝西永嘉信律師事務所4名律師將受聘做為特邀調解員,參與到法律訴前調解工作中,為蓮湖法院全面提升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效能再添重要力量。蓮湖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群,黨組成員、副院長李新強,陝西永嘉信律師事務所黨委副書記、合伙人會議主席高漫,受聘律師,以及蓮湖法院立案庭、陝西永嘉信律師事務所相關工作人員參加了揭牌儀式。
-
多元化解見成效 當場履行解糾紛
近日,海城區人民法院調解室通過調解成功化解三起案件,當事人雙方達成調解協議並當場履行,有效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法院+工會著重調解 切實化解勞動爭議10月16日下午,海城區法院依託「法院+工會」調解模式,成功化解一起勞動爭議糾紛案件,尋找雙方利益的平衡點,切實維護和諧勞動關係。
-
聚焦基層治理 聚力糾紛化解 婁葑街道非訴訟服務中心圓滿完成首月答卷!
廣泛對接社區及商業載體,通過擺攤設點,開展集中宣傳活動;成立宣傳小分隊,每周定期前往人流量較大的區域發放宣傳冊;依託法潤民生微信群、園區司法行政公眾號、婁葑發布公眾號,發放電子宣傳冊和推送信息,提升非訴訟服務中心的知曉率。
-
青島市西海岸新區推動集約化非訴訟糾紛化解展現新面貌
圍繞「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群眾滿意」的目標要求,構建了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全面覆蓋的三級非訴訟糾紛化解綜合平臺。區級層面,依託西區多元矛盾化解中心設立了非訴訟糾紛化解服務中心,鎮街層面,依託公共法律服務站設立了非訴訟糾紛化解服務站;村級(社區)層面,依託社區司法行政工作室設立了非訴訟糾紛化解服務室(窗口)。
-
探訪北京首個律所調解室:調解思想如何融入律師血液
調解思想如何融入律師血液記者探訪北京首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律師調解室◤ 張麗芳(中)主持調解一起糾紛。攝影/周斌 製圖/李曉軍 ◆ 律師參與調解是應履行的社會責任◆ 公益法律服務觸角延伸至更多群眾◆ 律師幹調解也能幹成事業幹出作為◆ 調解公益性和得到合理收入不衝突2017年6月,京師張麗芳家事調解中心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十佳特邀調解員」、律師張麗芳領銜成立。
-
「法為上 和為貴 調為先」院長主持線上調解,案件得以當場履行
,禮泉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馬亞軍主持了原告王某與被告謝某離婚糾紛一案的線上調解,雙方當事人當場達成離婚協議並現場履行,該案得以妥善化解,起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時隔半年後王某再次起訴,堅決要求與謝某離婚,謝某同意離婚,但就孩子撫養及財產分割問題分歧較大,且因雙方均在外地打工,無法當面協商,在徵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後,馬亞軍院長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行線上調解,通過釋法說理、耐心勸導,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離婚調解協議並當場履行協議內容,完成了給付。
-
律師參與調解 案款當場履行
瑞昌法院網訊 近日,瑞昌法院通過原、被告雙方諮詢的律師參與調解,最終原告做出大幅讓步後,被告當場付清款項,做到案結事了。承辦法官因雙方情緒比較激動並未急於調解,而是分別和雙方當事人分析了本案的法律關係。開庭之後,原、被告分別諮詢律師,準備在一審判決不支持自己的主張之後聘請代理人上訴。恰好雙方諮詢的律師都是碼頭鎮人,承辦法官首先在電話中和律師分析了本案的法律關係,然後從小標的案件如不能案結事了是否會影響鄰裡關係的角度與雙方諮詢的律師進行溝通。
-
欒川法院:設立律師調解工作室 搭建糾紛化解新平臺
9月3日,欒川法院「律師調解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分別設立在鸞州律師事務所、廉貞律師事務所和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調解工作室」的成立只是欒川法院多元化調解模式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欒川法院積極探索創新多元化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推進多元矛盾糾紛化解調解體系建設,創新調解方式方法,充分調動資源,推進訴訟與非訴訟糾紛化解平臺對接,便捷高效化解訴求,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將大量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為當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務。
-
廣東推動建立「律師接受委託代理時告知當事人選擇非訴訟方式解決...
4月15日,廣東某律師事務所劉律師通過調解方式化解了這個月以來的第八起糾紛,比整個第一季度還要多。
-
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研究
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研究—以基層法院民事糾紛調解前置及實現路徑為視角論文提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公眾的法治意識、權利意識不斷增強,我國法院訴訟案件數量快速增長,特別是自2015年5月1日起全面實行立案登記制以來
-
連雲港市規範行政調解行為 高效柔性化解糾紛
【連網】9月28日,筆者從市司法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於9月初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連雲港市行政調解職責清單》(以下簡稱《職責清單》)。《職責清單》的出臺,將進一步督促行政調解機關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的要求履行行政調解職能,規範行政調解行為,更加便利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及時、準確、依法參與行政調解,切實高效發揮行政調解柔性化解民事、行政糾紛作用。
-
園區人民調解委員會駐園區檢察院調解工作室正式啟動
今年以來,為充分運用調解方式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提升園區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園區司法局在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方面做了積極探索,明確建立「1+1+5+N」的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目前,園區非訴訟服務中心、園區法院非訴訟服務分中心、北部(唯亭)分中心、西部(婁葑)分中心均已建成並運行。搭建了區、街道(社工委)、社區三級非訴訟糾紛化解服務平臺。
-
有效推進訴源治理 合力化解矛盾糾紛 莆田城廂區人民法院加強訴訟與非訴訟聯動工作
記者昨日獲悉,城廂區訴訟與非訴訟聯動中心近日正式成立,通過建立健全「社會調解優先、法院訴訟斷後」的訴非聯動機制,加強全區訴訟與非訴訟聯動工作,最大限度調動各部門參與化解矛盾糾紛。據悉,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一步深化訴訟與非訴訟銜接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改革,城廂區人民法院以變應變、以新促新,積極推動城廂區「訴非聯動中心」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司法需求,為推進訴源治理工作,實現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發揮了積極作用。
-
明法析理促調解 當場給付化糾紛
近日,一起旅店服務合同糾紛在金昌中院民二庭主辦法官的耐心調解下,當場給付欠款,糾紛圓滿解決。該案受理後,主辦法官在查明案件事實的基礎上,分別與當事人進行溝通,在達成初步意向後,又把雙方當事人請到法院,通過明法析理耐心做當事人的調解工作
-
周末加班調解道交糾紛 大額現金當場履行完畢
11月7日上午,東海法院道路交通事故審判庭通過訴前調解快速處理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我院於11月6日收到案件材料後,迅速將該案轉至訴前調解平臺由人民調解員進行調解。鑑於原告姚某某病情嚴重,急需救治,且原告家庭困難,尚有兩名未成年子女。
-
調解再添新平臺!青島市南律師調解中心成立
11月10日,青島市南律師調解中心成立揭牌,這標誌著市南區有了專門由律師為社會大眾提供調解服務的專業組織,為市南律師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和平臺。成立青島市南律師調解中心,旨在引導全區律師發揮專業優勢、職業優勢和實踐優勢,介入訴前調解,實現律師專業法律服務與調解工作的互動對接,及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節約司法資源和訴訟成本,推動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建設
-
律師助力智慧財產權特邀調解工作 實現「開門紅」
月28日選任了69名業務突出、經驗豐富的律師作為中堅力量,加入到智慧財產權特邀調解隊伍中來。兩位律師充分發揮業務優勢和經驗,與當事人進行耐心細緻的溝通,向當事人進行法律程序的釋明,並通過分析雙方爭議焦點,對案件賠償數額進行合理評估與計算,並告知當事人。最終,在兩位律師調解員的主持下,當事人在福州智慧財產權法庭律師駐點調解室籤訂了調解協議並申請司法確認,協議籤訂後,當事人當場即時履行完畢,真正實現了矛盾糾紛的實質性化解。
-
滕州市司法局「五個統籌」握指成拳提升非訴訟糾紛化解能力
滕州市司法局以「五個統籌」為抓手,通過整合律師、公證、司法鑑定、法律服務、法律援助、法治宣傳等資源,綜合運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律師調解等解決方式,不斷提升非訴訟糾紛化解能力,進一步推進社會治理水平。統籌基層基礎建設,推進調解工作規範化滕州市司法局認真貫徹司法部關於加強基層基礎建設的新部署,藉助新一輪鎮街綜治中心的升級改造,大力推進司法所規範化建設和「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建設。通過辦公場所搬遷、布局調整等舉措實現基層司法所軟硬體條件全面升級,功能分區更合理,人員配置更科學,法律服務更深入。
-
聘任104名特邀律師調解員!天河法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再添力量
2008年起,天河法院積極探索開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改革,經過近12年的努力,建立起「一平臺、兩體系、三機制」的工作格局,即建立起功能齊全、形式多樣、運行規範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構建起訴前聯調、案件速裁兩套完備的工作體系,以及多元化調解管理、案件速裁配套及信息化建設三大工作機制
-
雙鴨山市非訴訟糾紛解決中心尖山區人民法院分中心正式揭牌
,尖山法院在市中院大力支持下,多次與市司法局的各位領導交流探討非訴解紛工作的對接協作,整合人民調解資源力量,拓展非訴訟化解糾紛渠道,取得較大成效。自對接以來,我院共委派市非訴訟糾紛解決中心開展訴前調解80餘起案件,調解成功率80%以上。市非訴訟糾紛解決中心為深化與我院在非訴解紛工作上的合作,決定在我院掛牌成立尖山區人民法院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