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飈:敢講真話的「將軍大使」

2020-12-11 海外網

耿飈是我軍一員著名戰將。1950年初,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的耿飈,走上了外交工作崗位,先後擔任中國駐瑞典王國大使兼駐丹麥、芬蘭公使,駐巴基斯坦大使,外交部副部長,駐緬甸大使,駐阿爾巴尼亞大使等職。在任期間,他堅持求真務實,敢講真話,妥善處理外交事務,成為著名的「將軍大使」。

敢於直諫表忠言

耿飈為人耿直,性格率真,素以講真話、敢直諫來表達對黨和人民的忠誠。20世紀50年代,我國各代表團出國訪問或參(展)會,有以毛澤東主席像紀念章贈送觀眾的習慣做法。1953年9月10日,駐瑞典王國大使耿飈經過深思熟慮,向毛澤東和周恩來寫了一封《建議我各代表團不再用毛主席像章作贈品》的建議。原因是他發現,在北歐任大使的3年中,所見蘇聯和其他各國從不送自己領袖相片和有領袖像的紀念章,僅送他們的首都風景畫冊等為禮品。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特別是在東歐各國,人們也不敢掛在胸前,為此耿飈提出應有所修改。

可以說,直接陳信對毛澤東指出不用毛主席像章作贈品,是需要一定勇氣的,但這正體現了耿飈敢講真話的品格和魄力。而毛澤東不但在自己名字上畫圈表示同意,而且讓周恩來籤發到相關各部委。之後,中國各代表團所送的禮物改為畫有中國畫的摺扇、風光明信片和攝影畫冊等。心底無私,自然敢於直言;胸懷坦蕩,必然敢講真話。耿飈敢講真話,在於他以真立身、以真謀事、以真建功,有一心為公的正氣、實事求是的勇氣,無愧於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的表率。

敢於較真吐真言

耿飈的一生,始終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作風,從不考慮名利得失,不計較個人進退,勤於鑽研,善於思考,踐行了「三敢」的人生準則:敢講真話、敢做實事和敢負責任。1956年,身為駐巴基斯坦大使的耿飈經過對中巴兩國間有關歷史研究後發現,中巴關係史上竟然還有一個坎巨提飛地問題。坎巨提位於巴基斯坦東部,與中國新疆的南部接壤。它面積不大,本是喀喇崑崙山區的一個小土邦,中國元朝時曾派兵佔領該地,並將其作為屬地。後來,這個土邦的酋長宣布脫離中國,接受巴基斯坦的管轄。就是說,實際上它已不再是中國的屬地。但是在解放以前印刷的一些地圖中,仍把坎巨提作為中國在巴基斯坦境內的一塊飛地。

領土歸屬,關係重大,耿飈對此十分慎重,與使館人員會同相關專家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根據歷史的線索,經過細緻的考證,耿飈認為,坎巨提作為中國飛地已經名不副實,應該放棄這塊名義上的屬地,把它正式地、完全地歸還給巴基斯坦。為此,耿飈回國述職時,向周恩來提出這一建議,並說這是他和使館人員認真研究後的一致看法。周恩來指示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外交部研究此事,最終認可了他的建議。1963年中巴雙方劃分邊界,中國正式承認坎巨提劃歸巴基斯坦,並換取將克裡青河谷劃歸中國。按理說,國家領土涉及主權之爭,一寸也不可放棄,作為外交官有捍衛國家主權的神聖職責,處理不好還會留以賣國賊的罵名,但耿飈以自己實事求是、敢講真話的原則作風,以科學嚴謹的態度,認真審慎的調研,敢於對國家負責、對歷史負責,既公正處理了國際歷史遺留問題,又增進了中巴兩國友誼。

敢於擔當放諍言

耿飈敢講真話的政治品格,既體現了他忠於職守的外交使命,也體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政治擔當。讓耿飈聲名在外的一次敢講真話,是他在1969年擔任駐阿爾巴尼亞大使期間。耿飈調查發現中國對阿爾巴尼亞的經濟與軍事援助「有求必允」,但實際效果並不好。中國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一直是在自己遭受封鎖、存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提供的。耿飈還發現,阿爾巴尼亞當時還存在盲目向歐洲發達國家生活水平攀比的思想。

這種情況引起了耿飈的深切反思。經過反覆激烈的思想鬥爭,耿飈給當時外交部主管歐洲事務的副部長喬冠華寫了一封長信,如實地向國內反映真實情況,並直言不諱地說出自己的意見。提出這種「有求必允」的援助,既加重了我國的經濟困難,也助長了對方的驕傲、懶惰和依賴思想,應量力而行,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援助,建議國內對援阿的規模、內容和方法,都要重新考慮。

身為一個外交官對國家的外交政策提出否定,敢說被喻為「歐洲社會主義明燈」阿爾巴尼亞的問題,是需要冒極大風險的。喬冠華對耿飈大膽、如實地反映情況十分欽佩讚賞並轉報中央。後來耿飈回國,李先念說:「耿飈,你膽子真不小,敢說阿爾巴尼亞的『壞話』,你是第一個提出這種意見的人!」毛澤東看了耿飈的信後,大加稱讚說:「耿飈敢說真話,反映真實情況,是個好大使。」耿飈所提意見,最終被中央採納,中國援外工作的一些既定策略也隨之有所改變。耿飈敢於直言、敢講真話,充分彰顯了他始終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的人格風範。(王厚明)

來源:學習時報 2020年11月20日期 第5版

責編:莊鵬澤、夏麗娟

31925759,.耿飈:敢講真話的「將軍大使」,.2020-11-27 09:16:14,.204524,.莊鵬澤、夏麗娟

相關焦點

  • 他被調去幹外交錯失上將銜,帶過三四十萬兵,讓瑞典將軍不敢小瞧
    他被調去幹外交,錯失上將銜,帶過三四十萬兵,瑞典將軍不敢小瞧1955年~1958年,有57位為建國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人,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實際上,貢獻大的何止這57位呢,不少人因為各種原因和軍銜失之交臂,耿飈就是其中一個。
  • 新中國的將軍大使們:練習外語 學吃西餐 睡不慣"席夢思"
    編者按:近日,《世紀風採》發表文章《將軍大使培訓記》。文中記述曾為革命出生入死的將軍們,為了新中國的外交事業,義無反顧地脫下了被他們視如生命的軍裝,穿上西服,踏上了新的徵途,由此也書寫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將軍大使的一段佳話。摘編如下。
  • 文革後期,周恩來送給耿飈這三句話,堪稱逆境中的職場聖經
    今天就講一段周恩來與耿飈的故事,側面講一講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也重點從職場角度講講逆境中的生存與抗爭。耿飈大家都熟悉哈?現任大領導曾經在 1979 -1982 年為他做過秘書,那時候耿飈擔任國防部長。其實,這位 1930 年參加紅軍的老革命,建國後的主要工作領域還不是軍事,而是外交外事。
  • 瀋陽工業大學"一帶一路"耿飈獎學金,在北京重磅設立!
    8月26日是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耿飈將軍誕辰111周年紀念日,瀋陽工業大學在北京舉行了&34;耿飈獎學金設立儀式。耿飈將軍家人、瀋陽工業大學本生國際學院名譽院長耿志遠,耿飈將軍家人、清華大學研究員耿焱,北京本生文化交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瀋陽工業大學本生國際學院董事長施勁華出席活動。校黨委書記劉自康帶隊出席活動。會議由副校長王世傑主持。
  • 堅守講真話的公心正氣
    領導幹部只有始終堅守講真話的公心正氣,求真務實,才能不斷增強領導力、公信力和凝聚力,推動各項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講真話是一種人格修養。物以正品為珍貴,人以正直為崇高,心以正大為光明。歷史上大凡品格高尚的人都堅持講真話、說實話。唐朝政治家、思想家魏徵,性格耿直,敢於直言進諫,許多故事廣為傳頌。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無論事大事小都堅持講真話。
  • 耿飈講述強渡烏江:「紅軍水馬」是怎樣建成的
    長徵故事講了數十年,仿佛大家對它已很是熟稔。但若真的追問起來,那歷史深處的隱秘細節,那細節背後的春秋大義,我們真的都已瞭然於胸了嗎?  現在,讓我們重拾赤子之好奇,追隨先輩的步履,重新踏上長徵之旅,親手打開一個個問號。
  • 漲知識|黨史上的「耿飈之問」是個什麼典故?
    漲知識|黨史上的「耿飈之問」是個什麼典故?耿飈,1909年出生於湖南,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入中國共產黨。耿飈曾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原常委、秘書長,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 「一句真話比全世界的分量都重」,巴金的懺悔就是要努力講真話
    我覺得我開始在接近死亡,我願意向讀者們講真話」,「我把它當作我的遺囑寫」。很顯然,巴金的《隨想錄》,是以一種寫遺言的心態來寫的,因而他的真話表現出義無反顧地衝破思想禁錮的大無畏精神。俄羅斯作家索忍尼辛曾說:「一句真話比全世界的分量都重」。巴金的《隨想錄》就是一部講真話的大書,告訴人們「人只有講真話,才能夠認真地活下去」。
  • 珍惜,敢和你說真話的人
    其中有真話,有謊言,該如何過濾,又該如何傾聽,可謂是一種智慧。莎士比亞說:「一個人寧願聽一百句美麗的謊言,也不願聽一句直白的真話。」為人處世,最難得的,是敢於聽真話,更懂得珍惜說真話的人。02假話好聽,真話難得。《罪與罰》裡有一句話:「世界上沒有比說真心話更困難的事,但也沒有比阿諛奉承更容易的事。」
  • 莫言:要敢講真話!
    莫言:要敢講真話!《禮記·緇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則民謹於言而慎於行。」千百年來先賢一直教導人們要謹言慎行,不可侃侃而談,以免遷怒他人,引來禍端。諸如「言多必失」、「禍從口出」、「沉默是金」等等之類的話,都是在勸誡人們管好自己的嘴。
  • 為什麼現在的社會越來越容不下講真話的人?
    讀懂了《皇帝的新裝》大體就明白為什麼現在的社會越來越容不下講真話的人。每每執教《皇帝的新裝》,都有這樣的感慨:只有不懂事的孩子才會講真話,因為他年少無知,還不懂得講真話的代價:在皇帝一人說的算的國度裡,講真話就意味著愚蠢和不稱職。
  • 人民日報:領導幹部要敢於講真話說實情,起示範帶頭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強調領導幹部要求真務實時曾指出,領導幹部堅持求真務實,既要在「求真」上下功夫,更要在「務實」上做文章,尤其要做到講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總書記強調領導幹部一定要本著「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的原則,歡迎和鼓勵別人講真話。「忠言逆耳,良藥苦口」的道理誰都知道,可真要實踐起來卻沒那麼容易,尤其是領導幹部,如若習慣了「聽好聽話」,想要聽幾句「真話」、喝幾口「良藥」就難了。
  • 美軍疫情信息「不透明」引多方不滿 網友:他們從未講過真話
    △美國海軍將軍:更大的透明度會讓領導層了解情況的嚴重性一名退役的美國海軍將軍在發給《新聞周刊》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海軍領導層最初面臨著一個艱難的選擇,要在戰備執勤和艦員安全健康之間做出選擇,因為我們都低估了病毒的嚴重性和傳播速度。在事後看來,更大的透明度會讓領導層了解情況的嚴重性,從而需要採取一些極端措施。」
  • 培養國人講真話,就先從倡導小學生寫作文講真話開始吧
    她的可愛,是她敢於在自己的作文中講真話、講心裡話、講她思考的話——也恰恰就是被她的語文老師指責、批評沒有「傳遞正能量」的話。我們看看她講的話,就知道她是一個多么正直、善良有獨立思考的孩子:「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矇騙。在如今的社會裡,有人表面看著善良,可內心都是陰暗的。他們會利用各種各樣的卑鄙手段和陰謀詭計,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 耿飈高居副總理,晚年時告誡孩子們說:不要摻和經商的事
    關於耿飈,歷史客棧之前介紹過不少了,按資歷足以授上將,但因建國後被調到了外交戰線,跟軍銜失之交臂。耿飈雖然沒有軍銜,但他在建國後的地位卻非常高,擔任過副總理等職,位高權重。關於耿飈的那些豐功偉績,咱之前都介紹過了,今天再來看看他對待孩子的故事。抗戰時期,耿飈有一次率部作戰,還帶著只有兩歲的女兒耿瑩。為了安全起見,耿飈就把女兒裝進一個羊皮袋子,放在一個戰壕裡。
  • 將軍相逢豈止在戰場——記新中國第一批外交官
    這裡成了新中國紅色外交家誕生的搖籃,從這裡走出一批叱吒國際風雲的將軍大使,從此開創了新中國外交的輝煌篇章。 1949年10月3日,中國、蘇聯外交部長互相致電,宣布立即建立外交關係並互派大使。10月6日,中蘇正式任命派駐對方的大使。10月10日,蘇聯駐中國大使羅申到北京,周恩來總理兼外交部長到北京火車站歡迎。10月20日,中國駐蘇聯大使王稼祥離京赴任。10月21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把中國人民的友誼帶到蘇聯去——歡送王稼祥大使離京赴蘇》的社論。
  • 孩童時代最有權力肆無忌憚說真話,我無權扼殺孩講真話的權力
    他真養成了講真話的習慣。有一天,單位的領導生日。「這時,我平復了心情,笑了笑說:「你不是說了真話麼?」兒子答:「是。」我說:「說真話的孩子是好孩子!」我無權扼殺兒子講真話的權力。孩童時代,是人一生中最有權力肆無忌憚說真話的時代,我無權扼殺兒子講真話的權力。
  • 敢和你說真話的人,值得深交一輩子
     敢於聽真話,是直面自己的勇氣;珍惜說真話的人,是為人處世的智慧。要知道,只有真心為你好的人,才會花時間指導你,花心思勸告你。敢說真話的人,讓你獲得成長最近,導演爾冬陞在某檔綜藝中的犀利點評,引發了網友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