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調去幹外交錯失上將銜,帶過三四十萬兵,讓瑞典將軍不敢小瞧

2020-12-24 曹媛浪生活

他被調去幹外交,錯失上將銜,帶過三四十萬兵,瑞典將軍不敢小瞧

1955年~1958年,有57位為建國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人,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實際上,貢獻大的何止這57位呢,不少人因為各種原因和軍銜失之交臂,耿飈就是其中一個。

有意思的是,耿飈是由於能力太大錯失了軍銜,這是怎麼回事兒呢?紅軍時期,耿飈就擔任了軍參謀長。開始長徵後,他又出任了前衛團團長,在前方為紅軍開路,歷經無數次惡戰,自然也立下了赫赫戰功。八年抗戰時,耿飈在八路軍129師385旅擔任副旅長,兼任副政委。

解放戰爭時,耿飈也是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副司令,兼任參謀長,在我軍中的地位一直都很高。

因此,從他的經歷來看,耿飈是有資格授予上將軍銜的。可惜的是,建國後外交部需要人才,耿飈被周總理調去做外交工作,離開了軍隊,因此沒有被授銜。

耿飈能被周總理看中,就因為他的腦子很靈活,轉得快,非常適合幹外交。其實,抗戰勝利結束時,耿飈就展示出了他的外交能力。蔣介石組織了一次談判,我方代表是葉劍英和李克農,耿飈在代表團裡是副參謀長兼任交通處長,起輔助作用。

誰知剛到北京,特務們就跟上了耿飈,可他一點都不害怕,依然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跟蹤他的有2個特務,他想去看電影,就買了3張票,進去後把另外2張給了特務,還請他們一起看電影,把特務弄得很尷尬,自覺地離開了。

時間一長,耿飈和特務們成了「老熟人」,每天還關心特務的情況,那一次發現一個特務幾天都沒來,經過打聽知道是因為生病了,他買了些藥和吃的,去看望這個特務,讓特務非常感動,就把他知道的情況都告訴了耿飈。

耿飈這才知道,我方代表團的每個人都被跟蹤了,重點人物就是葉劍英和李克農2個人。

更讓耿飈驚訝的是,特務告訴他,代表團的駐地也被國民黨裝了竊聽器。他第一時間向李克農報告了這件事,最後在葉劍英的房裡找到了一個竊聽器。

因為這件事兒,李克農也十分佩服耿飈,他再厲害也只是和特務鬥來鬥去,而耿飈可以讓特務說實話。到了外交部,耿飈的能力依然很強。耿飈去瑞典做大使時,瑞典的一位將軍瞧不上他,就故意問他帶過多少兵。

耿飈笑笑說,他是個小軍官,最多只帶過三四十萬兵,瑞典將軍一聽就說不出話來。

那是因為,瑞典國家小,全國的軍隊加起來也不夠20萬人,耿飈就帶過三四十萬兵,這下他可不敢再小瞧耿飈了。

相關焦點

  • 此無銜將軍在聯合國炮轟國民黨代表:我懷疑他是不是中國人!
    在聯合國,中國派出的外交官員,也與美國進行著一場沒有硝煙的外交戰爭。當年9月29日,聯合國安理會同意中國政府派代表團出席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參加「美國侵略臺灣案」的討論。本來,國務院總理、外交部長周恩來是代表團長的最佳人選,不過,周恩來的工作實在太忙,難以抽身。最終,毛澤東、周恩來親自點將,任命伍修權為中國政府的特使,率領代表團出席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伍修權何許人也?
  • 軍銜、警銜、海關銜、外交銜後,第五種銜來了!
    在此之前的四種銜是:軍銜、警銜、海關銜、外交銜。這些銜是怎麼規定的?意味著什麼?背後又有哪些故事?已閱君今天要來聊聊。設銜,要先通過一部法律先聊一件事:10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條例》,並且規定於次日,也就是10月27日施行。
  • 軍銜、警銜、關銜、外交銜之後,我國又設立了一種新銜級
    消防救援銜是繼軍銜、警銜、關銜、外交銜之後,我國設立的一種新銜級,是專門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設立,是表明消防救援人員身份、區分消防救援人員等級的稱號和標誌,是國家給予消防救援人員的榮譽和相應待遇的依據。
  • 新中國成立初期將帥讓銜
    原標題:新中國成立初期將帥讓銜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實行軍銜制。9月27日,授銜典禮在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這次評銜,很大程度上是對一個革命軍人的歷史性評價,不但事關此後的待遇,更是對既往貢獻的認可。然而,得知自己要被授予軍銜後,不少元帥、將軍面對榮譽淡然處之,不為名利爭短長,演繹了讓銜的一段段佳話。
  • 國軍大潰敗,劉峙為何不敢去臺灣?他幹的這些事老蔣一件都不能忍
    然而有一個人卻是例外,他是老蔣的心腹愛將,為老蔣立過不少戰功,但在國軍大潰敗的時候卻沒敢去臺灣,而是先去香港,後又去了印尼。那麼,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位列老蔣五虎上將之首的劉峙。
  • 耿飈:敢講真話的「將軍大使」
    1950年初,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的耿飈,走上了外交工作崗位,先後擔任中國駐瑞典王國大使兼駐丹麥、芬蘭公使,駐巴基斯坦大使,外交部副部長,駐緬甸大使,駐阿爾巴尼亞大使等職。在任期間,他堅持求真務實,敢講真話,妥善處理外交事務,成為著名的「將軍大使」。
  • 北洋軍閥二十四位上將之匡武上將軍-王承斌
    王承斌選擇了第一種,他又考入了軍官學堂速成科頭班(陸軍大學第二期),繼續學習。到王承斌三十五歲的時候他的學習生涯終於結束了,那時候的學校還包分配工作,這不王承斌就被安排入了禁衛軍擔任哨長。軍旅前期在禁衛軍中沒幾年,他被派往東北長春,入了曹坤帶的第三鎮北洋軍,擔任軍中三等參謀,在那個時代時有戰爭發生,王承斌也在戰爭中立有軍功,被升職為官帶。
  • 開國上將許世友的前妻晚年寫信求助,許將軍如何回復?
    57位開國上將中,有一位身經百戰且戰功赫赫的將軍曾被主席評價:「打紅了膠東半邊天,了不起,了不起!」他數十年戎馬生涯中卻經歷了三段婚姻,其中兩段是失敗的,他就是許世友。在革命戰爭年代,由於戰爭原因,許將軍的前兩段婚姻都不圓滿。第一次婚姻是許的母親包辦的,與第一任妻子僅度過三天如蜜的日子,許將軍就去打仗了,戰亂時期,許將軍杳無音信,許母以為兒子早已不在人世,便為兒媳找個人改嫁了,留下孫子和許母一起苦度時日。
  • 開國四大首將,第一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他們都是誰?
    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是一部狼煙四起、戰火不斷的艱難發家史,但在血與火之中,無數仁人志士自發站了出來,他們攜手共進,頂著各種困難,硬生生扶大廈之將傾,將新中國一步步帶上了正軌。1955年,曾經那些為國奮戰的將軍們獲得了國家頒發的各級頭銜,並且國家準備了授予頭銜的儀式。在這一年,總共有1614位將軍獲得了相應的軍銜。這不僅僅是一份銜級,這更是一份認同,一份本就該屬於他們的榮耀。這樣的榮耀共分為五個檔次,從高到低分別是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開國以來,十大元帥被很多人所熟知,所以今天咱們來講講第一大將、第一上將、第一中將、第一少將。
  • 國軍將官軍銜泛濫,廖耀湘指揮15萬大軍,為何正式銜只是上校?
    直到9月底,廖耀湘才正式晉升為少將,不過他似乎沒有當將軍的命,大概一個月後就被俘虜了。以上校軍銜幹了一年中將的活,與國軍將官多如牛毛的印象確實相去甚遠,這又是為何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從國軍的軍銜制度說起。
  • 他是上將軍長, 號稱硬仗將軍, 抗戰敢跟鬼子拼刺刀,壯烈犧牲的民族...
    王甲本將軍,表字立基,1901年出生於雲南省曲靖一個軍人世家。其父王國棟是朱總司令和範石生將軍的同學,參加過滇軍辛亥革命的重九起義和討袁運功,曾在滇軍時代的朱總司令手下擔任滇南副鎮守使。但17歲的時候,家中突遭變故,父母雙亡。
  • 終生勤學的開國將軍:湖北紅安籍上將秦基偉,從不識字到自寫傳記
    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我軍赫赫有名的 「百戰將軍」,素有勇有謀、能徵善戰,其戰鬥事跡家喻戶曉。而抗日戰爭前過雪山、草地艱苦的條件也沒有辦法讓他去認字,學習。1937年後,秦基偉一個之力組建以太谷遊擊支隊,他才開始了文化學習。當時,任支隊司令員的秦基偉身邊有青年學生兵。帶兵訓練中,他體會到 「 如果憑匹夫之勇,不學習、不讀書,遲早會被跟不大家。從此,他經常向屬下的士兵請教文化知識。
  • 開國將軍是怎樣煉成的
    毛冷冷曰:「那就讓歷史和後人去評說吧。」黃克誠將軍事後回憶言,我這才明白,當初林彪既不撤兵又不回電的原因所在。將軍痛心曰:「廬山會議後,黨內失了敢言之士,而遷就逢迎之風日盛。」論及江青,王震將軍以掌擊桌大罵,耀邦笑而不言。後耀邦下臺,將軍訪蕭克,蕭克曰:「耀邦,好人,我還要去看他。」(陶漢章,2000年4月16日廣州採訪筆錄)王震上將:鄧小平被停職,怒目奮臂曰:「我要上山打遊擊,你們敢不敢跟我去?」1975年,鄧小平被停職。
  • 徐立清力辭上將,吃飯鹹菜配饅頭足矣,他的夫人更令人敬佩
    在開國將軍之中,徐立清自降軍銜的事眾人皆知,他是標準的開國上將,自降為中將,期間羅榮桓和總理都勸他,卻都沒用,只好同意他降銜,除了低調、謙虛,徐立清也十分清廉、勤儉。徐立清有一個綽號叫「鐵公雞」,他對自己要求嚴格,從不搞特殊,自己在吃穿住方面從不講究排場,能省則省,甚至節儉的讓人有點不敢相信,那是在一次開會休息期間。一位參會的老領導提議去徐立清家裡坐坐,秘書帶路到了徐立清的家,家中幾乎是家徒四壁,老領導問:「沒走錯吧?」秘書回答:「這就是徐將軍的家!」老領導感到震驚。
  • 「五虎上將」衛立煌55年回北京,官至副國級,他的家人結局如何?
    而蔣介石麾下也有著名的「五虎上將」,這五人能徵善戰,數次屢立奇功,五人皆曾任職戰區司令官及以上職位。而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便是五虎上將中的一員虎將,那麼這位將軍又是誰呢?解放後他和他的家人又去哪裡呢?本期暴走大歷史人物專欄為您獨家揭秘。衛立煌將軍於1897年出生於安徽合肥,其父因瘟疫早早病逝,所以全家的重擔都落在了他大哥一人身上。
  • 巴頓才只是四星上將,為什麼感覺他比大多數五星上將還出名?
    巴頓是二戰時期美國陸軍的著名將領,他的最高軍銜才只是四星上將,他的知名度卻可以說是所有美軍將領中最高的,甚至都超過了大多數五星上將。為什麼西星上將巴頓會比大多數五星上將還出名? 這就是宣傳的力量了!這裡我們就不討論巴頓在北非,還有在歐洲的戰績,因為這些東西其實與今天的主題無關,喜歡的人可以自己去了解,不喜歡的人你就是說上半天也不耐煩聽。
  • 這位少將當兵吹了7年軍號,後成三個軍的政委,與兩位上將是搭檔
    王六生少將,可以說是真正號兵出身的將軍,人稱「號兵之王」。他參加紅軍後,就先吹了7年軍號。王六生參加紅軍,當的就是號兵,還出了一個趣聞。第一次是在第三次反「圍剿」作戰中,他在吹衝鋒號時被敵人一顆子彈打中胳膊,血流不止。這時其他號兵都已傷亡,他簡單包紮後,繼續參加戰鬥。這次負傷,他住了三個月才傷愈出院。第二次負傷是在第五次反「圍剿」的高虎堖戰鬥中,王六生先是負責帶人削竹籤,埋竹籤陣,忙了兩天兩夜沒睡覺。
  • 厲害了,山西唯一楊姓開國將軍來自運城市,曾任空軍某部副司令員
    在當時,空軍高炮指揮所肩負起防空重任,高炮指揮所就是空軍防空兵指揮所,其作用是實施作戰指揮而開設的指揮所,有一位楊姓開國將軍非常了不起,曾擔任過空軍高射炮指揮所(防空兵指揮所)副司令員,他就是山西唯一的楊姓開國將軍楊文安少將。
  • 新中國的將軍大使們:練習外語 學吃西餐 睡不慣"席夢思"
    「是啊,現在條件跟我們那時留學不一樣,」蔡樹藩用那隻好手捂住截過肢的殘臂,對思想還不通的朱霖說:「女同志出去就是配合配合外交官,學點外文。別的也不需要做什麼……」 「愈是沒事幹我愈不想出去。」朱霖沒好氣地丟下了這麼一句。 每天天不亮,新華飯店將軍們住的那個小院子裡就會傳來朗朗讀書聲,將軍們埋頭苦讀的身影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