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調去幹外交,錯失上將銜,帶過三四十萬兵,瑞典將軍不敢小瞧
1955年~1958年,有57位為建國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人,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實際上,貢獻大的何止這57位呢,不少人因為各種原因和軍銜失之交臂,耿飈就是其中一個。
有意思的是,耿飈是由於能力太大錯失了軍銜,這是怎麼回事兒呢?紅軍時期,耿飈就擔任了軍參謀長。開始長徵後,他又出任了前衛團團長,在前方為紅軍開路,歷經無數次惡戰,自然也立下了赫赫戰功。八年抗戰時,耿飈在八路軍129師385旅擔任副旅長,兼任副政委。
解放戰爭時,耿飈也是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副司令,兼任參謀長,在我軍中的地位一直都很高。
因此,從他的經歷來看,耿飈是有資格授予上將軍銜的。可惜的是,建國後外交部需要人才,耿飈被周總理調去做外交工作,離開了軍隊,因此沒有被授銜。
耿飈能被周總理看中,就因為他的腦子很靈活,轉得快,非常適合幹外交。其實,抗戰勝利結束時,耿飈就展示出了他的外交能力。蔣介石組織了一次談判,我方代表是葉劍英和李克農,耿飈在代表團裡是副參謀長兼任交通處長,起輔助作用。
誰知剛到北京,特務們就跟上了耿飈,可他一點都不害怕,依然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跟蹤他的有2個特務,他想去看電影,就買了3張票,進去後把另外2張給了特務,還請他們一起看電影,把特務弄得很尷尬,自覺地離開了。
時間一長,耿飈和特務們成了「老熟人」,每天還關心特務的情況,那一次發現一個特務幾天都沒來,經過打聽知道是因為生病了,他買了些藥和吃的,去看望這個特務,讓特務非常感動,就把他知道的情況都告訴了耿飈。
耿飈這才知道,我方代表團的每個人都被跟蹤了,重點人物就是葉劍英和李克農2個人。
更讓耿飈驚訝的是,特務告訴他,代表團的駐地也被國民黨裝了竊聽器。他第一時間向李克農報告了這件事,最後在葉劍英的房裡找到了一個竊聽器。
因為這件事兒,李克農也十分佩服耿飈,他再厲害也只是和特務鬥來鬥去,而耿飈可以讓特務說實話。到了外交部,耿飈的能力依然很強。耿飈去瑞典做大使時,瑞典的一位將軍瞧不上他,就故意問他帶過多少兵。
耿飈笑笑說,他是個小軍官,最多只帶過三四十萬兵,瑞典將軍一聽就說不出話來。
那是因為,瑞典國家小,全國的軍隊加起來也不夠20萬人,耿飈就帶過三四十萬兵,這下他可不敢再小瞧耿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