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銜、警銜、關銜、外交銜之後,我國又設立了一種新銜級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昨天(10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條例》,並於今天起施行。 

  消防救援銜是繼軍銜、警銜、關銜、外交銜之後,我國設立的一種新銜級,是專門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設立,是表明消防救援人員身份、區分消防救援人員等級的稱號和標誌,是國家給予消防救援人員的榮譽和相應待遇的依據。 

  《條例》施行後具體操作如何?一張圖帶你了解↓↓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是區分軍官等級、表明軍官身份的稱號、標誌和國家給予軍官的榮譽。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銜是區分人民警察等級、表明人民警察身份的稱號和標誌,是國家給予人民警察的榮譽。人民警察實行警察職務等級編制警銜。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銜制是我國繼軍銜、警銜後實行的第三種銜級制度。關銜是區分海關關員等級、表明海關關員身份的稱號和標誌,是國家給予海關關員的榮譽。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外交人員外交銜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外交人員專用的等級制度。我國設立七級外交銜級,並明確外交銜級根據其在駐外外交機構中擔任的職務、公務員職務級別和外交工作需要確定。 

   ▌本文來源:應急管理部網站 

(責任編輯:單曉冰)

相關焦點

  • 軍銜、警銜、海關關銜、外交銜之後,我國又設立了一種新銜級
    消防救援銜是繼軍銜、警銜、海關關銜、外交銜之後,我國設立的一種新銜級,是專門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設立,是表明消防救援人員身份、區分消防救援人員等級的稱號和標誌,是國家給予消防救援人員榮譽和相應待遇的依據。
  • 軍銜、警銜、海關銜、外交銜後,第五種銜來了!
    在此之前的四種銜是:軍銜、警銜、海關銜、外交銜。這些銜是怎麼規定的?意味著什麼?背後又有哪些故事?已閱君今天要來聊聊。設銜,要先通過一部法律先聊一件事:10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條例》,並且規定於次日,也就是10月27日施行。
  • 海關將設關銜
    海關將設關銜   2002年12月25日12:00  南方網-南方都市報   海關將設關銜  共分5等13級,著裝不變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 按照首次提請審議的海關關銜條例草案規定,我國海關關銜將分為海關總監、海關關務監督、海關關務督察、海關關務督辦、關務員共5等13級。
  • 消防、森林部隊轉制後消防救援銜來了!有啥特點?
    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消防救援銜是繼軍銜、警銜、關銜、外交銜之後,我國設立的一種新銜級,是專門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設立,是表明消防救援人員身份、區分消防救援人員等級的稱號和標誌,是國家給予消防救援人員的榮譽和相應待遇的依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銜條例
    >2003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85號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關銜等級的設置    第三章  關銜的授予    第四章  關銜的晉級    第五章  關銜的保留、降級、取消
  • 科普: 什麼是「將校尉型」警銜? 和「混合型」警銜有什麼區別?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再點關 注
  • 武警消防部隊改革,消防兵將失去警銜?真實情況出乎你的意料
    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2018改革之後,我國人民解放軍以及其他武裝力量就按照軍是軍、警是警、民是民的原則,將現役武警部隊的序列全部打散,隨後再把「國家海洋局」領導的海警部隊轉入新式武警部隊行列當中,擔負民事「五屬性任務」的非戰鬥部隊一律改編為非現役專業隊伍,並且大範圍撤收武警部隊的海關執勤兵力,徹底理順我國武警部隊的領導管理以及指揮使用體系。
  • 新中國成立初期將帥讓銜
    大將讓銜:共產黨人的一面明鏡  除元帥外,在此次被授予大將軍銜的老一代革命家中,也有不少提出讓銜的,徐海東、許光達就是其中的代表。  十位大將中唯一沒能出席授銜典禮的就是徐海東,他當時正在大連養病。得知自己被提名大將軍銜後,他向周恩來提出:我長期養病,為黨工作太少,「聽說中央準備授我大將軍銜,感到有愧。我請求將我的軍銜降低一些」。
  • 成都海關259人喜獲關銜(圖)
    成都海關259人喜獲關銜(圖)     本報訊 (記者 向朝陽)昨日下午3時,雄壯的國歌響徹成都軍區大禮堂,成都海關在此隆重舉行授予關銜儀式,為257名海關關員授予三級關務監督以下的海關關銜。
  • 防城港市公安局2020年度警司銜級內警銜晉升培訓圓滿結束
    根據《2020年全市公安機關教育訓練計劃》安排,7月22日至8月5日,我局舉辦本年度全市公安機關警司銜級內警銜晉升訓練班,全市公安機關共43名符合警司警銜晉升條件的民警參加培訓。警銜晉升培訓是《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訓練條令》規定的必訓內容,也是民警交流學習的一個重要平臺,是更新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
  • 國軍將官軍銜泛濫,廖耀湘指揮15萬大軍,為何正式銜只是上校?
    民間通常把帶兵打仗的軍官稱為將軍,這只是一種敬稱。嚴格意義來說,近代軍隊中,將官以上的軍官才能稱為將軍。一般觀點認為,國軍當中將官多如牛毛,師長是少將以上,旅長是少將,甚至有的團長也是少將。在南京還是首都的時候,民間流行一句俗語「少將多如狗,中將滿街走」,來形容當時國軍的將官不值錢。但事實卻與一般觀點有很大出入。
  • 他被調去幹外交錯失上將銜,帶過三四十萬兵,讓瑞典將軍不敢小瞧
    他被調去幹外交,錯失上將銜,帶過三四十萬兵,瑞典將軍不敢小瞧1955年~1958年,有57位為建國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人,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實際上,貢獻大的何止這57位呢,不少人因為各種原因和軍銜失之交臂,耿飈就是其中一個。
  • 北京海關在中國海關管理幹部學院舉辦的兩期關銜晉升培訓班圓滿結束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海關官網獲悉,近日,北京海關在中國海關管理幹部學院舉辦的兩期關銜晉升培訓班圓滿結束。培訓班堅持以人為本、嚴格管理、科學施訓。一是優化培訓課程設置,提升學員綜合素質和能力。設置監察體制改革、堅持綠色發展、從心理學視角看廉政教育和壓力管理等課程,組織了黨的十九大精神、關銜條例和海關內務規範知識測試。二是加強黨建和準軍事化管理,促進培訓成果轉化。
  • 中國警察隊伍的警銜,樣式和等級,為何與軍銜都不一樣?
    說起,我國警察隊伍的警銜和軍隊的軍銜,相信很多朋友都很熟悉,作者在之前的文章中,講述了一系列與警銜相關的話題。我國解放軍部隊在1955年開始使用軍銜,我國警察隊伍緊隨其後,在1956年11月,提出了警察隊伍全面使用警銜的建議。當時,設計的警銜採用了將官、校官、尉官的標準,屬於大陸體系。建議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在相當一部分看來,我國警察隊伍還處於發展的初期,各方面都不穩定。應該等各方面健全以後,再使用警銜制度。進入60年代中期以後,按照當時的實際情況,我國軍隊暫時停止使用軍銜。
  • 「佩戴軍銜」還是「佩帶軍銜」
    既然二者同義,那麼,是「佩戴軍銜」還是「佩帶軍銜」還有討論的意義嗎?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那麼簡單。    先看看在社會語言生活中,「佩戴」和「佩帶」分別與「軍銜」構成動賓短語的使用情況。在中國知網中全文搜索(截至2021年2月4日),可查得含有「佩戴軍銜」短語的文獻325篇,含有「佩帶軍銜」短語的文獻121篇,「佩戴軍銜」的用法明顯多於「佩帶軍銜」。
  • 警銜分為5等13級,究竟該如何區分?從祁同偉的白襯衣說起
    其實,警察什麼級別穿白襯衣也是有規定的,與警銜關係極為密切。然而,現實生活中有好多人是分不清楚警銜的等級問題。事實如此,警銜分為5等13級,大多數人想認出來也存在有客觀難度。那麼,究竟該如何區分?區分方法很簡單,總警監銜是銀色橄欖支環繞一周的國徽,而副總警監銜則是環繞半周。警監級好多人把警銜上的花稱之為四角星,這是非常不嚴謹的。嚴格意義上來說,所謂的四角星,正式的稱呼是橄欖花。花瓣向四個方向伸出小劍,取震懾四方之意。
  • 胡玉敏在上海海關學院出席授予三級關務監督關銜儀式
    5月29日,中央紀委駐海關總署紀檢組組長胡玉敏在上海海關學院出席授予三級關務監督關銜儀式。
  • 中美外交正式面對麵攤牌,一位副國級銜命出擊
    很不一般的舉動,幾個看點吧:第一,中國外交在主動出擊,這也是川普上臺後,第一位內閣級官員訪問對方國家。第二,身為國務委員的楊潔篪,還不是一般的部級幹部,在職級上屬於副國級。第三,主動出擊背後,必然有要事相商。第四,更可能,楊國委銜命出擊,是在為中美峰會做準備。 (一)終於,在博弈一個多月後,中美的一些底牌要正式攤到桌上了。
  • 此無銜將軍在聯合國炮轟國民黨代表:我懷疑他是不是中國人!
    在聯合國,中國派出的外交官員,也與美國進行著一場沒有硝煙的外交戰爭。當年9月29日,聯合國安理會同意中國政府派代表團出席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參加「美國侵略臺灣案」的討論。本來,國務院總理、外交部長周恩來是代表團長的最佳人選,不過,周恩來的工作實在太忙,難以抽身。最終,毛澤東、周恩來親自點將,任命伍修權為中國政府的特使,率領代表團出席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伍修權何許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