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作者頭像「孤羽夜」,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每天第一時間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值得一看的內容,請放心關注。
二十四位上將引子:民元三年,削藩議起,撤各省都督,於京建將軍府,並設諸將名號,或就所駐省份開府建牙,俾出則膺閫寄,入則總師屯,內外相重,呼吸一氣,永廢割裂之端。惜袁公早殤,名器遂濫。
1920年7月14日,直皖戰爭爆發,以直系吳佩孚和皖系段祺瑞的兩隻部隊發生戰爭。
事件起因:以段祺瑞為代表的皖系和以馮國璋為代表的皖系,對於在國家統一的思想不同,而兩分都很堅持自己的想法,互不相讓,最後產生了這次直皖戰爭。
戰爭爆發時直皖分東西兩路戰線,以西路為主攻戰線。西路戰線,皖系總指揮為段祺瑞,而直系總指揮為吳佩孚。
14日夜,吳佩孚打算夜襲皖軍捉拿段祺瑞,不料還沒有實行,敵方就得到消息有所準備,所以這個計劃胎死腹中。隨後皖軍大舉進攻直系軍,而直系選擇避其鋒芒後撤,這一後撤更加鼓勵了皖軍將領。
皖軍選擇乘勝追擊,這裡以皖軍前敵總司令曲同豐為例,曲同豐在西線大規模進攻直系王承斌,王承斌因為經常的戰鬥,他想出一記,他一邊令一部人馬和曲同豐戰鬥,,一邊又命一部人馬在大清河支流南岸埋伏,就這樣只知道進攻的曲同豐不知道自己被埋伏,當曲同豐進入指定地點,王承斌躍馬揮刀衝鋒,下令兩部開始包抄皖系曲同豐部,斷其歸路,大獲全勝。
今天這期節目我們就來談一談這二十四上將中的匡武上將軍-王承斌。如果你是一個喜歡了解歷史的讀者,不妨靜下心來讀一讀,也許你會有所收穫。
學習生涯
1874年,王承斌出生於遼寧興城市元臺子滿族鄉棗山村,年少時家中父母送其去上私塾,開始學習生涯,到二十九歲考入高等大學京師優等師範學堂學習更深奧的知識。
在那個混亂的時代,學文不如學武,故王承斌也趕上時代的流行趨勢,選擇了棄文從武,三十一歲的他報考保定武備學堂被錄取,就這樣他成為保定北洋速成武備學堂二班步兵科的一員。
二年時間轉瞬即逝,王承斌也順利畢業,就跟現在的大學生一樣,畢業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繼續深造,一種是找工作。王承斌選擇了第一種,他又考入了軍官學堂速成科頭班(陸軍大學第二期),繼續學習。
到王承斌三十五歲的時候他的學習生涯終於結束了,那時候的學校還包分配工作,這不王承斌就被安排入了禁衛軍擔任哨長。
軍旅前期
在禁衛軍中沒幾年,他被派往東北長春,入了曹坤帶的第三鎮北洋軍,擔任軍中三等參謀,在那個時代時有戰爭發生,王承斌也在戰爭中立有軍功,被升職為官帶。
武昌起義爆發之後,王承斌反對共和、維護清廷的「宗社黨」,但是擋不住一個大時代的趨勢,中華民國的成立無法阻擋,正式成立,王承斌這時也只能跟著時代趨勢加入民國。
袁世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時,把官職名稱改革,王承斌原來就任的官帶也改成了團長,成為中央陸軍第三師第六旅第十一團團長,後立軍功成為步兵上校。
二次革命爆發,袁世凱命令第三師南下,王承斌隨第三師入湘,駐守嶽州,參與戰鬥,凡戰鬥必有機會,這次戰爭使得王承又一次軍銜改變,成為陸軍少將銜。
袁世凱稱帝時期,王承斌被封為一等輕車都尉,但是袁世凱稱帝算得上是逆了時代趨勢,所以有人順勢而攻打袁世凱,王承斌就屬於袁世凱的一方。
1916年1月,王承斌升職就任於第三師補充旅旅長,負責在四川招募新軍向西進攻,短短半個月左右的時間王承斌所率領部下就攻佔了兩座城池,因為有功被袁世凱特封王承斌為一等輕車都尉世職,與護國軍對抗。再之後護國軍進攻瀘州,戰事激烈,王承斌部受到重創。被授予勳五位。
袁世凱死後,王承斌所率領部隊又回到了原駐地保定,而他本人又被授予加陸軍中將銜。中華民國第二任大總統黎元洪上任之後,授予王承斌直隸第一混成旅旅長。
之後的時代大事就是張勳想要復闢,但是這種逆時代趨勢的事情出現一次也就算了,這第二次出現,王承斌就反對了,王承斌與曹錕、吳佩孚等聯名通電,宣布反對張勳復闢,並且出師討伐張勳,並擊潰張勳所率領的「辨子軍」。因為這件事情王承斌又被授予勳四位。
1918年,曹錕向南對抗護法軍,王承斌等三個旅被調往前線,由吳佩孚任總指揮。又因為功勞被授以勳三位,佔領衡陽後,王承斌所率領部隊因為水土不服開始生病,這樣導致他們不能再繼續打仗,故不再前進前線軍事行動陷於停頓。
同年6月,北京政府授予王承斌陸軍中將軍銜,在這個軍閥混戰的時代,王承斌和馮玉祥聯名發表致北京政府代理大總統馮國璋的電文,邀請他頒布全國一體停戰命令。隨後戰爭也停止下來,馮國璋的任期也到了,由安福國會按照操控的選舉也露出頭,使得徐世昌就任大總統一職。而這背後幕後黑手就是段祺瑞。
直皖戰爭
不滿段祺瑞的人就又開始起了戰爭的念頭,1920年7月9日直系在天津舉行討皖誓師大會,吳佩孚任討賊軍前敵總司令,王承斌任後路總指揮,12日討賊軍前敵總司令吳佩孚及旅長曹鍈、王承斌、閻相文、蕭耀南、彭壽莘等通電討段祺瑞。
隨後就是直皖戰爭爆發,發生開頭看到的事件。這次直皖戰爭以皖系失敗,退出歷史舞臺為結局。
而王承斌也因為開頭所說的功勞,被先後被授予勳二位,陸軍第二十三師師長,到授為將軍府「彥威將軍」名號。
直奉戰爭
王承斌等擁護黎元洪復職大總統一職,並親自到天津請黎元洪,黎元洪本來不想答應就任大總統一職,王承斌就在黎元洪門前長跪不起,11日黎元洪入京就職。1922年6月17日王承斌同奉軍代表孫烈臣等籤訂和約,終結了第一次直奉戰爭。
黎元洪就任大總統一職後,王承斌再一次升職成為直隸省省長,加陸軍上將銜和一等大綬寶光嘉禾章。
操控選舉
可是權利往往令人瘋狂,這不財政總長羅文幹有收受賄賂的情況被人告發,王承斌再這件案情中就說了一下自己的建議,他讓黎元洪逮捕與羅文幹案有關人犯,並譴責吳佩孚為王寵惠內閣保鏢。而就因為這個他又一次升官,成為陸軍上將。你們是不是感覺升官好簡單。
成為陸軍上將的他開始招兵買馬,在那個混亂的時代,誰有勢力誰老大,這不他的勢力也開始越來越大,被人稱為直系軍閥「津派」。
王承斌的頭曹錕想要大總統一職,王承斌逼迫黎元洪退位又安排選舉,他令人賄賂投票人員,最中使得曹錕成為大總統。
因為這件事情他也被大總統曹錕獎賞,王承斌出任直隸督軍兼直隸省長,11月11日兼任直魯豫三省巡閱副使(巡閱使吳佩孚)兼直隸督軍,11月14日授將軍府「匡武上將軍」名號。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有什麼想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記的關注一下我喲,每天分享歷史知識,每天你來看讓你成為歷史小達。
還有記得分享給你的小夥伴們看一看這篇文章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