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後期,周恩來送給耿飈這三句話,堪稱逆境中的職場聖經

2021-02-23 公眼觀察

有一次,中央文獻研究室常務副主任金衝及到一所大學搞講座,有人塞上紙條提問:

文化大革命中,周恩來是不是軟骨頭?

金衝及的答覆是:

不能用小市民的市儈心理去揣度一個對國家民族肩負著沉重責任的政治家,所思考和權衡的內心世界。

這句話分量很重,但我相信,再多的言語爭論也無法消除少數人,特別是對歷史情況不甚了解的人,對周恩來總理的不同看法。

今天就講一段周恩來與耿飈的故事,側面講一講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也重點從職場角度講講逆境中的生存與抗爭。

耿飈大家都熟悉哈?現任大領導曾經在 1979 -1982 年為他做過秘書,那時候耿飈擔任國防部長。其實,這位 1930 年參加紅軍的老革命,建國後的主要工作領域還不是軍事,而是外交外事。

從 1950 年代開始,他先後擔任中國駐瑞典王國大使兼駐丹麥、芬蘭公使,駐巴基斯坦大使,外交部黨委委員、副部長,駐緬甸、阿爾巴尼亞大使等職。

1971 年,文革浩劫中的耿飈奉命擔任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當時全國已經處於亂局,各部委、各單位正常工作都被打亂,擔任行政職務的高級領導幹部,更是被衝擊的主要對象,處境非常艱難,別說人格尊嚴,就連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1967 年煤炭部長張霖之不就被造反派活活打死嗎?

1974 年,「一二五」批林批孔大會之後的一個傍晚,耿飈來到西花廳總理辦公室,說起自己被江青點名,部內也有人無中生有、借題發揮,讓他這個部長很難做了,準備辭職不幹。

周總理聽後說:

「耿飈同志,我送你三句話。

第一,人家要打倒你,不論怎麼打,你自己不要倒;

第二,人家趕你,不管他怎樣趕,你自己不要走;

第三,人家整你,不管他怎樣整,你自己不要死。」

這三句話成了耿飈,乃至當時所有被衝擊、被揪鬥、被迫害老幹部的希望之光,靠總理的支持和關懷,他們撐到了浩劫結束的那一天。

1976 年中央粉碎四人幫時,耿飈受命連夜接管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為局勢平穩過渡作出了重要貢獻。

其實,周總理送給耿飈的這幾句話,何嘗不是他自己的精神支柱?

國家危難,亂象叢生,誰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不測之禍。身為總理,眼看著槍林彈雨中並肩戰鬥的老戰友、老下屬,一個個被打倒、靠邊站,有的被迫害致死、家破人亡。甚至連他身邊的親人和工作人員,都不能保全。

唯一叫他爸爸的乾女兒孫維世被迫害致死,自己的辦公室副主任許明吞安眠藥自殺,文藝界唯一稱得上知己的「國寶」作家老舍先生投湖自盡,手下的部長們要麼整天被侮辱、毆打,要麼站隊到對方陣營,拒絕出席他主持的會議,想做工作都找不到人。還不得不參加各種會議,被針鋒相對、被逼表態、被責令檢討,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沒有……

他如何能不悲憤、不痛苦?

可風雨飄搖之中,總要有人鼎力支持、避免玉石俱焚的可怕後果。周恩來總理靠驚人的毅力,把「忍」字用到了極致,一字背後多少血淚!正因為他的隱忍,才有機會保護大批老幹部、科學界、文藝工作者,盡最大可能保存了民族精英和黨的精華,盡最大限度保障生產、恢復秩序,盡最大限度調解衝突、減少流血,為撥亂反正積蓄了寶貴力量。

1973 年以後,谷牧在周恩來直接領導下從事國民經濟調整恢復工作,一次工業書記會議上,參會的省委書記圍住總理,群情激憤,大家都想不通把生產搞垮了,拿什麼鬧革命?

周恩來說了兩句話:

第一句,現在這個形勢是大勢所趨,欲罷不能,只有挺身而出,站在運動前面來引導運動。

第二句,我怕什麼?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我不下火海誰下火海,我不入虎穴誰入虎穴?

讀到谷牧同志的回憶錄,看到這些話的描述,公周作為數十年之後的年輕人,都不禁潸然淚下。

一些人不要道聽途說、聽風是雨,揪住幾句話就來打總理的板子,真該好好讀一讀歷史,看看他在極端艱難的環境裡究竟做了什麼,於國於民於社稷有什麼成效,再來評頭論足不遲。

在知識星球做諮詢服務以來,經常有同學問我,領導如何如何不公,同事如何如何陰險,環境如何如何惡劣,言語之間心灰意冷、志氣全無。

其實,遇到逆境最好的辦法,就是讀讀歷史。古代史太遙遠,建國以後的國史黨史稍微讀一讀,特別是了解一下周恩來總理的晚年經歷,心胸自然開闊,視野自然豁達,人生境界都會得到提升。

回到總理送給耿飈的這三句話,字字都有深意,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鑑。

第一,人家要打倒你,不論怎麼打,你自己不要倒;

我多次講過,職場有同事情、戰友情、陪伴情,但本質是利益關係。有利益就有鬥爭,和平年代沒有刀光劍影,卻表現為立場之爭、觀點之爭、提拔晉升之爭、收入待遇之爭。

認識到這一點,對無處不在的鬥爭就有了基本的心理準備。當領導對你有惡意,支配你、打壓你甚至公開挖苦諷刺你的時候,當同事小人得志,排擠你、污衊你、孤立你的時候,你都要想到總理這句話,不能讓別人的打壓成為你崩潰的理由。

越是打壓,越要內心平和、信念堅定,越要有經風鬥雨的骨氣和勇氣。如果你自己倒掉了,你的對手就輕鬆贏了,他們永遠不會尊重一個輕易認輸的對手。

第二,人家趕你,不管他怎樣趕,你自己不要走;

好多年輕人,特別是剛剛提拔中層副職的年輕人,往往會遇到競爭對手爭奪事權,攬功推過等情況,也有老同志不配合、年輕同志面前沒威信等煩惱。

我之前也講過,職權所系,你要大膽運用。

體制體制,最大的威力就在於體統、制度。身在其位,要謀其事,誰也說不出什麼來,任何人不能隨意剝奪你的職務和職務權力。否則,他就是與整個體制為敵。

別人越是不配合,越是不把你當回事,越是希望你撂挑子,你越要理直氣壯把工作擔起來。只有在履職盡責過程中,你才有機會展現能力、樹立威信、消除誤解、團結多數、經受鍛鍊,最終逆轉局面、奪取勝利。

第三,人家整你,不管他怎樣整,你自己不要死。

運動一來,山呼海嘯,很多人受不了污衊、猜疑、侮辱、虐待,想要以死抗爭、自證清白。其實,這恰恰中了奸邪之人的詭計。作惡的人,最盼著你死掉,因為死人不會說話,死無對證、一了百了。

今天的職場,早就沒有那種荒唐恐怖的局面了,得意或失意,都不會涉及生死存亡。但道理是相通的,當你面對任何困境的時候,都不要喪失鬥志、不要失去希望。

就算垃圾領導千方百計打壓你,你也要微笑面對,他猖狂一時,不能猖狂一世,或許明天就被調離。

就算小人同事靠各種見不得光的手段上位,一時得意洋洋、對你百般排擠,只要你自己苦練內功、堅持生長,總有一夜東風花千樹、雨過天晴綻霓虹的一天。

他自己都說不定哪天翻車了,哪能擋得住你?(原創/公周)

聰明人到底怎麼思考?馬上加入公周獨家社群!近 1400+草根精英共裂變! 全年無限次職場專屬諮詢指引,全網最頂尖情商、溝通、人際關係鍛造,鮮活案例、獨家解析,為草根補上家學寶貴一課!

有人問星球和微信號區別在哪?在這裡再多說一句,星球主打高端諮詢,加入後你不僅可以提問,更可以看到公周原創的全部獨家內容,近 600 個鮮活案例解析,總量是公眾號的N倍(半年多已經寫了近 70 萬字),不敢說讓在職場你見狗打狗、見賊殺賊、平步青雲,最起碼能立於不敗之地,活得敞亮一點、舒服一點,增加一些職場發育的樂趣。進一步了解:人生最殘酷的真相:你的極限只是別人的底線。

戳「閱讀原文」,獲得公周文章列表  PS.幫點」在看「,筆芯~

相關焦點

  • 耿飈:敢講真話的「將軍大使」
    1953年9月10日,駐瑞典王國大使耿飈經過深思熟慮,向毛澤東和周恩來寫了一封《建議我各代表團不再用毛主席像章作贈品》的建議。原因是他發現,在北歐任大使的3年中,所見蘇聯和其他各國從不送自己領袖相片和有領袖像的紀念章,僅送他們的首都風景畫冊等為禮品。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特別是在東歐各國,人們也不敢掛在胸前,為此耿飈提出應有所修改。
  • 李金平送給職場應屆畢業生的19句話!
      【李金平送給職場應屆畢業生的19句話!】7、在職場中最幸運的事情莫過於高人指點,不過高人的話一般都樸實無華,普通人聽後習慣嗤之以鼻!8、手中的這張大學畢業證書,不是說你可以憑藉它以逸待勞,而是說你有資格進入社會這個更高級的學堂!
  • 餘督兵牧師與文革中的溫州教會
    餘牧師以講道簡練精短、取題分點明了易記、講章內容深入淺出、聖經知識紮實豐富著稱,深受同工及信徒的喜愛。二、餘牧師是文革期間少有的教牧人員,在溫州各地成為屬靈領袖。在這個過程中,他借自己到各處培靈會的機會,帶著樂清縣蔡慶宣、王從道、南章元,永嘉縣蘇德恩、黃益興、陳永聰、林旭光、黃道增,溫州市區李蒙恩,瑞安縣杜志信等在講道中長進,以致他們都成為各地教會中的負責人。在文革時期溫州教會的發展中,市區的林乃娒也是很重要的領袖。
  • 漲知識|黨史上的「耿飈之問」是個什麼典故?
    這兩句話是中國歷代政治家治國理政的經驗總結。其實,在中國共產黨的黨史上,也有許多引人深思的典故。據人民網教育頻道7月4日報導,近日,為響應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作部署,北京郵電大學黨委書記王亞傑為黨務工作者上了一堂主題為「牢固樹立黨員意識,聚焦基層黨建,有效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的黨課。
  • 周恩來與文物保護:親自修改介紹故宮的小冊子
    周恩來非常關心文物徵集工作。唐代著名畫家韓滉的唯一傳世之作《五牛圖》,堪稱稀世珍品,在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被掠走,從此下落不明。1950年初,一位華僑託人致信周恩來,稱《五牛圖》出現在香港,收藏者有意出手。他本來想從畫商手中收購以獻給國家,但苦於財力不足,迫切希望中央政府能購回這件流失在海外的中國繪畫珍品。
  • 職場10年還是玻璃心,利用LEAD工具,復原逆境中攀登者的動力
    這從側面說明,職場對內心強大職業者的呼喚有多強烈。玻璃心的典型表現是:面對逆境,內心十分脆弱,情緒變化很大、一觸即碎。有些人工作了10多年,經歷了職場很多風風雨雨,為什麼內心還像剛入職的新人一樣十分脆弱呢?關鍵是沒有找到治癒玻璃心的辦法。奧裡森·馬登說:「人的內心身處存在著一些沉睡的力量。
  • 你的職場逆境智商有多少?|測試
    而A.Q(Adversity Quotient),逆境智商,更是一種反映人們在克服工作困難和面對職場逆境時的能力。許多人在職場上遇到困難或重大挫折時,雖然一時悲痛、沮喪,但最終能挺過來開始新的發展,但也有些人一蹶不振、自卑自棄,職業發展從此跌入低谷。這兩種結果的差別就在於逆境智商AQ不同。AQ與智商、情商一樣,也可以測定,而且可以通過種種方法增進。
  • 老外紅衛兵自述"文革"經歷:父母獲周恩來道歉
    其父戴維·柯魯克和其母伊莎白·柯魯克,均為英國共產黨黨員,抗戰中來華,終身在中國工作。柯馬凱1951年出生於北京,文革中,參加了紅衛兵組織。以下節錄自柯馬凱口述。  其實文化大革命,在1964年就有點跡象了,到處都在講「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  我的父母都是共產黨員,特別關心社會主義建設等政治問題。我回家以後,我父母,尤其是我爸,總是愛講些政治方面的東西。
  • 徵文選登|職場小蘑菇如何在逆境中迅速成長
    據我所知,大多數求職者(和我一樣的平凡人)往往剛入職場時會經歷一段蘑菇期(通常在1~2年),往往在黑暗的角落裡,不受重視或打雜跑腿,但內心仍然想發揮自己的「偉大優勢」。不管是現實工作與畢業前的預想偏差較大,還是常受到領導的不重視或同事前輩的不理會,內心的失落必然會時常存在。
  • 細讀古人的這三句話,助你走出困境逆襲人生
    人生而在世難免會遇到到不順心之事,若要是你能夠成功應對,你就可以突破自我,贏得更大的成就,但若要是你處理不當,很容易被這件事情纏身,長此以往將消磨你的鬥志,影響你的心性,所以每個人都要學會應對逆境,而古人關於這一點早已給出見解。
  • 周恩來養女在文革中慘死:赤裸躺地 頭插長釘
    資料圖:周恩來鄧穎超與孫維世(中)在一起。  「文化大革命」中,社會上曾有一個傳聞,說是江青、葉群一伙人將周恩來的養女迫害死了。  周恩來的養女到底是誰?為什麼江青、葉群要將她迫害致死呢?這不單是對於我,對於那個時代過來的很多人,以及現在想要了解那個特殊年代,認識那位美麗而又充滿才華的「紅色公主」,剖析這樁特別命案的年輕人來講,都一直是個謎。  作為一名紀實文學作家,盡力地解開這個謎,儘可能忠實地用文字記錄下來,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於是,我開始了對這件事情的相關採訪和資料搜集。  2009年的深秋,陽光燦爛,金色的波光灑滿了黃浦江。
  • 耿飈高居副總理,晚年時告誡孩子們說:不要摻和經商的事
    關於耿飈,歷史客棧之前介紹過不少了,按資歷足以授上將,但因建國後被調到了外交戰線,跟軍銜失之交臂。耿飈雖然沒有軍銜,但他在建國後的地位卻非常高,擔任過副總理等職,位高權重。關於耿飈的那些豐功偉績,咱之前都介紹過了,今天再來看看他對待孩子的故事。抗戰時期,耿飈有一次率部作戰,還帶著只有兩歲的女兒耿瑩。為了安全起見,耿飈就把女兒裝進一個羊皮袋子,放在一個戰壕裡。
  • 周恩來的婚禮只有兩桌,卻個個都是大人物,周恩來喝了整整三瓶酒
    周恩來夫婦一直是中國的模範夫妻,結婚幾十年,風風雨雨,他們相濡以沫,至死不渝。他們夫妻倆人,一個是人民的公僕,偉大的外交家,為中國贏得了世界的尊重,另一個是擁有中國革命女性自強不息不卑不亢精神的受人愛戴的「鄧媽媽」。
  • 全國多人向文革受害者道歉 懺悔行為獲廣泛贊同
    當年,紅衛兵讓他揭發「地主階級的孝子賢孫」、初中語文老師郭楷,這個少年脫口而出三條「罪證」,用他的話說,就像背後刺中老師的「三支冷箭」。批鬥時,郭老師的耳朵差點都被撕下來。這些年,宋繼超一直想找機會給老師道個歉。第一次,話到嘴邊沒說出口;第二次,寫了篇文章投給報社,沒能發表。如今,老師早已去世,宋繼超也退休了,可64歲的他依然放不下這件事。
  • 耿飈講述強渡烏江:「紅軍水馬」是怎樣建成的
    我曾經幾次採訪了已經退居二線的耿飈將軍。  那天,走進耿飈將軍的客廳,第一眼看到的是掛在牆上的一幅風雨竹,我以為是哪位名家的名作,仔細一看,才知這齣自將軍的手筆,上面還有他自題小詩一首。  那天我們的話題就從竹子說起,說著說著,就說到了戎馬生涯中的竹子。他說,貴州的烏江你們去過嗎?只看電影不行,要到貴州去看,強渡烏江和竹子還真有重要的關係呢!  以下是耿飈將軍自述——  有沒有信心鳧水過江?  你們可能聽說過遵義會議,但不一定聽說過猴場的會議。
  • 職場中的酒局上,注意這3句話,別自尋煩惱
    大家不應該對職場中的酒局感到陌生,或許有些人對此會比較反感,但酒局確實是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應酬。它不僅決定著人際關係上的質量,還決定著某個重要事件的進度結果。所以關於酒局,我們有些話是不應該說的,一旦說了就會影響自己的形象,甚至整個酒局的走向。
  • 瀋陽工業大學"一帶一路"耿飈獎學金,在北京重磅設立!
    8月26日是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耿飈將軍誕辰111周年紀念日,瀋陽工業大學在北京舉行了&34;耿飈獎學金設立儀式。耿飈將軍家人、瀋陽工業大學本生國際學院名譽院長耿志遠,耿飈將軍家人、清華大學研究員耿焱,北京本生文化交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瀋陽工業大學本生國際學院董事長施勁華出席活動。校黨委書記劉自康帶隊出席活動。會議由副校長王世傑主持。
  • 紀念周恩來逝世三十周年 清粥小菜化外交幹戈
    周恩來曾說過:「我不能坐,一坐下就會睡著。」面對紛繁的國事和別人無法代勞的難事,他又事必躬親。他說:「我們這一輩子和這一個時代的人多付出一點代價,是為後代更好地享受社會主義幸福。」  周總理是新中國首任外交部長,接受採訪的老外交官們這樣評價:「周總理是將外交的原則性和靈活性純熟結合的成功典範,是我們外交官的偶像。」
  • 林默涵對周恩來的往事珍藏
    回京後,林默涵根據周揚交代,又對經陸定一修改壓縮、顯得過於顧忌的「文藝條例」作了小改動,將其送給陳毅。陳毅對此作了肯定,認為這是完全適合我國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繁榮和健康發展需要的,是成熟的文件,可以報送中央書記處。 幾天後,林默涵到西花廳參加周恩來召集的一個會。
  • 文革中的文藝界和地下文學
    文革運動迅速波及老幹部,在1966年11月他們意識到, 自己的家庭已成為運動的直接對象,其中部分人便組織成立跨校 際的組織「首都紅衛兵聯合行動委員會」(簡稱聯動),喊出 「踢開中央文革鬧革命」的口號。到處貼出標語「揪出三司後臺, 槍斃三司後臺!」矛頭直指江青、陳伯達等人。打響公開抵抗文革 運動的第—槍。江青等人下令搗毀聯動據點,逮捕其領導人員,關 押在國家公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