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養女在文革中慘死:赤裸躺地 頭插長釘

2021-01-09 搜狐網
資料圖:周恩來鄧穎超與孫維世(中)在一起。

  「文化大革命」中,社會上曾有一個傳聞,說是江青、葉群一伙人將周恩來的養女迫害死了。

  周恩來的養女到底是誰?為什麼江青、葉群要將她迫害致死呢?這不單是對於我,對於那個時代過來的很多人,以及現在想要了解那個特殊年代,認識那位美麗而又充滿才華的「紅色公主」,剖析這樁特別命案的年輕人來講,都一直是個謎。

  作為一名紀實文學作家,盡力地解開這個謎,儘可能忠實地用文字記錄下來,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於是,我開始了對這件事情的相關採訪和資料搜集。

  2009年的深秋,陽光燦爛,金色的波光灑滿了黃浦江。

  我邁出地鐵的出口,想立刻跨過公路,卻見前面亮起了紅燈,只得停了下來。停下的時間雖然很短,可讓人覺得卻是那樣的漫長。

  高樓林立,車流不斷,出發時的興奮心情在樓群的擠壓和車輪的飛轉下,顯得更加急迫——我心中有一個縈繞了四十多年的謎!為解開這個謎,我曾訪問過不少的人,搜集、查找過不少的資料。今天,我也是為此來到上海,專門採訪一位知情人。

  在急切的等待中,綠燈終於亮了。我急匆匆地跨進人流,湧過大街,朝著前面不遠處的一座大樓走去。

  這是上海一家著名的醫院,我要找的是一位正在這裡住院的老人,他叫王文正。看過我以前出版的圖書《共和國大審判》(第一部、第二部)的讀者都知道這個名字了,他曾被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為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審判員,後來又擔任審判「四人幫」上海餘黨的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審判長,參加了對林彪、江青集團案審判的全過程。

  我走進病房,向老人說明來意,他伸出手來與我握手。

  王文正老人八十七歲高齡,在醫院的病床上已經躺了三年,令我感到吃驚的是,他的記憶力非常好,許多當年的人和事張口就能說出時間和地點,這除了說明他作為一名法官對工作的認真負責之外,也說明這些事情在他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向老人提出採訪周恩來總理養女之死的事情,希望他能幫我解開這個謎。

  老人聽後笑著說:「你可以看看當年的那份《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判決書》。」

  我從挎包裡取出早已準備好的這份判決書,雙手遞到老人面前。

  他伸出有些發顫的手接過那份發黃了的判決書,然後一頁一頁地向後翻,用手指著剛剛翻開的一頁對我說:「你看看這裡,你要找的那個人就在這些人的名字裡面。」

  我將頭靠了過去,只見他手指著的那個地方寫著:「……由於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指揮和煽動而造成的冤案,使各級黨政軍機關、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的大批幹部和群眾以及歸國華僑遭受誣陷迫害。社會各界知名人士被迫害致死的有:著名作家、藝術家老舍、趙樹理、周信芳、蓋叫天、潘天壽、應雲衛、鄭君裡、孫維世等人……」

  老人用手指著最後一個名字說:「就是她,她就是周恩來的養女。她名叫孫維世,是我國一位很有才華的戲劇家,也是這些人中最年輕的一個,『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死了,死得很慘啊!」

  我立刻想到搜集到的一些有關孫維世的史料,那些當年曾在延安與孫維世相識的老人都稱讚她是「延安美女」。由於她的特殊身份,她深得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共中央高層領導們的關愛與信任,也可以說,她就是在這些老一輩革命家的關懷和哺育下長大成人的。新中國成立之初,人們都稱她是可以自由出入中南海,可以在裡面的中央領導人家裡做客,也可以任意帶人進去參觀並吃上一兩頓便飯的「紅色公主」。這樣一個幾乎是通了「天」的人物,有誰竟敢對她下如此毒手?

  老人聽了我的提問說:「誰?這份判決書已寫得很明白了,是林彪、江青一伙人幹的,說具體一點,那就是江青和葉群幹的。」

  我之前搜集的許多史料都披露過孫維世死時的慘狀:她渾身是傷,幾乎是赤裸著身子躺在地上,人已經死了,但冰冷的手銬和沉重的腳鐐都還緊緊地鎖著她的四肢。據說頭顱中還被插入了一根長長的釘子……

  想到這裡,我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天哪,女人整女人竟會殘忍到如此地步!

  我問:「江青、葉群為什麼要對這樣一個女子下毒手呢?」

  王文正老人說:「說起來話就長了,孫維世是一位革命烈士的遺孤,後來由周恩來夫婦將她養大……」

  本文摘自《周恩來的養女孫維世》,作者:沈國凡,出版:當代中國出版社

http://news.sohu.com/20150529/n414077031.shtml news.sohu.com true 綜合 http://news.sohu.com/20150529/n414077031.shtml report 2384 資料圖:周恩來鄧穎超與孫維世(中)在一起。「文化大革命」中,社會上曾有一個傳聞,說是江青、葉群一伙人將周恩來的養女迫害死了。周恩來的養女到底是誰?為什麼江青、葉

相關焦點

  • 揭秘文革初期:1967年三老四帥「大鬧懷仁堂」事件
    在江青、戚本禹的直接指揮下,張霖之在短時間內被殘酷地批鬥了50多次。由於他性情剛烈,寧折不彎,造反派對他進行了非人的折磨。  這一幕幕的血腥慘劇怎能不叫廣大的老幹部義憤填膺,拍案而起!   周恩來是在張霖之慘死之後才得知消息的。
  • 閻明復憶父親:文革中慘死 最遺憾未救出張學良
    此行的意外收穫便是與周恩來首次會面。談及出使西北的教訓,閻寶航誠懇地對周恩來說:「我們東北人在政治鬥爭上缺乏經驗,希望多予指導。」1937年,閻寶航正式提出入黨申請。這並非他首次提出申請。據蘇子元回憶,1927年,閻寶航曾向他提出入黨要求,後因蘇子元前往蘇聯等原因被擱置。1937年9月,閻寶航由周恩來、劉瀾波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 文革中的文藝界和地下文學
    從題目的刪定, 僅一字之差,從中顯示出這張大字報的威力和當時在十一中全會上的威懾力。 毛澤東用駢體文寫道:「……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圍剿革命派,實行白色恐怖,自以為得意,長資產階級威風,滅無產階級志氣。又何其毒也。」文章抑揚頓挫,一氣呵成,深顯主席的深厚文學功底。毛澤東的大字報,不僅在政治上產生重大影響,也影響了一代文風。
  • lay是「躺」,bare是「赤裸的」,那「lay bare」是什麼意思呢?
    超級噩夢我變成了hare(兔子),土著上身bare(赤裸的),個個對我glare(瞪眼),他們圍在square(廣場),說要把我share(分享),掙扎無人care(在意),突然間 I’m aware(意識到)It’s a nightmare(噩夢)。
  • 文革後期,周恩來送給耿飈這三句話,堪稱逆境中的職場聖經
    有一次,中央文獻研究室常務副主任金衝及到一所大學搞講座,有人塞上紙條提問:文化大革命中,周恩來是不是軟骨頭?
  • 周恩來挺身護陳毅:除非從我身上踏過去!
    直到他扶搖直上登「龍門」而躋身於「中央文革小組」之前,也不過是中共中央辦公廳信訪辦公室區區一小科長。 在「文革」中,戚本禹很快成為最得江青寵幸的人物。因有江青作後臺,戚鋒芒畢露,驕橫跋扈,人稱「戚大官人」。在「中央文革」小組裡,戚本禹是江青最兇惡的打手。他鞍前馬後,死心塌地打頭陣,供江青「行走」、驅使。
  • 毛澤東周恩來的珠聯璧合
    英國作家威爾遜在研究周恩來時有一個困惑不解的問題,即為什麼周恩來「在中國共產黨半個多世紀的領導中,他一貫地幫助別人升到頂端,而自己卻拒絕這頂桂冠」。的確,周恩來在其政治生涯中從來沒有謀求最高領導地位的願望,儘管歷史上不乏這樣的機會。他一貫能夠使自己的政治才能為新的領袖所器重,成為領袖的一個有價值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助手。在某種意義上說,周恩來也是有意識地使自己主要扮演執行者的角色。
  • 「頭裡的釘子,是她自己釘的」
    你也許不相信,南陽孕婦頭上被釘進去一根長約5釐米鋼釘一事,竟是孕婦張春磊自己所為。昨日,其丈夫告訴記者,他妻子目前已能下地走路,但精神狀態還不是太好。  河南商報記者 王文凱  實習生 李海豔 李笑凡  多人稱,女子精神可能有問題  4月28日,河南商報以《她頭裡5釐米長的鋼釘哪來的》為題,報導了南陽市28歲孕婦張春磊一覺醒來,頭頂被釘進去一根5釐米長的釘子一事。  由於張春磊本人不能說出釘子的來歷,商報報導發出後,很多市民也疑惑:釘子到底哪來的?
  • 北大文革往事||陰陽頭旋風
    只見來人打開小布包,亮出一把理髮推子和一把剪刀;另一個上來按住我的頭,喝令我不許動彈。「咔嚓!咔嚓!」頭髮一縷、一縷掉了下來。我明白了,此刻應是「留頭或留髮」的選擇之際,意識告訴我,要選擇留頭,因此老實聽命,沒有一點掙扎,但也說不上「配合」就是了。時間不長,作業完畢,我被喝令站起,立在一旁。接著,範達仁被喊坐下。
  • ...老太太,周恩來動情地說:我們對她不住!而老太太對中國卻感激不盡!
    作為泱泱大國的領袖,周恩來總理更是如此。曾經有一位英國老太太的命運,引起過周恩來的特別關注。他動情地說:我們是對她不住的。——她是誰呢?她就是露絲·史密斯老太太。露絲·史密斯老太太,是倫敦人,早年曾與人一起創建了英國共產黨。1962年,71歲的她不顧年高體弱,不遠萬裡,離別親人,來到了她嚮往的社會主義中國。
  • 老外紅衛兵自述"文革"經歷:父母獲周恩來道歉
    其父戴維·柯魯克和其母伊莎白·柯魯克,均為英國共產黨黨員,抗戰中來華,終身在中國工作。柯馬凱1951年出生於北京,文革中,參加了紅衛兵組織。以下節錄自柯馬凱口述。  其實文化大革命,在1964年就有點跡象了,到處都在講「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  我的父母都是共產黨員,特別關心社會主義建設等政治問題。我回家以後,我父母,尤其是我爸,總是愛講些政治方面的東西。
  • 周恩來「抽菸」的智慧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在電影《建國大業》中,有一個周恩來抽菸的鏡頭:周恩來在焦急地等待東北遼瀋戰役前線消息時,特意從警衛員手中要了一支煙,熟練地抽了起來。當然,電影是文藝作品,是真是假,不得而知。然而,筆者由於工作關係,曾經訪談、接觸過周恩來的親屬和他生前的身邊工作人員200餘人,他們都無一例外地告訴我:周恩來一般是不抽菸的。
  • 周恩來為何選鄧小平復職的當天要求病休
    「九一三」事件後,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來抓住時機,毅然舉起批判極左思潮的旗幟,對「文化大革命」錯誤作初步糾正。就在領導這場批判極左思潮的鬥爭中,周恩來對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打擊,迫害的廣大老幹部給予極大的關注,千方百計為他們的「解放」和重新工作創造條件。1972年1月6日,長期受林彪一夥迫害的原國務院副總理、外交部長陳毅元帥不幸病逝。
  • 三寸長釘意外扎進小夥眼睛 醫生開顱拔「眼中釘」
    小伙頭部CT顯示,一根長釘插入眼裡釘子和手指差不多長 醫院供圖  俗話說,眼中釘,肉中刺,用來形容對某人不能忍的狀態。然而,這一幕真實發生了。  實習生 蔡銘越  現代快報記者 徐萌  高樓上幹活,三寸長釘直插左眼  10月23日上午,26歲的雲南小夥阿誠跟往常一樣,在南京某工地上幹活。事情就這麼毫無徵兆發生了。
  • 周恩來與文物保護:親自修改介紹故宮的小冊子
    周恩來耐心地聽完雙方的爭論,最後意味深長地引用了李商隱的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他嚴肅地指出那種完全不考慮城市建設發展的需要,而片面強調要保護牌樓的人的「黃昏」思想,並且決定把那些嚴重妨礙交通的牌樓拆除,其中有一定藝術價值的遷移到另一個地方加以保存。在北京修建地鐵的初步規劃中,要經過建國門元代古觀象臺。施工指揮部提出了拆遷建國門古觀象臺的方案。
  • 羅瑞卿大將一家在「文革」中的遭遇
    羅瑞卿,這位深受毛澤東信任的開國大將,曾擔任第一任公安部長,多次陪同毛澤東出巡,後擔任總參謀長,卻在1965年12月出乎意料地被突然打倒。從那一天起,文革開始進入倒計時。羅瑞卿和他的一家人也在文革大動蕩中沉浮不定,感受人間的冷暖炎涼、悲歡離合。  一個家庭的苦難也是一個民族的苦難。
  • 鑿穿頭蓋骨和板甲跟玩兒一樣的武器——釘頭錘
    這是一把戰錘(War Hammer),又被稱為「釘頭錘」,發現於德國城市——漢堡附近,經過檢測,發現其大概製作於公元14世紀到16世紀之間。 ps:據猜測,這把戰錘很有可能是一位軍隊指揮官的儀式性武器。這把釘頭錘長約22釐米,木質手柄已經腐爛不見,只剩下鐵製錘頭。
  • 憶文革:動蕩中的記憶
    [摘要]從「文革」進程來看,如果簡單概括,成人始自造反、奪權,然後鬧派性;學生們始自走上街頭,破舊立新,隨後放任自流,於無所事事中到處生事,無所作為中無所不為。但那次批判不久就在熊熊燃燒的「文革」烈火中被定性為「假批判,真包庇」,是保護吳晗過關。不過從實際情形來看,也確實如此。「文革」開始後,祖父作為「反動學術權威」自然首當衝擊,每天去學校「運動」。父母也在各自單位參加「文革」,大中小學一律放了「長假」,這下把我們這些涉世不深的小學生們高興壞了。
  • 清華文革「七.二七事件」(圖)
    □唐少傑(北京)  1968年7月27日,在北京清華大學發生的「七·二七事件」是「文化大革命」(以下簡稱文革)的一個著名事件,它不僅給教育界等領域的文革發展帶來了重大的轉折,而且對文革初期的群眾運動和群眾組織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成為文革歷史中一個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