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美工區
分為手工、玩色、展示三個版塊,粘貼圖文並茂的區域規則,幫助幼兒有序進行美工操作。
置物柜上每位幼兒一個置物桶,可以將自己未完成的作品捲成放入,便於收納、管理。另外,還設置了展示幼兒作品的展示架,便於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在欄杆和柜子上布置了幼兒作品展示欄,便於幼兒呈現自己的作品。
手工處投放剪刀、一次性紙杯、輕黏土與餐盤,材料豐富多樣,可供幼兒自主選擇。同時。基於主題提供相應的欣賞內容,便於幼兒進行手工活動或裝飾創作。
玩色處結合主題提供「藍印花布」的製作步驟與材料,供幼兒根據步驟進行自由探索與創作。
(5)角色扮演區
結合主題認知社區的需要,創設「小愛醫院」和「哆啦A夢餐廳」。小愛醫院布置病床、藥品工具櫃、掛號處等醫用物品,準備輸液材料、醫生服裝等,創設醫院情境,便於幼兒開展角色扮演遊戲。
粘貼圖文並茂的區域規則,幫助幼兒有序遊戲。
利用圖片幫助幼兒明晰餐廳的工作內容,供幼兒在此學習如何做餐廳工作人員,從點單到上菜,再到收拾桌子,以鍛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結合主題需要創設製作長沙特色小吃「臭豆腐」和「糖油粑粑」的製作間,將製作步驟用圖片的形式呈現於窗戶上,這樣不僅能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自主能動性,還能幫助幼兒掌握基本的製作流程,讓幼兒成為創設環境的一員。
(6)建構區
粘貼圖文並茂的區域規則,幫助幼兒有序遊戲。
投放塑料插片、泡沫板和木質材料,並結合主題張貼長沙當地的特色建築和積木建構的方法圖,供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既可以模仿學習,又可以根據特色建築進行自己的創造搭建。
(7)生活區
粘貼「教你擦嘴」步驟圖,供幼兒在餐後自主對照圖片學習擦嘴,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擦嘴方法。
粘貼梳子袋,每位女孩一個袋子一把梳子,既衛生又美觀。
在喝水處張貼水量變化圖以及相對應的小草生長情況圖,創設情境引導幼兒多喝水,做健康生長的「小草」。
活動室和盥洗室過道充分利用空間,擺放班級日常用品,口杯按格擺放,口罩懸掛牆面,班級制度上牆,其餘用品分類放進柜子,擺放整齊。
水龍頭開關處張貼紅色膠帶,提醒幼兒開水量要適中,避免浪費。
粘貼進餐提示,運用圖片提醒幼兒安靜進餐,養成不挑食、飯後整理等良好習慣。
寢室床下的地面擺放鞋子的位置貼一條藍色的線條,提醒幼兒在規定區域內擺好自己的鞋子。
(8)運動區
結合本民間遊戲特色,創設「玩轉童年」運動區角,投放鐵環、陀螺、高蹺、跳繩、踢毽子等運動器材,滿足幼兒運動需求。
欄杆處懸掛竹製高蹺,方便幼兒有序取放。
三. 吊飾
利用玄關處的藤帘布置「長沙年」的照片展,引導幼兒回顧過年的快樂時光的同時也了解更多關於過年的習俗與趣事。
後續將繼續拓展為「長沙緣」,展示幼兒與長沙旅遊景點的合影,進一步豐富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