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中,總有一群不服輸的人,他們能夠在失業下崗的同時又走上創業之路,毫不畏懼過去的失敗和前方的坎坷,徐桂芬就是這樣的人。徐桂芬一生中做過很多職業,從保姆到搬運工,從菜市場到食品公司。
結果這樣認真工作的她還是在41歲被迫下崗,但是她沒有洩氣,轉而走上了創業之路,短短幾年間,就憑藉自己的醬鴨而名聲大噪,前幾年,她的公司市值就飆升至120億,身價也水漲船高,突破70億。
一、生活無奈,被迫下崗
1951年,徐桂芬出生於江西南昌,家中兄弟姊妹眾多,她是家中的四姑娘,雖然家中人多,但是父親在公司上班,薪水足以養活一家人,所以溫飽自然是不成問題的。
然而,1966年,因為時代因素,徐桂芬的父親被關進牛棚,直接導致家中失去了生活來源,因為母親的工資非常少,一個月就三四塊錢,但家中有九個人要吃飯,母親為此一籌不展。
此時的徐桂芬剛剛十五歲,她決定為母親減輕負擔,於是她就孤身一人來到火車站,向過往的行人賣"大碗茶",以作解渴之用。經過一段時間的辛苦勞動,徐桂芬掙了一點錢,但還是無法解決家中的生計問題。
兩年後,十七歲的徐桂芬因為被扣上了"資產階級大小姐"的帽子,所以就被下放到農村,進行無產階級改造,這段時間是徐桂芬出生以來最為辛苦的時期,因為她出生於城鎮,從來沒有做過這種體力活,所以她時常因體力不支而暈倒。
1973年,徐桂芬在農村進行了五年的改造後終於回到了南昌老家,這時的她已經二十一歲了。徐桂芬因為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在南昌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一直不斷地換工作,她做過保姆、搬運工等,都是些又苦又累的活,但是五年的改造生活早就讓她處變不驚。
後來,徐桂芬的父親退休了,徐桂芬就獲得了接替父親職位的機會,當時她被分配到了南昌食品公司,這家公司在當時十分有名,很多人擠破了頭都想進去,而徐桂芬則輕易進去了,並且在公司下屬的菜市場做營業員。
徐桂芬非常喜歡這份工作,一直做了十幾年,直到1992年,公司解散,41歲的徐桂芬一夜之間又下崗失業了。
二、創造"煌上煌"品牌,身價暴漲
1992年,南昌食品公司突然解散時,徐桂芬非常意外,但是她來不及感嘆,就又投入了新的職業中,因為她還要養家餬口。她在菜市場中做一些肉皮加工的生意,但是生意並不好,於是她又轉而賣肉。
但是當時吃得起肉的人非常少,而且很多人自己家養雞鴨鵝豬,很少會在市場上購買,所以這樁生意再次無果而終。1993年,徐桂芬開了一家滷味店,命名為"煌上煌",因為她發現買滷菜的人很多,所以也自己嘗試了一下。
然而,在店鋪尚未開張之時,徐桂芬就遇到了一個問題,她根本就不會製作滷菜,於是她高薪聘請滷菜師傅為自己製作滷菜,自己則為滷菜師傅打下手。一段時間後,滷菜師傅因事離開,於是她又請了個技藝了得的滷菜師傅,結果徐桂芬店的生意越來越好,買滷菜的人也越來越多。
好景不長,徐桂芬的滷菜師傅被其他滷菜店高薪挖走了,"煌上煌"店的生意因此一路蕭條,但是天無絕人之路,徐桂芬在蘇州花了六千元買下了醬鴨的秘制配方,打算回去東山再起。
1994年,徐桂芬團隊第一鍋成功的醬鴨製作好了,為了增強醬鴨的知名度,徐桂芬決定讓過路的行人免費品嘗,結果反映很好,"煌上煌"醬鴨一炮而紅。1997年,徐桂芬在南昌開了第一家分店,收益良好,此後徐桂芬又在其他市區開設分店。
漸漸地,"煌上煌"品牌的知名度越來越大。2005年,"煌上煌"連鎖店已經有一百多家,如今,煌上煌在全國各地的連鎖店超過3000家,"煌上煌"的滷菜也從鴨子發展到了豬、牛等。
近幾年來,"煌上煌"一直堅持開拓新的滷菜,比如紅米鴨掌等等,品種十分多樣,徐桂芬公司的市值一路上漲到120億,成為"中國醬滷第一股",她的身價也隨之超過70億,多次登上富豪榜。
三、穩走成功之路的緣由
徐桂芬一生經歷坎坷,嘗過農村的下放生活,做過城鎮的保姆生活,也體驗過工廠裡的搬運工生活,她最安穩的時期要數十幾年的菜市場營業員生活,但是被迫下崗後,她卻努力創業,憑藉滷鴨走上人生巔峰。她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徐桂芬是個敢想敢幹的人。她的堅強品格在前半生的艱苦生活中已經逐漸養成了,所以後來的她能夠走向成功。在創業時期,她為了成功,嘗試過肉皮生意、豬肉生意、滷菜生意等等,還將自己的1.2萬元投進創業中。
其次,徐桂芬是個擁有變革思想的人。他在成功的時候,沒有將家族制企業的錯誤管理方法帶進公司中,反而公私分明,在親戚犯錯時絕不姑息,迫使這些親戚離開公司。此外,在"煌上煌"生意大好之時,她又對公司進行了統一化管理,增強品牌的認可度。
最後,"煌上煌"堅持創新,在已有成功的基礎上還不斷進行口味創新,以此來吸引更多的顧客,徐桂芬公司有專門的研發團隊,經常對時下流行的口味進行調查,根據時代變化製作最受歡迎的滷菜,所以徐桂芬能夠走向成功。
徐桂芬的成功證明了成功是沒有年齡限制的,敢于堅持和聰明機智的人就會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找到成功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