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鄂西北邊陲的十堰市鄖西縣,北依秦嶺,南瀕漢水,有「秦楚咽喉」之稱。受自然條件限制,鄖西當地素有「十年九災、十災九旱」,「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之說。
解秀洪就出生在這裡。今年已經36歲的他談起老家來唏噓不已。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祖祖輩輩幾乎都是務農為生,許多人一輩子都沒走出過大山。靠著微薄的收入養活一家人,憧憬著外面的世界。直至現在,解秀洪很多兒時的玩伴依然重複著老一輩人的命運。
如果不是不服輸精神的支撐,和身邊人一次次的幫助,解秀洪的人生軌跡大概和村裡其他人沒有什麼區別。特別是在2005年由於施工事故造成他重傷癱瘓後,心灰意冷的他一度認為命運的大門已經對他關閉。然而在2016年,解秀洪在十堰市開設的京東家電專賣店卻猶如打開了一扇窗,成為他人生的重要轉折點。開業當天,專賣店的銷售額接近40萬元,火爆的生意讓他自此立足了腳跟。如今的解秀洪,已經擁有4家京東家電專賣店,一年銷售額達到6000萬元,成為老鄉們口中的「大老闆」。
在不少人的眼裡,從山村娃成為門店老闆的逆襲故事本是司空見慣,但在解秀洪的故事裡,選擇京東家電專賣店這一在當時並非常規性的操作卻是一個新鮮話題。不過,也正是由於他對新事物的渴求和精準判斷,才造就了一段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
作為京東下沉市場的「排頭兵」,京東家電正在加速打通線下渠道通路,推動品質、品類、品牌的全面升級,並逐步將京東在品質、供應鏈、消費體驗等方面的傳統優勢複製到廣袤的鄉鎮市場。截至目前,京東家電專賣店已經開店12000多家,採用「一鎮一店」和「一縣多店」的開店原則,覆蓋全國2.5萬個鄉鎮、60萬個行政村。
2019年初,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零售集團3C電子及消費品零售事業群總裁閆小兵提出,2019年京東家電專賣店的目標是開5000家新店,並升級原有的1萬家門店,「利用線下再造一個京東家電」,讓更多偏遠鄉鎮消費者也能購買到和一線大城市無差別的高品質家電產品。
如果說電商的崛起是零售業變革的1.0時代,那麼在經歷了單渠道、多渠道、跨渠道的發展後,零售業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推動下進入到了「渠道融合」的2.0時代。站在零售業2.0的時代潮頭上,以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巨頭正在重新定義實體購物空間在零售價值鏈中的形式和作用。在這個過程中,京東家電專賣店的意義在於,它不僅僅是鄉鎮創業者們難以錯過的好生意,更為無界零售時代的賦能提供了新的標杆。
萌芽:山村娃當上技術工
輟學在家放牛、到工地搬磚、下礦挖煤、當家電維修工……這樣的經歷對大多數80後、90後來說很遙遠,卻是解秀洪人生中一個個難忘的片斷。
窮,是解秀洪對童年生活最深刻的記憶。出生在鄖西縣一個山村的他,兒時上學要翻三座山走20裡地。在學校吃飯頓頓都是玉米糊糊,家裡條件好些的同學會帶些豇豆、酸菜和紅薯,他只能從家裡拿來大顆粒鹽,碾碎拌到糊糊裡調味。
小學五年級時,解秀洪的母親因病去世,家裡又因為治病欠下不少債,他只好輟學回家放牛。「上不了學心裡特別難受,放牛時我還帶著課本看,也會偷偷跑到學校裡,找同學看2毛錢一本的小人書。」解秀洪回憶。
姐姐覺得他呆在家裡不是個事,便帶著他到縣裡的地毯廠幹活。十多歲的他在姐姐旁邊打下手,第一個月掙8元錢,他清楚地記得有5元給家裡還了債。
之後解秀洪又到工地幹活,「別人用磚夾一次夾5塊磚,我力氣小只能夾3塊,即便這樣一天下來手上都是水泡。」解秀洪回憶,當時別人一個月掙70元,他一個月掙45元。後來這麼一份工作也沒保住——他年齡小,老闆擔心不符合用工規定被查處,不讓他幹了。之後他又幹過不少零活,還跑到山西的煤礦幹了兩年。
一輩子都要過得這麼辛苦?解秀洪不甘心,從山西回到家鄉的他決心要學一門技術,拿著攢下的錢東瞅西找,找到一位家電維修師傅,交上1200元,又打了300元欠條,成為一名電器修理學徒。
命運在此埋下了伏筆。開一家家電專賣店的念頭就此在解秀洪的心中種下了萌芽。
苦學了兩年多,解秀洪逐漸掌握了維修技術,在家電和家電維修工都還不算多的當地,他逐漸成了四裡八鄉知名的「家電醫生」。出徒後他應聘成為當地一家家電商場的售後主管。「一上班領導就把我帶到一個倉庫,裡邊就像垃圾場,堆滿各種故障電器。」解秀洪說,「我加班加點,把能修的全修好了,公司老闆非常意外,覺得這次找對人了。」
解秀洪的迅速「拔尖」,與他樸素的工匠之心分不開的。哪怕現在已經不再專職維修工作,碰到店裡維修師傅搞不定的問題,解秀洪還會親自動手為用戶維修,京東和品牌商舉辦的各種培訓,他都會參加。解秀洪說,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是一個老實本分的手藝人。
然而,就在解秀洪人生順利起航的時候,厄運再一次來臨。
不甘:重拾老本行「逆天改命」
2005年的一天,解秀洪帶著安裝工人為一家公司安裝空調時,屋頂突然坍塌,他重重地從四五米頂棚摔到地面的磚堆上,當場暈死過去。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解秀洪,經過11個小時的手術後撿回一條命,下半身卻全部癱瘓。醫生斷言,他就算恢復得好也頂多只能坐起來。
「我在醫院住了44天,為了省錢搬到了出租屋。家裡本來就窮,知道我以後就是個『廢人』,花錢也治不好,後來都沒再來看我了。」沒有什麼比親人的放棄更讓人絕望,22歲的解秀洪看起來命運就要完結了,他萬念俱灰,甚至想到了自殺。
好在解秀洪還有唯一活下去的動力,那就是他帶著的那幫維修工兄弟,「大家輪流接濟照顧我,給我翻身、餵飯,要不然我只能躺著等死。」在大家的鼓勵下,解秀洪開始咬著牙做康復,先是拼著命扒著窗戶站一會,後來大家到廢品回收站弄來一輛破自行車修了修,他趴到上邊蹬著做運動。一年多後,他奇蹟般地可以拄著拐杖走路了。
解秀洪決心再幹出一番事業,2008年,維修工兄弟們東拼西湊5000元給他在十堰市鄖陽區租了6平方米的店面,他又回歸家電維修的老本行。「別的不敢說,論家電維修我在當地是數一數二的,只有因為貴不願意修的,沒有我修不好的。」看似低調的解秀洪對自己的手藝很有信心。
靠著以前積攢的口碑和兄弟們幫他到處拉活,他的生意很快紅火起來。不少家電品牌商和他合作,他短時間就承接了17個品牌的售後代理。
之後幾年,解秀洪不再想把目光僅僅局限在家電維修。他將業務從維修逐漸拓展到銷售。與此同時,他拿下美的廚房電器鄖縣區域代理,第一年就獲得了68萬元的銷售額,到2014年營業額達到了145萬元,他也成了小有名氣的「老闆」。
不過,嗅覺敏銳的解秀洪發現,只靠門店經營的模式似乎已經行不通了,如果不加以改變,門店的經營將很快觸及到「天花板」。
彼時,「到農村去」已經成為電商巨頭們的集體選擇。不同於大城市的營銷策略,巨頭們在農村是將簡單易懂的廣告刷上了村裡的牆。「發家致富靠勞動,勤儉持家靠京東」的標語在當時俘獲了最早一批下沉用戶的心。而由於行動不便就很早接觸網購的解秀洪,開始以一種全新的目光打量這些闖入農村生活的電商巨頭們。
逆襲:開店單日銷售近40萬元
一次偶然的機會,解秀洪接觸到京東電商平臺,他的內心受到很大震動。雖然自己的生意看著不錯,但他意識到網購會對家電零售行業帶來巨大的改變,「不去了解新東西,不想著改變,生意遲早要走下坡路!」
解秀洪的理由是,從商品品質和價格上來說,線上線下沒有多大區別,但線上有兩大優勢,一方面線上商城家電品類豐富,操作簡單,想買的都能買到,手機輕鬆一點就下單,遠非一家百十平方米甚至上千平方米的線下店可比。另一方面,線下店本應該有更好的體驗,但解秀洪所在的地區線下店在售後服務上和京東比卻差得太遠。
「京東可以做到7天無理由退貨、30天有質量問題包退、30天價保、180天有質量問題包換,普通的家電商場很難做到。」解秀洪分析,「在比較偏遠的農村,老鄉買了家電有問題後能修能換就不錯了,無理由退貨、價保這些想都別想,甚至有的售後還會想辦法不讓你退。」
物流也是一大因素。在京東購物,快遞小哥會免費送貨到家,像電視這樣的家電還會開機驗貨。一些中小家電賣場只能和當地的物流「作坊」合作,超區域送貨要額外收費,服務還沒有保障。「有的物流送樓下就不管了,用戶只能自己扛上樓,開機驗貨這些程序也沒有。」解秀洪說。
解秀洪深入了解後,決定開一家京東幫服務店,承接京東家電送裝維修等業務。那時京東體量和名氣還不算大,放著好好的生意不做,瞎折騰啥?一直和解秀洪合作的維修工兄弟們很不理解他的決定,有的選擇了離開。
解秀洪和他的兄弟們或許沒有意識到,最初的京東幫服務店,對於京東家電專賣店來說就像是範本一樣的存在。2017年,當電商巨頭把戰火殺到線下,實體購物空間的價值和力量被重新評估。同年,京東家電將渠道戰略定位為「極限下沉」,開始在全國縣級市以下開設京東家電專賣店。縣鎮村齊上陣,採取 「一鎮一店」和「一縣多店」的開店原則,遍布鄉村市場。
不過,京東幫服務店的店鋪剛開張時,能接受的人可謂寥寥。當地人一頭霧水:「這是個啥店?」不少人還以為是從日本東京來的。解秀洪帶著員工發傳單、做廣告,憑借良好的服務一步步打開了局面,家電網購也逐漸進入當地人的生活。
在京東幫服務店的基礎上,2016年5月,解秀洪在當地開了第一家京東家電專賣店,開業當天銷售額近40萬元。這讓他樂開了花:「一天收入40萬元的事情從未發生過,也從來沒見過那麼多人一下往店裡湧,攔都攔不住。」
這也印證著市場正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在經歷了京東等電商巨頭的「刷牆運動」的教育和洗禮,以及實體店的真實感受後,下沉市場用戶的態度開始轉變,一場躍進性的發展就此在這個市場拉開了帷幕。
升級:讓小城居民享受大城市的服務
目前,京東在線下布局了京東家電專賣店、京東專賣店、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京東便利店等,他們從不同方向進軍下沉市場。
最先「吃螃蟹」的解秀洪如今已經擁有4家京東家電專賣店,員工70多人,生意覆蓋十堰市鄖陽區和張灣區。但解秀洪發現,隨著經濟的發展,當地家電零售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傳統的門店在不斷升級,新入場的門店也在另闢蹊徑,如何才能不斷獲得用戶的信賴?
解秀洪的擔心也正是京東所思考的。一方面,京東繼續深耕品牌、供應鏈和服務;另一方面,京東還打響了「最後一公裡」的效率戰。日前,京東物流正式發起「千縣萬鎮24小時達」實效提速計劃,重點針對低線城市城區、縣城以及周邊鄉鎮,預計2020年實現。
解秀洪也認準了「服務」這兩個字,並想出了不少妙招。
京東家電服務本來就佔優勢,解秀洪又動腦筋,把服務做到了極致。「有的用戶不了解價保政策,在我這兒買家電一段時間後發現降價了,就來隨口問問。人家也沒想著要什麼,但我們會馬上幫他操作退差價。」解秀洪說,「有的用戶還是覺得不放心,等不及1?3個工作日的流程,我們店就馬上墊付,等京東APP把錢退到用戶帳上,用戶再返還我們這筆錢。我們很清楚,只要符合條件京東肯定會退,用戶收到錢也肯定會還我們,鄉裡鄉親沒人賴帳。」
就在前不久,解秀洪店裡的售貨員接到一個價保諮詢,馬上微信轉給對方300元,過了幾天這位用戶專門帶著鄰居來店裡買冰箱。這樣的例子在解秀洪的店裡比比皆是。
物流方面,京東在當地已經做到了211、京準達,解秀洪更進一步。「我有比較大的倉庫,備著不少貨。有的用戶急用,我可以把倉庫裡的貨馬上給到用戶。」
售後方面,用戶對商品或服務不滿意要投訴,在有的家電賣場,問題總是在上下級或部門間轉圈圈。「我的店不是這樣,我告訴用戶,有問題你可以向我投訴、向廠家投訴、向京東投訴,總有人能管。」
這樣的服務,讓解秀洪的門店收穫了不少「鐵粉」。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今年全年營業額將超過6000萬元。他計劃今年秋冬再開三家店,把生意拓展到十堰整個城區,並翻新老店提升檔次;此外,政府和企業採購也成為他瞄準的方向,他的門店成為鄖陽區政府部門指定採購單位。他的目標,是2020年營業額過億元。
如今的解秀洪已經不再困惑如何才能在當地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事實上,三四線市場的紅利終究會走向消亡,而下沉市場的競爭也將回歸零售本質。在零售業中,沒有彎道超車,有的只是對品質的重視和多層次消費需求的滿足。正如閆小兵所說的:「雖然零售行業變革常在,創新常在,但是零售業的本質一直都是成本、效率和體驗。京東所有的創新和戰略升級,都是為了能更好地滿足成本、效率和體驗升級的要求。」
現在,曾經離開解秀洪的兄弟認可了他的選擇,回到了他身邊,家裡的親人也靠他幫襯。他擺脫了拐杖,身體慢慢變好,有了家庭和孩子。與命運的不斷抗爭,讓他過上了以前難以想像的美好生活。
從當初的遠離家鄉,到後來學維修、開門店、逛網店,解秀洪未曾想到,這些當初因為餬口和興趣所做的事情,竟會在未來串聯在一起,引領他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或許正應了賈伯斯那句話:你不可能充滿預見地將生命的點滴串聯起來;只有當你回頭看的時候,你才會發現這些點點滴滴之間的聯繫。所以,你要堅信,你現在所經歷的將在你未來的生命中串聯起來……讓人生變得與眾不同。
(責任編輯:DF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