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風景寫生中容易碰到的問題,處理好,色彩進步,立竿見影。
我們很多人都喜歡印象派油畫風景,尤其是學畫的人,特別想畫一幅印象派風格的油畫。但是,一旦行動起來,就不是那樣了,大家發現,印象派風景寫生,看起來好看,畫起來卻並不容易,大自然的顏色,在我們的手中畫出來,並不是印象派畫家的那樣,原因不一,解決起來也不容易,很多人於是總結起來,把這一切都歸結於大師們的天賦,認為有天賦的人,不用學就可以畫成那樣,畫裡畫外的水之木認為這個觀點不正確,不管天賦怎樣,想要畫好,都要學習,只是稟賦不同,進步有快有慢,我們很多人學印象派風景,由於基礎不夠紮實,訓練得又少,所以短期內,找不到感覺很正常,經過長期實踐,筆者總結了印象派風景寫生中容易碰到幾個問題,僅供參考。
1並非描繪自然,照抄自然
很多人明明心裡想著印象派風景,但是,一旦走進大自然,馬上失去方向,忘記印象派是畫光影色彩的主題,而是被眼前的風景細節吸引,比如有什麼花,什麼植物,等即刻就能抓住畫畫人的眼球,馬上描繪起來,畫了半天,才想起,這個畫並沒有想過怎麼構圖,怎麼取景,而是看見什麼畫什麼,毫無主次,虛實等主觀選擇。看到什麼畫什麼,看到哪畫到哪,完全描繪自然,照抄自然。這第一步就已經錯了。在畫一幅印象派風景之前,首先應該選好構圖,明白這個構圖的用意是什麼,想要突出什麼,表現什麼。
有了構圖之後,就要看這個畫面中景物的大關係,找出主色調,先定下來。很多人往往忽視這個步驟,並沒有主意大關係的問題,色彩沒有大關係,畫著畫著容易追自然的顏色,也就是物體的固有色,因為,你沒有找大關係,所以在作畫的過程中就容易感受不到色彩,從而陷入到具體細節的色彩中去,這樣的結果是,找了半天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顏色,現在看著像這個顏色,一會又像另一種顏色。
這一幅莫奈的風景,大師首先是選好了構圖,色彩大關係的。比如,近處的山有紅紫的顏色,中間的山是藍紫,遠處的山更藍一些,遠處的天空淡藍。都不一樣的顏色,區分十分明確,這幾個大色塊畫完以後,再畫其中的具體細節的時候,顏色就不會與本色塊的色調衝突,所以整個畫面就十分協調和統一。
2敢於畫冷暖關係
很多學畫者不了解冷暖關係的原理,憑自己理解用色,畫面缺少邏輯關係,所以畫起來很被動。因此。越畫越不敢找冷暖關係,因為,他看不出來冷暖,這個時候讓他畫冷暖,就有些勉強。那麼這時候,他的畫中的顏色,就變成沒有冷暖關係的油畫,冷暖關係是印象派油畫的主要特點,沒了冷暖,還怎麼能畫印象派風景啊。
印象派的冷暖是怎麼來的呢,首先是感受到的,畫家面對景物的時候,會發現有一些活冷活暖的感覺,但這不是全部冷暖,第一印象產生的冷暖感覺,只是畫中冷暖的一部分,畫中的很多冷暖色彩都是畫家推導出來的,因為,在自然界,有些冷暖明顯,比如,遙遠的山,還有很多冷暖感受是不那麼清楚的,比如近處的陰影,地面,哪一處該用暖,哪一處該用冷,都是要推導的,聯繫光影的物理規律,再結合受光光源顏色,以及反光的顏色。
比如,有陽光的時候,地面反射到物體的 光就是暖的,而沒有陽光的時候,地面反射到物體的光就是冷的,這個就要考驗作畫者對光源的理解了,只有這些理解到位了,才能畫出合理的冷暖,畫面才不會亂,合乎邏輯。
還有一種情況不能忘,那就是,印象派是用冷暖來表現明暗的,因此,這一部分冷暖色彩是主觀的,在自然界不明顯,那就要按照素描關係中的黑白灰,安排相應的冷暖色彩。這個部分要注意冷暖關係要統一,不要相互衝突。
比如上面這幅冬天的草垛,是主觀冷暖色彩的比較典型的作品。畫面中遠處的暖色明顯是畫家主觀安排的,目的是統一整個畫面的暖色調子,畫中草垛的頂部還留有積雪,正好反射的是來自天空冷色。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出,光源的顏色正好是暖色,也就是早晨陽光的顏色。
3突破追逐現實光影,畫面光線要統一
很多人在畫風景寫生的時候,容易追隨現實光影的變化,這樣容易造成畫面光源不統一,這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有一個原因就是畫的時間太長,光線都變了,正常情況下,一個小時,光線就會發生變化,而多數人在這個時間內是畫不完的,這個不太容易解決,只能是加強練習,提高速度,另外,還可以在第二天同一時刻,如果天氣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可以接著畫。
還有一個原因會造成這樣的情況,就是,畫面是推著畫的,也就是沒有整體同時畫,沒有抓好大的素描關係,如果,能在第一時間抓住大的素描關係,這樣在作畫的過程中,由於畫面是同步進行的,就算光線有錯,畫面也會統一,不會發生矛盾。只是到後期的時候,不能追逐自然中的現實來畫了,具體細節其實需要畫家主觀塑造一下,不能完全對照自然來寫生,因為那樣,很容易陷入到細節緊跟自然,而整體關係鬆散。
例如,上面這幅作品,是莫奈畫的一幅帶有人物的風景,從畫面中看,作畫的時間應是某一個上午,並且,這幅畫的內容較多,造型也比較複雜,因此,不像一次完成的作品,但即使這樣嗎,依舊能看清莫奈的巧妙處理,比如,他對選擇的景物的光線處理,後面背景中的樹木,大多是處於陰影當中的,這種情況下,光線是最容易穩定的,變化也最少,而光影最容易變化的是前面的這兩棵小樹,還有這個打陽傘的女子,同樣是容易變化的,也看出莫奈的心思。
比如,畫面中心的這棵樹看似複雜,其實,畫起來並不慢,因為,畫面大多數樹葉都是點彩的方式,點上去的,無形中,會快很多。大家可以試一試。實際上,這棵小樹上的點看似很多,層次深入,其實,它只是分了3個層次,即受光部分、中間部分、以及暗部,就這個3個部分,即可畫出立體感。應該是很快的,只有畫面中的人物,完全可以最後畫,慢慢畫也沒事,因為她的衣服是亮色的,本來就與畫面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因此不容易看出光線的問題。
由此可見,在處理光線問題上,大師也是需要技巧的。
總結,印象派畫家有如此的藝術成就,當然與其稟賦有關,但是同樣不可忽視的是,他們數十年的堅持。想一下,什麼事情堅持了這麼久,肯定都會不一樣的。如果我們在寫生中可以參考一下,大師莫奈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手法,相信大家在畫的時候就會容易很多,色彩也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