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註:本文涉及年齡,按照舊時習慣,均採用虛歲。)
古代皇帝是高危行業,據統計,平均壽命還不到40歲。在83個王朝的559個皇帝中,活過80歲的僅有五人,分別是清高宗乾隆89歲,梁武帝蕭衍86歲,武則天武曌82歲,宋高宗趙構81歲,元世祖忽必烈80歲。另外,有說法認為南越武帝趙佗活了100多歲,但真實度有待商榷。
在以上5位最長壽的皇帝中,有3位都曾退位讓賢。
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政變」,擁立唐中宗李顯復闢,82歲的武則天被迫退位,並於當年病逝。
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86歲的乾隆帝正式禪位於第十五子顒琰,自己當了太上皇,三年後,乾隆帝駕崩。
與武則天和乾隆帝不同,宋高宗趙構在56歲時就早早禪位給了養子趙昚【shèn】,此後,他當了整整25年的太上皇,一直活到了81歲。可見,宋高宗在禪位時正當壯年,他主動退位並非出於身體原因。
那麼,宋高宗趙構到底為什麼要提前25年退位呢?
對於這個問題,《宋史》、《異跡略》等史料中有一則真假難辨的記載。據說,宋高宗趙構在位期間曾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到宋太祖趙匡胤對他說:「你的先祖用陰謀詭計篡奪我的皇位,所以現在大宋王朝才遭遇如此稀寥破落的局面,是時候把皇位還給我了。」(出自《異跡略》,原文:汝祖自攝謀,據我位久,至於天下寥落,是當還我位。)
很顯然,這裡的「汝祖」指的是宋太宗趙光義,趙匡胤(夢中)的意思是,正是因為趙光義當年弒君篡位,所以才導致後代靖康蒙難,如今宋高宗趙構應該歸還皇位。
由於早年在逃亡中受到驚嚇,導致了宋高宗不育,所以沒有子嗣,於是,他乾脆收養了兩個趙匡胤的嫡系子孫作為養子,並於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禪位於其中的趙昚,是為宋孝宗。這一年,趙構年僅56虛歲。
但是,「趙匡胤託夢」只是存在於史書中的一個記載,筆者認為並不可信,更不能作為宋高宗提前25年退位的主要根據。
(宋高宗趙構畫像)
筆者認為,宋高宗主動退位讓賢的原因是多重的,由淺入深總結如下,如有不當或疏漏,歡迎批評指正。
原因一:
上文提及,宋高宗不育,沒有子嗣,所以他的皇位必然是要傳給養子的。縱觀歷朝歷代,皇位傳承中最容易釀成動亂,更何況宋高宗面臨的是如此特殊的情況。所以,提前禪位讓賢有利於皇位的順利傳承,避免不必要的紛爭。
原因二:
宋高宗建立南宋,雖然是偏安一隅,但總算保住了大宋王朝的半壁江山。不過,在整個趙構當政期間,國家未曾有一刻安寧,父兄罹難,母姊受辱,他一方面飽受著精神的折磨,另一方面還要面對不斷侵襲的金國大軍。總之,宋高宗趙構這個皇帝當得並不順心。與其如此,不如當個逍遙自在的太上皇,寫詩作畫,豈不樂哉?
原因三:
宋高宗禪位給宋孝宗與當年宋徽宗禪位給宋欽宗如出一轍,這父子倆都是害怕金軍來犯,都是不想當亡國之君,更不想被俘受辱。所以,宋高宗趙構提前25年退位,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有甩掉爛攤子以自保之嫌。
原因四:
總體上說,宋高宗趙構是個比較軟弱的皇帝,他在位期間迫於形勢才起用主戰派的嶽飛、韓世忠等大將正面抗金,但大部分時間主要還是重用主和派的黃潛善、汪伯彥、王倫、秦檜等人。
但是,在處死了嶽飛,罷免了李綱、張浚、韓世忠等主戰派大臣後,宋高宗實際上又開始動搖了,他也擔心一味軟弱求和會背負千古罵名,所以,為了國家,也為了自己的名聲,他明白南宋此時需要改變,而施行新政的最徹底的辦法無疑就是換個皇帝。
這個猜想並非空穴來風,其最直接的佐證就是:後來宋孝宗為嶽飛平反並重用主戰派,而仍有話語權的宋高宗卻始終保持默許態度。
(宋孝宗趙昚畫像)
綜上:
宋高宗提前25年退位,既非被迫,也非無奈,而是他深思熟慮後的選擇。筆者認為,他的這個選擇確實是利大於弊,因為宋孝宗趙昚的確堪當大任,還被譽為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
參考資料:《宋史》、《異跡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