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問五千年:為什麼說趙構殺嶽飛,與上面無關,但與下面難脫干係

2020-12-16 老樂說歷史

對於歷史上的大英雄嶽飛而言,他的死激起了無數人的憤怒與同情,雖說秦檜及其同夥的銅像,一直跪在嶽元帥的墓前,但歸根結底,秦檜如果沒有宋高宗的聖旨,他是沒有辦法殺掉嶽飛的,因此,無論出於什麼原因,有一點是公認的——秦檜是害死嶽飛的直接兇手,而趙構才是殺害嶽飛的幕後元兇。那麼,趙構為什麼那麼想除掉嶽飛呢?這裡的原因非常複雜,老樂在其他文章中,也粗淺地分析了一些,論其根源,還是在於大宋朝廷提防武將的根深蒂固的觀念。因此,所謂的嶽飛一心迎回徽欽二帝,導致宋高宗產生了巨大的危機感這種說法,是最站不住腳的。

這其中,最主要的證據是,在嶽家軍與金軍不斷戰爭的過程中,宋徽宗早已經受不起金國的各種惡劣環境,一命嗚呼了。而宋徽宗死後,嶽飛並沒有堅持要請回宋欽宗,可見,我們這些後世普通人,都明白的粗淺道理,堂堂的嶽大帥不會不懂。如果宋欽宗回來,他們所效忠的趙構該怎麼辦?故而,嶽飛只提「奉邀天眷歸國」,說明他還是懂得「上面」是怎麼想的。

另外,有人說的嶽飛幹涉皇家立儲問題,犯了大忌,因為嶽飛看趙構始終沒有子嗣,擔心朝廷沒有太子,有亂大統,所以才建議趙構趕快從皇室宗族中過繼一位皇子,這更是可以證明,嶽飛是一心忠於趙構的。而嶽飛之所以提出讓趙構早點確立太子,主要是因為他聽說了晉國打算扶立宋欽宗的兒子,建立起與眼下的大宋對立的傀儡勢力,一旦那樣的話,畢竟宋欽宗是哥哥,他的兒子當然比宋高宗更容易贏來民心,可見,嶽飛的提議,從本質上講,還是為了自己的「上面」,也就說明了,在嶽飛的幫助下,宋高宗不僅不用擔心自己的位置是否穩固,反而更應該重用嶽飛,所以說,趙構殺嶽飛,與上面無關。

在排除了上面的問題後,「下面」的麻煩,則不可避免地找到了嶽飛,特別是趙構「下面」的問題,雖然不至於成為他殺嶽飛的主要原因,但絕對是有相當大的催化作用,而這仍然離不開嶽飛建議他早立太子的事兒。雖然剛才說,趙構明白嶽飛的用心,但問題是,這種忠心是建立在損害趙構尊嚴的基礎上。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嶽飛提議立儲的前提就是趙構無子,可趙構為什麼無子呢?這就不得不提他當年非常恥辱的一段往事了。

當年,趙構在南京登基,成為了大宋的皇帝,但是他在南京的生活並不安穩,儘管他想享受帝王生活,但由於杜充的投降,金軍連夜攻破了南京城,正在溫柔鄉裡快活的趙構,嚇得趕緊連夜出逃,為了活命,只能在馬上顛簸。可以想像,任何一個男人,在這種狀態下,對他的人生幸福的打擊都是巨大的,趙構從此後,再也沒有生養親生子,也許就是因為這次沉重的打擊。可見,這是趙構永遠不想提,也不能提及的巨大短處和痛苦。因此,嶽飛雖然是為了趙構的江山大計著想,但他卻讓大宋皇帝付出了最沒面子的代價,就算是一個普通男人,被如此「揭短」,相比也要忍無可忍了吧?因此,刺激趙構像殺掉嶽飛的動機,這一大原因不能排除。

由此可見,嶽飛被殺,根源上是宋朝對武將的不信任。但直接原因,在老樂看來,與大家說的「上面」的矛盾關聯不大,反而是趙構「下面」的問題,難脫干係。不知道老樂的這種粗鄙的說法,大家是否認同呢?

相關焦點

  • 宋高宗想殺嶽飛,但不好親自動手,於是假手秦檜
    其三,嶽飛死後,秦檜不但無事,後來還一直加官進爵,不合常理;其四,嶽飛死後為什麼無人站出來替他鳴冤,包括嶽飛後人都有一個站出來指責秦檜,不合情理;其五,倘若秦檜存心要弄死嶽飛,為什麼不斬草除根?嶽飛結過兩次婚,育有五子二女,秦檜只殺他大兒子嶽雲,他不怕其他子女找他報仇……?當代史家錢穆先生著《國史大綱》認為「高宗決心對內加強統治,而無意於對外恢復」,所以「嶽飛不得不殺,韓世忠不得不廢」。
  • 嶽飛被趙構殺害,真的是因為他要「迎回二聖」?專家:大家太小看嶽飛了
    康王趙構在外得以倖免,不久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稱帝,改元建炎,史稱宋高宗。提到宋高宗,就不得不提嶽飛。一直以來,不少所謂的專家、學者以歷史愛好者們在分析嶽飛被殺原因時,總會提到一點:嶽飛不顧宋高宗的反對,一天到晚喊著「迎回二聖」。但是,如果「二聖」回來了,宋高宗豈不是要把皇位讓出來?
  • 趙構授意秦檜,藉口殺掉嶽飛,是為了給金國表忠心嗎?
    近年來,有些人對嶽飛之死說法不一,也有人極力為秦檜翻案。嶽飛之死,與秦檜一點關係都沒有是說不過去。雖說生殺大權在皇帝手裡,但殺一個在百姓中的抗金英雄。還是要找一個所謂藉口,趙構就是利用秦檜找到一個莫須有的罪名為藉口,把嶽飛殺害。所以嶽飛之死,秦檜是要負歷史責任的。
  • 武有嶽飛等中興諸將,財力雄厚金國幾倍,為何趙構不去收復中原?
    特別是武將方面,更是擁有嶽飛、韓世忠、劉光世、吳玠等諸多能夠獨當一面的名將。 從經濟方面來看,南宋佔據的都是江南繁華之地,糧食和金錢,南宋都可以說不缺。正如不少歷史學家所說的一樣,如果宋高宗趙構能夠下定決心,那麼以當時南宋的財力,南宋名將們的指揮能力,南宋民眾的向心力,如果南宋全力以赴,那麼南宋是真的可能收復中原的。
  • 如果趙構支持嶽飛滅金,以南宋的實力有可能滅掉嗎?來看看
    量變引起質變,到南宋絕對實力全面壓倒金國的時候,就是嶽飛滅亡金國的時候。 金滅宋也是一種趨勢。北宋末年,金國在和遼國開戰就開始安插間諜進宋了!滅了遼後,外裡呼應。加上氣候趨勢、貴族倒戈、百姓多年積怨、、擋的了一時。終究擋不了多年。金滅北宋,歷史是南宋記載的。後面元朝又改版。真實性的歷史各說紛紜!
  • 趙構下令處死嶽飛後,為何金國不趁機滅了南宋?原因令人心酸
    此詩相傳正是南宋抗金名將嶽飛所作,當中原大地陷入了敵方之手,局勢緊急,若無此壯志,怎敢復河山!嶽飛在當時正是嶽家軍中最有本事的人。他在騎射方面頗有「第一」之名,而在統領軍隊又是一把好手。即使當時北宋不乏良將和猛卒,可若說能夠打得過嶽飛的人,還真沒有。
  • 趙構堅決支持嶽飛北伐,兵強馬壯,能消滅金國嗎?
    本來就滅不掉,也沒打算滅,歷史上也從來就沒什麼人認為嶽飛將軍能滅了金。首先,因為宋朝沒有馬場,騎兵弱,打不了殲滅戰,即使打敗金軍,也無法徹底殲滅,不殲滅,遲早死灰復燃;其次,後勤跟不上,如果真打算滅金國,那麼補給線會拉的特別長,壓根供應不上;最後,嶽飛將軍父子也並沒打算徹底滅了金國,嶽飛將軍的目的在雪靖康之恥,迎接回徽欽二帝,收復失地,收復燕雲十六州。
  • 宋高宗趙構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老王觀歷史」,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
  • 嶽飛為什麼建議趙構立太子,原來是金人要立欽宗之子為傀儡皇帝
    紹興和議,雖然是趙構做出犧牲、受盡屈辱後達成的不平等條約。但金廷遠不如宋人輕鬆,掌軍政大權的金兀朮在對宋金雙方形勢作了認真分析之後,開始對南宋是不是能嚴格遵守盟約而憂心忡忡。和議,本來就是雙方實力的體現,如果可以一舉蕩平南宋,金人是絕對不會坐到談判桌前的。
  • 嶽飛之死:嶽家軍做大做強,嶽飛涉及了朝廷政事
    康王趙構即位於南京應天府,建立了南宋皇朝。在位期間,趙構任用嶽飛、張俊、韓世忠、劉光世等主戰派將領抗擊金軍,同時重用主和派的秦檜、王倫、黃潛善、汪伯彥等文臣。趙構,罷免李綱、張俊、韓世忠等主戰派大臣,特別是處死抗金名將嶽飛,嶽飛生前曾經提出「直搗黃龍府,迎回徽欽二帝」,威脅到了趙構的皇位,確實是其被害的一大原因。
  • 秦檜是趙構的替罪羊,為何大家還如此痛恨他,他到底冤枉不冤枉?
    金人因自度靠武力難消滅南宋,便以和議來瓦解南宋軍民反金之心,從和議取得割地輸幣之利。因秦檜首倡和議,撻懶認為他是可用而且是可靠的人,便縱之使南歸。 秦檜放回時,朝士提出一連串疑問:被拘北去的還有一些大臣,為何只有秦檜能歸來?自燕京至楚州二千多裡,難道就沒有人查問,哪能殺監視者南回?由於宰相範宗尹、同知樞密院李回與秦檜是好朋友,為之辯護,力薦其忠。
  • 嶽飛被殺韓世忠被撤職,金人再次進犯時,是誰在前方衝鋒殺敵
    史書上有很多自廢武功的事情,比如戰國時期的趙王殺了李牧,明朝的崇禎殺了袁崇煥等等,這些都使他們失去了依靠,而結局總是被對手毀滅。南宋皇帝趙構也是自廢武功之事,他靠嶽飛、韓世忠等一批將領的浴血奮戰,才讓金人開始與南宋和談,換來短暫的安寧。
  • 秦檜後人強行洗白,要求拆除秦檜跪象,還對嶽飛後人提一無理要求
    嶽飛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死是歷史上最大的冤案,好在後來平反了,不然我們錯過多好的一個民族英雄的教材。嶽飛的死到底是應該由秦檜負責,還是趙構負責?在嶽飛案中,這兩人是沆瀣一氣,互相籌劃,互相接頭的,應該說秦檜是主謀,趙構是同謀。
  • 為什麼說「以敕代律」造成了嶽飛冤案?
    陛下一朝之怒而許殺之,既知不可血置之於法,此乃忍小憤而存大信也。」意思是國家立法目的在於守法,才能取信於天下,君主切不可以一時的感情衝動之言,取代國法,否則將會廢國法而失「大信」。唐太宗聽了,終於屈尊虛己,依法辦事。史載唐太宗曾有不少言行,服從法律。如他強調指出「失禮之禁,著在刑書。」又說;「國家綱紀,唯賞與罰。」.「賞善罰惡,至公無私。」。「法令不可數變。
  • 空難,天氣難脫干係
    最近一個時期以來,有關重大空難的報導屢見報端,罪魁禍首尚未公布,但筆者認為天氣方面的原因恐怕難脫干係。  大家知道,航空安全與天氣密切相關,惡劣天氣是飛行安全的「隱形殺手」,當然航空安全也與飛機本身的性能,飛行員的技術水平、恐怖分子的劫持等諸多因素有關。
  • 趙構一生玩弄權術,為何在56歲時堅持退位?趙構:皇帝沒法當了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奇聞怪事大全」,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
  • 趙構行書《賜嶽飛書》此書字體介於行楷之間,氣韻清和,功力深厚
    三希堂第七卷: 宋高宗 付嶽飛書,養生,書蘇軾地黃,孝宗 賜曾觀趙構行書《賜嶽飛書》此書字體介於行楷之間,氣韻清和,功力深厚趙構(1107-1187),字德基,宋徽宗趙佶第九子,欽宗趙桓弟。趙構政治上昏庸無能,然精於書法,善真、行、草書,筆法灑脫婉麗,自然流暢,頗得晉入神韻,其書法影響和左右了南末書壇,後人多效法其書跡。趙構行書《賜嶽飛批剳卷》,作於紹興十一年(1141年),臺北蘭千山館藏。
  • 嶽飛:古代歷史上頂級名將,四十不到含冤而死,真實原因讓人憤怒
    在諸多民間小說還有電視劇演義裡面,嶽飛的故事往往耳熟能詳。街邊隨便問一個小朋友都知道嶽母在嶽飛背上刺字的故事,可謂是感人肺腑。最後的結局非常悲慘,風波亭慘死讓人感到非常惋惜。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古代頂級名將裡面名列前茅。宋遼金三朝公認最強的軍事家,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