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被殺韓世忠被撤職,金人再次進犯時,是誰在前方衝鋒殺敵

2020-12-16 胡英英說汽車

史書上有很多自廢武功的事情,比如戰國時期的趙王殺了李牧,明朝的崇禎殺了袁崇煥等等,這些都使他們失去了依靠,而結局總是被對手毀滅。南宋皇帝趙構也是自廢武功之事,他靠嶽飛、韓世忠等一批將領的浴血奮戰,才讓金人開始與南宋和談,換來短暫的安寧。

但是戰爭結束後,趙構就迫不及待地對武將動手,他明升暗降,以升官為業,剝奪武將的兵權,韓世忠、嶽飛等人被他解職,韓世忠開始在家裡閒蕩,嶽飛比他還慘,在宋高宗的授意下,秦檜搜集證據,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處死了嶽飛,這讓南宋的一群大將,都被他折騰了。

眾所周知,金人和南宋開始和談,是因為嶽飛、韓世忠、劉琦等人北伐,給他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自己的利益,開始了和南宋的和談,但是金人想要消滅南宋的狼子野心沒有改變,所以嶽飛被殺,韓世忠、吳玠等人逐漸淡出南宋軍隊之後,1161年,完顏亮分兵四路,率六十萬大軍進攻南宋。

在戰爭開始時,南宋全軍覆沒,完顏亮勢如破竹地打到了長江沿岸的采石磯(今安徽馬鞍山),照此速度,打到江南也用不了多久,所以南宋陷入恐慌,趙構想再次逃走,但被大臣攔下,趙構只好硬著頭皮派樞密院事葉義問,去前線督促將士抵抗金人。與此同時,他又請主張抗金的虞允文做了葉義問的助手,隨葉義問前往建康(今南京)督軍江淮。這是趙構拯救大宋的安排。

完顏亮的進攻使南宋朝廷陷入慌亂,但南宋前線的軍隊比南宋朝廷還要崩潰,完顏亮還沒有與采石磯守軍交手,負責在采石磯地區作戰的淮西守將王權也已被嚇破膽子而逃,更讓士兵們崩潰的是,朝廷派給他們的官吏葉義問連「金兵又添新兵」中的「新兵」都不懂。

這個笑話成了南宋軍隊中的笑料,但笑料背後卻隱藏著南宋人的悲哀,聽到這個笑話的南宋將士也知道靠這個官家是靠不住的,於是士氣非常低落,主將逃走後,軍隊軍心渙散,士兵三五成群,解鞍束甲地坐在路旁,已完全失去了鬥志,等著新將軍的到來,再看情況。

另外,趙構為葉義問派來一名助手,他見南宋軍隊松松垮垮,毫無鬥志,便登高察看金國的戰備情況,與之形成鮮明對比,金人鬥志高強,已築起高臺,旌旗蔽空,陣勢十分壯觀,在此情況下,虞允文並未向士兵發火,而是向士兵詢問戰況,得知兩軍尚未交鋒,宋軍已大面積逃亡。

在王權逃走後,朝廷解職,又任命了新的主將,但新主將李顯忠尚未到任,虞允文知道在李顯忠趕來接任之後,采石磯可能會落在金人手中,因此他明白此時不能指望李顯忠了,於是決定親自指揮軍隊作戰,他召集士兵,做了一場激烈的戰前演說,又重新振作了士兵的鬥志。

戰士們願意為南宋賣命,同時虞允文所承諾的獎賞也讓他們更加奮勇。當金軍向南宋發起進攻時,南宋軍隊頑強地爆發了戰鬥。與此同時,虞允文也根據金兵不擅長水戰的特點,利用宋軍船隊高大、堅固、速度快的優勢,在河中襲擊金船,打亂其陣型,再用霹靂炮襲擊金船。虞允文親自上陣,激勵將士勇往直前。與此同時,南宋人民也站在遠處的山頭上為南宋軍隊吶喊。

這樣就使南宋軍隊爆發了強大的戰鬥力,此戰他們殲敵四千,俘虜五百,大勝金軍。第二天,虞允文重整旗鼓,率領南宋軍隊擊敗金人,燒毀300艘戰船。虞允文的勝利雖未損害金軍的根據地,卻阻擋了完顏亮的攻勢,將其擋在長江防線後,使其無法長驅直入,攻佔江南。

與此同時,金國內部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貴族們對完顏亮的專制和窮兵贖武不滿,乘機率兵出徵,奪取了他的王位。而且此時完顏亮還沒有及時平息兵變,反而下令:「三日渡江不得,將隨從大臣全部處死。」三天三夜攻不破長江,他就殺了隨軍將領,這讓隨軍將領很害怕,所以乾脆不幹了,殺掉了顏亮,向新皇帝投誠。金軍群龍無首,完顏亮死後,又撤兵。

虞允文臨時下令營救南宋,否則被完顏亮攻破長江天險,江南將無險可守,金軍鐵騎可以長途跋涉,南宋滅亡也不遠。與此同時,金軍發生內亂,完顏亮被殺,又讓金軍群龍無首,被迫撤退,這也讓南宋得以逃脫。

相關焦點

  • 宋高宗想殺嶽飛,但不好親自動手,於是假手秦檜
    嶽飛結過兩次婚,育有五子二女,秦檜只殺他大兒子嶽雲,他不怕其他子女找他報仇……?當代史家錢穆先生著《國史大綱》認為「高宗決心對內加強統治,而無意於對外恢復」,所以「嶽飛不得不殺,韓世忠不得不廢」。《宋史》作者脫脫在《嶽飛傳》論曰:「高宗忍自棄其中原,故忍殺飛。」嶽飛之死,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當代,都有人認為高宗皇帝才是劊子手。那麼嶽飛到底犯了什麼死罪,宋高宗趙構非殺他不可?第一,兵權太重。
  • 秦檜後人強行洗白,要求拆除秦檜跪象,還對嶽飛後人提一無理要求
    趙構此人好面子,容易改變心意,當時兩人籌謀殺韓世忠的時候,因為嶽飛通報了韓世忠,讓他早有準備,韓世忠跑到趙構面前哭訴,結果趙構竟然心軟了,壞人都讓秦檜一個人幹了,韓世忠被趙構無罪釋放了。韓世忠案與嶽飛案如出一轍,在南宋朝廷的記錄證詞裡,給兩人栽贓的方式也一樣,都是讓其部下告其親信謀反,圖謀主人掌兵,然後讓部下回京調查。
  •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宋高宗為何以「莫須有」之罪殺嶽飛?
    嶽飛對此讚嘆不已,稱讚韓世忠是個奇特之士。韓世忠的「背嵬軍」以英勇善戰聞名,張俊想和嶽飛平分「背嵬軍」,嶽飛不願意,張俊因此不太高興。其實秦檜早在韓家軍中安插釘子,並指使其誣告韓世忠的親信部將圖謀叛變,欲置韓於死地。嶽飛得知此事後,立即寫信告知韓世忠。韓氏馬上決定面見高宗,在皇帝面前哭訴,表露真情。韓世忠畢竟有救駕之功,高宗無意殺他。
  • 嶽飛當年是怎樣擊敗鐵浮屠的?
    1130年,金兀朮帶領鐵浮屠結果在黃天蕩被韓世忠擊敗。1132年,在南霸橋金兀朮帶領鐵浮屠與嶽飛大戰,結果遭受重創。1133年,金兀朮帶領鐵浮屠聯合偽齊大舉南下中原,結果損傷過半。1134年,金兀朮帶領鐵浮屠企圖攻下川陝,結果在仙人關之戰中被吳階兄弟擊敗。1135年,嶽家軍首次北伐,途中兩軍遇到,結果金軍大敗。
  • 趙構授意秦檜,藉口殺掉嶽飛,是為了給金國表忠心嗎?
    近年來,有些人對嶽飛之死說法不一,也有人極力為秦檜翻案。嶽飛之死,與秦檜一點關係都沒有是說不過去。雖說生殺大權在皇帝手裡,但殺一個在百姓中的抗金英雄。還是要找一個所謂藉口,趙構就是利用秦檜找到一個莫須有的罪名為藉口,把嶽飛殺害。所以嶽飛之死,秦檜是要負歷史責任的。
  • 嶽飛並非因情商低而被秦檜殺害,他只是不會處理與一種人的關係
    最近熱播的一部電視劇有一學者型官員在評價嶽飛時說,嶽飛死於情商低。這個說法一時大火,大家議論紛紛,許多人還附和這一說法,其實這個說法根本是一謬論。嶽飛情商並不低,但是跟一種人共事時情商的確低。嶽飛剛出道,很猛,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宗澤說,你的確猛,誰都沒你強,但你剛喜歡野戰不行,不是萬全之計。然後給了嶽飛一卷陣圖。嶽飛毫不領情,直接回絕了,說道,先布陣後開戰那是一般人打法,我打仗沒套路,全靠感覺。宗澤說,你說得對小嶽。嶽飛跟王彥渡江北上,突遇大量金兵,王彥不敢往前走,嶽飛親自帶人奮力死戰,大敗金兵。
  • 秦檜的答案讓韓世忠無法追究
    嶽飛被殺前夕,韓世忠質問執行人秦檜:殺嶽飛總得給個理由吧? 秦檜嘿嘿一笑,表示:莫須有。 韓世忠悵然地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 嶽飛排在「南宋開國武將異姓王」的末位,真的委屈麼?
    南宋初年南宋開國七位武將異姓王,除嶽飛還有誰?家族傳承最久的鄜王劉光世:家族在兩宋名將輩出,其父劉延慶便是節度使,在家族的提攜下,青年劉光世便已升任鄜延路馬步軍副總管,靖康之役時劉光世率軍勤王,汴梁失守後劉光世敏銳把握良機,毅然捨棄防區,歸附流離的康王趙構。
  • 仿朱子語體:南宋知識份子會怎麼評論嶽飛秦檜諸人物?
    (嶽飛工作能力,比張俊、韓世忠怎麼樣?)曰:"張韓所不及,卻是它識道理了。"(張韓兩個人比不上嶽飛,這是因為嶽飛上路了,開始明理了。)又問:"嶽侯以上者,當時有誰?"(比嶽飛水平更高的人,當時還有誰?)曰:"次第無人。"(沒有更高的人了)問:如何?(為何這麼說?)
  • 嶽飛所有詩詞集錦,精忠報國躍然紙上!
    據史料記載,嶽飛曾經下決心要「行復三關迎二聖,金酋席捲盡擒歸」,或許是這件事犯了高宗的大忌,有人說袁崇煥比較傲,犯了崇禎大忌,可是金庸說過「督師當年就是當仁不讓,不避艱危」,袁崇煥如此就該殺,嶽飛是不是也要連帶著一起說該殺呢?《送軫上人之廬山》嶽飛何處高人云路迷,相逢忽薦目前機。偶看菜葉隨流水,知有茅茨在翠微。
  • 嶽飛的事跡都是假的?《金史》中的嶽飛完全顛覆我們認知
    當我們看到這樣的質疑肯定是非常憤怒的,那麼究竟是什麼人對嶽飛產生了如此大的質疑呢?其實這些都是《金史》之中對於嶽飛戰績的有關結論。我們翻看《金史》會發現,明明人盡皆知的大勝仗,到了《金史》之中的記載卻變成了反敗為勝,比如黃天蕩戰役,明明是金兀朮被韓世忠包圍在黃天蕩四十八天之久,後來鑿穿了蘆葦蕩的古河道,才逃脫,這也是金兀朮非常懼怕江河的原因,但是到了《金史》之中的記載卻整個大反轉,事情被改成了南宋的名將韓世忠被金兀朮瘋狂追擊七十餘裡,最終逃到了黃天蕩蘆葦之中,更是在裡面躲避了四十八天之久,而南宋的軍隊更是被全軍覆滅,最終僅有韓世忠一個人逃脫了出來
  • 他是戰功赫赫、與嶽飛齊名的抗金名將,浪漫故事被寫進話本小說
    誰能想到,這潦倒落拓之人竟是名滿天下的抗金名將劉錡呢?可不是劉錡,又有誰能寫出「十萬軍中掛印來」的詩句?沒想到,反覆無常的金人很快就背棄盟約,再一次大舉攻宋。劉錡率部剛剛抵達順昌(今安徽阜陽),就傳來了金將完顏兀朮已經攻佔汴京,正統帥主力10萬人馬氣勢洶洶而來的消息。順昌地處戰略要地,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此時南宋指揮系統已然混亂,前方將領各自為戰。沒有人給他下達命令,但劉錡決定留下來抵禦金軍,不讓兀朮再前進一步。此時劉錡手下只有兩萬人馬,其中能戰的不過五千。
  • 宋朝:韓、嶽二人,先從韓世忠開始清洗
    三大將於四月中旬上班,到五月初時,一條皇命頒布—令樞密院正使張俊、副使嶽飛出差去楚州,「拊循」韓世忠舊部,並把這支部隊調到長江南岸的重鎮鎮江府。韓、嶽二人,先從韓世忠開始清洗。至於為什麼,應該很簡單,只是數位化的計算而已。嶽家軍之強,冠於當時,以一軍壓全國,這是無爭的事實。
  • 隨心說歷史:亂世英雄嶽飛,將軍白了少年頭
    感謝來聽隨心說歷史,今天來說一說在那段戎馬飄蕩的戰爭年代裡的殺敵衛國英雄嶽飛的故事。嶽飛,字鵬舉。南宋軍事家,戰略家,是最為著名的愛國將領,也是民族紛爭過程中所湧現的民族英雄。嶽飛出身湯陰農家,家中世代務農,家境日益貧困。嶽飛從小幫忙做農活,鍛鍊一身好力氣,同時他還隨周同,陳廣學習武藝,為以後為國爭光謀發展。
  • 盤點嶽飛麾下8大猛將,楊再興僅排第四,嶽雲排第三
    嶽飛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傳奇的名將之一,如今更是被提拔為與白起、韓信、霍去病、李靖等人齊名的傳奇人物;嶽飛的傳奇不僅僅是因為他攻必克、戰必勝的軍事能力,還因為他悲劇的人生,一生以抗擊外族入侵為己任,以收復失地為目標,卻被昏君奸臣給害死;現在來看看嶽飛麾下的八大猛將都有誰吧:TOP、8梁興北宋末年,金軍攻破太原府後,梁興、趙雲、李進等人組織太原府和絳州的
  • 嶽飛:雲和月,塵與土,精忠難撼!
    嶽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以身作則體恤部屬,嶽家軍有「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虜」的軍紀。連金軍也感嘆:「撼山易,撼嶽家軍難!」嶽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禦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鬥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
  • 古代名人八字命理分析—精忠報國的嶽飛一生運勢與災禍
    靖康元年(1126年),嶽飛24歲丙午即靖康元年,因功被提為偏校,進義副尉。在兵馬大元帥趙構軍中,曾帶兵奇襲一舉招降了380名遊寇,得到了趙構的賞識,補承信郎。接著在侍御林大敗金兵,殺金軍梟將。在滑州煞敗金兵再立戰功,遷秉義郎。另一件喜事是次子嶽雷生於軍中。靖康元年時,國家處於危亡的關頭。24歲的嶽飛熱血報國,毅然決定從軍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