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上有很多自廢武功的事情,比如戰國時期的趙王殺了李牧,明朝的崇禎殺了袁崇煥等等,這些都使他們失去了依靠,而結局總是被對手毀滅。南宋皇帝趙構也是自廢武功之事,他靠嶽飛、韓世忠等一批將領的浴血奮戰,才讓金人開始與南宋和談,換來短暫的安寧。
但是戰爭結束後,趙構就迫不及待地對武將動手,他明升暗降,以升官為業,剝奪武將的兵權,韓世忠、嶽飛等人被他解職,韓世忠開始在家裡閒蕩,嶽飛比他還慘,在宋高宗的授意下,秦檜搜集證據,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處死了嶽飛,這讓南宋的一群大將,都被他折騰了。
眾所周知,金人和南宋開始和談,是因為嶽飛、韓世忠、劉琦等人北伐,給他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自己的利益,開始了和南宋的和談,但是金人想要消滅南宋的狼子野心沒有改變,所以嶽飛被殺,韓世忠、吳玠等人逐漸淡出南宋軍隊之後,1161年,完顏亮分兵四路,率六十萬大軍進攻南宋。
在戰爭開始時,南宋全軍覆沒,完顏亮勢如破竹地打到了長江沿岸的采石磯(今安徽馬鞍山),照此速度,打到江南也用不了多久,所以南宋陷入恐慌,趙構想再次逃走,但被大臣攔下,趙構只好硬著頭皮派樞密院事葉義問,去前線督促將士抵抗金人。與此同時,他又請主張抗金的虞允文做了葉義問的助手,隨葉義問前往建康(今南京)督軍江淮。這是趙構拯救大宋的安排。
完顏亮的進攻使南宋朝廷陷入慌亂,但南宋前線的軍隊比南宋朝廷還要崩潰,完顏亮還沒有與采石磯守軍交手,負責在采石磯地區作戰的淮西守將王權也已被嚇破膽子而逃,更讓士兵們崩潰的是,朝廷派給他們的官吏葉義問連「金兵又添新兵」中的「新兵」都不懂。
這個笑話成了南宋軍隊中的笑料,但笑料背後卻隱藏著南宋人的悲哀,聽到這個笑話的南宋將士也知道靠這個官家是靠不住的,於是士氣非常低落,主將逃走後,軍隊軍心渙散,士兵三五成群,解鞍束甲地坐在路旁,已完全失去了鬥志,等著新將軍的到來,再看情況。
另外,趙構為葉義問派來一名助手,他見南宋軍隊松松垮垮,毫無鬥志,便登高察看金國的戰備情況,與之形成鮮明對比,金人鬥志高強,已築起高臺,旌旗蔽空,陣勢十分壯觀,在此情況下,虞允文並未向士兵發火,而是向士兵詢問戰況,得知兩軍尚未交鋒,宋軍已大面積逃亡。
在王權逃走後,朝廷解職,又任命了新的主將,但新主將李顯忠尚未到任,虞允文知道在李顯忠趕來接任之後,采石磯可能會落在金人手中,因此他明白此時不能指望李顯忠了,於是決定親自指揮軍隊作戰,他召集士兵,做了一場激烈的戰前演說,又重新振作了士兵的鬥志。
戰士們願意為南宋賣命,同時虞允文所承諾的獎賞也讓他們更加奮勇。當金軍向南宋發起進攻時,南宋軍隊頑強地爆發了戰鬥。與此同時,虞允文也根據金兵不擅長水戰的特點,利用宋軍船隊高大、堅固、速度快的優勢,在河中襲擊金船,打亂其陣型,再用霹靂炮襲擊金船。虞允文親自上陣,激勵將士勇往直前。與此同時,南宋人民也站在遠處的山頭上為南宋軍隊吶喊。
這樣就使南宋軍隊爆發了強大的戰鬥力,此戰他們殲敵四千,俘虜五百,大勝金軍。第二天,虞允文重整旗鼓,率領南宋軍隊擊敗金人,燒毀300艘戰船。虞允文的勝利雖未損害金軍的根據地,卻阻擋了完顏亮的攻勢,將其擋在長江防線後,使其無法長驅直入,攻佔江南。
與此同時,金國內部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貴族們對完顏亮的專制和窮兵贖武不滿,乘機率兵出徵,奪取了他的王位。而且此時完顏亮還沒有及時平息兵變,反而下令:「三日渡江不得,將隨從大臣全部處死。」三天三夜攻不破長江,他就殺了隨軍將領,這讓隨軍將領很害怕,所以乾脆不幹了,殺掉了顏亮,向新皇帝投誠。金軍群龍無首,完顏亮死後,又撤兵。
虞允文臨時下令營救南宋,否則被完顏亮攻破長江天險,江南將無險可守,金軍鐵騎可以長途跋涉,南宋滅亡也不遠。與此同時,金軍發生內亂,完顏亮被殺,又讓金軍群龍無首,被迫撤退,這也讓南宋得以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