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朱子語體:南宋知識份子會怎麼評論嶽飛秦檜諸人物?

2020-12-13 看北朝

2017-11-03 看北朝

問:近來知乎上都說嶽侯,其人物如何?

(近來知乎上都說嶽飛,這個人怎麼樣?)

曰:一等一的人物。

(一流人物)

問:高廟時多人才。

(宋高宗時果然人才多)

曰:不然。當時有許多有名底人,而今看,也只如此。

(話不能這麼說。當時是有很多有名的人,但今天看也不過如此)

問:"嶽侯若做事,何如張(俊)韓(世忠)?"

(嶽飛工作能力,比張俊、韓世忠怎麼樣?)

曰:"張韓所不及,卻是它識道理了。"

(張韓兩個人比不上嶽飛,這是因為嶽飛上路了,開始明理了。)

又問:"嶽侯以上者,當時有誰?"

(比嶽飛水平更高的人,當時還有誰?)

曰:"次第無人。"

(沒有更高的人了)

問:如何?

(為何這麼說?)

曰:嶽侯本是韓魏公家佃客,每見韓家子弟必拜,其人古淳若此,大節可觀。嘗面奏,虜人慾立欽宗子來南京,欲以變換南人耳目,乞皇子出閤以定民心。時壽皇方十餘歲。高廟云:"卿將兵在外,此事非卿所當預。"然此等事甚緊切,不知上何故恁地說?高廟不修德,若虜人立丙午元子於開封,人心歸之必如流水。武人能慮及此,亦大故是有見識。

(嶽飛是韓琦他家的佃戶出身,每見到韓家的子弟必拜,這個人很古樸,道德水平大致就可以看出來了。他曾面奏宋高宗,說金人要把欽宗的兒子,也就是當年冊立的合法的太子送到太祖登基的歸德府,想用這個手段來分裂我們。嶽飛乞求高宗讓皇子孝宗皇帝確定儲君的身份,以安定人心。當時孝宗皇帝才十來歲。高宗皇帝說,你帶兵在外面,這件事不是你應當考慮的。但這件事這麼緊急,不知道陛下他為什麼這麼說?高宗皇帝不修德,如果金人把太子在開封扶持登基,那歸附他的人肯定向流水一樣不可遏制。嶽飛作為一個軍人能考慮到這個,也是很有大見識了。)

問:"如張韓劉嶽之徒,富貴已極,如何責他死了,宜其不可用。若論數將之才,則嶽侯為勝。然其亦橫,只是他猶欲向前衝殺。"

(比如張韓劉嶽這些人,已經這麼富貴了,怎麼能說他死了,是因為他不可用。若論幾個人的軍事才華,當然是嶽飛最高。但他也驕橫,只是他比另外幾個人,還想著要去殺敵。)

曰:"便是如此。嶽侯恃才不自晦。郭子儀晚節保身甚闒冗,然當緊要處,又不然,單騎見虜云云。嶽侯作副樞,便直是要攻戰上去做。張韓知其謀,便只依違。然嶽侯便不做亦不免其死,其用心如此,直是忠勇也!

(是這樣啊。嶽飛仗著自己有工作能力,不懂避讓的道理。郭子儀萬年的時候,也是裝糊塗明哲保身。當然,到要緊的時候,郭子儀就衝出來了,他單騎退回鶻人的時候就是這樣。嶽飛做副樞密使,就直接往北方的方面去努力。張韓都知道他的想法,只是表面應付而已。但是 嶽飛就算不去做北伐的時候,也免不了要死的,他這麼用心,真是忠勇的人啊!)

曰:有才者又有些毛病,然亦上面人不能駕馭他。若撞著周世宗趙太祖,那裡怕!他駕馭起皆是名將! 飛死,中興無望噫。

(有才幹的人往往也有些缺點,但也終歸是上面的人不能駕馭他,怕他。設若嶽飛遇見周世宗、宋太祖,世宗和太祖怎麼會怕駕馭不了嶽飛?他們兩個手下帶的都是名將!嶽飛一死,中興就失去希望了。)

問:北伐之事如何不得緩?聞趙丞相主此說。

(北伐的事情為什麼不能緩?聽說趙鼎有這個說法。)

曰:非也。殺賊,不得不急。如人有個大家,被賊來佔了,趕出在外牆下住,殺之豈可緩?一才緩,人便一切都忘了。如今國家只管與講和,聘使往來,賀正賀節,稱叔稱侄,只是見鄰國,不知是讎了!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乃三軍、群臣、萬姓之天下,非復高廟一人之天下。高廟能棄天下之半,則天下人何以待之?壽皇知進取,這人心才算安了,然猶不能復此仇。不知後世誰者,能痛此快意否?

(不是這樣講的,殺賊要趕緊。就好比你有個大家,被賊人佔了,你被趕出來在外牆屋簷下住,你去殺賊的事情怎麼能緩?你一緩,其他人就忘記了,不管了。如今國家和金人只管江河,年節往來,我叫你叔叔,你叫我侄子,只記得是鄰居,不記得是天大的仇恨了。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是宋高宗一人的天下。宋高宗忍心丟了天下的一半,天下人怎麼看他?孝宗是個積極進取的人,看他這麼拼,人心才穩定下來,但還沒有復仇。不知道後世有誰,能快意恩仇一把?)

問:秦丞相人物如何?

曰:小人。

問:聽聞趙丞相也談和。

曰:趙丞相亦自主和議,但爭河北數州,及不肯屈膝數項禮數爾。至秦丞相,便都不與爭。太上出使時至磁州,宗忠簡假神以拒之,太上感其事,以為車輦是即位之兆;不曾關白中書,只令內官就玉津園路口造崔府君廟,令曹詠作記。一日,北使來,秦出接,過玉津園,見之。歸奏,所見太廟,不知是何神?太上因語之。秦曰:"虜以為功,今卻歸功於神,恐虜使見之不便。"即日拆之。

(趙鼎也主持和議,但還是在河北州縣上和金人爭執,還有就是對金搞的下跪受封的理解這些也計較。秦檜當丞相,都不爭了,人家怎麼說怎麼做。當初高宗當使者的時候路過磁州,宗澤假借拜神的名義把他攔了下來,才讓他登基的。高宗覺得這事感受很深,以為當時馬咬著車輛的護套不讓他走就是預示著他要登基,因此也不下令政府,就命令內臣去玉津園路口造了個崔府君廟,作為紀念。還讓曹詠寫了篇回憶的文章。有一天,金人使者來,秦去迎接,路過這裡看見了。回來報告的時候,說自己看見了那個廟不知道祭祀的是誰。高宗就告訴他這件事。秦丞相說,陛下你登基是金人的功勞,你卻歸功於神靈,恐怕金人見了有想法吧?於是當天就拆掉了。)

曰:秦全是倚虜脅太上,每取旨時,只是說過。一日,除周葵作何官。太上曰:"周葵為彼官未久,且令在彼。"秦不應,下來即批敕除之。政府一人云:"適間上意未允。"秦曰:"此等事,只是奏過便了。"遂除之。

(秦檜全是靠著金人脅迫陛下。每次取旨意的時候,其實只是他自己報告而已。有一天,要安排周葵做一個什麼官,陛下說周葵當那個官時間還補償,且不要再另外任命了。秦檜不說話,下來就批示命令安排周葵另外任用。一起執政的某個兩府大臣說,剛剛陛下沒同意啊。秦檜說,這種事,告訴他就行了。於是就另外任命了。)

曰:秦檜初罷相,出在某處,與客握手,夜語庭中。客偶說及富公事,秦忽掉手入內。客莫知其故。久之方出,再三謝客云:"荷見教。"客亦莫知所謂,扣問,乃答云:"處相位,元來是不當起去!"是渠悔出,偶投其機,故發露如此。趙丞相初亦不喜之。及其再入,全然若無能,趙便謂其收斂,不做一聲,遂一向不疑之,亦不知其如此。胡康侯初甚喜之,於家問中云:"秦會之歸自虜中,若得執政,必大可觀。"康侯全不見得後來事,亦是知人不明。

(秦檜第一次罷相的時候,在一個地方與客人相見,兩個人手握手晚上在庭院裡講話。客人偶然說道了富弼當年講自己可以做伊尹,就算是宋英宗也是能廢掉的。秦檜突然不握手了,馬上入內走了。客人莫名其妙。過了很久,才出來對客人說,你給我上了一課。客人還是莫名其妙,去問秦檜,秦檜才說,當宰相的人,是不應該隨便就放棄這個位置的。他說這話,是因為他聽了富弼操縱廢立的故事,後悔了,所以才表現這麼不正常。趙鼎當初也不喜歡他,等他再次加入執政團隊的時候,好像根本沒作為的樣子,趙鼎就以為他比之前收斂了很多,就不再警惕他了,這也是因為趙鼎不懂這個人的緣故。胡安國當初也很喜歡秦檜,在和家裡人談話的時候說,秦檜從敵人那邊回來,通曉迪慶,若是能成為執政的醫院,必然大有作為。胡安國全然不知道之後秦檜做的那些事,也是他識人不明啊。)

問:"他何故不就攻戰上做?"(秦檜為何不考慮軍事討伐呢?)

曰:"他是見得這一邊難成功,兼察得高宗意向亦不決為戰討計。

(他是覺得軍事討論很難,自己搞不定,同時也探察到高宗陛下北伐的想法也不是很堅決)

問:張魏公行狀,秦相叛逆事如何?

(張浚行狀說秦檜有叛逆的跡象,到底怎麼回事?)

曰:"當時煞有士大夫獻謀者,亦有九錫之議矣,吳曾輩是也。吳曾以布衣特補右迪功郎,紹興二十四年為太常寺主簿,其用心盡如此!

(當時有很多士大夫給秦檜出謀劃策謀逆這種事的,也有人建議給他先加九錫,吳曾出的主意。吳曾是個沒有功名的人,在紹興十年特授了右迪功郎,在紹興二十四年就當了太常寺主簿,他的心思都是用在這種事上。)

問:秦相到底氣數不好。

(秦檜的氣數還是不好。)

曰:好底氣數,常守那不好底氣數不過。且如秦在相位十一二年,被他手殺了幾個人,又殺了許多人,皆是他那不好底氣數到長了。秦相是上大夫之小人,曹泳是市井之小人。

(好人的氣數其實總是熬不過壞人的。秦檜在相位十一二年,被他親手下令殺了多少人?搞政治鬥爭又殺了那麼多人,都是因為他的氣數長啊!秦檜是士大夫裡的小人,他的幫兇曹泳只是市井裡的小人而已。)

(眾抹淚)

曰:莫哭,莫哭。把這天下扶持了,正我輩底事。古人定大難者不知是如何?不知範文正寇萊公人物生得如何?氣貌是如何?平日飲食言語是如何樣底人?今不復得親身看,且得個依稀樣子,看是如何地。如今有志節擔當大事底人,亦須有平闊廣大之意始得。

(不要哭。扶持這個天下,正是我等的事情。只是不知道古人能在這麼艱難下扶持天下的是怎麼回事?不知道範仲淹、寇準他們是怎麼做這些事情的?他們氣質相貌怎麼樣?平時生活起居都是什麼樣的?今天我是不能親眼看到了,只能估摸個大致的樣子,看看是怎麼回事。如今有志氣要擔當大事的人,也要有寬廣的胸懷才行。所以不要難過。)

問:"若做不得,只得繼之以死而已。"

(若是這天下扶持不了,那最終無非去死。)

曰:固是事極也不礙一死。唯一死,只得了個自身的道理,於國事無補,恐無益於事,其危亡傾頹自若,奈何!如靖康,李忠愍死於虜手,亦可謂得其死。但當時使虜人感慨,謂中國有忠臣義士如此,可以不必相擾,引兵而退。如此,卻於宗社有益。若自身既死,事變只如此,濟得甚事!當死而死,自是無可疑者!

(事情走了極端,死也沒有什麼。但你自己死了,只是給自己一個說法,對國家而言沒什麼用,恐怕沒有什麼幫助。國家危機了還是危機了,怎麼辦呢?比如靖康的時候,李若樸死在金人手裡。如果當時金人感慨的認為,中國有這樣的忠臣義士,恐怕不好徵服,於是引兵而退。如果是這樣,那這種死對國家有用。如果是自己死了,事情也不過如此,那能幫什麼忙?應當死的時候再死,不要白死,這個道理不用懷疑。)

本文作者:經略幽燕我童貫

註: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秦檜「站起來」後,被嶽飛後人強烈譴責,秦檜後人:都跪800年了
    後來嶽飛上了戰場,他時刻銘記著他母親的教誨,他贏得了許多的戰役,還建立了紀律嚴明、英勇無比的嶽家軍,為南宋立下了許多的汗馬功勞。但是嶽飛的下場並不好,他一生為了國家,卻在39歲時被奸臣所害,這個奸臣就是秦檜。秦檜是南宋時期的宰相,在紹興十年的時候,宋軍在嶽飛的帶領下擊退了金軍,但是在收復失地之前,秦檜鼓吹宋高宗,此時應該趁機議和,為以後的長久和平做鋪墊。
  • 秦檜後人強行洗白,要求拆除秦檜跪象,還對嶽飛後人提一無理要求
    趙構此人好面子,容易改變心意,當時兩人籌謀殺韓世忠的時候,因為嶽飛通報了韓世忠,讓他早有準備,韓世忠跑到趙構面前哭訴,結果趙構竟然心軟了,壞人都讓秦檜一個人幹了,韓世忠被趙構無罪釋放了。韓世忠案與嶽飛案如出一轍,在南宋朝廷的記錄證詞裡,給兩人栽贓的方式也一樣,都是讓其部下告其親信謀反,圖謀主人掌兵,然後讓部下回京調查。
  • 陷害嶽飛的,除了秦檜,還有万俟卨,你知道這三個字怎麼讀嗎?
    看到跪在墓前的四個銅像,我這才知道,原來當年構陷嶽飛,置他於死地的人足足有4個,分別是:秦檜、王氏、張俊、万俟卨!秦檜和王氏這對夫婦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張俊也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與嶽飛齊名;但這個万俟卨,是何許人也?似乎不怎麼出名啊!而且他的名字也很奇怪,應該怎麼讀?自古忠良多枉死!
  • 趙構授意秦檜,藉口殺掉嶽飛,是為了給金國表忠心嗎?
    近年來,有些人對嶽飛之死說法不一,也有人極力為秦檜翻案。嶽飛之死,與秦檜一點關係都沒有是說不過去。雖說生殺大權在皇帝手裡,但殺一個在百姓中的抗金英雄。還是要找一個所謂藉口,趙構就是利用秦檜找到一個莫須有的罪名為藉口,把嶽飛殺害。所以嶽飛之死,秦檜是要負歷史責任的。
  • 秦檜挑撥離間為什麼能成功
    南宋初年有四員猛將:嶽飛、張俊、劉光世、韓世忠。這四將各領人馬,抵抗金兵侵略,平定農民起義,立下汗馬功勞。紹興十一年,宋金議和,戰爭暫時停止,宋高宗想解除四大將的兵權。旨意一下,張俊、劉光世、韓世忠都很聽話,唯獨嶽飛堅持要打,不收復中原誓不罷休。
  • 一代小人秦檜除了他和嶽飛的事情,竟然還做了這麼多憎惡之事
    秦檜,一個遺臭萬年的人,讓人提起來他來就不由得痛罵幾句,他做的可不僅僅是殺害嶽飛這一件事。其實他在朝堂中一直是隨波逐流的角色,就是一旦出現了什麼戰事,他永遠躲得遠遠的,非常的貪生怕死,做一個老好人,永遠在議和的那一派,這在當今人眼中是最噁心的。
  • 一部奇書想為秦檜洗白?先看看宋金議和時秦檜的所作所為
    鄙人才疏學淺,意志極為不堅定,不想看這種書給自己的知識體系添亂。所以在這裡,只能通過自己的一些淺學,討論一下我對秦檜的看法。這些都是南宋百姓的血汗錢,直接送人總歸是有些不厚道。除了以後三條,還有一條用邏輯推理推出來的隱藏條款:殺嶽飛,換趙構的母親韋賢妃迴轉南宋。
  • 秦檜還有三大「歷史功績」?
    可是近來,個別標新立異的「歷史愛好者」,居然拋出了這麼一個命題——秦檜是個忠君愛國之人,甚至還總結了秦檜的所謂「歷史功績」。引來不少爭論。那麼,筆者也結合這些流傳甚廣的「秦檜歷史功績」,來論一下,除了陷害嶽飛外,秦檜那些年在相位的個人「實績」表現:「功績」1:秦檜治國有方,為南宋穩定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關於南宋真實的經濟水準,咱們在之前的《南宋真的很有錢嗎?》
  • 害死嶽飛的南宋大奸臣秦檜是怎麼死的?很多人都說他死得太便宜了
    秦檜雖出生布衣,卻立志考取功名,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場,又因良好的作風和圓滑的處事風格在官場上平步青雲。其髮妻乃大家閨秀,他對妻子有極其敬重,不曾在外沾花惹草,不同於其他的貪官汙吏,秦檜的一生只有一個私生子,還不曾認其為父。
  • 宋高宗想殺嶽飛,但不好親自動手,於是假手秦檜
    嶽飛死於秦檜之手,疑點很多。其一,嶽飛是當時最大的軍頭,手握十餘萬重兵,秦檜只是個文官,他怎麼敢對嶽飛下手,倘若秦檜死於嶽飛之手,倒是讓人深信不疑,嶽飛要弄死秦檜,就像弄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其二,嶽飛死於秦檜之手,宋高宗為什麼不追責?
  • 他是南宋中興名將,戰功赫赫卻在嶽飛墓前下跪,被人視為奸臣
    對南宋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南宋的中興名將有四個,而為首的則是一個叫張俊的人,不過他卻在嶽飛墓前跪拜,這讓很多人驚訝不已。其實跪在嶽飛像前的不僅是秦檜夫婦,在歷史上一度有5個人跪拜,但到了清朝時演變為四個人,而張俊就是其中之一。他之所以會長跪,說白了還是跟著秦檜等人一同誣陷嶽飛,讓憤怒的百姓們不答應。
  • 嶽飛排在「南宋開國武將異姓王」的末位,真的委屈麼?
    劉光世能位列諸王之首,其一能力強:駐守南宋都城臨安附近,流寇匪患盡被招撫為兵,穩定都城臨安城的秩序,給南宋政權贏得重建時間。其二忠誠:北宋末年動亂之時,傾力助宋高宗趙構提升威信;局勢穩定後不貪戀權勢,上交全部兵權給朝廷,以消除皇權猜疑。
  • 嶽飛遇害以後,秦檜是怎樣對待他的妻兒老小的
    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相互增進彼此的友誼和歡樂!如果喜歡就積極訂閱吧!也歡迎提出你寶貴的意見和誠懇的建議,看的開心可以在閱讀結束時點個在看 。提到精忠報國,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嶽飛。他對大宋是赤膽忠心,一心衛國。沒想到卻換來君王的疑心和秦檜的陷害,那麼嶽飛死後秦檜又是怎麼對待他的家人的呢?
  • 如果趙構支持嶽飛滅金,以南宋的實力有可能滅掉嗎?來看看
    如果南宋敢果斷的任用嶽飛,並無條件的支持嶽飛,南宋的國土面積會一點點擴大。在南宋,國土面積擴大的同時,就意味著金國面積的縮小。 量變引起質變,到南宋絕對實力全面壓倒金國的時候,就是嶽飛滅亡金國的時候。 金滅宋也是一種趨勢。北宋末年,金國在和遼國開戰就開始安插間諜進宋了!滅了遼後,外裡呼應。加上氣候趨勢、貴族倒戈、百姓多年積怨、、擋的了一時。終究擋不了多年。金滅北宋,歷史是南宋記載的。後面元朝又改版。真實性的歷史各說紛紜!
  • 秦檜在嶽飛墓前跪了800多年,秦檜後人:沒人權,跪太久,要站著
    和嶽飛這一人物捆綁在一起的主題詞,除了家國情懷、民族大義外,秦檜也是不得不提的關鍵詞之一。和嶽飛積極正面的愛國形象不同,秦檜顯然是玩弄朝政、陰險狡詐的奸臣代表。嶽飛含冤受辱的慘烈離世,少不了秦檜在其後的推波助瀾。
  • 秦檜臨死前留下一封遺書,道出了嶽飛死亡真相,裡面到底說了什麼
    身為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大奸臣,秦檜的名字確實讓人遺臭萬年。作為一名千古唾罵的奸臣,主要是因為,他害死了民族抗金英雄嶽飛。北宋末年,即公元1126年,靖康之亂爆發。公元1127年,金軍攻入東京,俘獲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批趙氏、後宮妃嬪、貴卿、朝臣等三千多人,押解北上。
  • 陸遊寫了好幾首詩讚美嶽飛,辛棄疾的作品為何對嶽飛一字不提
    康王趙構渡江南下,在江南建立南宋,繼續與金國抗衡。在南宋初期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以嶽飛為首的一批抗金名將擔負起保家衛國的歷史重任,與金國侵略軍展開殊死搏殺。嶽飛對南宋忠心耿耿,在抗金之戰中身先士卒,指揮若定,多次創造了中原王朝對抗遊牧部族騎兵的經典戰例,不僅使得南宋迅速穩定了風雨飄搖的危機局面,他本人也成為南宋軍民心目中的一面旗幟和精神偶像。
  • 陷害嶽飛的万俟卨,他的名字怎麼讀?為什麼會有這麼奇怪的姓氏?
    公元1142年,南宋著名抗金將領,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嶽飛冤死於「風波亭」,而隨著嶽飛的死,宋朝和金人籤訂了喪權辱國的各種條約,至此南宋十餘年的抗金基業毀於一旦。所以後來人們在嶽飛廟前打造了四座銅像,反綁雙臂的跪在嶽王廟前,而這四座銅像的主人分別是秦檜、張俊、王氏以及万俟卨。前面那幾個人咱們暫且不說,咱們就說說這第四個人,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讀這幾個字,甚至小編一開始也以為他姓萬,後來查了字典才知道他叫(mòqíXiè),可是為什麼這個姓氏會這麼的古怪呢?
  • 嶽飛死後13年秦檜在痛苦中死去,死前也感受到了宋高宗的冷酷無情
    這兩句很多人似曾相識的詩句,出自北宋大奸臣秦檜之手。別看秦檜得勢之時氣焰燻天,誰曾想到,秦檜早年也曾度過一段悽惶時光。秦檜出身北宋一個小官吏之家,他的父親秦敏學,擔任過湖州安吉縣縣丞、信州玉山縣令、靜江府古縣縣令,職務卑微薪水微薄,加之秦敏學立身清白,家中經濟狀況很是窘迫。
  • 你知道油條是怎麼來的嗎?油條的來歷居然與嶽飛的風波亭之死有關
    我們平時吃的油條居然與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嶽飛有關。今天我們來說一些題外話,油條產生背後一個悲壯的故事。說到嶽飛,大家都知道,南宋的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嶽飛的一生精忠報國,還未收復北方失地就被昏君和姦臣所害,最終含冤而死。嶽飛的死,當然離不開秦檜。秦檜以「莫須有」的理由,在1142年冬,將嶽飛在杭州大理寺風波亭內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