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旅遊的時候,參觀了西子湖畔的嶽王墓。看到跪在墓前的四個銅像,我這才知道,原來當年構陷嶽飛,置他於死地的人足足有4個,分別是:秦檜、王氏、張俊、万俟卨!秦檜和王氏這對夫婦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張俊也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與嶽飛齊名;但這個万俟卨,是何許人也?似乎不怎麼出名啊!而且他的名字也很奇怪,應該怎麼讀?
自古忠良多枉死!嶽飛一代名將、滿門忠烈、北伐抗金、收復失地,大小戰鬥數百場,為南宋立下汗馬功勞,後背上刺的「盡忠報國」就是他的生平寫照,「撼山易,撼嶽家軍難」更是敵人對他的高度評價。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大忠臣,在奸佞小人的誣陷下,也落得個冤死獄中的下場!
嶽飛,字鵬舉,河南省湯陰縣人。嶽飛文武雙全,文能作詩寫詞、武能領兵打仗。他曾寫下《滿江紅》這樣的不朽之作,也曾率500背嵬軍大破10萬金軍。嶽飛在北方大破金軍、收復中原有望之時,南邊的朝廷裡,卻暗流湧動、波雲詭譎,以秦檜為首的主和派上奏高宗,命其班師,趙構同意了。於是,朝廷連發12道金牌,命令嶽家軍即刻班師。嶽飛無奈,痛哭中南遷。
1141年,金國和南宋準備議和,金國完顏宗弼提出「必殺嶽飛,而後和可成」,意思就是,要想議和,先殺嶽飛!主和派開始對嶽飛下手,此時的嶽飛,已經被解除了兵權,賦閒在家。在秦檜的授意下,張俊策反嶽家軍的王貴、王俊等將領誣告嶽飛愛將張憲謀反,嶽飛和兒子嶽雲受牽連入獄,由御史中丞何鑄負責主審。何鑄為人正直,查出嶽飛被冤事實,稟告秦檜,但秦檜答道:「此上意也」,改派万俟卨負責審理。面對嶽飛,万俟卨使盡了渾身解數,什麼大刑都用上了。然而刑訊逼供之下,嶽飛始終不屈服。無奈之下,秦檜等人羅織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在獄中害死了嶽飛,張憲和嶽雲則被斬首。嶽飛死後,宋朝百姓痛哭不已,而金國去掉了心腹大患,則大肆慶祝!「莫須有」的意思,是「可能有」、「也許有」。為了和金國乞和,南宋朝廷自斷臂膀,冤殺大將,實在是令人感到憤怒!
嶽飛枉死時,年僅39歲,而陷害他的奸臣們,卻都平安富貴地活到了6、70歲,特別是万俟卨,75歲才死,這在古代可是很長壽了,還得了個諡號為「忠靖」。万俟卨這個奸臣,估計在座的很多人都不會讀他的名字吧?你以為他姓「萬」,名「俟卨」?那就錯了,其實他複姓「万俟」,名「卨」。讀音也很特別,万俟卨[mò qí Xiè],諧音「莫其謝」。這個罕見的姓氏,其實是個少數民族姓氏。東晉時,鮮卑族進入中原,和中原漢人雜居後受到漢化的影響,便將部落名「万俟」當作姓氏來用。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以「万俟」為姓的人,叫做万俟醜奴。
結語
每每看到這些壯志未酬,卻蒙冤而死的忠臣良將事跡,我總是感到特別心痛。造成這樣後果的,無一不是奸臣當道、皇帝昏庸的原因。幸好,我們如今生活在一個新時代,思想開放、政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