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堅決支持嶽飛北伐,兵強馬壯,能消滅金國嗎?

2020-12-16 司馬清小歷史屋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百家號「赤壁鼓角今猶鳴」。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真以討論的問題。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先人通過歷史記載向後人傳承了寶貴的社會科學知識。

本來就滅不掉,也沒打算滅,歷史上也從來就沒什麼人認為嶽飛將軍能滅了金。首先,因為宋朝沒有馬場,騎兵弱,打不了殲滅戰,即使打敗金軍,也無法徹底殲滅,不殲滅,遲早死灰復燃;其次,後勤跟不上,如果真打算滅金國,那麼補給線會拉的特別長,壓根供應不上;最後,嶽飛將軍父子也並沒打算徹底滅了金國,嶽飛將軍的目的在雪靖康之恥,迎接回徽欽二帝,收復失地,收復燕雲十六州。

不過,嶽飛將軍父子如果有趙構的支持,雖然不至於滅亡金國,但絕對可以重創金國,確保宋朝之後不至於那麼憋屈。趙構和秦檜之所以遺臭萬年,並不是因為不支持嶽飛,而是他們自毀長城的做法。

首先,當時嶽飛北伐,氣勢如虹,連戰連捷,收復了大片失地,數次大敗金軍;而北方對宋還有期望的漢人很多都揭竿而起,響應嶽飛;遼國雖然覆滅,但餘部還在,也依舊和金作戰(最後滅遼餘部的是蒙古,也就是到金滅亡,也沒處理完)。金軍多面對敵,自身已經應對不暇,嶽飛進軍,形式上應該是由金求和,再次也是不談,而不是主動宋來。

再者紹興議和內容太過了!紹興議和,議和這件事本身就先把在金國起義的百姓軍民給賣了,之後宋金多次作戰,北方漢人卻不動,很大程度上就與這個有關!其次,沒有戰場勝利後應有的自信,紹興議和竟然在連續大勝的基礎上,將所有勝利果實,嶽飛收復的土地全部割讓給金國,還把重創金國,作為威懾力的嶽飛父子殺了當價碼!

最後,就是皇帝直接跪了,宋遼檀淵之盟,宋遼互為兄弟,換來了近百年和平,宋遼兩國皇帝平等,然後宋朝片面背盟滅了遼,新的紹興合議,宋金互為父子,金國皇帝是宋皇帝的爹,宋金名義上成了宗主國與藩屬國的關係。

以上僅是小編的看法,喜歡的可以添加收藏或關注,不喜勿噴哦。

相關焦點

  • 嶽飛預備北伐收復失土,長江以北的金國漢人支持嶽家軍抗金嗎?
    金國扶持張邦昌、劉豫等漢族官僚在長江以北的原宋朝區域稱帝建國,幫助他們管理這片區域,金國只是按需求收取保護費,這個保護費就需要金國扶持的漢族政權管理人通過壓榨老百姓來獲取,所以,長江以北的老百姓過得日子很苦。宋朝未能完全亡國,宋高宗趙構在南方重立朝廷,北方被金國和他們所立的兒皇帝統治的老百姓無不希望宋軍北上收復失地。
  • 武有嶽飛等中興諸將,財力雄厚金國幾倍,為何趙構不去收復中原?
    那麼,在如此大好形勢下,為何趙構還是不去北伐,不敢徹底和金國宣戰收復中原呢?下面,我們來看看歷史學家們的精彩分析。 金國人的戰鬥力是毋庸置疑的,宋軍連遼國都是屢戰屢敗,而金國卻能幹淨利落地滅了遼國。而在金國人南下以後,宋軍和金軍的戰鬥更是大多數以失敗告終。 趙構作為皇帝,他考慮問題當然會從各個方面去考慮,是的,南宋軍隊的確和金國打過幾個勝仗,甚至嶽家軍還取得殺敵近萬的穎昌大捷。但在更多戰場,卻一直是金國人壓著宋軍打。
  • 如果趙構支持嶽飛滅金,以南宋的實力有可能滅掉嗎?來看看
    如果南宋敢果斷的任用嶽飛,並無條件的支持嶽飛,南宋的國土面積會一點點擴大。在南宋,國土面積擴大的同時,就意味著金國面積的縮小。 量變引起質變,到南宋絕對實力全面壓倒金國的時候,就是嶽飛滅亡金國的時候。 金滅宋也是一種趨勢。北宋末年,金國在和遼國開戰就開始安插間諜進宋了!滅了遼後,外裡呼應。加上氣候趨勢、貴族倒戈、百姓多年積怨、、擋的了一時。終究擋不了多年。金滅北宋,歷史是南宋記載的。後面元朝又改版。真實性的歷史各說紛紜!
  • 南宋初年嶽飛有多想北伐?寫詞的時候都不忘:一鞭直渡清河洛
    1127年,金國軍隊南下攻佔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擄走徽宗、欽宗兩位皇帝,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不過宋徽宗的第九子趙構因為之前出任河北兵馬大元帥,並沒有在京城中,也就沒有成為金國人的俘虜。
  • 宋高宗趙構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趙構為了穩定國內複雜局面也為了抵抗金國入侵採取了以下措施化解危機。一,建炎南渡:趙構即位後不久,金國大怒有人竟敢稱帝,隨即派軍南侵以摧毀南宋政權妄圖將南宋消滅在搖籃裡,趙構急忙率文武百官撤退到南方,一路不停的躲避金軍,金兀朮甚至放出豪言搜山檢海捉趙構。
  • 趙構小時候怒斥金國無禮要求,最後為何又聞金兵喪膽
    在以往刻板的歷史印象中,他誅殺嶽飛,堅持求和,被打上了賣國求榮的標籤。但事實上,他也曾有過雄心壯志。人們印象中的皇子一般都是不學無術的,但是趙構並不一樣。他在當皇子的時候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才幹的人,當時宋朝和金國的戰爭,宋朝接連失敗,只能被迫求和。
  • 趙構下令處死嶽飛後,為何金國不趁機滅了南宋?原因令人心酸
    趙構下令處死嶽飛後,為何金國不趁機滅了南宋?原因令人心酸「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所以說在南宋時期,能有嶽飛這樣忠勇的將領可謂是「實屬難得」。嶽飛擁有如此本事,卻沒有因此心生傲氣,而是依舊遵照初心「精忠報國」。若是假設當初嶽飛完全參與了這場金朝和宋朝之間的戰鬥,想必最後的結果必然和史實不一樣了。
  • 有人說女真人統治下的金國漢人過得比大宋好,你信嗎?
    他真是金國間諜嗎?》一文發表後,有人發表了這樣的言論: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和平什麼的最重要了,而且生活在金佔區的百姓,不見得過得不如南宋境內的子民,所以嶽飛等諸將幹嘛抗擊金兵,圖謀收復失地呢?不錯,金國後來出了海陵王完顏亮這樣雖然荒淫卻能善待百姓的君主,也出了金世宗完顏雍這樣的明君,而金章宗完顏璟早期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在對於黃河的治理上,金國也是有亮點的。但這一切是來自於女真統治者的施捨嗎?
  • 趙構授意秦檜,藉口殺掉嶽飛,是為了給金國表忠心嗎?
    近年來,有些人對嶽飛之死說法不一,也有人極力為秦檜翻案。嶽飛之死,與秦檜一點關係都沒有是說不過去。雖說生殺大權在皇帝手裡,但殺一個在百姓中的抗金英雄。還是要找一個所謂藉口,趙構就是利用秦檜找到一個莫須有的罪名為藉口,把嶽飛殺害。所以嶽飛之死,秦檜是要負歷史責任的。
  • 國力大減的南宋,面積只有北宋一半,為何能不被金國侵犯?
    宋朝是中國的經濟達到了一個空前繁榮的偉大時代,張擇端奉旨畫清明上河圖的時候,就畫的是當時北宋汴京的繁華狀況,但是這種盛世並沒有持續多久,就因為金國的進攻而徹底覆滅,金兵攻入汴京後將宋欽宗和宋徽宗兩位皇帝擄到了金國腹地,北宋也因此而滅亡。
  • 南宋鐵血宰相韓侂胄,追封嶽飛,北伐金國,為何被後世罵為奸臣?
    所有人都知道宋孝宗為嶽飛平反,官復原職,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追封嶽飛為"鄂王"的實際上是南宋宰相韓侂胄,也是最後一位對金國發起北伐的宰相,然而最終他卻被函首安邊,還被安上了"奸臣"的罵名。韓侂胄在掌握朝中大權後,主張對金強硬的政策,為了更好的推進北伐策略,在1204年追封嶽飛為鄂王,並削去了秦檜的王爵,以激勵主戰派的士氣,重用辛棄疾、陸遊等抗戰派人士,但這也引起了主和派人士的不滿。
  • 嶽飛:古代歷史上頂級名將,四十不到含冤而死,真實原因讓人憤怒
    生下來便有著很大力氣,不到20歲便能開三百斤的強弓,八石的勁弩。從小跟著師傅周桐學習武術,武松作為小說裡面虛構的人物,他的師傅也是周桐。3:敢戰士嶽飛戰場上表現英勇,得到自己人的高度讚許小時候的環境和經歷造就了嶽飛不一樣的人生,宣和四年,真定宣撫使劉韋和招募敢戰士,也就是俗稱的死士,嶽飛受到徵召加入了這支隊伍。相州以陶俊,賈進和為首的盜賊勢力威霸一方,嶽飛請求帶著兩百騎兵前去消滅。
  • 嶽飛排在「南宋開國武將異姓王」的末位,真的委屈麼?
    劉錡除擁戴趙構稱帝,還有抗金四大戰功,即富平之戰、順昌之戰、柘皋之戰、皂角林之戰,劉琦才是金國最大的剋星,在他指揮參與下,金國引以為傲的"鐵浮圖"與"拐子馬"折損大半,極大緩解重型騎兵對宋軍的威脅。宋代名氣最大的武將當屬嶽飛,立誓還我河山,精忠報國的鄂王嶽飛,南宋初年宋高宗趙構,無視中原百姓疾苦與金國達成議和時,嶽飛堅持北伐,被民眾視為收復中原的希望,嶽飛遇害成為民族的傷疤。
  • 嶽飛帶來的教訓
    皇權之上沒有感情,嶽飛的死就是赤裸裸的教訓。認真,你就輸了……1126年冬,金兵圍攻北宋首府開封。趙構臨危受命升任天下兵馬大元帥,負責勤王事業。宗澤建議趙構立馬全力救援開封,趙構卻堅持「圍魏救趙」,主張北伐攻擊金國的大名府。趙構此舉遭到不少宋朝將領的反對。為了堵住悠悠之口,趙構只好命令劉浩帶領少量士兵,前往救援被圍的宋徽宗和宋欽宗。
  • 金國消滅北宋後,為什麼不滅了弱小的西夏呢?
    不過,這一平衡的打破,始於金國的崛起。公元1125年,金國消滅遼國。公元1126年,金太宗,派完顏宗望、完顏宗翰兵分二路攻破開封,於隔年俘虜宋徽宗、宋欽宗等宋朝皇室北歸,史稱靖康之禍,北宋滅亡。值得注意的是,在消滅北宋後,金國卻沒有進攻當時相對弱小的西夏,這是為什麼呢?
  • 樂問五千年:為什麼說趙構殺嶽飛,與上面無關,但與下面難脫干係
    那麼,趙構為什麼那麼想除掉嶽飛呢?這裡的原因非常複雜,老樂在其他文章中,也粗淺地分析了一些,論其根源,還是在於大宋朝廷提防武將的根深蒂固的觀念。因此,所謂的嶽飛一心迎回徽欽二帝,導致宋高宗產生了巨大的危機感這種說法,是最站不住腳的。這其中,最主要的證據是,在嶽家軍與金軍不斷戰爭的過程中,宋徽宗早已經受不起金國的各種惡劣環境,一命嗚呼了。
  • 宋高宗想殺嶽飛,但不好親自動手,於是假手秦檜
    連敵人眼中都只有嶽飛,而沒有趙構。第二,宋朝江山是怎麼得的趙構心裡很清楚。他老祖宗趙匡胤的手段並不見得有多光明正大,通過政變把別人趕下臺,然後自己皇袍加身,當上了皇帝,所以,宋朝歷代皇帝都忌諱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將,最典型就是「杯酒釋兵權」。
  • 嶽飛被殺韓世忠被撤職,金人再次進犯時,是誰在前方衝鋒殺敵
    南宋皇帝趙構也是自廢武功之事,他靠嶽飛、韓世忠等一批將領的浴血奮戰,才讓金人開始與南宋和談,換來短暫的安寧。但是戰爭結束後,趙構就迫不及待地對武將動手,他明升暗降,以升官為業,剝奪武將的兵權,韓世忠、嶽飛等人被他解職,韓世忠開始在家裡閒蕩,嶽飛比他還慘,在宋高宗的授意下,秦檜搜集證據,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處死了嶽飛,這讓南宋的一群大將,都被他折騰了。
  • 遊朱仙鎮啟封故園看嶽飛傳奇賞夜景
    嶽飛的母親聽到這樣的回答之後,她對這樣的回答非常滿意,精忠報國就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所以她就把精忠報國刻在了嶽飛的身上,目的就是讓他記住自己說的話。嶽飛臨行前與目前跪別。嶽飛跪別自己的母親,囑託妻子照顧好母親,毅然帶著自己的兄弟出徵去前線。
  • 嶽飛之死:嶽家軍做大做強,嶽飛涉及了朝廷政事
    此後,將嶽飛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被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但人死不能復生,因此,嶽飛之死,可謂千古奇冤。嶽飛之死,力主與金國議和的宰相秦檜,貌似是讓嶽飛賜死在了臨安大理寺的罪魁禍首,但真正置嶽飛於死地,毫無疑問,就是南宋開國皇帝,北宋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之弟趙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