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臺灣的這些路名地名,每一個大陸遊客都感到很親切

2020-12-17 路邊新鮮事

去過臺灣的遊客,都會對城市的路名地名感到親切。走在臺北大街上,隨處可見的路牌不但跟大陸城市的顏色和設計風格很像,而且名字跟大陸城市如出一轍。那麼,臺北的這些路名地名當初是怎麼命名的呢?

中山路、建國路、南京路、重慶路、杭州路……這樣的路名隨處可見,大陸遊客不經意間就會看到熟悉的城市路名,甚至是自己的家鄉。

據了解,1947年,當時的國民政府從上海請了一位名叫鄭定邦的規劃師給臺北規劃。上海的路名南北大多用省份來分,比如陝西路、江西路、浙江路。東西多照城市來分,比如北京路、南京路、福州路等等……鄭定邦就照著上海的方法,用了大陸地名做臺北的路名。

首先畫出臺北的主幹道,國父孫中山很偉大,所以臺北的南北的主幹道是中山南北路,將其分為南北的是忠孝東西路,兩者在臺北車站動邊的十字路口交叉,這樣臺北就被分成了四大區域。

以南京路為中心,正如同中國地圖一樣,往東北方向,有徐州、濟南、長春、四平等路;往東南方向,則有永康、青田、溫州等街;往南方向,有廈門、同安等街;往西邊,有長沙、貴陽、武昌、漢口等街路;往西北向則有寧夏、大同、迪化等街路。

所以說,只要了解了臺北的這個路名命名規則,熟悉地理的遊客,便能夠大致猜出自己所在的方位。

大陸各個省市都可以在臺北的路名裡找到印記。光是黑龍江省相關的街道名,就有撫遠街(撫遠市),饒河街(饒河縣),虎林街(虎林市),通河街(通河縣),延壽街(延壽縣),東寧路(東寧市),五常街(五常市)等。

除此之外,臺北還有一些主幹道,比如民族、民權、民生、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些詞語也都是大陸遊客從小就非常熟悉的。

對於大陸遊客來說,相比於歐美日韓看不懂的地名,臺北的這些路名無疑非常親切。有些遊客看到自己家鄉的地名,還會開心地合個影留念。光從臺北的路名地名就可以看出,兩岸血濃於水,真正是一家人啊!(圖文:常江/路邊新鮮事)

相關焦點

  • 臺北的路名,讓人親切到如同回家,老城區更是如大陸版圖縮影
    在臺北,除了語言、文化、飲食等種種相同之外,路名更是讓人親切的如同回家。去過臺北的遊客,都會對臺北街道的名稱記憶深刻,因為很多街道都是根據大陸的省市來命名的。徐州、濟南、長春、四平、南京、長沙、武昌等等,這樣熟悉的路名隨處可見,遊客甚至在不經意間就能看到自己的家鄉。
  • 為何臺北路名多使用大陸地名
    8月臺北市的路名邏輯很多人知道,臺北有很多路都是用大陸地名做路名。這要說到1947年,國民黨政府從上海請了一位名叫鄭定邦的規劃師來設計路名,上海的路名南北大多用省份來分:陝西路、江西路、浙江路;東西則多按照城市來分:北京路、南京路、福州路……他就照著上海的方法,用了大陸地名做臺北的路名。
  • 原來臺灣有這麼多大陸情結的地名!
    穿行在臺北的大街小巷如同穿行在大陸的某個地方大陸人到臺灣,總感到非常親切。有許多街道與大陸同名,或者是以中華傳統文化所倡導的道德規範來命名。打開臺北地圖,你就可以發現廣州街、南寧街、昆明街、貴陽街、桂林路、梧州街、長沙街、康定路、內江街等等再熟悉不過的名字。臺北街道路牌再一細想,這些地名多是大陸西南、華中、華南的城市,它們彼此相鄰。
  • 臺北路名傳承中華文化 老城區如大陸版圖縮影
    中新社臺北十二月二十五日電 題:臺北的路名 傳承中華文化中新社記者 陳國華 董會峰在臺北,一切都是那麼親切,除了語言、文化、飲食等種種相同之外,路名更讓人親切如同回家。中華路,仁愛路,廣州街,青島路,和平路……這些或大陸地名,或中華文化濃縮的詞語,讓臺北與大陸,與中華文化緊緊地聯結起來。
  • 你知道臺北的路名很多來自大陸?(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臺北有非常多的路名,都是大陸的地名,例如「南京」東路、「青島」西路而當時設計路名的長官來自於上海,而上海的路名南北向多是用省份來區分,陝西路、江西路、浙江路,東西路則多用城市區分,像是北平路、南京路……當時有大量的路要命名,時間又趕,那會兒用以前的命名方式,簡單粗暴也很自然。以下我們就來看看看有哪些你熟悉的「臺灣街道」。「南京東路」是臺北非常繁華的街,還有一個地鐵站就叫「南京東路」。
  • 漲姿勢啊,臺灣的地名原來是這麼來的!!
    近日,臺灣媒體報導大陸遊客對臺灣一些地名非常不理解,比如高雄舊名為打狗,嘉義民雄鄉舊名打貓,「打狗打貓都是地名
  • 臺灣地名背後的故事:「打狗」「打貓」有緣由
    臺北寧波西街   近日,臺灣媒體報導大陸遊客對臺灣一些地名非常不理解報導稱有大陸遊客開始深究臺灣地名,「他們會在網上討論恆春、墾丁、鹿港這些地名的由來,甚至有人搭臺鐵火車,細數從北到南各車站名稱。」的確,地名包含著豐富的自然和人文信息,從地名入手,是深入了解臺灣的一條通道。   臺灣的地名,凝結著荷蘭侵略、鄭成功收復、福建移民、日本人殖民統治、兩蔣敗退臺灣等歷史痕跡,夾雜著臺灣各部落語言、閩南話、客家話、日文等發音,幾乎每一個地名背後都有故事。
  • 大陸學生看臺灣:臺北城區的街道名
    因為在這裡,看到的街道名稱,竟然幾乎都是大陸的地名。穿行在臺北的大街小巷,如同穿行在大陸的某個地方,很是有趣。一路走下來,還經過了漢口街、漢中街、峨眉街、成都路、昆明路、西寧南路等。  臺灣大學的偉琦同學,自告奮勇地為我們盡起導遊的義務,一路上很盡職地給我們介紹西門町每條街的特色美食。昆明街牛店的滿漢牛肉麵,峨眉街的阿宗面線,成都路的楊桃冰,西寧南路的低脂雪糕……看到熟悉的街名,遇到如此多耳熟能詳的美食,小夥伴們少不了坐下來大飽口福。
  • 臺灣地名的大陸情結:懂中國地理就不怕迷路
    「作為寫在大地上的歷史,地名有著和生命一樣豐富和深刻的內涵。一個臺灣地名,就是一個歷史片段,就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它猶如陳年老酒,甘醇綿厚,愈久彌香,值得我餘生慢慢品味。」5月16日,與記者聊起新書《臺灣地名溯源》(海風出版社出版),福建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陳名實的言語中透著幾分謙遜。  對臺灣歷史文化十分關注的陳名實,對臺灣地名亦有濃厚的興趣。
  • 臺灣的路名很中國,港澳的路名很西化,那我們的路名呢?
    01臺灣的路名很中國臺灣並不遠,一個多小時的飛行,但感覺上這個形似芭蕉葉的海島,卻比到最北的黑龍江還遠。「忠孝路」和「中山路」將臺北劃分成了4個區塊,每個區塊裡面的道路都以中國各個省和市的名字來命名,也以各省的方位來定。東北向的區塊,你可以看到長春路、遼寧路、敦化路、松江路、龍江路、永吉路,還有延吉街、錦州街、四平街、撫順街等等。
  • 大陸遊客到臺灣旅遊,看到臺灣發展後感到失望,和想像中的不一樣
    文/隨風飄散大陸遊客到臺灣旅遊,看到臺灣發展後感到失望,和想像中的不一樣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在各種地方旅遊,尤其是在假期的時候,中國有很多景區都是人擠人狀態,讓很多前來旅遊的遊客心裡都是非常的心累
  • 臺灣地名中大量的大陸元素,體現了兩岸人民的親緣關係
    由祖國大陸遷往臺灣的移民都很珍視自己與祖國大陸的親緣關係,特別注重地緣和血緣關係的延續和推展,這也是當今臺灣姓氏眾多的原因。歷史上遷往臺灣的移民中,有些人因種種原因而再也沒有回過故鄉。這些人背井離鄉,歷盡艱險,飄洋過海來到臺灣定居下來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故土和親人的思念日益加深。為了使後代牢牢記住自己的祖根所在,他們往往以自己的姓氏或籍貫所在的府、州、縣名來為新居的冠名,現在臺灣很多地方都保留著這類地名。
  • 臺灣開放健檢美容遊 三大優勢吸引大陸遊客
    據介紹,世界衛生組織(WHO)2002年曾評定臺灣地區的醫療服務為亞洲第一,此後經過臺灣當局的著力推動,目前臺灣已有12家醫院憑藉照顧病患品質和安全的水平,通過全球醫界公認可信度最高的JCI國際醫院評鑑。  韓國素以整形美容著名,也是很多大陸居民出境整容的首選。但據王志剛介紹,韓國每5名整型醫師中就有一名來臺灣學習過。
  • 臺灣九份一民宿疑瓦斯洩漏 12名大陸遊客送醫
    發生事件的民宿(中時電子報)海外網4月24日電 今日(24日)清晨5時許,新北市九份瑞芳區頂路1間民宿,疑似瓦斯洩露,導致13名住宿的大陸遊客感到不適,所幸全部送醫後據臺灣中國時報消息,新北市消防局第6大隊24日表示,這家民宿一氧化碳濃度超標,達到濃度35ppm,現場共有來自上海的7男6女旅客,其中6人送基隆長庚醫院、3人送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4人送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13人目前意識皆清醒,只有1人有輕微症狀,另外12人預防性送醫。據報導,消防隊出動救護車5臺,出勤人員24人到場救援,詳細原因尚待進一步查清。
  • 遊客團在臺灣阿里山遭遇車禍 16名大陸遊客來自西安旅行團
    原標題:突發:一大陸遊客團在臺灣阿里山遭遇車禍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消息,一輛載18名大陸遊客團成員的遊覽車今天中午在臺灣嘉義縣阿里山公路78公裡,竹崎鄉十字村路段,與休旅車發生碰撞車禍。  一輛載18名大陸旅遊團成員的遊覽車中午在嘉義縣阿里山公路78公裡,竹崎鄉十字村路段,與休旅車發生碰撞車禍。
  • 臺灣阿里山小火車翻車致使5名大陸遊客遇難(圖)
    昨日中午,臺灣嘉義阿里山森林鐵路神木支線觀光小火車發生翻車事故,目前已確認造成5名大陸遊客遇難。事故發生時,有兩個來自廣東的旅遊團正在小火車上。其中廣東中旅的旅遊團坐在第一節車廂,團友毫髮無損;廣東風光旅行社組織的1個赴臺旅遊團有1名遊客被確定死亡,另有3人重傷須動手術,14人輕傷,均已送當地醫院救治。
  • 為什麼臺灣來大陸的遊客在增加,而大陸去臺灣的遊客卻在減少?
    為什麼臺灣來大陸的遊客在增加,而大陸去臺灣的遊客卻在減少?大陸整體旅遊業升級,吸引力在增加大陸整體旅遊業升級,設施軟硬體都在提升。包括舊景點的改造、新景點開發、住宿交通和餐飲業的升級,都是讓大陸旅遊業繼續『發燒』的重要因素。
  • 大陸遊客臺灣屏東遇車禍
    原標題:大陸遊客臺灣屏東遇車禍   8月27日,救援人員在臺灣屏東縣翻車事故現場進行處置。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電一輛搭載大陸遊客的車輛27日下午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發生翻車事故,造成1名大陸遊客死亡,另有15名大陸遊客受傷送醫。   據臺灣觀光部門人士介紹,事故發生在屏東縣恆春鎮,事故車輛上載有16名大陸遊客,另有司機和臺灣導遊各1人;罹難遊客為女性,姓胡,今年58歲。
  • 解說臺灣地名
    現在,不少大陸遊客已進入深度遊臺灣階段,在臺灣搭客運、火車,或者騎著自行車上山下鄉,有不少難以從字面理解的地名引起大家的興趣。探究地名不僅滿足好奇心,也是深入了解一地的途徑,現就筆者了解的一些地名與讀者分享。宜蘭舊稱「噶瑪蘭」、「蛤仔難」,來自宜蘭平原上的原住民平埔族分支「噶瑪蘭」。
  • 臺灣網友坐不住了:支付寶都裝了,大陸遊客怎麼還不來?
    最近幾天,論壇上臺灣網友的吐槽火了一把,並且引發了網友熱議。那麼這位網友吐槽了什麼?事情是這樣,一位叫做"旅行蛙蛙"臺灣網友在一個叫做卡提諾的論壇上發了帖子,帖子的主要內容是:支付寶都裝了,沒想到大陸遊客還是不來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