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精神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國主義的威脅,敲詐,核訛詐。
核武器原子彈是紙老虎
毛主席在1946年說過,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直到60年代,毛主席都還是這麼認為的,原子彈是美國反動派用來嚇人的一隻紙老虎。
毛主席也因此被稱為是世界上蔑視核武器的第一人,原子彈看似可怕,實際上並不可怕,決定戰爭勝敗不是靠一兩件新型的武器,而是人民。
為什麼說原子彈是紙老虎?1946年8月13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了幾顆原子彈,毛主席是這麼說的:「原子彈能不能解放戰爭顯然不能,原子彈不能使日本投降。」原子彈並不能打敗日本的氣焰。
雖蔑視原子彈,但不能沒有原子彈。
1955年毛主席就研究核武器戰略作出了重要決策,毛主席的意見是要搞原子彈,但我們不先進攻別人,別人要是使用原子彈進攻我們,我們就要防禦,我們要用原子彈反擊,我們的一貫方針是積極防禦,不是消極防禦的戰略方針。
我國鄭重承諾絕不對無核武器國家使用核武器,在面對有核武器的國家,我們也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子彈不是用來打仗的,這隻紙老虎是用來捍衛主權的,保護人民的,使得人民不受帝國主義威脅的。
毛主席高瞻遠見,如果60年年代沒有原子彈,沒有衛星,我國現狀不知道該是什麼樣子,兩彈一星反映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力量,標誌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旺發達。
但早期對於原子彈的研究爭議是很大的,高層意見不統一,且國內正面臨著糧食的缺失,在這個年代頂著飢餓去做這件事情,顯得並不是時候。
爭議不休的時候,毛主席拍板決定,還是要堅持將核武器的工作進行下去,核武器的研究不單單是為了自衛,也為了保衛世界的和平,打破核訛詐和核威脅,防止他人濫用核武器,並防止核戰爭,最終達到消滅核武器的目的。
在毛主席的高度重視下,錢學森不負眾望,順利完成了這一項艱巨的任務。
兩彈一星不只是項目,更是一種精神
在這裡我們不單單要為毛主席的高瞻遠見鼓掌,也要為在這艱難時期,頂著飢餓,扛著核輻射,深夜埋頭苦幹的工作人員致敬。
兩彈一星的工作人員,很多人都飽受核輻射的巨大傷害和折磨,成功是無數人的巨大付出和犧牲才能換來的,
1958年蘇聯單方面終止合同,撤走了所有的專家,在這緊要關頭,毛主席主導「自己動手,從頭摸起」,全體工作人員也並沒有因此放棄,而是團結一致,大膽動手,突破了重重艱難,靠著驚人的毅力和勇氣,經常性的通宵研究,把祖國的興旺發達放在第一位,默默地付出,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用滿腔熱血完成了讓祖國為他驕傲的民族事業。
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
張愛萍:我們已看到火球,蘑菇雲正在上升,鐵塔已經消失……
周總理當即代表中央,向原子彈研製和參試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
當毛澤東聽到這一報告後,更為嚴謹地提出「是不是真的核爆炸?要繼續查清楚」。
毛主席沒有老淚橫流,正是這種嚴謹的態度,促使我們走得越來越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