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說中國人的信仰 揭示「革命與傳承」的真理

2020-12-12 鳳凰網讀書

點擊播放按鈕,可以「聽」新聞

一 導言

中國共產黨是有信仰的黨,中國共產黨開創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有信仰的國家,任何人忽略這一點將會在認知上犯下致命錯誤。中國人歷來是有信仰的,中國共產黨賦予了中國人的信仰以全新的面貌。九十年來,共產主義信仰與中國本土信仰的融合過程已經完成,符合中國國情、服務中國社會、能夠滿足大多數中國人生存與發展需求的「和諧信仰模式」,已為全民接受,並在中國文化的大土壤中繼續發酵。這一模式的優點在於,她通過自我價值認定,重建倫理道德,引領經濟發展,護航政治改革,領導文化創新,凝聚了人心,維護了穩定,為中國的復興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心理支持與理論支撐,她使人們認識到:信仰是中國軟實力,建設中國人的信仰是一項必須完成的新的工作。九十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建設有信仰的家園做出了巨大努力,付出了巨大犧牲,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們不能忘記革命先烈,更不能忘記先烈們的囑咐:一定要把中國與整個世界建設成一個幸福的家園,這是我們亙古不變的信仰,她是革命的誓言,是愛的宣言。

就其本質而言,中國人的信仰不是政治信仰,也不是宗教信仰,而是根植於中國文化基礎上、根植於人類共同價值觀的「人的信仰」。中國人、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因為堅持了這一體現了人類共性與普遍追求的「人的信仰」,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毛澤東主席與胡錦濤主席在不同歷史時期對中國人的信仰(即「人的信仰」)皆有深刻理論,這一理論為中國的前進與發展指明了道路。這不僅關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關乎人類的和平。站在信仰的高度,我們發現: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與中國文化結合的產物,胡錦濤觀念是在馬列主義原則下中國文化的直接運用。作為「開國之君」,毛澤東主席用土辦法加洋理論解決了中國的實際問題(指中國傳統智慧加上馬列主義)。作為「盛世明君」,胡錦濤主席用新思維打開了新局面(指用和諧理論建設世界)。兩位主席身上,都有中華文明偉大的傳承,他們靈活地運用了中國文化中「革新與傳承」易道的精髓,使中國共產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斷獲得新的成功。

胡錦濤主席是中華民族復興的總工程師,是中國文化的當然弘揚者(當然也是中國文化的保護人),和諧思想是毛澤東思想與孔子思想完美結合的產物。中國共產黨通過不斷的學習,正在較為熟練地運用傳統治理智慧,服務人民,推動中國社會與整個世界融為一體,朝著人類的終極目標——共產主義大同社會——勇敢進發。中國共產黨以其徹底的革命性與近年重新被賦予的中國文化特質,成為當今世界公認的第一大黨,承擔著繼續解放全人類的偉大使命。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毛澤東思想照耀下、胡錦濤思想領導下,樹立起體現了人類共同價值觀的中國國家信仰,為深陷信仰危機的人類帶來希望。中國正在且永遠以仁愛、和諧、真誠,全力服務世界,勇敢面對未來。

二 對毛澤東思想的全新定義

作為農民的兒子,作為「草根主席」,毛澤東主席了解中國社會的底層。作為孔子、孟子的哲學弟子,作為屈原、李白的詩歌傳人,毛澤東主席達到了中國文化的高層。這樣一位有著人生苦難的主席,他不可避免地看到了中國的憂患。這樣一位有著強烈求知慾望、嗜書如命、勇於探索真理的主席,他同時看到了人類的希望。他和他的戰友、人民一起找尋,終於找到了一條最適合中國的道路,而「毛澤東思想」的誕生,正是對這一道路的高度總結。路,正在行走。因為有了開路者的命名,使後來人感到放心。這不是一條普通的路,而是一條救贖之路,一條信仰之路。

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與中國文化結合的產物,中國共產黨是共產主義理想與中國人信仰結合的產物。西方「洋理論」進入中國後,不可避免地被改造、被同化,最終他適應了中國國情,並最終服務於中國人民。在這樣的前提下,全體中國人授予了他存在的合法權。任何理論,如果他與全體中國人的生存與發展無關,不是在中國價值觀裡運作,將很快失去在中國生存的條件,成為空中樓閣。毛澤東思想之所以不是空中樓閣,就在於他的現實性,同時具有歷史的傳承與時代的前膽性。毛澤東,這位偉大的赤子,中國人的神聖衛士,他用他的精神捍衛了中國的尊嚴,捍衛了中國價值觀、中國文化的尊嚴,使中國不至於被西方「吃掉」,全體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他所開創的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會忘記他。

毛澤東主席的成功之處在於:他深深知道中國人的信仰,也深深知道中國人的問題,並且深深知道中國人的出路。他深入了社會的底層,達到了思維的高層,用最經典的中國語言揭示了「革命與傳承」的真理。他告訴世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是為了破壞,而是為了建設一個信仰的家園。毛澤東主席不愧是中國人信仰的導師。

三 毛主席說中國人的信仰

1.說人的力量

★「他們(中國無產階級)失了生產手段,剩下兩手,絕了發財的望,又受著帝國主義、軍閥、資產階級的極殘酷的待遇,所以他們特別能戰鬥。」(《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6.3)

毛主席揭示:一,信仰產生於生存欲望,最底層的中國人的樸素信仰就是過上好日子。二,殘酷的生存環境使中國人的信仰天生具有戰鬥性,具有革命性。

2.說神權的動搖

★「神權的動搖,也是跟著農民運動的發展而普遍。」(《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7.3)

毛主席揭示:中國人真正的信仰不是對神靈的信仰,而是對真理的信仰。真理當然是神聖的,但最終服務於人。中國人相信真正的信仰必定有益於人本身,這是中國人看待一切信仰的標準。

3.說信仰貴在打破形式

★「菩薩是農民立起來的,到了一定時期農民會用他們自己的雙手丟開這些菩薩,無須旁人過早地代皰丟菩薩。」(《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7.3)

毛主席揭示:一,信仰是人自己的事,任何人無法代辦。二,打破形式,回到真理。

智懷王少農註:菩薩就在打破中,此為中國禪。毛主席深知此道。

4.說敬神的方式

★「神明麼?那是很可敬的。但是不要農民會,只要關聖帝君、觀音大士,能夠打倒土豪劣紳麼?「(《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7.3)

毛主席揭示:神明是可敬的,但人的事不可能讓神明包辦,人的幸福也要靠自己爭取。這就是信仰的真諦。

智懷王少農註:敬神的最佳方式就是自己爭取幸福,這樣神也安心。

5.說革命者的清規戒律

★「湘鄉的嘉謨鎮實行不吃好飲食,用果品祭祖。」(《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7.3)

毛主席揭示:信仰的革新要求人過最艱苦的生活,用最樸素的方式告慰先祖。

智懷王少農註:「不吃好飲食」,這是守(內在的)戒律;「用果品祭祖」,這是素祭,合於古禮。不跟從今世的風俗,就回到了原古的真理。

6.說護生

★「牛。這是農民的寶貝。『殺牛的來生變牛』,簡直成了宗教,故牛是殺不得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7.3)

毛主席揭示:革命者有仁愛之心,革命者普渡眾生,他來並不是為了殺。

智懷王少農註:「聖人之心惠及禽獸」,毛主席不殺牛,並有因果報應的觀念,這是受他信佛的母親的影響。毛主席是一位潛在的、虔誠的佛教徒,他從來沒有把宗教一棍子打死,這種對信仰的包容態度值得我們繼承與學習。

7.說移風易俗

★「拜年陋俗,議決禁止。」(《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7.3)

毛主席揭示:一定要移風易俗,才能回到文明的生態。

智懷王少農註:年節是中國腐敗的溫床,拜年是貪汙節,腐敗節,跑官節,殺人放火節,也是中國家庭的陣痛。周禮就中國上上下下的節慶方式做出了嚴格規定,不允許「全民狂歡」。國家要嚴格控制節慶,避免在最熱鬧時造成最大的悲劇。當今盛世,國家要引導國民清心寡欲,不能放縱國民,盛唐的衰敗就是前車之鑑。

8.說革命的威力

★「從禹湯文武起吧,一直到清朝皇帝,民國總統,我想沒有那一個朝代的統治者有現在農民協會這樣肅清盜匪的威力。」(《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7.3)

毛主席揭示:太平盛世的開創一定要用強有力的手段。

智懷王少農註:這樣強有力手段是人心的力量,是人性的力量,是信仰的力量。

9.說文化的形成

★「中國歷來只是地主有文化,農民沒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農民造成的,因為造成地主文化的東西,不是別的,正是從農民身上掠取的血汗。」(《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7.3)

毛主席揭示:文化是人民創造的,廢除一切文化特權。

智懷王少農註:「有教無類」,這也正是孔子的主張。當今中國有形成特權社會的趨勢,官二代、富二代凌駕於人民之上,其特權應從根本上廢除。文化形成於人民,但為社會的「頂層」所享受。因為社會分工不同,人分階層,但從本質而言,文化就是文化,是全民性的,不能分階層,因此,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文化,這是國家的天職。

10.說革命的目的

★「中國的民主革命的內容,依國際及中央的指示,包括推翻帝國主義及其工具軍閥在中國的統治,完成民族革命,並實行土地革命,消滅豪紳階級對農民的封建的剝削。」(《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1928.10.5)

毛主席揭示:中國革命的目的是帶領全體中國人建造平等、幸福的家園,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信仰。

智懷王少農註:從湯武革命到共產黨鬧革命,中國人的這一信仰訴求從未間斷,中國人追求幸福的腳步不會停止,中國人越戰越勇。

11.說黨的組織工作

★「紅軍所以艱難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井岡山的鬥爭》,1928.11.25)

毛主席揭示:作為一支有信仰的隊伍,中國共產黨的成功秘訣就是思想工作與組織工作做得好,深入了人心,又超越了人性的障礙,通過強化宣傳,用強有力的手段把人組織起來,用共同價值觀來獲得自我認同並自覺加入團隊,用共同理想來開道,用共同信念來戰鬥,故能勇往直前,依靠集體力量升華自身,贏得戰鬥,獲得成功。

智懷王少農註:此即儒家「治心」之道。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義」,充分運用信仰的力量去戰鬥,將創造奇蹟。勵志工作、宣傳工作、組織工作,這是中國文化的專長,中國共產黨人很好地繼承了這一遺產,改換的是形式,不變的是信仰的本質。

12.說共建樂土

★「土地分配的標準:所有鄉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井岡山的鬥爭》,1928.11.25)

毛主席揭示:人人擁有生存權,人人擁有土地權,一定要建設所有人的共同家園。

智懷王少農註:這不是簡單的平均主義,而是體現了應有的仁愛。「不患寡而患不均」,小部分人佔據大部分土地、財富,這是人類文明的結症,人民對公平、公正的呼聲從未停止。

13.說君子要有主次觀

★「人人變成了謹小慎微的君子,就會忘記黨的政治任務,這是很大的危險。」(《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1929.12)

毛主席揭示:幹大事目標要清楚,不能陷入人與事的泥潭。任何時候牢記信仰,工作生活有方向。

智懷王少農註:知大節即為君子。君子嚴於律己,但並不要求自己完美;寬於待人,但也不是沒有底線。無論何時何地都有包容心、寬恕心,才能前進。「夫子之道,忠恕而已。」金無足金,人無完人,識大體就是好同志。胡錦濤主席提出「包容性增長」,這是對孔子思想與毛澤東思想的最大最好的繼承。中國包容世界,才能建設和諧世界。

14.說信仰的全民性

★「樹立全國革命群眾的信仰,如蘇聯之於全世界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1.5)

毛主席揭示:信仰是個人的事情,也是全民、全國與全體人類的事情。從本質上講,不允許人游離於信仰之外,正因為有了共同信仰,人的生存才有認同感與安全感。共同信仰把人聯繫在一起。

智懷王少農註:燎原的不是星星之火,而是亙古不滅的信仰的火種。

15.說人不能代天行事

★「馬克思主義者不是算命先生,未來的發展和變化,只應該也只能說出個大的方向,不應該也不可能機械地規定時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1.5)

毛主席揭示:中國人的信仰是現實的,不誇海口,不說神話,拒絕萬能,也不人為製造某一時間以實現某一幻想,統統那些都經不起歷史檢驗。中國人的信仰是嚴肅認真的,因此要踏實走好每一步。

智懷王少農註:代天行事,天必滅之。中國人對天道的威嚴有深刻認識,因此一直保持了應有的謙卑,這是中華民族族群生存的前提。今天我們重讀毛主席這段話,有助於我們認識與應對目前這個天災人禍頻繁的世界。

16.說反對空想主義

★「在國內戰爭中企圖進行和平的,為將來所應有而現在所不應有的,為將來的環境所許可而現在的環境不許可的那些經濟建設工作,只是一種瞎想。」(《必經注意經濟工作》,1938.8.20)

毛主席揭示:當下人做當下事,信仰不僅僅是信念,理想也絕不是幻想。作為一個有信仰的人,必須用信仰改造眼下的環境,任何人跳不過現實的存在,只有勇敢面對今天,才有明天。

智懷王少農註:信仰只在現實中誕生,並且,信仰一定要解決實際問題才是真正的信仰。

17.說反對官僚主義

★「動員群眾的方式,不應該是官僚主義的。」(《必須注意經濟工作》,1933.8.20)

毛主席揭示:作為有信仰的中國共產黨員,他以推翻官僚主義為己任,當然自身不應該是新的官僚。嚴格地說,中國共產黨的幹部不能稱官員,他與人民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是人民公僕,是引導員,是服務員。智懷王少農註:毛主席從來沒說過「管理群眾」類似的話,而是說「動員群眾」,這就說明了,黨員幹部與群眾間最根本的關係是去發動,去引導,而不是盲目指揮,更不是進行特權管理。重新認識毛主席關於黨群關係的經典言論,對當今維穩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18.說文化的重要性

★「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眾的政治和文化的水平,這對於發展國民經濟同樣有極大的重要性。」(《必須注意經濟工作》,1933.8.20)

毛主席揭示:文化是經濟的推動力,從來沒有撇開文化搞經濟的道理。不是文化的經濟必將淪為拜金主義,沒有信仰的群體必然是弱肉強食的群氓與烏合之眾。作為深知無產階級善與惡雙重天性的中國共產黨,對此應有清醒認識。

智懷王少農註:此即夫子所云「富之教之」的治世良策。毛主席這一思想後來被鄧小平充分認識到。中國如今照著「改革開放+文化復興」的良好勢態雙軌道運行,總的來說,得益於聖人的遺教。

19.說賣國賊

★「假如沒有這一群賣國賊,日本帝國主義是不可能放肆到這步田地的。他們是帝國主義的走狗。」(《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1935.12.27)

毛主席揭示:中國共產黨首先要維護中國的利益,才能在此基礎上建設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的關鍵詞是「中國」,中國共產黨就是服務於中國的共產黨,他建設的是新中國,而不是共產黨中國。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的信仰,偉大的中國誕生了偉大的黨。

智懷王少農註:新時代的賣國賊有了新的形式,凡是背離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傷害了中國文化尊嚴的,破壞了中國人的神聖價值觀的,我們都視之為賣國賊,應教化之。中國共產黨在當下的任務就是帶領全體中國人保護中國文化,維護中國的尊嚴,嚴正捍衛中國人的神聖價值觀,在共同理念裡建設和諧世界。一方面我們不允許文化賣國、價值觀賣國的思想與行為,另一方面我們提倡並維護和而不同,這兩方面都要做到,並且應該區別開來。

20.說亡國

★「不是說中國的事情只能慢吞吞地去幹,中國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幹,亡國的危險不容許我們有一分鐘的懈怠。」(《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1935.12.27)

毛主席揭示:一分鐘之內足以亡國,如果無人警醒。

智懷王少農註: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建設和諧世界免不了鬥爭,甚至戰爭,對此,全黨、全國上下應有清醒認識。

21.說敵強我弱

★「現在我們又說,帝國主義還是一個嚴重的力量,革命力量的不平衡性是一個嚴重的缺點,要打倒敵人必須準備作持久戰,這是現時革命形勢的又一個特點。」(《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1935.12.27)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6.3)

毛主席揭示:革命的力量在於聯合,信仰的力量在於溝通。

智懷王少農註:孟子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國用道的力量獲取成功。毛主席說:「只有統一戰線策略才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策略。」把這一思想運用在當前就是:要在世界各國間建立基於共同價值觀的新的統一戰線,此舉對建設和諧世界至關重要。孔子說:「人能弘道」,要充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要用中國文化作武器,不要用中國武器作文化。

22.說政府的作用

★「在目前,這個政府的基本任務是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吞併中國。」(《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之《人民共和國》,1935.12.27)

毛主席揭示:政府的作用有時效性,但從總的來說,中國政府的作用就是保護中國人民。

智懷王少農註:「保護中國人民」的具體含義有兩點:保護中國人民的生存權與發展權;保護中國人民賴以生存的中國文化與中國價值觀。

23.說戰爭的作用

★「中國的反鴉片戰爭,太平天國戰爭,義和團戰爭,辛亥革命戰爭,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七年的北伐戰爭,一九二七年至現在的土地革命戰爭,今天的抗日和討伐賣國賊的戰爭,都是義戰。」(《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1935.12.27)

毛主席揭示:中國人民歷來為生存而戰,為尊嚴而戰,為信仰而戰。

智懷王少農註:這是一場來自亙古、決定未來的信仰之戰,是消滅戰爭的戰爭,解放解放者的解放。用仁愛替換殺戮,用人心人性的力量撫平創傷。戰爭的終結,我們叫他和諧。

24.說精神裝備的重要性

★「和輕敵者相反,人們太看重了敵人,太看輕了自己,因而採取了非必要的退卻方針,精神上同樣地解除了防禦的武器。其結果是遊擊隊失敗,或者是紅軍的某些戰役失敗,或者是根據地喪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1936.12)

毛主席揭示:一方面我們要放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一方面不能自己解除精神裝備。信仰的戰士心中有寶劍,手中也要有寶劍。

智懷王少農註:老子曰:「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就是這個道理。

25.說反「圍剿」

★「政治動員是反『圍剿』鬥爭中第一個重要問題。號召紅軍和人民全體為反對『圍剿』、保衛根據地而鬥爭。」(《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1936.12)

毛主席揭示:不同意識形態之間必然形成圍剿與反圍剿,在利益達成之前,不可能沒有圍剿與反圍剿。信仰的戰士必須是突破能手,很多時候必須要準備孤軍奮戰。

智懷王少農註:現在某些國家依然亡我之心不死,試圖「圍剿」中國,中國對此嚴正反擊。不是用道理來說話,而是用力量來說話。最終要達成和解,但不可以自御武裝。

26.說利用敵人的資源

★「我們建立軍事工業,須使之不助長依賴性。我們的基本方針是依賴帝國主義和國內敵人的軍事工業。倫敦和漢陽的兵工廠,我們是有權利的,並且經過敵人的運輸隊送來。這是真理,並不是笑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之《殲滅戰》)

毛主席揭示:要善用敵人的資源打垮敵人。不要重複生產,要用「現成」的武器來戰鬥。人心向背決定戰爭勝負。好在歷史是人民寫的。軟武器勝過硬武器,軟實力勝過硬實力。我們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敵人的飛機大炮,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智懷王少農註:「借力打力」是中國功夫,「以子之矛來戳子之盾」是中國哲學。毛主席教導我們要繼續利用帝國主義的「威風」使中國更好地壯大起來。崛起的中國不挑戰現有國際秩序,要讓現有國際秩序為我所用。我們建設和諧世界的步伐晝夜不停,我們建設和諧世界的方法充滿智慧。

27.說信仰是講信用

★「共產黨的『言必信,行必果』,十五年來全國人民早已承認。全國人民信任共產黨的言行,實高於信任國內任何黨派的言行。」(《關於蔣介石聲明的聲明》,1936.12.28)

毛主席揭示:信仰的力量不在於別的,就在於真誠,就在於講信用。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打敗了國民黨政權,就在於國民黨出爾反爾,失信於民,而中國共產黨取信於民,用人心的擁護獲得了成功。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即此。

智懷王少農註:毛主席原文引用孔子的話:「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論語》),並以此作為思想武器,可見毛澤東思想裡確實有孔子思想。在人類智慧的最頂端,智者思想的結合是必然的,也是和諧的。

28.說信仰的失去

★「共產黨是否同意三民主義?我們的答覆:是同意的。三民主義有它的歷史變化。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的三民主義,曾經因為孫先生與共產黨合作加以堅決執行而取得人民的信仰,成為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勝利的革命的旗幟。但是一九二七年國民黨排斥共產黨(清黨運動和反共戰爭),實行相反的政策,招致革命的失敗,陷民族於危險的地位,於是三民主義也就失去了人民的信仰。」(《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1937.5.3)

毛主席揭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初使信仰確立的,就是後來使信仰失去的。其中的關鍵無外乎兩點:是否能堅持?是否能進步?變中有不變,不變中有變,信仰不是一個僵化的概念,而是在運動中發展的真理。

智懷王少農註:信仰不是牆頭草,一定要有堅持。堅持出真理,堅持出信仰。孔子說的「仁者愛人」,就是毛主席說的「為人民服務」。這是永遠不會失去的信仰。

29.說要有精神領袖

★「我們死去的若干萬數的黨員,若干千數的幹部和幾十個最好的領袖遺留給我們的精神,也就是這些東西(指大公無私的革命精神)。」(《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鬥爭》,1937.5.7)

毛主席揭示:信仰的隊伍要有精神領袖,用大公無私的革命精神引領戰鬥。

智懷王少農註:此之謂犧牲,此之謂獻祭,此之謂十字架。革命精神與宗教精神實有共通處,都是發現「大我」、「真誠」,勇於奉獻,並且甘於奉獻。這種精神領袖是寂寞的,因為只有身處寂寞,他才能為大眾思考。他生活在群眾中,又存在於群眾之外。他紮根於人性的土壤中,故爾結出天道的果實。

30.說真理在前進

★「馬克思列寧主義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闢認識真理的道路。」(《實踐論》,1937.7)

毛主席揭示:真理在前進。唯其進步,方可稱真理。

智懷王少農註:中國文化注重知行合一,孔子說「人能弘道」,暗示我們道在弘揚之中。如果你不去弘揚,那麼很可能就沒有道。

31.說解決問題的方法

★ 「不同質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質的方法才能解決。」

★ 「新陳代謝是宇宙間普遍的永遠不可抵抗的規律。」

★ 「我們中國人常說:『相反相成。』就是說相反的東西有同一性。」(《矛盾論》,1937.8)

毛主席揭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就是在矛盾中發展。以矛盾為武器,而不是以矛盾為障礙。

智懷王少農註:老子曰:「上善若水」,在水的面前,矛盾是不存在的,他只管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白天的一切矛盾都將在黑夜中靜止,而黑夜的一切矛盾也將在黎明真相大白。作為有信仰的人,積極、樂觀、淡定看待世間一切,無所謂矛盾不矛盾。這是禪,這是道,這是聖人的智慧。

32.說民族文化的復興

★「我們民族好的東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來一個恢復,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加快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6.3.5)

毛主席揭示: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歷史使命就是復興中華民族,包括復興中國文化。在革命過程中丟掉的遺產,必須要儘快復興起來,也必定能復興起來,只有這樣,才無愧於子孫後代。

智懷王少農註:革命必然帶來革新,在革新過程中發現要有復興才能完成,因此說到底,真正的革命是一場復興。前赴後繼、轟轟烈烈的中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華民族自發的復興運動,這場偉大的復興運動,在毛澤東主席推動下發展到了高潮,又在胡錦濤主席引導下漸次完成。胡錦濤主席的和諧理論是中國革命與中國改革開放的大總結,大圓滿,大成就。和諧是復興的標誌。從毛澤東主席到胡錦濤主席,九十年來,中國共產黨實現了歸位,中國實現了復興,重新擔當起引導人類的重任。

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理論武器和精神財富,也是中國繼續進行改革開放、全面復興中華民族的精神基石和精神支柱。只要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渝地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中華兒女的精神歸依,緊密結合中國社會發展的實際,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凝聚精神,用發展的觀點面對問題,分析並解決問題,不斷用共產主義信念提升國家軟實力,中國人民一定會在站起來之後,超越富裕,走向幸福而強盛的未來。重讀《毛澤東選集》,我們會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鞏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馬克思主義指導觀,牢固樹立起科學、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信仰馬克思主義,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會更加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會更加增強,民主法制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會更加增強。我們就會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並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前進的力量,徹底解放自己,為構建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作出中國人、中國應有的貢獻!

[轉載務必註明來源:人民網讀書頻道。文章不代表人民網讀書頻道觀點,只代表署名作者的個人意見。]

(責任編輯:實習生韓洋)

相關專題

相關焦點

  • 高志:中國人的信仰,從孝道中來
    今天見到高志,說到他最崇拜誰,他想了一下,這樣回答:「我是50後的,受到的都是正統的革命理想教育,從小是背毛澤東語錄長大的。在我們那個時代毛澤東的話句句是真理,其實到現在也是一樣的,你去讀一讀《毛選》,真的是句句經典」。「他老人家說的都對。
  • 毛主席評價此人:「他很能堅持真理!」
    毛主席一生南徵北戰,見慣了大場面,在革命鬥爭時,即使他被人排擠打壓,依然也能夠堅持真理不動搖,許多歷史人物都有這種珍貴的品質,西漢著名將領趙充國也是其中一位,而且得到了毛主席的讚揚。在趙充國的堅持下,漢宣帝開始召集大臣商討,一開始贊成他的很少,後來趙充國不斷上書,最終大臣們也都心悅誠服了,對此毛主席評價道:「這個人很能堅持真理,他主張在西北設屯田軍,最初贊成者中有十之一二,他因堅持真理,後來得到勝利,真理的貫徹總要有一個過程,但要堅持!」
  • 真理是什麼?愛因斯坦的信仰是宗教嗎?
    有人說真理是語言、數學等意識工具給出的約定,按照這個說法,真理是人類意識中的產物,無論是絕對真理還是相對真理。以此為基礎,真理是認知信息的一種。為了解釋概念上的混亂,就有了「相對真理」,如果這樣,經驗認知是有適用範圍的可以理解,那觀念類認知是各自有各自的真理。看來,把真理理解為一種人類認知,只能有相對真理,並且相對真理還只適用於經驗類認知,觀念類認知中即使是相對真理也沒有共同標準,可以說觀念類認知中並不存在真理,他們的真理是各自都在自己的天空下。
  • 中國人的信仰是什麼
    中國人的信仰中國人有信仰嗎?『有』。為什麼我們這樣肯定地回答呢?因為我們談起信仰,大多數中國人把政治信仰和個人信仰混為一談。認為馬列主義實現共產主義是中國人唯一信仰,傳承五千年文化的儒釋道思想是迷信,所以中國人就沒有信仰傳承的歷史根基,也就沒有信仰。把看命、算卦、風水、巫婆、跳大神等一系列糟粕的東西都歸罪於儒釋道,認為是儒釋道是迷信、是鎖住人民翻身的鎖鏈。由於人們對信仰的錯誤認識,『破除迷信』的口號響了這麼多年,誰還敢有個人信仰呢。所以,大多數有個人信仰的國度把我們中華民族稱之為『野蠻民族』。沒有信仰怎麼野蠻掛上勾。
  •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簡考
    ,是我們熱愛智慧者更好的選擇,也是我們的責任;因為儘管兩者都很寶貴,但是信仰要求我們尊崇真理勝於朋友。】 「柏拉圖是朋友,但是真理是更大的朋友。」 從這個拉丁文句子,才發展出中文的「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我們一般都是十分認同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一理念的,不過,現在真正這樣去做的人不多,我們曾經充滿激情地討論過檢驗真理的問題,可惜,後來沒有能夠深入討論熱愛真理,維護真理的問題。
  • 中國人沒有信仰嗎?為何說大部分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
    前段時間和友人聊到中國人的信仰時說到,中國人是沒有信仰的民族。你看不論是佛堂還是道觀,都會看到一個功德箱,燒的香也有高香和普通香的區別;而來拜佛或者拜道的人心理都是想的,你保佑我,家人平安,發大財等等。其實這裡可以看到,中國人並不是沒有信仰,而是把佛啊道啊看成是有大能力的「人」,通過向「他」賄賂從而幫助自己做到「自己達不到的能力之事」。
  • 中國人最大的信仰是什麼
    中國人最大的信仰,是自己的祖先。我們知道世界有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這三個宗教是世界上好多人的信仰。我們華夏民族,從古到今,沒有一個統一的宗教信仰,我們常說的佛道儒,看似是三個宗教,儒家不能叫信仰,他是一個學派,佛教是印度傳入,被儒家改良後的佛教,道教是土生土長的,他起源與道家思想,本身沒有統一的教義,流派眾多,內部都不能統一,所以更不能一統全國。
  • 中國革命內憂外患,毛主席應運而生
    西方人,中國人認為,從匈奴到日本的這些民族,都是黃種人,實際上從分子人類學來看他們並不是黃種人,他們只是混入了大量華夏人血統的棕種人。而中國國內的大多數被人為識別和憑空發明出來的「少數民族」,他們也根本不是什麼少數民族,他們都是華夏人。 中國革命的接力賽,推翻舊棕人勢力滿族的統治,由孫文袁世凱聯袂完成。戰勝新棕人勢力日本的侵略,由國共兩黨和白人聯手,一起完成。
  • 毛主席的翻譯,把主席的話翻譯錯了,會有啥後果?
    這是一篇毛主席學英語的故事。1946年8月,供職於蘇聯《莫斯科新聞》的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輾轉反側來到中國大西北,革命聖地延安。他們深為毛主席革命理想感動,「愛上紅軍,愛上中國」,在延安,他們紛紛與朱德、周恩來、毛澤東等結下深情厚誼。史沫特萊在中國12年,一度要求入黨;斯諾為中美建交立下偉功,死前要求把部分骨灰葬於中國;而這次來的斯特朗,則在晚年乾脆定居中國北京。
  • 傳承「雷鋒信仰」託舉「民族力量」 武警北京總隊執勤第三支隊「小...
    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2日電(記者謝東櫻 通訊員王志斌 姜翰)一個國家需要信仰的力量,一個民族需要英雄的力量。1963年,毛主席號召全黨全國全軍「向雷鋒同志學習」,56年間,「雷鋒精神」灑滿華夏大地,託舉起了東方文明古國的厚實底蘊,凝聚起了億萬中華兒女的民族力量。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全文)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6頁)這就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一個理論,是否正確反映了客觀實際,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會實踐來檢驗。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一個基本原理。   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毛主席說:「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誰發現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誇張,而依靠客觀的實踐。只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尺度。」
  • 信仰之劍熠熠閃光
    徐向前元帥曾這樣評價說:「蔡威烈士在研究密碼方面顯示了出眾的才華,被紅四方面軍指揮員譽為『軍中活菩薩』,這是指揮員們發自內心的讚美。」蔡威是紅四軍無線電通訊與技偵工作創建人之一,集「聽風者」「看風者」和「捕風者」於一身,能聽懂「天外之音」,可解讀「無字之書」,是與「風」打交道的奇才,為中國革命做出了獨樹一幟的卓著貢獻。
  • 真理之甘,信仰之源!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
    重溫真理味道 汲取信仰力量:做「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1920年,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出版,這是《共產黨宣言》的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翻譯和出版,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理論開始系統地引入中國,也為不久之後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誕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對此後中國的革命、建設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 品真理之甘 溯信仰之源 陳望道之子將回義烏分享「真理的味道」
    100年前,陳望道在故鄉義烏分水塘村的一個柴房中,完成了《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首譯,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是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點燃了中國革命的火種。為配合《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首發,特邀請陳振新在「品真理之甘 溯信仰之源」見證卡上親筆籤名,共同見證信仰的力量。據悉,陳振新將於8月22日出席《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首發儀式。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經典,收藏)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6頁)這就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一個理論,是否正確反映了客觀實際,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會實踐來檢驗。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一個基本原理。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毛主席說:「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誰發現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誇張,而依靠客觀的實踐。只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尺度。」
  •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並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 8月6日,河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暑假實踐隊舉辦了紅色文化宣傳活動,活動有物理學院實踐部主辦,參與成員包括在家的初高中生及其家長。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提高了在家的初高中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可,產生了十分積極地影響。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毛主席一貫嚴格要求不斷用革命實踐來檢驗自己提出的理論和路線。一九五五年毛主席在編輯《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的時候,寫了一百零四篇按語。當時沒有預料到一九五六年以後國際國內所發生的階級鬥爭的新情況。因此,一九五八年在重印一部分按語的時候,毛主席特別寫了一個說明,指出這些按語「其中有一些現在還沒有喪失它們的意義。其中說:一九五五年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決戰取得基本勝利的一年,這樣說不妥當。
  • 中國人有信仰嗎?該怎麼信?
    5000年的歷史5000年的文化,作為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會接收到三教九流的思想,可是如今的二十一世紀,中國人口14億,無論是佛家,道家,還是儒家,現在還有多少的年輕人有傳統的信仰呢?有人說:「你們所謂的信仰,所謂的宗教思想,就是我們學校裡教的哲學!」
  • 北大教授何懷宏:中國人不信教,當下中國人所信仰的究竟為何物?
    "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亙古未絕的中華文化歷經千年而不衰,滄海桑田之後孕育了當下信仰自由且多元的中國人,傳統的"儒釋道"基於厚重的文化傳承紮根於這片土地,但相對於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信眾教徒終究是小眾,也難怪北大教授何懷宏有此一問:中國人不信教,他們真正信仰的是什麼
  • 草帽詩社|傳承紅色精神,重溫革命初心|緬懷偉人毛澤東
    ;弘揚紅色精神,重溫革命初心」愛國教育主題活動。 活動開始前,大家向毛主席像獻上白菊,表達緬懷之情。邦均馮雅齋書苑的馮建國先生現場潑墨書寫:弘揚紅色精神,重溫革命初心」。民俗專家丁連舉老師現場作詩並蘸墨揮毫。中小學生們向偉人致少先隊禮。期間,大家以詩歌朗誦、聽紅歌、講革命故事等形式向偉人致敬,重溫革命歷史,傳承紅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