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給家長!幼兒服用泡騰片死亡,關於用藥你要知道這些

2020-12-16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千龍網綜合 央視紀錄片《見證》之「藥案尋蹤」節目中,近期播出了一個令人扼腕的事件:一個年僅18個月幼兒,因為家長錯誤方式服用泡騰片,導致孩子窒息並最終因腦部缺氧時間過長,在重症監護室搶救一天後無效最終死亡。

原本,圓圓的片劑放入水中便會發出「嘶嘶」地響聲,不一會兒白水便會化為一杯藥水或飲料,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使用方法,可是也有些家長壓根就沒見過,而慘劇就是從這個時候發生的。

「娃娃寧泡騰片」要了寶的命

18個月大寶寶因為感冒發燒,在一家省級醫院掛吊針。除了輸液,醫生還配了兩盒藥,一盒「娃娃寧泡騰片」

輸完液後,坐在輸液室裡的母親心疼地看著孩子,「吃藥吧,吃完藥寶寶就好了。」小傢伙似懂非懂地由母親掰開嘴,母親從標明「口服」的「娃娃寧泡騰片」盒子裡拿出一粒直徑約6毫米的藥丸,塞進寶寶嘴巴,「嘴巴張開,再喝點水下去。」

沒想到服藥後10秒左右,孩子的手腳突然抖動起來,緊接著開始劇烈地咳嗽,嘴邊也慢慢變成了青色。「當時就感覺他肯定是噎著了。」

看著兒子的異常情況年輕的媽媽嚇壞了,好在一旁的父親比較清醒,孩子父親立即抱起孩子喊來醫生。在經過用力拍打背部、催吐等方法後,孩子的症狀還是沒能得到解決。而此時,孩子的心跳和呼吸都已經十分微弱,被送進搶救室進行手術。切開氣管後,醫生終於取出已經化為一攤水的泡騰片殘跡。原本以為東西取出後,兒子總該脫離危險了。第二天下午,醫院發出通知:孩子因腦部缺氧時間過長,搶救無效死亡。

孩子的父親說:「我們以前沒有用過這種藥,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服用,看藥盒上那麼清楚寫著『口服』,而且另一個又標了『衝服』,肯定相信醫院是不會搞錯的,哪知道……」

不過一些兒科醫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直徑一般為6毫米的泡騰片即便是幹服在喉管裡分解窒息的可能性也非常小,最大的可能性是噎住了喉嚨,這就屬於「異物卡喉」,臨床上常見的還有花生、果凍、小物品、硬幣等物品。一旦發生「異物卡喉」對於喉嚨細小的孩子來說往往是致命的,因為他們可能出現呼吸堵塞、大腦缺氧,最終導致意外的發生。

雖然「幹服泡騰片致死」較罕見,但是家長也要引起重視,相比其他藥物,泡騰片藥物本身所具有的黏附特性,使其在未完全分解的情況下較其他物質更易黏附在幼兒細小的喉管上,或許是引起卡喉窒息的原因。

關於泡騰片使用,你要知道這些

引起這場悲劇產生的是「娃娃寧泡騰片」,可追究原因,卻是和大人不懂泡騰片的正確使用方法有很大的關係。這裡,我們再來複述一遍,泡騰片的正確服用方法:將泡騰片放進水中,待藥片完全溶解後再服用。

拿現在十分流行服用的維生素C泡騰片舉例,很多人把維生素C泡騰片當成日常身體營養補充劑,或是隨身必備用來緩解疲勞的飲品。但是注意,維生素C泡騰片不宜長期過量服用。長期口服大劑量維C,會給人體帶來更多的副作用,可能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皮疹等症狀,還可能增加腎結石、深靜脈血栓的患病風險。

我們要清楚,每片維生素C泡騰片約含416.6毫克的鈉,對於腎臟發育不全的2歲以下兒童,不建議通過此方式補充維生素C。成人推薦劑量為每日1片,而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護下服用維C泡騰片。

服用維生素C泡騰片注意事項

1、在使用維生素C泡騰片時,注意不可直接吞服。

2、用冷水或者溫開水溶解,等氣泡都跑完以後再服用,水溫過高會使維生素C遭到破壞。

3、維生素C容易氧化,暴露時間過長後會被氧化從而導致失效,所以維生素C泡騰片需要做到現泡現喝,才能發揮比較好的效果。

4、大劑量維生素C會影響抗凝血藥物的作用,如果在服用凝血藥的時候也服用維生素C,請諮詢醫生或藥師,調整藥量。

5、維生素C怕光照,請避光保存;泡騰片劑型怕潮,請保持乾燥。

6、泡騰片不能和其他飲料混著喝。

注意:有的維生素C泡騰片因為顏色鮮豔,口感香甜,很容易吸引小朋友,他們會誤認為這是糖果或飲料,錯誤或大量服用均可能導致嚴重後果,所以家長還要做好防護,將藥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這裡,還要貼心提醒大家一句:

英國《每日郵報》曾報導:「如果你每天飲用一種泡騰片溶液,它可能會使你的牙齒變脆弱。」

家庭用藥不要落入以下八個誤區

寶寶的常見病不外乎發燒、消化不良、腹瀉等,媽媽們很多都已經久病成醫,有了自己的一套給寶寶用藥的方法,很多熱心的媽媽還願意在網上分享自己給寶寶的用藥經驗。不過別人的用藥經驗,對你家寶寶也適用嗎?在給自家寶寶的用藥過程中,媽媽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落入以下八個誤區:

打針比吃藥好

一旦寶寶生病,媽媽們大多不怕花錢,只希望用好藥並願意打針和輸液讓寶寶快速好轉。確實,輸液能快速有效地補充能量和水分,比口服藥起效快。但輸液有可能引起輸液反應,如寒戰、高燒,而補液也可能引起交叉感染。

吃藥是最常用的方法,簡便易行,比較安全可靠,一般副作用較少。只要病情允許,應儘可能口服用藥,特別是一些慢性病,用藥時間長,更應口服用藥。有些病口服藥的效果比打針更好,如細菌性痢疾、胃腸炎、消化不良、便秘等消化道疾病,口服藥物直接作用於胃腸道,能較好發揮治療作用。

隨意選用藥物

把成人藥直接減量給寶寶服用,或者隨意改變藥物劑型,甚至隨便選擇好幾種藥物一起使用,這些都是非常不對的。

改變藥物原有劑型將減弱藥物的作用,增加藥品的毒副作用,甚至造成不良後果。

給寶寶吃成人的抗生素藥、感冒藥之類,雖劑量減半,但也不妥。如氟哌酸,可引起寶寶的骨骼病變,影響生長發育。

濫補營養品

有的媽媽長期給寶寶使用價格昂貴的營養品,認為貴的才是好的,以為這樣能增強寶寶的體質,卻不知道這些營養品中有的並不適合寶寶胃腸道的吸收。

有的營養品含有一定量的激素或類激素物質,用得過多會造成內分泌功能紊亂,形成早熟或影響發育。

獲得營養的健康途徑應該是從食物中來,注意膳食平衡。如果確實需要服用藥物,必須聽從醫生的囑咐,不可擅自、盲目地亂吃。

預防性用藥

個別媽媽過於相信廣告宣傳和藥品價格優惠的誘導,盲目給寶寶服用藥物,當作疾病預防的有效手段。

把保嬰丹或者猴棗散作為預防感冒的保健品使用。長期使用這兩種藥物,對寶寶身體並沒有好處。

有的媽媽對抗生素過分依賴,不知道盲目使用抗生素有可能造成中毒、過敏、真菌滋長等惡果,也可能造成耐藥性。

抗生素使用不規範

應在明確診斷的情況下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應用。有的媽媽拒絕使用抗生素,和濫用抗生素的媽媽相反,因為了解使用抗生素的種種害處,所以到了談抗生素色變的地步。其實,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濫用抗生素完全是兩個概念,在病情需要的情況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必要的。

濫用止瀉藥

有的媽媽不加選擇地亂用止瀉藥,用後腹瀉雖然減輕,卻不知道不是所有的腹瀉都可以使用止瀉藥,如細菌性痢疾,用止瀉藥會導致因腸道的毒素吸收增加而引發全身中毒。

擅自服用止痛藥

腹痛是由多種情況引起的,加上寶寶不能自述,或說不清楚,經常很難判斷寶寶是何種原因引起腹痛。但即使如此,有的媽媽不忍看寶寶難過,就給寶寶服用止痛藥,這樣做雖能暫時緩解疼痛,卻有可能掩蓋病情、延誤診斷,帶來更嚴重的結果。

服藥方式有問題

服藥都用熱水。有些藥物對於用什麼溫度的水送服是有要求的,如消化類、維生素類及止咳糖漿類藥物,熱水送服會使藥效消失或減弱。

把藥放在奶汁或飲料中。母乳和配方奶都是一種中和劑,與藥物結合可形成另一種物質,從而降低藥效;飲料中含有的維生素C和果酸很容易導致藥物提前分解或溶化,不利於藥物在腸內的吸收,影響藥效。

不按醫囑用藥。有些藥物的用藥方式、用藥間隔及使用時間,是不可以自行變動的,必須認真遵從醫囑,不然會影響療效。

藥物在人體內必須達到和維持有效的濃度,才能起到治病作用。但有些媽媽給寶寶服藥隨意性很大,想起就服,忘了也無所謂;有的一種藥物才用幾天,甚至幾次,因見不到明顯效果,便頻繁更換藥物;有的媽媽一見症狀緩和便停藥,不按療程服藥,結果不但治病效果欠佳,而且還容易引起耐藥性和抗藥性。

牢記嬰幼兒用藥8原則

1.明確診斷後,根據病情用藥。

2.選藥時要有明確的指徵,不可隨意預防性用藥。

3.不要給患兒隨意濫用成人藥。

4.避免濫用滋補和抗生素類藥品。

5.不要濫用止瀉藥、止痛藥,以免掩蓋病情,延誤診治。

6.掌握影響藥物的因素,注意服藥方式。

7.嚴格遵醫囑服藥。

8.用藥時嚴密觀察寶寶的病情變化。

一個對小孩的不經意動作,也許便釀成大禍

#每天學點消防知識# 時刻把安全記心中


來源:據新華網、遼瀋晚報、潯陽晚報、江西消防、21CN、周到等綜合

相關焦點

  • 18個月幼兒錯服維C泡騰片窒息死亡,切忌幹吃也別用開水泡
    :澎湃新聞 央視紀錄片《見證》之「藥案尋蹤」節目中,近期播出了一個令人扼腕的事件:一個年僅18個月幼兒,因為家長錯誤方式服用泡騰片,最後導致孩子窒息,在重症監護室搶救一天後無效最終死亡
  • 18個月嬰兒被媽媽餵服泡騰片後窒息死亡!專業藥劑師回應:泡騰...
    很多人都把維生素C泡騰片當作營養補充劑來服用。   但是,你不知道的是:   泡騰片服用不當,可能要人命!   央視紀錄片《見證》之「藥案尋蹤」節目中播出了一個關於嬰兒服用泡騰片的案列,令人扼腕:   一個年僅18個月幼兒,因為家長錯誤方式服用泡騰片,導致孩子窒息並最終因腦部缺氧時間過長,在重症監護室搶救一天後無效最終死亡。
  • 一粒泡騰片引發悲劇:18月齡幼童口服泡騰片身亡
    泡騰片含有泡騰崩解劑,遇水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不應口服而應用水衝服。防止類似意外,家長能做的是多一份心,多些學習,遇病淡定,餵藥前察看說明書。切記:泡騰片不應直接口服和睦家醫院藥房主任冀連梅在其《中國人應該這樣用藥》一書中指出,不同劑型的藥物服用方式不同,服用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
  • 一顆泡騰片奪走18個月寶寶的命,5個錯誤吃藥知識,一定要知道
    5個常見的錯誤吃藥知識,你一定要知道1.藥物掰碎或將膠囊裡的藥倒出來吃有些藥品掰碎和直接服用沒有區別,但有很多藥物是不能掰碎的,如腸溶片、緩解片、控釋片等,這些藥物掰碎會增加藥物的副作用,而且導致這些藥物的藥效受影響。
  • 【科普】泡騰片「講究」多,您吃對了嗎?
    幾年前,曾發生過一起讓人遺憾的事件,一個18個月大的寶寶,因家長未將泡騰片用水溶解,而是直接將藥片塞進寶寶嘴裡,最終導致寶寶死亡。 四、現喝現溶,不久置 溶解藥物也是有要求的,最好是先放藥後加水,這樣泡騰片從水杯的底部逐漸發泡溶解,達到更加均勻發泡的目的。藥物要完全溶解,無殘渣,無氣泡後再服用。口服泡騰片要現喝現溶,不宜久置,以防影響藥效。
  • 1歲女童誤服降壓藥不幸離世,關於用藥一定要注意這4點
    前幾天,袋鼠麻麻在一篇文章中,剛提醒家長要注意家中的藥品、消毒劑、洗衣液等用品的收放,以免造成誤食誤飲。今天,袋鼠麻麻就和大家聊聊關於藥物方面的一些注意事項。曾經就有報導,一個年僅18個月的寶寶因為感冒發燒就醫,家長直接將一粒直徑約6毫米的**泡騰片塞進其嘴裡,導致孩子窒息,最終因腦部缺氧時間過長,搶救無效死亡。
  • 5歲女孩因用藥不當致殘:家長必須要注意這些事
    除了這種情況之外,在接到的諮詢中還會存在給孩子服用大人藥物,泡騰片沒泡水就直接吃進去,孩子自己偷偷服用藥物等等的情況。 不要以為這些意外離自己非常遠,危險往往發生在我們自以為不可能發生的時候,而每當危險一旦發生,則會讓人後悔不已。
  • 流感來襲,維C泡騰片受熱捧!服用時要注意這些!
    然而,目前很多地方流感疫苗比較緊缺,於是,不少人為了防患於未然,購買了很多維C泡騰片。維C泡騰片是補充維C的,而維C能夠提升抵抗力,幫助抵禦流感。在天氣轉寒時,偶爾喝幾天維C泡騰片飲料,的確能夠幫助預防流感,特別在流感早期,多喝維C飲料,或許能將流感「扼殺在搖籃中」,但是,維C泡騰片畢竟是密集型的補充維C,過多的維C可能會引發壞血症,所以,在流感季節適當喝維C泡騰片飲料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夠長期飲用。任何維生素長期過量補充都是不好的。維C泡騰片有很多好處,但是飲用時,要注意方式方法。
  • 用藥小知識科普 泡騰片能直接吞下去嗎?
    用藥小知識科普 泡騰片能直接吞下去嗎?泡騰片能直接吞下去嗎?能、不能。
  • 兒童流感高發,如何退燒如何用藥,這些事家長一定要知道
    關於流感,這些事一定要知道!今年11月,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9年版)》,其中明確,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後較易發展為重症病例,應給予高度重視,儘早進行流感病毒核酸檢測及其他必要檢查,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
  • 安全用藥系列情景短劇丨泡騰片能含化嗎?舌下片能咀嚼嗎?這份正確...
    為更好地助力安全用藥科普知識傳播,河北省藥品監測評價中心、河北新聞網特別策劃推出安全用藥主題系列情景短劇,講述日常用藥安全方面的知識,引導社會提升藥品安全意識。本期講述不同劑型藥物的正確用藥方式。按給藥途徑分又可以分為經胃腸道給藥劑型(如膠囊、片劑等)和非胃腸道給藥劑型(如洗劑、滴鼻劑、栓劑等)......無論怎麼分,不同劑型的藥物使用方法通常不同,尤其以下劑型需特別注意↓↓↓>>泡騰片供口服的泡騰片一般宜用100~150ml涼開水或溫開水浸泡,完全溶解或氣泡消失後再飲用。
  • 維生素C泡騰片這樣喝可能會致命
    最近,央視紀錄片《見證》之「藥案尋蹤」節目中的一個事件上了熱搜,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一個年僅18個月的幼兒,因為維生素C泡騰片的服藥方式錯誤導致了死亡。維C泡騰片是由維生素C、檸檬酸、碳酸氫鈉、葡萄糖等多種物質製成的藥品。許多人都喜歡將一顆維C泡騰片丟下去,看藥片飛快地在水裡轉著圈圈,充滿了動感與新奇的片刻工夫後,就能夠喝到一杯酸酸甜甜的水,還能彌補維生素。小小的泡騰片怎麼會要了幼兒的性命呢?
  • 兒童用藥指南,你有必要看一下
    央視紀錄片《見證》之「藥案尋蹤」近期播出了一個令人痛心的事:一個年僅18個月寶寶在服用維c泡騰片後丟了性命,原因竟是家長錯誤的餵藥方式所致!泡騰片屬於特殊劑型,需要先將放進水中,待藥片完全溶解到水中、氣泡消失後再服用,而這位家長竟直接將泡騰片放入了孩子的口中,泡騰片在遇水後發生了泡騰反應,並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大量氣體急劇充斥氣道,從而引起了孩子窒息死亡。
  • 泡騰片的副作用 長期吃這竟會得壞血病
    服用藥物時要特別注意飲食,不要同時進食一些會抵消藥物作用或者和藥物相衝的食品。維生素C泡騰片也不例外。那麼泡騰片的副作用有哪些呢,怎麼避免呢。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怎麼預防副作用服用維生素C泡騰片時,要特別注意:(1) 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維生素C泡騰片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2) 不宜長期過量服用維生素C泡騰片。
  • 不是所有泡騰片都能口服!
    另有一個年僅18個月幼兒,因為家長錯誤方式服用泡騰片,導致孩子窒息並最終因腦部缺氧時間過長,在重症監護室搶救一天後無效最終死亡。這些名字都叫泡騰片,但是作用和用法各不相同。藥師提醒,「泡騰片」的使用形式多樣,有的是泡水喝的,有的是泡水消毒的,有的是直接使用的,所以您在儲存和使用時,一定要注意查看說明書。
  • 別亂給孩子補維生素提高抵抗力,吃維C泡騰片前這3點要認清!
    許多家長受到各種商家推薦的影響,給孩子購買維生素C補充劑,希望能夠提高孩子對於疾病的抵抗力,其中,VitC泡騰片就是其中一種。去年,央視紀錄片《見證》之「藥案尋蹤」節目中播出了一個關於18個月大的嬰兒因為感冒發燒,家長直接將一粒直徑約6毫米的泡騰片,塞進其嘴裡,導致孩子窒息經搶救無效最終死亡,讓人扼腕。
  • 不是所有泡騰片都能口服
    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曾有新聞報導稱,湖北黃岡某村村民14戶22人誤食二氧化氯環境消毒片(俗稱「消毒泡騰片」)中毒,後緊急送往醫院救治,所幸已無大礙。另有一個年僅18個月的幼兒,因為家長錯誤方式餵服泡騰片,導致孩子窒息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 兒童的這些藥物,家長們知道怎樣安全使用嗎?
    二、 泡騰片 泡騰片遇水可產生氣體(一般是二氧化碳),使片劑快速溶解,例如維生素C泡騰片等。正確的做法是將它溶解在溫水中,待完全溶解後口服。一般宜用100-150毫升的涼開水或溫水浸泡,待完全溶解或氣泡消失後再飲用,不宜用滾燙的熱水。
  • 維C泡騰片不能長期大量服用
    泡騰片是近年來國外開發應用的一種新穎片劑。泡騰片劑有如下的優點:便於保存和攜帶。泡騰片劑崩解快速、服用方便、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形式新穎,食用方便,入水後迅速崩解,水面呈現美麗的霧狀,還有滋滋作響的奇妙氣泡上下翻騰;幾十秒後一杯清水眨眼間就變成一杯香馥的營養果汁,是目前市場上吸收較快的營養補充微量元素產品。
  • 這些兒童用藥誤區一定要知道
    據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統計,我國每年有約30000名兒童因用藥不當陷入無聲世界。家長選擇藥物時,要多留意說明書。  嬰幼兒能用什麼藥?李志玲博士表示,單一成分的藥物更安全。感冒最常見的症狀是,流鼻涕、咳嗽、發燒、過敏。針對這些症狀,都有一些藥物可以選擇。  近日流感來襲,發燒的寶寶特別多。兒童能使用的退燒藥有兩類: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