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龍門陣之鐵桅杆:傳說真武山的鐵桅杆是為了鎮重慶城的火而立

2021-01-08 巴縣衙門衙役

上次我們說了重慶龍門陣之豐年碑:「水涸石顯,必兆豐年」,神秘的朝天門靈石,今天我們來說說關於真武山上鐵桅杆的龍門陣。

南岸有根鐵桅杆,直聳聳的立在真武山上,這根桅杆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大家眾說紛紜:旗杆?武器?避雷針?天線?定海神針?金箍棒……哈哈大家真的是腦洞大開,越想越歪!不過根鐵桅杆卻是大有來歷。

立這根鐵桅杆的人是誰?那是萬曆年間名將,又稱第一猛將的劉綎。《明史》,對這位曾駐防重慶的名將評價是:一生平緬寇,平羅雄,平朝鮮倭,平播酋,平倮,大小數百戰,威名震海內,被稱為「晚明第一猛將」。

據《巴縣誌》記載,鐵桅杆為明代(1595年)四川總兵劉綎所立,鐵桅杆為生鐵鑄造,高10.5米,直徑17釐米,歷經400多年日曬雨淋,竟然未鏽,實為罕見。

鐵桅杆

「《通志》:『在(巴)縣南,塗山絕頂,乾隆二十五年川東道張九鎰改名覽勝』其地有覽勝亭,傍有鐵桅杆一根。清陶澍《蜀輶日記》云:『塗山絕頂有鐵桅一,屹然雲表,明劉建所立』現亭已毀,鐵桅杆尚存,上有鑄造者費大元題名,系萬曆二十三年鑄造。」引自《重慶簡史和沿革》

話說播州楊應龍之亂,重慶是明軍總指揮部。平叛成功後,劉綎在重慶幹了三件事。第一,在佛圖關寫了兩首紀事詩,第二,在朝天門的馬王廟刻了兩首凱旋詩,第三,在南山弄了一根十多米的鐵桅杆。看來這劉綎也是文武雙全呀,不過第一第二中的詩早已不在,很遺憾不能探其內容,現存的只有第三種這根鐵桿。

在清代時,人們覺得這裡風光優美,文人雅士紛湧而至,大發詩意,但這裡只有根鐵桿子,不甚雅觀,也不方便大家在這裡以詩會友。於是便在鐵桅杆前修了一座覽勝亭(澄鑑亭),攬勝亭這名字故名思意,是登高眺望重慶絕妙之處(這攬勝亭等同於今天的一棵樹),風光可謂是一覽無遺。想想坐在亭子裡,喝喝酒、寫寫詩、畫個畫、打幾圈麻將、看看遠處的重慶城,享受啊。但在大煉鋼鐵及文革期間,攬勝亭遭到破壞,現在只剩下亭子的地基,地基也被修建成了觀光的露臺了,因鐵桅杆深埋土中,不能拔起,才得以免遭劫難,保存至今。

清代鐵桅杆和攬勝亭

那這根鐵桅杆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先看看這根鐵桿的位置,也是明朝時,當時重慶南山上的最佳觀景點,視野相當之好,周邊沒有大的遮擋物,可清楚看清長江江面和市區景物。於是就有人說是警示臺,報警用的,上面掛警示用的東西,以不同形象和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信息,在城裡的人一看就一目了然,知道該幹什麼了。譬如,戰鬥警示,消防警示,導航警示等等。再仔細看桿身有相互錯開的突出體,猶如向上攀爬的落腳點,表示此杆隨時隨地都有人爬上爬下,於是有人說是瞭望臺。

我想,立這麼根鐵桿子,肯定是與軍事有相關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桅杆上刻有銘文:「明萬曆二十三年三月初三。巴縣東裡城新興鎮費大元劉氏,男費有進陳氏,男費成。長壽。」 按照字面來解釋,該桅杆系費大元偕妻劉氏同兩子一媳,為求「長壽」而立。根據調查,立桅杆處前後無寺廟,且桅杆為鐵質無鬥單杆,這與民間立雙杆等習俗不符。而杆上鑄文中有「東裡城新興鎮」文字,而「城」與「鎮」是古代軍隊設置的編制,費大元應為鎮守真武山新興鎮部隊的最高軍官。據此,該桅杆實為軍事而立。再說這裡是絕佳的觀察點,一旦在峽口江面上發敵情或重大海事,就可以踩著杆上鐵質互生枝壯突出物,在此鐵桅杆頂上掛上傳遞信息的物品了。但是前文寫到是劉綎所立,為什麼劉綎不在鐵桅杆上留點什麼,而是這費大元留下了名字在上面,估計是劉綎下達的命令,費大元辦的事,順帶在上面留下全家名字,祈下福。這可謂手中有權好辦事。這只是我的單方面的猜測。還有一說,鑄造這鐵桅杆,劉綎找了個贊助就是費大元,費大元出來錢當然得留個名了。但對於鐵桅杆的用途以及這費大元是誰,至今還有待研究考證。

鐵桅杆上的刻字和凸狀物

猜測歸猜測,不過在小鬼子轟炸重慶時,這根鐵桅杆就派上了用場,真真的做了回警報臺。大轟炸時,預警系統除警報外,還在人口稠密區域的制高點和交通要道等處懸掛警報燈籠,便於市民觀望。燈籠分為紅色圓形和綠色長圓形兩種,直徑不少於50釐米,球內裝著燈具供夜間使用。 懸掛紅色燈籠1個,為預行警報,表示敵機已從武漢起飛,有空襲意向。懸掛紅色燈籠2個,為空襲警報,表示敵機已經飛抵宜昌。懸掛3個紅球,為緊急警報,表示敵機已經飛臨涪陵上空。懸掛綠色燈籠1個,為解除警報。沒有空襲則不懸掛。這也印證了我的猜測,鐵桅杆是用做警報,這才是鐵桅杆的正確用法。

掛消息燈籠

1992年,鐵桅杆經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後來還為鐵桅杆築造了底座。

鐵桅杆

既然是擺龍門陣,還是來講講關於這根鐵桅杆的的傳說。傳說三。

傳說一。據說三國時代,劉備曾三顧茅舍,拜諸葛亮為軍師,巧奪四川。立蜀稱帝,建都成都。形成三國鼎立之勢。為加強渝州防務,曾相邀桃園兄弟關羽、張飛兄弟同行,登上塗山絕頂,查看軍事防守要務,見山勢險惡,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把守渝州南大門的軍機要地,需派兵鎮守。且塗山絕頂四周,卻缺一根栓馬的柱子,心中無奈,仰天長嘆:「滾滾東去長江水,淘盡多少英雄豪傑,難卻了栓馬好漢!」 忽然,上天雷鳴電閃,傾盆大雨撲面而來,在暴風雨中,只見黑、白、青三條巨龍飛來,落在塗山絕頂,就地打滾,變成了三根鐵桿,以供劉、關、張三兄弟在商討軍情時拴馬,張飛性急,迅速地將馬拴在黑龍杆上,關羽不慌不忙將赤兔馬系在白龍杆上,只有劉備慢條斯禮將馬緩緩地套在青龍杆,屯兵布陣完畢,然後離去…… 一日長江漲洪水,江水淹到了塗山寺山下「回龍橋」,黑龍難耐寂寞,順水東遊,到了雲陽,藏身於張飛廟中。白龍見黑龍離去,也隨即順江而下,遊到了奉節白帝城,長臥於白帝城下。只有青龍老實本份,望著離去的夥伴,面對渝州,孤伶地佇立在塗山絕頂,呼喚離去的兄弟,盼兄弟早日歸來團聚。

鐵桅杆

傳說二。因為這有關於真武山傳說多多少少都與大禹有關,畢竟真武山是重慶大禹文化的發源地。 相傳,在大禹治水時期,大禹為了疏導洪水,便在鐵山坪、放牛坪,中間挖出了一條溝,讓洪水從這裡流出,這就是銅鑼峽。

弄好後,大禹就馬不停蹄的到外地治水去了。有一次下大雨下了好幾天 ,太上老君正在老君洞打坐,發現洪水居然一直淹到了老君洞。他就奇了個怪,這大禹不是疏通了河道,下幾天雨不至於又發洪水了,只好出洞,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來到洞頂,放眼望去只見一條青的龍(我是一條小青龍,小青龍,我有許多小秘密……啊,跑題了)身子盤成一團,盤在唐家坨裡,尾巴堵在銅鑼峽中間,腦殼就搭在真武山上睡覺。原來是這龍把銅鑼峽堵住了,以至於水流不走了。太上老君先想先用拐杖把龍打醒,讓它換個地方睡覺去,免得堵住峽口,洪水流不走,禍害百姓。誰知這龍就是不醒,太上老君再用手抓起龍頭左右甩動青龍(這裡自動補腦,一些影視劇裡的搞笑橋段),結果還是不醒,估計這龍是喝麻了。這太上老君歲數大了,脾氣也大,你不依教所,那我就要給你這喝麻了的龍一個終生的教訓,既然你不走,你就讓你永遠的留在這裡。於是從頭上毛髻裡,抽出鐵簪子打向龍頭,結果呢,這條青龍石化了,龍身就化成了南山,這龍頭在的地方就是真武山 太上老君打在龍頭上的這根簪子,就變成了後來的鐵桅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老年人,你是惹不起的。哈哈,玩笑玩笑。

銅鑼峽

傳說三。真武山的鐵桅杆是為了鎮重慶城的火而立。重慶城五行屬火,常有火患,北方真武大帝屬水,水能克火,故立鐵桅杆以鎮之。好像是這樣,記不太真切了,請知道的人補而正之。還有誰知其他傳說的也請補之。

這龍門陣嘛,就是大家在一起擺起好耍的,其中的故事又不是歷史,只當茶餘飯後休閒之用,當不得真。

相關焦點

  • 探秘:重慶南山真武山上的明代「鐵桅杆」到底有什麼用途?
    文/陳猷華(清《渝城圖》中的澄鑑亭和鐵桅杆)2019年第二期的《南山風》文藝雙月刊登載了一篇文章《真武山上鐵桅杆》,該文在敘述「鐵桅杆」的來歷時,插入四川總兵劉綖援朝抗倭的戰事,使文章充滿激情,把立「鐵桅杆」上升到了抗擊侵略,表達愛國主義情感的高度。
  • 成都不是水鄉,卻有一座以「桅杆」命名的大宅,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陳家桅杆」作為享有「川西第一名祠」、「碩果僅存的川西第一名園」、「川西民居大觀園」等美譽的川西民居院落,歷年來成了不少電視劇取景之地。蜀中多名士,特別是有關川軍等題材的電視,更是將「陳家桅杆」作為「欽定」取景地。一時間置身其中,給人時空穿越感。「陳家桅杆」的建築由來「陳家桅杆」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擴建在清同治三年,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園林於一體的民間大宅。
  • 豪華大氣的陳家桅杆,在過去是隱藏著什麼樣的故事?一起來解密吧
    位於溫江區壽安鄉天鵝村的陳家桅杆,就是這樣一座隱藏於市井中的神秘庭院。陳家桅杆是非常具有清代特色的一座院落,號稱西南第一宗祠的同時,還被戲稱為川西民居的大觀園,這裡濃縮著川西平原的滄桑歲月,走進這所庭院,一不小心,就感覺回到了過去。最早聽說陳家桅杆這個名字的時候,我還以為跟船有什麼聯繫,走到這裡經過了解l以後,才發現是我想偏了,原來在歷史上,桅杆還曾被用作身份的象徵。
  • 國內最大步履式橋面桅杆起重機獲中鐵科學技術獎
    中新網湖北新聞4月1日電 (洪傑雄 劉燦)經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科學技術獎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和公示,中鐵科工集團九橋公司研製的「400噸步履式橋面桅杆起重機」近日獲得2015年度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科學技術二等獎。
  • 陳家桅杆:石「鬥」量出的川西民居大觀園
    陳家桅杆院落坐落於溫江區壽安鎮天鵝村,它始建於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是兼具住宅、宗祠、遊憩功能的清代建築群,2013年(以「壽安陳家大院」之名)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家桅杆最具有特點的,是大門外過道兩側那一對高聳的石頭桅杆,整個院落也因此而得名。
  • 眾說紛紜的陳家桅杆,我們來一探究竟!
    其實,發生在陳家桅杆的任何一件事都可稱之為傳奇,傳奇的是事情的本身亦是陳家桅杆本身。謎點滿滿的陳家桅杆我們現在看到的陳家桅杆在歷經滄桑之後早已不是從前的模樣,不同年代不同人都對它進行過修繕,但是關於陳家桅杆的修繕那真是謎點滿滿。
  • 《帆船桅杆》浪子-協助拍攝
    桅杆源於帆船時代,在掛帆揚航的同時,也承擔著艦船耳目的作用,正道是:刁鬥三更,風急旌旗亂。隨著社會進步和艦船技術發展,風帆時代的桅杆漸漸失去了動力源支柱的功能,演變為純粹的艦船信息源載體,尤其是雷達的出現,但初期作為平臺的高聳艦橋在後巨艦大炮時代不再受人青睞,相對低矮而流暢的艦橋顯然無法滿足站得高、望得遠的要求。於是,此後桅杆結構形式的變換便與雷達技術的進步息息相關,由細而粗,由柱而塔,桅杆既成為艦船列艦聳層樓的標誌性結構,也在不知不覺間完成了螺旋上升的變遷軌跡。
  • 話說培田都閫府石桅杆
    古代桅杆分石制和木製兩種。但無論石桅杆或木桅杆,都會把主人的姓名、考取的功名和立杆年代等雕刻於底座的兩塊石柱上。木桅杆建造成本低,易糟朽,因而如今已難得一見,能保存至今的多數是石桅杆。石桅杆用石條鑿成方形、圓狀石柱,柱雕龍獅等吉祥圖案,分若干層豎起,因貌似船上的桅杆,故名石桅杆,又像一支毛筆,亦稱之為「石筆」,也有些地方稱之「旗杆」。
  • 【時評精析】懂得看桅杆
    站在海邊眺望遠處駛來的船隻時,我們總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的一部分,最後看到全部船體。【先說現象】桅杆意味著事物的先兆,是晴雨表和風向標。【由現象引題,解釋標題中關鍵詞的含義。在這裡解釋清楚了,下面就可以直接使用這個詞了】真正富有預見和遠見的人,都懂得並善於看「桅杆」,從「桅杆」中分析研究出事物發展的動態、趨勢和規律。
  • 重慶掌故 | 重慶城這麼偏愛「龍」字地名,龍的傳說你知道幾個?
    浩是重慶特色地形、地名之一,指江邊被磧石隔開的長而不寬的水域。龍門浩即此,以前此處長江水中有二巨石,各大書 楷體「龍門」二字。二石橫江壁立,狹僅容舟,若千帆競來,唯勇勝者可入,故有遊魚化龍之龍門神功之嘆。
  • 桅杆式吊車租賃專區
    貴陽附近有沒有地鐵施工用的挖機 挖機錦毛虎513 12-22 228 1 查看更多 桅杆式吊車租賃專區簡介 鐵甲網【桅杆式吊車租賃】專區,為您匯總有關【桅杆式吊車租賃】的所有信息,專區內分為5大版塊,二手設備版塊可以找到【桅杆式吊車租賃】有關的二手設備信息,了解其報價信息,熱賣品牌,熱賣地區等;論壇熱帖版塊可以直接看到為您精心挑選的鐵甲論壇中【桅杆式吊車租賃】相關的精華帖及熱帖;機型庫版塊可以了解當前市場中,【桅杆式吊車租賃】相關的機械設備信息,包括其型號
  • 建築施工:桅杆式起重機的使用要求
    桅杆式起重機是非標準起重機,一般用於受到現場環境的限制,其他起重機無法進行吊裝的場合。  (一)桅杆式起重機的基本結構與分類  桅杆式起重機結構組成:桅杆本體、起升系統、穩定系統、動力系統組成。
  • 耍郊·大假特別篇丨陳家桅杆:石「鬥」量出的川西民居大觀園
    陳家桅杆院落坐落於溫江區壽安鎮天鵝村,它始建於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是兼具住宅、宗祠、遊憩功能的清代建築群,2013年(以「壽安陳家大院」之名)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家桅杆最具有特點的,是大門外過道兩側那一對高聳的石頭桅杆,整個院落也因此而得名。【桅杆】 科舉時代彰表功名桅杆,更加正式的稱呼是鬥杆。
  • 人民日報:新時代需要更多懂得看和看得懂「桅杆」的人
    站在海邊眺望遠處駛來的船隻時,我們總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的一部分,最後看到全部船體。桅杆意味著事物的先兆,是晴雨表和風向標。真正富有預見和遠見的人,都懂得並善於看「桅杆」,從「桅杆」中分析研究出事物發展的動態、趨勢和規律。毛澤東同志曾經幾次提到過看「桅杆」的問題。
  • 桅杆式起重機圖文講解
    特點與適用範圍(1)特點桅杆式起重機是用木材或金屬材料製作的起重設備,其優點是製作簡單,裝拆方便,起重量較大,受地形限制小。缺點是服務半徑小,移動較困難,需要拉設較多的纜風繩。(2)適用範圍桅杆式起重機能用於其他起重機械不能安裝的一些特殊結構和設備的安裝。由於移動困難,因而一般僅用於結構安裝工程量集中的工程。
  • 7部作品獲遼寧「金桅杆」獎 網絡文學主旋律題材漸多
    遼寧網絡文學專項獎——第二屆遼寧網絡文學「金桅杆」獎日前揭曉,在12部提名作品中7部作品獲獎。第二屆「金桅杆」獎網絡文學獎繼續以我省網絡文學作品作為嘉獎主體,同時又將嘉獎對象擴展至省外。作為我省網絡文學研究者,「金桅杆」獎兩屆評委、省作協網絡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張祖立說,目前「金桅杆」獎已經由地方逐漸走向全國,正在成為一項全國性的網絡文學獎項。這一獎項旨在引導網絡文學創作走向規範化,使其更加關注現實和主旋律題材,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履帶吊屬於桅杆式吊車專區
    465 1 查看更多 履帶吊屬於桅杆式吊車專區簡介 鐵甲網【履帶吊屬於桅杆式吊車】專區,為您匯總有關【履帶吊屬於桅杆式吊車】的所有信息,專區內分為5大版塊,二手設備版塊可以找到【履帶吊屬於桅杆式吊車】有關的二手設備信息,了解其報價信息,熱賣品牌,熱賣地區等;論壇熱帖版塊可以直接看到為您精心挑選的鐵甲論壇中【履帶吊屬於桅杆式吊車】相關的精華帖及熱帖;機型庫版塊可以了解當前市場中,【履帶吊屬於桅杆式吊車
  • 重慶機場、火車站開啟「空鐵聯運」新模式
    新華社重慶1月19日電(記者韓振)19日,為了更好服務春運,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重慶西站城市候機樓、重慶火車站機場候車室正式投入運營,「空鐵聯運」新模式正式上線。為加快推進綜合交通服務一體化進程,提升交通樞紐間一體化服務水平和銜接效率,今年春運,重慶機場集團、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車站、兩江公共運輸有限公司三方攜手合作,分別在重慶西站、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打造市內第一座「空鐵聯運」城市候機樓和機場火車站專屬候車室,為廣大旅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適、優質的聯程運輸中轉出行服務。
  • 重慶機場、重慶西站開啟「空鐵聯運」新模式,在火車站就能辦值機+...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通訊員 雷雪伊 沈望 攝影報導1月19日,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重慶西站城市候機樓、重慶火車站機場候車室正式投入運營,「空鐵聯運」新模式正式上線。「太方便了!剛從貴陽乘高鐵來重慶準備乘坐飛機去上海探親的羅先生高興地說。為加快推進重慶市內綜合交通服務一體化進程,提升市內交通樞紐間一體化服務水平和銜接效率。
  • 「我的扶貧故事」結緣「桅杆」 不負「紅緣」丨仁懷市高大坪鎮桅杆...
    千裡姻緣一線牽起初,因「紅線」結緣,成為桅杆人。 那時,桅杆就好像被四周鎖在一個死角裡,唯獨一條核桃坪到黃炎組路段4.43公裡的油路。 多番努力,這條桅杆村大方組至坪營村萬家溝組2.7公裡的斷頭路通了,縮短了近三分之一的村民趕集路程,節約單程10元車費,便利了高粱等主要農作物的運送。現在,我村已實現四方通達、戶戶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