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裝死式育兒嗎?掌握這項技能的媽媽們,已邁入高階家長層次

2020-10-04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相信很多人都發現這麼個現象,孩子生活中遇事總喜歡找媽媽,有一年春晚小品還打趣道:孩子回家後第一句話總是「媽」,唯一可能和老爸說的話就是「爸,我媽呢?」

實際上,一部分媽媽來說,這並不是停留在小品中段子,正在真實地發生在現實生活中。面對著這些不負責任的「甩手掌柜」們,大多數媽媽們往往是欲哭無淚,沒有更好的辦法。但並不是所有的媽媽都會選擇逆來順受。

有些媽媽早早認識到爸爸們在育兒中的裝死,這些聰明媽媽們索性想出招數應對所謂的「喪偶式育兒」:偷懶。一旦掌握「偷懶」的技巧,媽媽就隨之步入相當的高層次,不僅節省時間精力,身心也得到解放。

爸爸不管孩子,媽媽氣不過也撒手裝死,沒成想邁入高層次

小周是位典型的職場女性,在生完寶寶後,考慮寶寶需要媽媽更多,老公收入更高,小周決定放棄事業,等孩子長大些、情況穩定後再重新從事工作。

眼看寶寶一天天長大,小周內心被作為母親的成就感佔據,但與此同時,她對事業的渴望重新燃起,小周決定找一份新工作。

新工作剛起步時小周每天很忙很累,她本期待老公能幫她分擔一些家庭負擔,沒想到回家的常態就是:熱飯沒有,家務沒做,老公坐沙發上玩手機,孩子哭著要喝奶。小周家庭事業兩頭跑,眼看孩子要上幼兒園,擇校和接送又是另一大難題。

與其每天為難自己,不如放手——小周急中生智,也學著撒手裝死,晚上以加班為藉口點外賣在公司吃完再回家,偶爾還用晚上的時間看部電影或出門跑步,總是對家務一概不管。

逐漸地,她發現老公變得勤快起來,過段時間寶寶竟也神奇地學會自己吃飯了,小周十分滿足:原來「裝死式」育兒這麼好用。

裝死式育兒效果慢慢,背後的原因值得父母深思

「裝死式」育兒為什麼能有如此神奇的功效?這與老公和孩子的依賴心理有關。媽媽一旦包攬所有家庭任務,這些爸爸們就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什麼都不必學不必做。這些思想就是他們最常出現的。

1)「她該做這些」

「喪偶式」育兒就是因為許多爸爸對「男主外女主內」深信不疑,他們不懂自己有責任與妻子共同分擔家庭壓力,自認為一切都是妻子該做的,不僅不幫忙還喜歡指指點點。

2)「什麼都能靠她」

依賴心理是爸爸和孩子的通病,他們仗著媽媽責任感爆棚,能偷懶則偷懶,只要能推給媽媽的事就一定不自己做。依賴心理如果不及時改正,久而久之孩子的自理能力得不到培養,爸爸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受苦的只會是媽媽本人。

「‍‍裝‍死」能力也分境界,你離「爐火純青」只差讀這一篇

記住下面幾句話,你也可以從「裝死小白」進階為「資深寶媽」。

1)做足準備工作就可以撒手

高級的「裝死」不是做甩手掌柜,記得先為孩子創設「放手」環境。如果你希望寶寶自己學走路,請提前把地板拖乾淨,把桌角裝上保護套,把尖銳物品收進抽屜,在保證寶寶安全的情況下放手才是高階寶媽的標配。

2)與其親自上陣不如做指揮官

很多寶媽反映,只要孩子在家,自己就很難靜下心來做私事,因為老公和孩子永遠都有求於媽媽。「老婆我的衣服放哪了」「老婆這水果怎麼切」「媽幫我倒杯水」「媽這件衣服怎麼能洗乾淨」,這些話幾乎把媽媽耳朵磨起繭子。

如果每遇到這類情況寶媽都習慣於親力親為,老公和孩子永遠學不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與其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寶媽要學會做「指揮官」,發出口頭指令指導他們的行為,而非事事親自上陣。如此一來,老公和孩子處理瑣事的能力得到提高,寶媽也輕鬆不少。

3)別輕易向老公孩子妥協

俗話說得好,再一再二不再三,如果寶媽一味向老公孩子妥協,「裝死」計劃將永遠不能取得成效。寶媽應和家人「約法三章」,提前明確什麼能接受什麼必須自己做,既給家人留出餘地,又杜絕他們逾越規則。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裝死式育兒」盛行,媽媽提前掌握這項技能,優先成為高階家長
    ,她們選擇了「裝死式」育兒,自己也當甩手掌柜。這與偷懶並不相同,這是媽媽們為了讓爸爸重新開始「工作」而想出的解決方法。小孫就是這樣一位媽媽,她原本是一位職場女性,自從生了孩子之後,自認工作收入沒有丈夫高,而且孩子還小,正是離不開家長的時候,於是選擇了辭職,當一名全職媽媽,等到孩子的情況稍微穩定一些後再重新復工。
  • 裝死式育兒:懶媽媽也可以教出好孩子
    最近,朋友圈刷爆了一個新詞:裝死式育兒。 什麼意思呢? 就是對娃採取裝聾,裝瞎,裝懵,裝傻,裝病,裝失憶,裝無力,裝死,反正各種裝,就是不理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 裝死式育兒給媽媽們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01同事小晚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 媽媽的「裝死式育兒」盛行,這些方法你了解嗎?
    在大部分育兒家庭中,一般都是媽媽承擔著照顧寶寶的責任,而爸爸則當起了甩手掌柜,其實這並不是爸爸不愛孩子的表現,而是爸爸笨手笨腳的,也不知道該怎麼照顧孩子。 不過有些時候爸爸們會偷懶了,遇到這樣帶孩子的爸爸,媽媽們可能真的會哭笑不得。
  • 裝死式育兒:裝懶、裝傻、裝虛弱、裝死?
    第1篇原創漫畫現在的媽媽們,真可謂: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講得了繪本,懂得了英語,掙的了學費,解得了方程式。簡直就是超人,鋼鐵俠,奧特曼的化身。 但還一種媽媽,他們在育兒過程中採取的「裝死式育兒」。很多媽媽生孩子之後就會吐槽帶孩子累
  • 自從學會了「裝死式育兒」,整個人都神清氣爽了
    導讀:自從學會了「裝死式育兒」,整個人都神清氣爽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自從學會了「裝死式育兒」,整個人都神清氣爽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裝死式育兒」才是養娃精髓,告訴孩子不要太累,輕鬆才是硬道理
    孩子無法獨立家長溺愛長大的孩子往往無法獨立,因為孩子已經習慣了在父母的保護下長大,對父母有很強的依賴性,當孩子有一天離開父母到了集體生活中,會很難適應這樣的生活,所以家長愛孩子也不能太過溺愛,鑰匙了而至,把握好尺度。
  • 聽說過「報恩寶寶」嗎?讓媽媽暖到心裡的愛,佔一個就此生無憾了
    導讀:聽說過「報恩寶寶」嗎?讓媽媽暖到心裡的愛,佔一個就此生無憾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聽說過「報恩寶寶」嗎?讓媽媽暖到心裡的愛,佔一個就此生無憾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海倫多蘭英語學齡兒童(7-12歲)高階課程漸獲家長青睞
    近期,眾多家長開始選擇海倫多蘭少兒英語7-12歲的高階課程。一直以來,海倫多蘭學齡前(0-6歲)課程深受孩子和家長的喜愛,現在海倫多蘭的高階課程也越來越受親睞。
  • 育兒媽媽掌握這3個方法,說明很會養孩子,寶寶健康媽媽也開心
    有些新手爸媽們有著很好的育兒知識,但是剛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時候,也難免會產生質疑,他們往往會反問自己:自己之前學習的育兒知識是真的好嗎?即便是這樣,良好的育兒知識儲備還是重要的。家長們一定要相信自己所學的是還是有用的,即便具體的方法可能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效果可能並不明顯,但是知識和經驗的總結總是對育兒很大的幫助。
  • 「懶媽媽」才是好媽媽?這些道理應該早點兒懂
    前幾天,袋鼠麻麻學到一個新名詞:裝死式育兒。顧名思義,「裝死式育兒」就是指對娃採取裝聾、裝瞎、裝懵、裝傻、裝病、裝失憶、裝無力等策略,讓媽媽從養娃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聽起來確實挺誘人的。在中國家庭裡,媽媽往往是一種「超人」式的存在,要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要養育孩子賢良淑德,要照顧老公讓他無後顧之憂,還得做一個獨立女性有自己的事業。很多媽媽已經處在瑣事煩擾和精神崩潰的邊緣!「裝死式育兒」其實就是號召大家做一個「懶媽媽」嘛。
  • 3歲寶寶會這些技能了嗎?越早掌握越好
    寶寶在三歲時一定要掌握粗大運動技能。因為這些運動需要大腦的協調,全身肢體參與。如果你家孩子到了一定年紀,卻仍舊不能做到這些運動,這就說明可能是大腦發育遲緩,協調出現問題,爸爸媽媽們這時候就要高度重視了。
  • 育兒專家:低層次的家長才跟娃嘮叨、講道理,高層次的家長這樣做
    育兒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在3-6歲的時候,正好是性格和習慣養成的最佳的時機,這個時候家長的嘮叨,在孩子面前不停地說一件事情是有用的,在孩子的腦子裡會潛移默化的形成影響。但是孩子一旦過了12歲之後,家長的嘮叨可以說是無用功了,還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 育兒專家:低層次的家長才跟娃嘮叨、講道理,高層次的家長這樣做
    育兒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在3-6歲的時候,正好是性格和習慣養成的最佳的時機,這個時候家長的嘮叨,在孩子面前不停地說一件事情是有用的,在孩子的腦子裡會潛移默化的形成影響。但是孩子一旦過了12歲之後,家長的嘮叨可以說是無用功了,還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 育兒專家們的媽媽經
    了解孩子,尊重孩子,並且幫助他們成為自己,這是本刊採訪的三位育兒專家媽媽們的共識,也是家長最該為孩子付出的精神之愛,與天下媽媽共勉。「我的孩子a會背唐詩、會心算口算,和他到了8歲再學會這些本事,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這是我在一本書中,向父母們提出的問題。教育孩子是一項長遠工程,不體現在具體某種技能,需要我們具備遠見。
  • 育兒也分三個層次,低層次媽媽帶大的孩子難有出息,你在哪一層?
    育兒這條路上,需要父母不斷學習和努力,自然也有了高下之分,層次越高的媽媽,越是能夠教育出有出息的娃,相反,低層次的媽媽帶大的孩子很難有出息,也很難有大格局。那麼這些層次是怎麼分的呢?育兒也分三個層次,低層次媽媽帶大的孩子難有出息,你在哪一層?‍
  • 不得不知的5個育兒小知識,準媽媽們掌握了嗎?
    從寶寶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就需要爸爸媽媽的精心照顧,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有助於新手爸爸媽媽更好的照顧寶寶。請跟我一起來學習吧!1.寶寶喝水0~6個月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吃母乳就能維持寶寶正常的營養需求,很多媽媽反映我的寶寶不愛喝水
  • 《以家人為名》的五個「媽媽」:暴露了育兒的五個層次
    而在這部劇中出現的五個「媽媽」,也因為其不同的教育方式,戳穿了育兒的真相,更暴露了育兒的五個層次。01 育兒的最底層:綁架式育兒在《以家人為名》中,最招人恨的媽媽,當屬凌霄的媽媽。04 育兒的第四層:打擊式育兒相對於以上三位「無情」的媽媽,齊明月的媽媽可謂是用心良苦。她在孩子身上花大量的錢,給孩子請好的老師,讓孩子過優質的生活,可是,卻吝於給齊明月一句誇獎和鼓勵。
  • 3歲以前孩子理應掌握這些生活技能,若是還沒學會,是家長失職了
    導讀:3歲以前孩子理應掌握這些生活技能,若是還沒學會,是家長失職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歲以前孩子理應掌握這些生活技能,若是還沒學會,是家長失職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4個月的寶寶,大多會掌握四種「技能」,你家寶寶達標了嗎?
    雖然寶寶才4個月大,但是他們大多掌握了不少技能哦。看得出來,在嬰兒期寶寶每一個月的發展變化都是非常明顯的,寶媽們應該對此給予重視做好護理。對於四個月的寶寶來說,已經掌握的技能本領更多了,相應的這也對寶媽們的護理要求更高。
  • 4個月的寶寶,大多會掌握四種「技能」,你家寶寶達標了嗎?
    雖然寶寶才4個月大,但是他們大多掌握了不少技能哦。1.大動作技能有所發展四個月的寶寶肢體控制能力變得更好,在大動作發展上有很大的變化,比如說他們可以熟練的翻身。有的寶寶在三個月開始便已經有了翻身的舉動,到了四個月左右,寶寶這項技能的熟練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