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怨詩主要情感分類

2021-02-15 一起學語文

點擊「一起學語文」即可關注

掌上語文讀背神器 專業語文學習社區

☞點此查看本平臺使用指南


古詩詞鑑賞資源頻道持續更新中,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頻道主頁,查看更多古詩詞分類鑑賞學習資源。



一、表現閨中女子的後悔、怨恨


江南曲

李益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賞析】詩以白描手法,曲折而傳神地表達了一個商人之婦的怨情。丈夫經商長年在外,自己獨守空房。想到潮水漲落有規律,後悔當初沒有嫁給隨潮水出沒的弄潮兒。 

閨怨

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賞析】本來要凝妝登樓,觀賞春色,結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陌頭楊柳色」使女子觸景生情,表現了女子對丈夫追求功名、建功立業的後悔與怨恨。 

 

二、表現對遊子的思念、牽掛 


春怨      

唐·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賞析】擷取了一位少婦日常生活中一個饒有趣味的細節,寄希望在夢中與丈夫相會,卻被不知趣的黃鶯驚擾了她的美夢。表現了女子寂寞惆悵而又無可奈何和對丈夫的思念、想往。(青年士子為博取功名利祿、榮華富貴而遠離妻室,使得妻子在無盡的等待與無邊的愁悶中生出怨恨之情。

代答閨夢還

張若虛

關塞年華早,樓臺別望違。

試衫著暖氣,開鏡覓春暉。

燕入窺羅幕,蜂來上畫衣。

情催桃李豔,心寄管弦飛。

妝洗朝相待,風花暝不歸。

夢魂何處入,寂寂掩重扉。 

【賞析】這首詩是初唐詩人張若虛的作品,全詩豔麗工整,欲出宮體之籬,似啟溫李之風,張若虛的詩風上承齊梁,下開盛唐,在詩歌的歷史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大家往往認為,是初唐四傑為盛唐詩歌的興盛局面打下了良好的開端。實際上,張若虛也是功不可沒的一員。這首擬閨怨詩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詩中,春天的熱鬧映襯了女子的青春美麗、欣喜歡樂,反襯了女子的孤獨期盼、相思離愁,從而進一步增強了抒情強度。美麗的相思帶上了苦澀的滋味,但正是因為這份苦澀表現了純粹愛情之美。

作者多用側面烘託的手法,藉助帶有感情色彩的事物來抒情。另外,這首詩對於人物心理描寫的方式又可稱得起是別具一格。句句不直接描繪心境,可句句寫的都是心境。如果要將這首詩翻譯成為意識流作品,那就韻味大減。好比將一個曲曲折折的迷宮拉直,明了易懂,但趣味卻蕩然無存了。

 

三、表現了一種渴望與丈夫團聚,怨戰、厭戰的情緒 


徵婦可以說是邊塞戰爭的附屬產物,她們不僅要飽嘗一般思婦的相思之苦、離別之恨,而且還得時刻牽掛邊關丈夫的冷暖安危。一邊是對久戍邊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邊對邊關的那些無能將領頗有怨恨之情。

              

寄徵衣

元·姚遂 

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 

【賞析】詩用一個女子的口吻寫出了一個閨中少婦為丈夫寄寒衣時的矛盾心情。同時,那種對丈夫的關切、體貼之情也溢出紙外。

雜詩

沈佺期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裡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賞析】這首詩,寫閨中少婦和久戍未歸的丈夫的兩地相思之情。詩中不僅表達了他們的深摯戀情,而且也委婉、含蓄地諷刺了邊將的無能。

 

四、表現閨中人的寂寞哀怨、無聊冷清(宮怨詩)   

這類詩猶以表現宮女的寂寞之情最為突出。古代的最高統治者為了滿足自己的淫慾和役使的需要,把大批的民間美貌女子擄人宮中。這些宮女在深宮裡被高牆深院鎖著,一待就是一輩子;除非特殊的原因可以被放出宮,不然就只能老死於這寂寞冷清的皇宮裡。一部分宮女進宮後,連皇上的面也沒見過。她們的痛苦、怨言可以想見。最為常見的寫宮女「恩已斷」或「未承恩」或「君恩無常、見異思遷」之怨恨的詩作。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賞析】詩中描寫了一個失意宮女的孤獨生活和悽涼心情。宮女那種哀怨與期望相交織的複雜感情見於言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時代婦女的悲慘命運。

春宮怨

杜荀鶴

早被嬋娟誤,欲妝臨鏡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憶採芙蓉。

【賞析】此詩含有自嘆無人賞識之意。首聯寫因貌美而入宮,受盡孤寂,不願梳妝;頷聯寫取寵不在容貌,因而不必妝扮了;頸聯寫景,春風駘蕩,風和日麗,鳥語花香,藉以烘託春心受殘,寂寞空虛的情感;末聯寫往日之歡樂,更露其怨情。

 

五、對易逝青春的哀怨,對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嚮往


這一類詩表達了宮中女子對自由被禁錮、遭人冷落的怨恨,對昔日未進宮前的自由和幸福生的嚮往。也表達了她們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遲暮傷情而生幽怨悲憤。

閨  怨

唐·司馬札

柳色參差掩畫樓,

曉鶯啼送滿宮愁。

年年花落無人見,

空逐春泉出御溝。

【賞析】「年年花落無人見,空逐春泉出御溝」宮女自知自己被幽禁在這深宮中,空自消磨青春,容色調謝而無人問津,正像那宮花一樣,無聲無息地凋零,飄入御溝隨著流水而去。青春易逝的哀怨言不盡意無窮。

宮  詞

宋·武衍

梨花風動玉闌香,春色沉沉鎖建章。

唯有落紅官不禁,盡教飛舞出宮牆。

【賞析】「唯有落紅官不禁,盡教飛舞出宮牆。」「出宮牆」,這是宮女的願望,因此那落花「飛舞出宮牆」的眼前之景,特別觸動她們的心,她們恨不得立即變成落花,飛舞而出。落花在這裡不僅起了引情作用,也起了對比襯託作用:落花飛出,無從禁止,而自己身鎖重門,插翅也難飛,人不如花。「唯有」一句,更暗示宮禁森嚴,無處不戒備。「禁」字與上句的「鎖」字相呼應,更烘託出宮女的不自由,寫出了宮女被禁錮的悲哀和渴望自由而不可得的怨恨之情。

 

六、抒發王朝盛衰之感(通過宮女的變化來反映)


行宮 

       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   

    

【賞析】這是一首抒發盛衰之感的詩。首句點明地點:古行宮;二句暗示時間:紅花盛開之季;三句介紹人物;白頭宮女;四句描繪動作:閒坐說玄宗。構築了一幅完整動人的圖畫。當年花容月貌,嬌姿豔質,輾轉落入宮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紅顏憔悴;閒坐無聊,只有談論已往。此情此景,好不悽絕! 

 

七、借思婦閨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   


「託志帷房」  以宮怨、閨怨寄託「士不遇」的情懷。因為「放臣棄婦,自古同情。守志貞居,君子所託」(陳沆《詩比興箋》卷三)。男性詩人「借女人說話」,表現的卻是非女人的主題,有人說:他們的目的是借思婦「託志帷房」。  一般說來,「男性作家筆下的閨怨題材與君臣遇合的主題常常是一一對應的:

1.以相思寓渴望報效國家朝廷  

2.以美人遲暮寓壯志未酬功業未就  

3.以空閨寂寞寓懷才不遇  

4.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擠打擊

摸魚兒

        辛棄疾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賞析】作者在傷春弔古,借古諷今,但實際上是作者將自己的憂國、懷才不遇之情隱藏在春殘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寫之中。

春宮怨

杜荀鶴

早被嬋娟誤,欲妝臨鏡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憶採芙蓉。

 

【賞析】從詩的意境來看,《春宮怨》似不只是詩人在代宮女寄怨寫恨,同時也是詩人的自況。人臣之得寵主要不是憑仗才學,這與宮女「承恩不在貌」如出一轍;宮禁鬥爭的複雜與仕途的兇險,又不免使人憧憬起民間自由自在的生活,這與宮女羨慕越溪女天真無邪的生活又並無二致。它不僅是宮女之怨情,還隱喻當時黑暗政治對人才的戕殺。

 

八、控訴封建社會嬪妃制度的罪惡


上陽白髮人

白居易

上陽人,上陽人,紅顏暗老白髮新。

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

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

同時採擇百餘人,零落年深殘此身。

憶昔吞悲別親族,扶入車中不教哭。

皆雲入內便承恩,臉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見面,已被楊妃遙側目。

妒令潛配上陽宮,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

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

春日遲,日遲獨坐天難暮。

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

鶯歸燕去長悄然,春往秋來不記年。

唯向深宮望明月,東西四五百回圓。

今日宮中年最老,大家遙賜尚書號。

小頭鞵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

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

上陽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兩如何!

君不見昔時呂向美人賦,又不見今日上陽白髮歌。

【賞析】《上陽白髮人》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政治諷喻詩。詩中沒有一般化地羅列所謂「後宮人」的種種遭遇,而是選取了一個終生被禁錮的宮女作為典型,不寫她的青年和中年,而是寫她的垂暮之年,不寫她的希望,而是寫她的絕望之情。通過這位老宮女長達四十餘年的幽禁遭遇,極形象而又富有概括力地顯示了所謂「後宮佳麗三千人」的悲慘命運,同時對封建帝王強制徵選民間女子以滿足自己淫慾的罪惡行徑提出強烈的控訴。

古詩詞鑑賞精選教輔《為你解詩》·詩歌鑑賞一本通關,最通用的古詩詞鑑賞教程。(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課程和書籍頁面)


相關焦點

  • 詩歌分類鑑賞之閨怨詩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了解閨怨詩的特點。2.比較閱讀,了解閨怨詩常見思想情感和常用表現手法。3.能夠獨立鑑賞閨怨詩,提高古詩鑑賞能力。【教學難點】古人為什麼熱衷寫閨怨詩。【教學重點】比較閱讀,了解閨怨詩常見思想情感和常用表現手法。【教學方法】比較閱讀、質疑探究一、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月滿西樓》)       一首詩歌一曲情。這首歌曲的詞作者是誰?
  • 2020年詩歌鑑賞二輪複習:愛情閨怨詩
    2020年詩歌鑑賞二輪複習:愛情閨怨詩題材特徵主要描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或抒發離別相思之苦。主要有贈內詩和悼亡詩。常見標誌①標題中多含「怨」「懷」「思」「別」「憶」「望夫」「婦嘆」「閨怨」「幽恨」或直接用「無題」等字眼。②常見意象:「眉鎖」「翠樓」「碧紗」「白髮」「秋風」「夜雨」「寒月」「寒衣」「殘夢」「淚如雨」「春風楊柳」「雁聲月明」「紅妝對鏡」「喜鵲報枝」「雨燕雙飛」「臨箋淚長」等。內容情感①表現夫妻之間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 古詩詞 | 王昌齡《閨怨》
    1、閨怨:少婦的幽怨。閨,女子臥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婦。古人"閨怨"之作,一般是寫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婦的離別相思之情。以此題材寫的詩稱「閨怨詩」。2、"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則詩意大減。3、凝妝:盛妝。4、陌頭:路邊。5、覓封侯:為求得封侯而從軍。覓,尋求。6、悔教:後悔讓。
  •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唐代·王昌齡《閨怨》賞析
    賞析  王昌齡的一系列宮閨怨詩中《閨怨》尤為突出。詩題為《閨怨》,起筆卻寫道:「閨中少婦不知愁」,緊接著第二句又寫出這位不知愁的少婦,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裡「凝妝」登樓遠眺的情景。「悔教夫婿覓封侯」便成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說到「忽見」,楊柳色顯然只是觸發少婦情感變化的一個媒介,一個外因。如果沒有她平時感情的積蓄,她的希冀與無奈,她的哀怨與幽愁,楊柳是不會如此強烈地觸動她「悔」的情感的。故曰少婦的情感變化看似突然,實則並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 幼兒學唐詩之名詩欣賞:閨怨
    閨怨注釋  閨怨:少婦的幽怨。閨,女子臥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婦。古人"閨怨"之作,一般是寫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婦的離別相思之情。以此題材寫的詩稱「閨怨詩」。  "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則詩意大減。  凝妝:盛妝。  陌頭:路邊。
  • 【高中知識】詩歌題材分類
    三、山水田園詩山水田園,是以描寫美麗清新的自然景色、歌詠閒適恬淡的田園生活為主要內容的詩歌,詩人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通過對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等自然景物的描寫來寄寓情感,藉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嚮往。寓情於景,借景寫情的手法是這一題材內容最常用的手法。
  • 古典詩歌的分類及其特點
    古典詩歌的分類及其特點:古典詩歌,我們一般按照內容可以分為七類。一、送別詩:它一般以寫叮囑對方或讚頌對方為主,表達一種依依不捨的之情或別後的思念之情。三、戰爭行役詩:這類詩歌的主要內容不以表現英勇作戰,保家衛國這樣壯麗的主題為主,而是多寫戰爭苦行役苦為主,來表現對戰爭的厭惡之情,以達到反對戰爭的目的。四、思鄉詩:這類詩歌主要以描寫懷念家鄉的人、事、景為主,以抒發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 觀宋填詞164|鈿誓釵盟何處尋,陳東甫只留下3首閨怨詞
    一、樂雷發詩中的陳東甫 陳東甫僅僅留下三首小詞,他自己的一些情況反而從他朋友的作品中略知一二。樂雷發 (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是宋理宗擢選的特科狀元,他有兩首詩寫給陳東甫,其一為《陳東甫酒間舉作歸心只有杜鵑知之句猶未成篇因為續之》:歸心只有杜鵑知,且倚裴亭共撚髭。客路秋風吹杜若,故園春雨老辛夷。家貧未辦閒居賦,世濁空吟感寓詩。
  • 歐陽修最經典的一闋閨怨詞,開頭七字便已驚豔千年,李清照酷愛之
    中國古典詞作可分為眾多類別,閨怨詞無疑是其中的一大類別,主要是描寫閨中女子的憂愁怨恨相思等情緒。雖說是閨怨詞,但並非所有的閨怨詞都為女子所寫,亦有男子模仿女子口氣抒寫。不論何人所寫,讀之,往往會發現閨怨詞大多情感細膩,詞境哀怨纏綿,動人心弦。閨怨詞的詞語優美,動人心魄,有眾多千古名句流傳。如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晏殊的「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納蘭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 蘇軾寫閨怨最巧的一首詞,只有22字,放到鏡子前才能看懂
    不過,要數蘇軾構思最巧的詞,則是另一首,即《菩薩蠻·夏閨怨》。宋神宗元豐二年,即公元1079年,蘇軾因為調為湖州州府。剛上任,蘇軾就給皇帝寫了一首詩,這在當時很正常。不過,那些早就看不慣蘇軾的人,立刻挑出詩中的一些詩句、字詞,認為蘇軾對皇帝不忠,要置蘇軾於死地。這便是著名的烏臺詩案,蘇軾差點被殺,因趙匡胤不殺文人的遺訓而保住小命,但也因而被貶黃州。
  • 3首李清照冷門愛情詞,寫出女子的柔情,留下千年閨怨
    但別看是小別,不遠遊,但對於為女人的李清照來說還是依依不捨,不想離開丈夫,留下了閨怨和惆悵。所以說人意不如山色好,表面的意思說的是眼前的景色山川遠比心中離別的情緒更好,但是仔細「品嘗」後你會擦前,其實這也是妻子李清照對丈夫趙明誠的埋怨。好比再說:「你不在家陪伴妻子,卻整日遊玩訪碑文,趙明誠你是真的不懂什麼是溫柔」!
  • 蘇軾最繞的一首詞,正反讀都可以,雖寫閨怨卻滿腹牢騷,令人心疼
    《菩薩蠻·回文秋閨怨》宋代:蘇軾井桐雙照新妝冷,冷妝新照雙桐井。羞對井花愁,愁花井對羞。影孤憐夜永,永夜憐孤影。樓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樓。我們都知道蘇軾筆下的回文閨怨詩一共有四首,分別以春、夏、秋、冬四個時節為主題,前幾天給大家介紹的那首詩篇便是以夏天為主要內容,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篇便是以一年當中第三個季節秋天為主要話題,其中所描述的內容當然與秋天景色密不可分。
  • 古詩詞閱讀指導——詩歌的題材分類(一)
    、情感相近、手法相似的詩歌。我們閱讀詩歌,完全可以從題材入手,爭取「讀一首詩,知一類詩」。根據題材分類,中國古詩大致有山水田園詩、邊塞軍旅詩、懷古詠史詩、託物言志詩、送別懷人詩、羈旅思鄉詩、即事抒懷詩等幾種類型。當然,這些古詩很難有清晰明確的界限。閱讀時,既要把握古詩的大致題材,更要把功夫花在對詩詞內容的準確把握和理解上。
  • [詩詞鑑賞]古代詩詞分類鑑賞方法|詩歌分類鑑賞匯總|強烈建議收藏
    不同類別的詩詞在表情達意的方法和節奏韻韻律以及思想情感等方面各有特點,其鑑賞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詩歌鑑賞過程中,弄清楚詩歌不同類別,不但助於提高鑑賞的效果,而且有助於提高鑑賞的審美能力。就分類來說,中國古代詩歌,按表達方式來分,可分為敘事詩與抒情詩。按形式來分,可分為古風、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與民歌。如果按內容和表達的情感來分,其類別就極為複雜多樣的。
  • 蘇軾這首詩正著讀是經典,倒著讀還是經典,文字駕馭能力無人能及
    蘇軾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天才,他在文學上的造詣,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無論是他詩歌,還是他的詞,那都是中國古典文學裡的經典之作,而且他還寫過一些非常有意義的迴文詩,可能有的朋友對於迴文詩,不是太懂,其實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詩體,只有駕馭文字能力較高的人,才能夠寫成,通常我們說到迴文詩
  • 一首超越千年經典的現代詩,卻是現代文學史上的「美麗錯誤」
    說到詩詞,尤其是涉及到閨怨題材的詩詞,我們無不為唐宋大家筆下的悽婉悱惻所感染,無不為那些傳唱千年的春花秋月、纏綿繾綣所陶醉。每當此時,我們也常常會發出對現代詩失望的感嘆:今天人們怎麼就寫不出這樣的詩!客觀的說,不是寫不出,只是數量少而已,畢竟今天不是一個全民寫詩的時代。
  • 有趣的數字變成詩
    有趣的數字變成詩 《閨怨》 吳學素 百尺樓頭花一溪,七香車斷五陵西。
  • 正讀倒讀均可,甚至一首詩有40種讀法,一起領略迴文詩的魅力!
    迴文詩,也寫作"愛情詩"、"迴環詩",據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的釋義是:"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它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方法,文體上稱之為"回文體"。唐代上官儀說,"詩有八對",其七曰"回文對","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這種措詞方法。
  • 陳允平一首詞描寫閨怨,斜陽帶徵鴻, 新月掛梧桐
    但秋天也同樣也瀰漫著蕭瑟的氣氛,秋雨霏霏,秋風肅殺,還有那心上人在天涯,縱有小橋流水人家,又如何能讓閨怨遣發。宋代一位詞人深有感觸,一首閨怨詞抒發了強烈的情感。 唐多令·秋暮有感 宋代:陳允平休去採芙蓉,秋江煙水空。帶斜陽、一片徵鴻。欲頓閒愁無頓處,都著在兩眉峰。
  • 中考語文 古詩詞鑑賞一 從《歸園田居》賞析山水田園詩的藝術風格
    其實,古詩詞也有分類。我們根據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的不同,按照詩詞的題材可以分為八類:山水田園詩、送別抒懷詩、懷鄉詩、邊塞詩、懷古詠史詩、民生疾苦詩、人生感慨詩、哲理詩等等。其實,這些詩歌的分類還有像愛情詩、閨怨詩等等其他的,中考考察的,基本就是上述八類,我們也只重點講解這八類。今天,我們重點就來說一說第一類:山水田園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