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出慘劇,眉山13歲男孩殺母:我們到底該如何對待犯罪的未成年?

2021-01-09 Tina心理1

就在全國人民還在努力抗擊新冠肺炎的時候,眉山東坡區發生一起人倫慘劇:13歲男孩劉某,因家庭瑣事與36歲的母親卓某發生爭吵後,趁媽媽熟睡,將媽媽殘忍殺害。

這個男孩2006年出生,剛滿13歲,他的父親早年去世,是媽媽一個人把他拉扯大。可以說是相依為命,很難想像他是如何痛下殺手的。現在的他或許還不明白,今後他再也沒有媽媽疼他了。

這幾年,弒親的案件越來越多。

2016年,轟動全國的北大弒母案,天之驕子吳謝宇,將相依為命的媽媽殘忍殺害後,卻對外謊稱母親隨自己去了美國,隱瞞了一年多後才敗露。潛逃三年,才被警方抓獲。2018年12月2日,湖南益陽12歲的吳某,持刀砍向母親,母親被砍20多刀身亡。被逮捕時,男孩說「我又沒殺別人,我殺的是我媽」,輿論譁然。同樣發生在2018年12月,湖南衡陽一個13歲男孩,因為向父母要錢去網吧遭到拒絕,用錘子先後將父母錘傷後,逃離現場,父母因為傷勢過重死亡。2019年3月,蘇北某縣13歲男孩王某因不服母親管教,雙方發生激烈衝突,男孩將母親殺害,而周圍人講,該男孩是成績優異的優等生,平時老實聽話。

短時間內密集出現弒親案,令人扼腕,讓人沉思。

上面的幾個案例,除了北大學子吳謝宇,其他的都是未成年人,且基本上都是12、13歲。

這個年齡階段,是心理學上的「逆反期」,又稱「心理斷乳期」。

心理斷乳期指青少年由於他們身心的發展逐漸試圖擺脫成人的監督,成為自己考慮判斷和解決問題的獨立的人的過程。

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雖然自我意識空前膨脹,心理上認為自己已經獨立,急於擺脫父母的束縛。對於父母的管教,尤其是強硬式的管教,會有強烈的叛逆情緒,但是實際上行為卻依然稚嫩。

所以,他們時常處於矛盾中:一方面想獨立,另一方面由於自己能力的不足,不得不在某種程度上依賴於父母。

這是一個孩子成長的特殊時期,如果缺乏科學合理的引導,極容易出問題。

不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些年,兒童生理和心理狀況成熟的速度加快,其辨識和控制能力顯著增強。

有一位老師在採訪中說:

我以前有個學生,12歲,就能夠察言觀色,根據老師的各種細節,推斷出老師的心情,並進而決定違紀的程度,心智成熟程度,遠遠超過了當時已經20多歲的老師了!

比如前面舉例中提到的12歲弒母的男孩,殺死母親之後,還鎮定自若,帶著2歲的弟弟,睡了一晚上——一個成年人,可能都難以有這種鎮靜!

還記得大連那個13歲的惡魔嗎?叫他惡魔一點都不為過,他曾不止一次偷偷跟蹤、尾隨、騷擾女人。

2019年10月,他把10歲的鄰居女孩騙到家裡,強姦未遂,之後7刀捅死,拖出去埋屍。

更可怕的是,作案後他還裝無辜,冷靜在班級群裡發消息「11歲小孩,讓人扒光,給殺了」「我一個小孩懷疑我」「我虛歲14」……

這個聊天記錄讓人不寒而慄,這個手法兇殘、滿口髒話的殺人惡魔,哪裡像個孩子?

他甚至知道自己「虛歲14」,受《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法律拿他沒轍。

最後,大連公安決定對他收容教育三年,這已經是最重的處理。

為什麼殺人的未成年都是十二三歲?

除了我講到的心理層面的原因,法治層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14周歲前殺人不用承擔刑事責任。

未成年人的心理已經隨著時代發展而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我們的法律很難做到頻繁的與時俱進。

《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我國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14周歲前殺人不用承擔刑事責任。即使滿14歲但未滿18周歲,也只是從輕或減輕處罰,不會被判死刑。

法律的本質是一種規則,是一種具有強烈震懾作用的規則,一旦違反,後果嚴重。

當法律起不到這種作用時,在某種程度上,對未成年人是一种放縱。

全國人大代表王娟曾建議,對於12-14歲的未成年人,如果嚴重犯罪,應該取消刑事豁免權,追究其刑事責任。

那個說「我殺的不是別人,我殺的是我媽」的12歲孩子,因為《未成年人保護法》,沒法定罪量刑,又被放了出來。

他的爸爸和奶奶想送他去學校,因為家長們強烈反對,才未果。

後來他爸爸又向政府部門求助,在不斷的妥協下,學校最終派了兩個老師來給他補課。

結局多荒誕!

孩子殺了母親,就像踩死了一隻螞蟻一樣,很快就恢復了風平浪靜。

這種情況會不會對其他孩子造成影響呢?

關於這個問題的思考,我們可以看一個日本的案例。

那個極為著名的:福田孝行殺人案。

1999年,18歲的福田孝行喬裝成水管工,進入本村彌生家。

當時只有23歲的女主人本村彌生和11個月大的女兒在家。

福田企圖強姦,但是遭到女主人的激烈反抗,他殘忍地將本村彌生掐死,並性侵了屍體。

更慘無人性的是,因為小嬰兒一直哭,並爬向媽媽屍體,喪心病狂的福田抓起小嬰兒,狠狠往地上摔了幾次,最後用繩子將她活活勒死。

之後,福田把母女倆的屍體塞到壁櫥裡,洗劫了家裡的財物離開。

難以想像,男主人本村洋回到家看到這一幕,該是怎樣的心碎。

可是當時日本的法律規定,成年標準是20歲,18歲的兇手是未成年,最多只能判無期,在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下,正常七八年就能出獄。

在福田寫給友人的信中,他狂妄地寫到:

「這世界終究是由惡人獲勝的!七、八年之後,等我出獄時,你們要舉辦盛大的party歡迎我啊!」。

痛苦的本村洋決定誓死也要為妻女尋回正義,他以一己之力對抗日本的司法體系。

他不停地上訴,但都被法院駁回。

雖然法官認定為該罪行卑劣至極、殘忍至極,可是在現行的法律體系下,法庭只能維持原判。

後來,本村洋將自己的經歷寫成《與絕望抗爭——尋求正義的3300個日夜》。

這本含淚泣血的書,在日本引發了強烈的輿論轟動。

2008年,日本最高法院再度開庭,4千位日本民眾齊聚,要求還死者正義。

最終,法官判決被告福田死刑!

福田孝行殺人案改變了日本的司法體制,日本的《犯罪被害者保護法》得到了修改。

剝奪未成年的生命是殘忍的,但相對的,只有這樣他們或許才會真正體會到被自己殘忍殺害的人,他們的生命也是無價的。

死刑存在的意義不是報復,而是讓犯人可以誠實面對自己所犯的惡行的方式。

我們還可以看看其他國家都是怎麼懲治熊孩子的。

縱觀全球,14周歲依舊是各國立法中最為普遍的刑事責任起始年齡。

不過還是有不少國家和地區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了調整。

美國的俄克拉荷馬州最低年齡刑事責任為7歲,內華達州和華盛頓特區為8歲,科羅拉多州為10歲,俄勒岡州為12歲,喬治亞州、伊利諾州和紐約都是13歲。英國在1998年通過的《犯罪與反秩序法》將英國最低刑事責任年齡降為10周歲,對14周歲以下未成年人犯罪,"缺乏成熟"不再是抗辯理由。

日本雖然未成年犯罪的逐年增加,引發民眾對《少年法》的不滿,經過多次修改之後,日本將送往少年院的最低年齡由原來的14歲以上修改為大約12歲以上。

而在美國的一些州,父母需要對孩子的犯法行為負責,比如孩子偷東西、違法交通規則等,父母或許會被罰款或者坐牢。

因為教育孩子的主要職責在家長身上,失敗的教育危害他人,不能讓社會共同買單。

這樣就使那些平時不負責任的家長,不敢肆無忌憚,不然自己隨時可能跟著坐牢。

這些做法,給我們提供了思路。

《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的是祖國的花朵,絕不應該被這些喪心病狂的孩子當成保護傘。

那些現在的熊孩子,如果在犯罪後,得不到有效的懲罰,不能真正意識到錯誤,那麼在長大後,就會成為一個個兇殘的惡魔,到時候社會必然要付出更慘痛的代價。

寫在最後:

弒母是一種兇殘至極的極端行為,是一幕不堪直視的人倫慘劇。

對孩子我們到底做了什麼?這值得全社會深思。

警鐘長鳴,希望這是悲劇最後一次上演。

【原創文章,盜版必究。作者Tina,浙大新聞學碩士,多年媒體記者經驗,心理諮詢師。如果喜歡,歡迎點讚並關注@Tina心理,持續輸出心理學原創好文,從心理學視角幫你解讀生活、看透本質。】

相關焦點

  • 13歲男孩涉嫌殺害10歲堂妹,如何遏制未成年犯罪?
    4月18日,安徽宣城10歲女孩被害,疑犯為13歲男孩楊某某。據當地多人透露,男孩系女孩堂哥,有村民稱失蹤前女孩一人在家上網課,事發後男孩仍騎電動車到處逛。隨著此案進入司法程序,可以預計的是,13歲疑犯的未成年人身份,又將引起一輪關於未成年人暴力問題的討論。
  • 江蘇13歲男孩弒母事件!未成年犯罪心理不容忽視
    據環球網報導,3月19日中午,江蘇鹽城@建湖公安發布警方通報稱,18日上午,楊某被發現死於家中,其13歲的兒子邵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現已被抓獲。19日下午,建湖縣公安局通報稱,經初查邵某因母親對他管教嚴格,可能是因為要錢發生了爭吵,在16日晚與母親發生激烈爭吵後,用菜刀將母親砍死並連夜逃跑,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獸」13歲男孩犯下的命案,該還了
    事情要從2019年10月20日說起,大連一名10歲的女孩被13歲的男孩於家中殘忍殺害,身中7刀,棄屍灌木叢!該事件一度引起社會轟動,輿論譁然,大家震驚於13歲男孩的殘忍、麻木以及冷靜到可怕的反偵察能力。據當時報導,該男孩是性侵未遂暴起歹心,之後還回學校炫耀,還曾佯裝詢問被害女孩父親發生了什麼,其心機之重,心思之冷漠讓人不寒而慄。被害女孩的母親傷心欲絕,在她眼裡男孩就是一個「惡魔」,男孩的家長扮演的就是「幫兇」。如果蔡某的家長沒有不管不顧,也不會有如此殘忍的事情發生。
  • 廣西13歲男孩屋頂縱火,大連男孩強姦殺人,如何看待未成年犯法
    但一個美好的家庭就這麼被摧毀了……我們說回本案,13歲男孩縱火最後只出具了一封道歉書但犯罪時未滿18周歲,不適用死刑。聯想到近期的大連13歲男孩強姦未遂殺死10歲女孩淇淇,事後拋屍灌木叢,再到陝西小學女生被四名男同學拉進廁所被實行輪姦!
  • 12歲男孩持刀殺母,只因不滿管教太嚴:棍棒底下為何沒出孝子
    當天晚上,一個年僅12歲,才上6年紀的男孩持刀將自己的母親殺害了。而這一切,只是因為男孩不滿母親的管教太嚴。有人無法理解,有人沉默哀悼。連續想到前不久發生的「24歲大學生殺死陪讀母親」的事情,很多人在思考,我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 大連13歲男孩加害女孩案引發刑法修正案大討論,未成年不應成為隱蔽的角落
    琪琪一家人無法接受一石激起千層浪關於未成年惡劣犯罪的討論統計|未成年犯罪觸目驚心對13歲女孩實施性侵父母、家庭又該如何探究到少年心靈的幽暗角落《金牌律師團》本期關注 未成年犯罪
  • 法治時評|未滿14周歲男孩殺害母親,該不該追究刑事責任?
    章鋒/文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犯殺人罪,不知牽動了多少人的心;而對他們的犯罪行為如何處罰,又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廣泛爭論。如今,又一起13歲男孩殺害母親的案件,再一次震憾著人們的心靈!據澎湃新聞報導,2月25日,四川眉山@東坡公安 發布警情通報:25日0時許,東坡公安接劉某某報警稱,自己將母親卓某殺害於家中。經查,2月24日晚,劉某某(男,13歲)因家庭瑣事與母親卓某(女, 36歲)發生爭吵後將其殺害。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 未成年人犯罪率飆升,13歲男孩殺人拋屍,不要再保護這群魔鬼了
    難以想像,一個13歲的男孩,竟然能冷靜地自導自演到這個地步。更可恨的是,他的父母連演都懶得演。從知道自己兒子殺了人,到法院提出判決。這兩口子壓根沒出過庭,就連一句對不起都沒有。可以說禽獸不如的,不止這家孩子,還有他的父母。
  • 大連13歲男孩殺10歲女童不追刑責,未成年人極端犯罪如何治?
    「你走了,爸爸再看不到你了……」任憑父母如何呼喚,上小學五年級的王麗(化名)再也不會顯現燦爛的笑顏。4天前,10歲的她身中7刀倒在血泊中,而向她舉刀的男子蔡某某還不滿14歲。有知情者透露,其父母也正在配合警方的調查,目前不在該小區居住。在小區業主群裡,有業主留言稱蔡某某曾對女生動手動腳。王麗的舅舅說,有業主爆料蔡某某在家看過黃色視頻:「他還愛打遊戲,有時候一打一通宵。」律師說案:涉案男孩父母或承擔侵權損害賠償10月24日上午,記者從大連警方處獲悉,案件正在按程序偵辦調查,因為涉及未成年,不便透露具體案情。
  • 近年來未成年犯罪頻發,我們將如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01案情回顧近年來未成年犯罪不斷高發以下是近年來的案件2004年11月15日四少年策劃報價大案,仁某(18歲)南某(16歲),楊某(15歲)於某(16歲)合夥綁架策劃綁架16歲曉雨索要贖金,殺害人質,仁某男某判處無期徒刑,判處楊某有期徒刑
  • 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童案,折射出的未成年教育和犯罪問題
    案情想必很多人在網上看過,沒有給出很明確的作案動機,就這樣,一個13歲男孩用刀子結束了10歲女童的生命,其中,細節反饋有這麼幾處,殺害10歲女童後,男孩還去女孩父母那裡打聽過女孩去哪裡了,還有就是,群眾發現屍體後,男孩還去圍觀,這是多大的「胸懷」!多麼的無知!冰冷的讓人脊背發涼!
  • 14歲少年參與姦殺案:未成年犯罪,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
    32歲女性吳某遭5人挾持,並搶走其所開車輛。之後,吳某在遭到侵犯後被殘忍殺害。最新消息,五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被刑拘。在這起案件中,有這樣一個細節讓人震驚:犯罪嫌疑人中,最小的年僅14歲啊!根據刑法規定,已滿14周歲但未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 13歲男孩縱火!未成年人犯罪需新法約束
    10月31日,一名13歲的「熊孩子」持汽油到柳州市桂中大道柳福雅居小區2棟天台上縱火,險釀大禍。歲男孩縱火要承擔法律責任嗎?保護未成年人與懲戒未成年人在12-13歲的未成年犯罪中成為了悖論。是時候出臺法律進一步規範12-13歲的未成年犯罪了人類群體是極具多樣性的,並不是每一個未成年人都不能夠清楚的認知自己的行為。
  • 未成年犯罪現象,13歲女生被4男生「輪X」案件曝光:性教育,你等不起!
    該名老師立即將這件事上報給校方,校方便通知了女孩的家長。女孩的父親接到通知,感覺晴天霹靂,立即報警!可是,這位父親忘記了,報警根本沒有用!因為這4名小畜生年齡不夠,兩名男生11歲,另外兩名男生12歲,這預示著他們擁有犯罪的「免死金牌」。6月1日,女孩的父親接到警方的通知書。
  • 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後拋屍!犯罪低齡化下的教育缺失
    犯人是一名僅13歲的男孩,而被害的女孩還只有10歲...... 我們不揣測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但犯罪低齡化,是我們最該關注的話題。 2019年10月,大連13歲男孩強姦未遂,殺害10歲女孩後拋屍; 2018年12月,湖南沅江12歲男孩因不滿母親管教,持刀將親生母親殺害
  • 13歲男孩殺人不負刑責,四問「少年的你」如何遠離犯罪
    新京報訊(記者 王俊)近日,一起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的案件引發關注。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未滿14周歲未成年人無需承擔刑事責任。但近年來未成年人惡性犯罪事件時有發生,該不該降低刑事責任年齡,對未成年人犯罪是否過於寬容,未成年人嚴重犯罪應如何懲處等問題再次引發爭議。追問1是否應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
  • 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後拋屍:他還是個孩子,千萬別放過他!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10月底發生的「大連10歲女童被殺案」。去年10月20日,大連市沙河口區西苑花園,一個10歲的女孩被13歲男孩殘忍殺害,遺體在家附近100多米的灌木叢中發現。時隔6個月,同類慘劇再次發生。
  • 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案宣判,白巖松這麼評未成年人犯罪
    本周一,10歲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案民事訴訟一審宣判,行兇少年蔡某某父母被判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128萬餘元,行兇少年蔡某某,如今正處於三年的收容教養之中。目前被害女孩家人還在準備材料,希望繼續追究蔡某某父母的刑事責任。
  • 「他只是個孩子教育」背後隱藏的犯罪,到底帶來了什麼?
    一近幾年發生的「他只是個孩子的案例」到底有多少? 以時間軸為列,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未成年犯罪在逐漸增加 1,2010年,韋某於家鄉廣西掐死一名男孩,但因其當年未滿14周歲而未負刑事責任。2011年,他持刀傷害一名小女孩,被判刑6年。2015年11月,時年19歲的韋某減刑保釋後在廣州市番禺區殺害一名11歲女孩。
  • 大連13歲男孩姦殺10歲女童,其家人終於登報致歉!死者家屬抱著報紙失聲痛哭
    大連一名13歲的男孩強姦且毆打然後殺害了一名只有十歲的女孩兒,並且該男孩還大言不慚道:我還未滿14歲,所以法律制裁不了我,到了今天,此案件也進行了下一步處理。歲的男孩蔡某殘忍殺害了只有十歲的女孩王某,並將其拋屍到灌木叢中,作案手段極其殘忍,又由於犯罪嫌疑人蔡某並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所以警方也對於蔡某實施收容教養,為期三年,隨後受害者女孩的家屬也對蔡某以及其父母提起民事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