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心疼父母的孩子是如何養成的

2020-09-03 靚靚3010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單親媽媽做了孩子最喜歡吃的油燜大蝦 ,孩子旁若無人的大吃起來。在還剩下一個蝦時,孩子媽媽夾起來嘗了一口。孩子馬上跳起來大叫:「那是我的蝦,我都不夠吃,你怎麼把它吃了?你給我吐出來!」


天哪!這就是單親媽媽養大的孩子嗎?那位媽媽聽到孩子口中說出這樣的話,不知有何感想?這不是典型的「白眼狼」嗎?

這孩子也太不懂感恩母親的付出!

我在接下來的內容裡了解到:原來孩子母親從小就寵溺孩子,每次好吃好喝的都讓孩子先吃先喝,孩子吃剩下的才自己吃。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養成了「吃獨食」的習慣。

不懂心疼父母的孩子就是這樣養成的。

可見,孩子從小就要好好的教養,不然,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步入社會,一副為我獨尊的樣子肯定是會被別人排擠,寸步難行的!

最近,地鐵上用手抱著媽媽休息的小男孩火了。


網友熱評:

@迷失的旅途

這小男孩也太懂事了,要是我兒子才不會呢,早就讓我站起來他坐下來,還能像這樣讓媽媽睡覺依靠在他身上,看著真讓人感動。


這個小男孩年紀這麼小就已經知道心疼媽媽、照顧媽媽了。那位媽媽當時的內心一定是超級溫暖,能夠有這麼一個如此暖心的兒子,也是那位媽媽一輩子最大的福氣吧!

我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抱怨:半輩子都在做孩子奴,到頭來孩子卻不懂事、不聽話,更不會心疼父母,真讓父母心寒啊!

為什麼現在有些孩子一點都不懂得心疼父母?這與我們的家庭教育是否有關?


答案是肯定有關的。

因為,孩子剛出生時,就像是一張白紙般,父母在上面怎麼描繪,孩子就如何。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是孩子學習的參照物,所以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也是現實存在的。家長忽略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孩子自然不會懂得心疼父母的付出,在孩子眼中,說不定覺得父母的一切付出都是理所當然的呢!

我在這裡說要養出一個懂得心疼父母的孩子,並不是非要讓孩子感恩父母、進行道德綁架。而是覺得孩子學會愛父母、心疼父母,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課程。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疼愛 ,就是忘了自己的出處。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真正的去愛別人,更別提長大以後能為人民謀福利了。

相反,一個懂得心疼父母的孩子,必定是一個有愛心、會關心人的善良孩子。長大以後也會懂得大愛、做對社會有責任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孩子從小就有這些美好品質,長大了會讓他的小家幸福快樂,更會讓社會這個大家庭和諧發展。

家庭教育中,以下這幾種方式,最容易養出不懂得心疼父母的孩子。

一、父母付出太多、愛得太滿,凡事包辦,孩子沒有動手的機會


現在,不會心疼父母的孩子,大多都是被爺爺奶奶、父母「寵溺」出來的。

這些家庭裡的每一位大人都是:一切以孩子為中心,整天圍著孩子轉,把孩子所有的一切都打理好了,對孩子的要求也是有求必應。這些自以為愛孩子的表現,其實就是在培養不會心疼父母的孩子。

久之,孩子就會視父母和爺爺奶奶的照顧和付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只會一味地自私索取他(她)們的愛,卻從來沒有想過如何回報親人們的愛。更不會去思考親人們是否也同樣需要關愛。

我記得一位教育領域專家曾經說過:

「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父母愛孩子,要有分寸,應該給孩子恰到好處的愛。

所以說:為人父母,想要培養心疼父母的孩子,就不能包辦孩子的一切事物。父母要學會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學會自己動手、親身體驗,為自己的事情負責。同時,對於有自理能力的孩子,家務事也可以讓孩子分擔一下。讓孩子承擔起自己也是家庭成員的那一部分責任。這樣做,既能培養孩子從小愛家,也會讓孩子心疼父母平時的不易。

二、沒有給孩子疼愛父母的機會


俗話說得好:「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為人父母后,家長習慣藏起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現在孩子面前的都是強大、無所不能的一面。

所以在很多孩子眼中,父母是無所不能的超人,父母什麼事都辦得到。沒什麼事是父母解決不了的!

所以,在遇到麻煩事時,才會有我爸是「某某」,我爸是某局長等口號喊出來。

殊不知,父母從小沒有教育好孩子,總會有一天會被自己孩子「坑慘」。

所以,家長在孩子面前有時候也可以不表現那麼強大,適當表現自己弱勢的一面,給孩子一個機會幫助自己。既可以鍛鍊孩子的處事能力,又可以讓孩子有心疼父母的機會。

比如:媽媽和兒子逛超市時,就可以讓兒子幫忙提點東西回家。媽媽下班回來累了,也可以讓女兒幫忙分擔一些家務勞動。

這樣,孩子才有機會體驗生活的不易,才能學會疼愛父母,懂得自己在家庭中的責任和以後對家庭的擔當。

三、愛的方式不對,親子關係差


當下,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父母就是在以「自以為對孩子好」的方式去愛孩子,他們往往並沒有弄清楚孩子究竟需要什麼,就一味的包辦。

我娘家一位堂妹,她結婚較早,女兒都讀高三了。去年,我回娘家時碰到她也剛好在娘家玩。閒談中得知:她女兒讀高三,選的是理科,是她包辦的。因為她覺得理科以後選擇專業較多,就一意孤行硬是讓女兒去學理科。結果,她女兒理科很差,今年高考成績也不理想。前幾天和我媽視屏聊天,得知她女兒想復讀一年。不知道以後如何呢?總之,我覺得父母包辦 ,有時候真的會害了孩子。

像我堂妹,她都不聽她女兒的意見,又沒搞清楚她女兒到底是善長哪科就自作主張的為孩子包辦,打著也是為孩子好的旗號。結果呢,還是坑了孩子。又讓親子關係惡化。聽說她女兒整天悶悶不樂,有時候又大哭說自己沒考上大學都是她媽媽害的。

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體會不到來自父母真正的尊重,那親子關係漸行漸遠是必然的結果。

父母如果真的愛孩子,真的是為孩子著想:

首先就要多尊重孩子,多傾聽孩子的聲音,多和孩子交流溝通。

其次,父母要放下「架子」,不要永遠高高在上。

最後,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選擇適合孩子自己的人生。只要不是遠離正確的人生軌跡,父母就不要太多的幹預,畢竟孩子的興趣愛好也很重要,你讓孩子一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孩子會開心嗎?

親子之間只有足夠的尊重孩子,孩子才會感恩父母,才會在內心深處真正的心疼父母。

相關焦點

  • 不懂得心疼父母的孩子,是如何養成的?
    接受採訪時,女孩說:「小時候媽媽看我那麼累,該我(照)看媽媽了,我很心疼媽媽。」懂得心疼父母的女孩,引來眾多網友的感動和羨慕。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抱怨,整天為孩子忙前忙後,那麼辛苦,孩子卻不懂事、不聽話,不會心疼自己,讓人心寒。
  • 為何孩子不懂得心疼你?聰明的父母,懂得把愛「藏」起來一半
    導讀:為何孩子不懂得心疼你?聰明的父母,懂得把愛「藏」起來一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何孩子不懂得心疼你?聰明的父母,懂得把愛「藏」起來一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孩子不懂得心疼你?聰明的父母,懂得把愛「藏」起來一半
    可是卻總在不知不覺中溺愛,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不問原則對錯。久而久之,孩子覺得被愛是應該的,父母就該這樣對我。很多人成年之後還理直氣壯地啃老,認為從父母那裡得到東西是理所當然,只知索取,不知回報,更不懂關心和感激他人。有時候別人不懂得心疼你,不是因為你付出的太少,而是你付出過多。同樣,孩子也不是天生的「白眼狼」,這是無限度給予的結果。
  • 「我病了,孩子連杯水都不樂意倒」:為什麼孩子不懂得心疼你?
    晚上也是強打起精神為女兒準備晚餐,煮了些粥給孩子炒了個雞蛋,孩子一看這些就不滿意了,說自己要吃紅燒肉。有時候孩子不心疼你,對你冷漠是因為家長對孩子付出的太少,親子之間沒有足夠的感情而有些時候則是因為你付出的太多,給予的太多,養成了孩子不知感恩的性格,造成了孩子的冷漠,令孩子變成了「白眼狼」。其實像這種情況在中國的家庭中比比皆是,孩子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絲毫不懂得感恩父母。孩子的冷漠、沒良心來自於父母的溺愛,來自於父母的大包大攬。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讓孩子不再冷漠,學會心疼父母呢?
  • 孩子為什麼不懂得心疼你?答案值得深思
    或者這樣:你為了孩子付出了一切,孩子卻依然不懂得心疼你?我們總是說要好好愛孩子。可是很多父母就不知不覺中溺愛,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不問原則對錯。久而久之,孩子覺得被愛是應該的,父母就該這樣對我。很多人成年之後還理直氣壯地啃老,認為從父母那裡得到東西是理所當然,只知索取,不知回報,更不懂關心和感激他人。有時候別人不懂得心疼你,不是因為你付出的太少,而是你付出過多。
  •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懂得心疼你?答案令人深思...
    來源 信仰和相信的力量 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已經成家立業的孩子依然需要父母的幫襯,並且認為這都是理所當然的。或者這樣的:你為了你的孩子付出了一切,你的孩子卻依然不懂得心疼你?來看看今天的這篇文章,或許會有答案…… 有時候別人不懂得心疼你
  • 家有「心疼錢」的孩子,父母該慶幸嗎?
    家有心疼錢的孩子,父母會不會感到慶幸?  這對父母就「遇」到了個疼錢的寶寶。  前段時間流傳一個視頻:在超市,爸爸打算買個小包,孩子不願意了:「不行,太貴了……」,因為「家裡掛了好多包包,走了啦,不要買了」。
  • 媽媽生病,兒子連一杯水都不願倒,為何孩子如此不懂得心疼人?
    為人父母為孩子毫無保留地付出,自然大部分父母都會收到孩子的回報,但有些孩子卻一點都不知道心疼父母,著實讓人傷透了心。媽媽生病,孩子連一杯水都不願意給倒最近,寶媽小青遭遇了一件讓自己十分糟心的事情。最近由於天氣轉涼,小青不小心著涼感冒了。
  • 孩子為什麼不懂得心疼你?強烈建議所有爸媽都看看
    ,孩子不會覺得父母辛苦,不容易,相反,他們會認為這是父母應該做的。可是很多父母就不知不覺中溺愛,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不問原則對錯。久而久之,孩子覺得被愛是應該的,父母就該這樣對我。很多人成年之後還理直氣壯地啃老,認為從父母那裡得到東西是理所當然,只知索取,不知回報,更不懂關心和感激他人。有時候別人不懂得心疼你,不是因為你付出的太少,而是你付出過多。
  • 知愈心理:孩子為什麼不懂得心疼你?建議所有父母看看
    02我們一直在討論一個話題就是:「父母如何與孩子相處?」,有的人覺得應該像朋友一樣相處。有的人則覺得就應該是父母子女,父母對子女要有絕對的權威。但是,不論哪一種,我們都希望教孩子學會感恩,因為不會感恩的孩子是自私的、貪婪的,有的甚至是危險的。
  • 7歲女孩寫信,心疼爸爸的辛苦,真實教育寫照,讓孩子懂得感恩
    其中有一位高贊的網友表示道:這位爸爸給了孩子最好的教育,讓孩子懂得了感恩。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爸爸為了這個家庭,不辭辛苦,女兒也很懂事體貼,她懂得心疼爸爸,也懂得感恩爸爸,這樣的家庭才是最美好的。但現在很多孩子,卻不懂得感恩,他們將父母對他們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那麼,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是如何養成的?
  • 怎樣讓孩子學會心疼父母,心理學:父母別把自己當超人
    最近在高中同學群裡閒聊時,許久未出現的一個高中同學突然對自己的孩子抱怨了起來。 她在孩子出生後便將全部的愛意傾注在她孩子身上,可是她的孩子卻越長大越不把她放在眼裡,現在就只懂得向她索取。
  • 不讓孩子成為白眼狼,父母要教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父母一味地溺愛孩子,養成孩子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感恩回報的話,孩子長大走向社會也會處處碰壁所以我們從小就要教育孩子擁有感恩的心。教會孩子懂得感恩是父母的責任,以為的溺愛孩子,養成孩子只知索取,不懂回報父母富有最大的責任。
  • 令人深思,孩子為什麼不懂得心疼你?建議所有爸爸媽媽都看看
    【考壹佰導讀】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孩子要什麼給什麼,久而久之孩子會把父母的無私付出當做理所當然,孩子不會覺得父母辛苦,不容易,相反,他們會認為這是父母應該做的。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話題。盧梭在《愛彌爾》中一針見血指出:「你了解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的孩子痛苦嗎?那就是,讓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 孩子不知道心疼父母,到底問題出在了哪裡?
    很多父母對我說自家的孩子一點都不懂得心疼自己。感覺養了個白眼狼,不知道是性格的原因還是教育的原因,其實在我看來,是教育的問題而不是孩子性格的原因,是父母一手造就了孩子對您的態度,所以遇到這種孩子做父母的首先要反問一句:為什麼您自己的孩子不懂的心疼你呢?在我看來有以下幾種因素造就了孩子不心疼父母的心理。
  • 孩子將來不孝順的4個信號,別把你的孩子養成「白眼狼」
    大事小事都有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包辦,稍不滿足就朝著大人發洩,慢慢的,就養成了孩子自我為中心,發號施令成了習慣。偶爾地一次沒有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就會頂撞父母,所心所欲。有人說這是孩子進入青春期有些逆反,頂撞父母是正常現象,過了這段時間就好了。有時確實是家長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點,說話方式不當,引起孩子反感。
  • 九型人格親子教育法,讓父母懂得孩子,同時也讓孩子懂得父母!
    為什麼不學習一門心理學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過的更舒服一些?讓愛孩子有更好的路徑?對比嚴肅的心理學,九型人格會更適合親子教育。因為目前眾多心理學親子課,只是單方面讓父母改變,經由父母的改變影響孩子。學習九型人格親子教育法,父母立即改變,孩子也當下改變。
  •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懂得心疼你?答案令人深思,建議所有爸爸媽媽都看看
    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孩子要什麼給什麼,久而久之孩子會把父母的無私付出當做理所當然,孩子不會覺得父母辛苦,不容易,相反,他們會認為這是父母應該做的。」我們總是說要好好愛孩子。可是很多父母就不知不覺中溺愛,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不問原則對錯。久而久之,孩子覺得被愛是應該的,父母就該這樣對我。很多人成年之後還理直氣壯地啃老,認為從父母那裡得到東西是理所當然,只知索取,不知回報,更不懂關心和感激他人。
  • 聰明的父母,都懂得如何在餐桌上教育孩子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一日三餐,看似永遠循規蹈矩,卻蘊藏著父母和孩子的教養。可孩子媽媽像沒事人一樣,只顧著跟周圍的人聊天,仿佛沒有看到好幾個客人被孩子濺了一身的湯汁。在餐桌上,越來越多的父母關注孩子的營養,卻對孩子的教養關心甚少。聰明的父母,都懂得如何在餐桌上教育孩子。培養孩子良好的用餐禮儀,這是保證孩子將來進入社會後事業成功的重要前提。這種教養的養成,是父母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這種資產是永恆而無限的。
  • 孩子不懂禮貌怎麼辦?父母要懂得教育,從說「謝謝」開始
    常言道"禮多人不怪",但是孩子如果不懂禮貌,就經常會被貼上沒有教養,父母沒有教育好等等標籤。確實,懂禮貌一個人素養的表現,孩子懂禮貌更是對他人尊重的表現,於是從小培養孩子懂禮貌的習慣不管對於家長還是孩子本身是非常重要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