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上20年的公證書成廢紙 131萬拆遷款引出官司

2021-01-10 搜狐網

  因為對大哥一人繼承了父母留下的11間房,並因此獨得拆遷補償款131萬多元不服,兩個親弟弟和已去世妹妹的4個子女,將大哥肖某告上法庭。握有幾個親兄弟姐妹和繼母聲明放棄遺產繼承公證書的肖某,本以為自己證據充足,沒想到,由於這件公證書中,二弟的棄權聲明不是本人籤字,而大弟弟在繼承房產意見表上「聲明人單位證明」一欄中的籤字,為大哥肖某所籤,法院不予採信,輸掉了這場官司。近日,北京某區法院一審判決,這131萬多元拆遷款由6名原告和被告分享。

  在這場官司中,肖某所持的繼承公證是否為法院認可成為庭審的一個焦點。據肖某的大弟、二弟和已去世妹妹的4個子女稱,這份1983年11月23日由某區公證處所做的公證,是肖某偽造他們和繼母籤名取得的,公證書應該是無效的。而被告肖某辯稱,即使籤字真的不是本人所寫,當時每位原告所在單位都出具了蓋有公章的證明,這些單位不可能作偽證,肖某一位同父異母的弟弟也來到法庭上作證說,當時這些家庭成員確實是放棄而讓大哥一人獨享繼承權。他還寫了一份聲明,書面表示放棄繼承權。

  法院對公證書進行了筆跡鑑定,結果是:被告的二弟在公證書《意見表》和「聲明人單位證明」上的籤字確實不是本人所寫;而大弟弟在公證書《意見表》上的籤字是本人所寫,但「聲明人單位證明」上的籤名不是本人所寫,而是肖某所籤。作證放棄繼承權的那位同父異母弟弟的兩個籤名都是本人所寫。而繼母與肖某的妹妹已經去世多年,難以考證其籤名、蓋章的真偽。

  法院經審理認為,公證書認定肖某的兩個親弟弟和肖某繼母、妹妹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不真實,程序不合法,法院不予採信。並據此做出了此案一審判決。被告肖某不服判決,已提出上訴。

  20年前這樣的公證書很普遍

  據北京市公證協會會長王士剛介紹,在1980年前後,北京市大量私房需要落實政策,其中很多要辦遺產繼承公證。當時,辦理遺產繼承公證是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布置下來的,為了儘快辦理好公證,從各行各業臨時抽調人員,充實到各公證處,很多公證處的工作人員僅僅經過比較簡單的培訓就上崗了,公證業務很不熟悉。因此,儘管當時對遺產繼承公證也有一些簡單的程序要求,比如說要求本人籤字等等,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那個時代,人們對單位意見很重視,並不重視個人意見的表達,很多情況下主要看單位蓋章,而不是本人籤字,沒有委託書,本人沒來公證處的情況也很多,像這個案子中這樣的公證書非常普遍。

  記者也採訪了為肖某做公證的那個區公證處,該公證處的一位老公證員認為,這份公證書表格填寫齊全,當事人及所在單位證明完整,在當時來說已經算是很正規的了。公證書證據效力不該隨意抹殺北京市公證處副主任吳鳳友對法院就此案做出的判決直言不諱地提出了不同意見。吳鳳友告訴記者,《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九條明確規定,「已為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事實」與「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一樣,當事人無需舉證。也就是說,公證書的證據效力是和法院判決一樣的。那麼,在審判過程中,就不能隨意將公證書的證據效力抹殺掉,即使法院認為公證書存在問題,也應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序先將公證書撤銷,才能不予採信。就像一個法院不能在審判過程中,直接認定另一法院的生效判決是錯誤的,而置之不理一樣。

  吳鳳友還認為,認定本案中這個公證書是否有效,也應該考慮到做公證當時的歷史背景,考慮一個溯及力的問題。從現行規定來看,這個公證是有問題,但那時,國家對公證的程序還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並不能以現行的法律規定要求20年前的事情。

  北京市公證協會會長王士剛認為,公證是一種證據效力比較高的證據,有關法律條文在規定公證的證據效力的同時,也規定了「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從這個角度上講,法院有權對公證書的效力進行認定。

  據王士剛介紹,司法部和最高人民法院曾經聯合發文,對有問題的公證書如何處理有個辦法,原則上需要通知公證處或者司法機關,提出司法建議,由公證處自行改正。對於本案這種特殊歷史條件下的公證書,公證部門也曾有過處理辦法,就是不否定整個公證書,如果某當事人沒有本人籤字,現又提出異議的,可以撤銷關於他本人那部分公證。

  公證尷尬的法律地位

  王士剛承認,在實際審判中,公證書的法律地位有時比較尷尬。法院認為公證有問題,通常有三種做法。有的按司法部和最高法院發文,提出司法建議;有的直接不予採信;有的乾脆在判決書中視若無物,提都不提。這就影響了公證書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同時,公證部門在案件審理過程

  中,對法院對公證書的認定有異議,也沒有渠道表達。

  王士剛和吳鳳友都認為,讓公證書擺脫這種尷尬地位,還要依靠法律來解決。他們呼籲,正在制定的《公證法》和《證據法》中,明確公證的證據效力,並且明確規定撤銷公證證據效力的法律程序。

  本報記者霍雷實習生饒沛

相關焦點

  • 八旬老太打贏千萬遺產官司 後拒付律師費成被告
    然而,黃老太順利獲取巨額遺產後便開始反悔,甚至拒絕支付律師代理費,結果被該律師事務所告上法庭,要求黃老太信守承諾,兌現54萬多元人民幣的律師代理費。一場律師事務所狀告八旬老太太的官司由此展開……  飛來橫財  跨國千萬遺產出現  事情還得從3年前說起,本案被告黃老太是梅州市梅縣水車鎮人,已年過八旬。
  • 女子買房15年後遭遇拆遷,賣家插一腳要分拆遷款,法庭上合同無效?
    15年之後,這套房子將要拆遷,可能會獲得419萬元左右的拆遷款,劉亞雲則將魏思麗告上了法庭,希望能夠分一些拆遷款。讓人感到意外的是,法院竟然真的判決,兩個人原籤訂的合同是無效的。那最後拆遷款是如何分割的呢?
  • 七千元賣了祖屋,20年後原房主繼承人為52萬拆遷款打官司
    對於老陳和羅家姐弟來說,20年前寫下《出售房屋協議》時可能都沒有想到,20年後會因為房屋拆遷讓彼此陷入官司紛爭。20年前,老陳在四川南充城郊花7000元購買了羅家的一套祖傳房屋。近年來,隨著南充城市建設的擴張,當年購得的房屋也被納入拆遷範圍。
  • 131萬噸!日本廢紙庫存飆漲,原因和中國有關!安倍或找東南亞接盤?
    【一牛財經】訊:近年來,中國一直大量進口外國的廢紙,不過隨著環保意識的加強,中國提出廢物零進口目標,限制進口。這樣一來,有些國家就開始「難過了」,首當其衝的就是日本!目前無處可去的廢紙充斥日本國內,雖然日本嘗試開拓銷路,向東南亞出口,但是並非易事……131萬噸!日本廢紙庫存接近飽和!
  • 楊八裡:父親拒付65萬拆遷款,外嫁女兒告上法庭做得對
    3月16日,華商報《父親拒絕付給外嫁女兒65萬拆遷款 被女兒訴上法庭》報導稱,西安鄠邑區的王峰,在獲得房屋補償款後,拒絕給付外嫁女兒應得款項65萬元,結果被女兒起訴。近日,鄠邑區法院審理一起特殊的返還財產糾紛案件,最終父女達成調解。
  • 買房十幾年,如今拆遷賣家要毀約,法庭上當年合同竟無效?
    ,轉眼間十幾年過去了,城市發展迎來了飛速時代,這個地區的一些棚戶區也要進行一定的拆遷改造。十幾年後這裡的房價可謂是水漲船高,魏某麗可以獲得一筆不小的拆遷賠償款,可是這時得知這個房子要進行拆遷的當年賣家劉某雲卻突然出現,要求與魏某麗平分這筆高達419萬元的賠償款。
  • 拆遷利益存在爭議,拆遷款應當提存
    李某沒想到,10年前花10餘萬元買的房,10年後一場拆遷,房沒了,拆遷款也一分沒見著。  案情簡介  1995年6月,李某購買王某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的平房三間,房價13萬餘元,李某為此支付相關手續費3萬餘元。  2004年,該房所在地區要拆遷。
  • 老房拆遷,親兄弟因七十萬補償款對簿公堂
    前兩天跟我同事一起上門辦理了一個保全證據公證,情況是這樣的:我們這邊因為城市規劃,好多村莊需要拆遷安置,一處宅基地可以換兩套房,如果不要房子的話,就直接給70多萬拆遷補償款。70多萬對於我們這邊一個普通城市家庭來講,還是很大的一筆收入的,更何況是對於一個農村家庭來講。這是背景。
  • 20年前索尼與兩款軟體的官司,最終改變了模擬器的命運
    雖然模擬器依然處於法律的灰色地帶,但很多人已經將其當成遊戲業常見的一個組成部分,只要不做得太過火,一般不至於招來官司。但在上世紀90年代,索尼曾與兩款模擬器軟體——VGS和Bleem數次對簿公堂,但悉數敗下陣來,最後通過使用其他手段才戰勝這兩個對手。而VGS和Bleem雖然遭遇了失敗,但卻從根本上改變了模擬器的命運。
  • 老百姓打拆遷官司好贏嗎?
    萬典律師是全國專業徵地拆遷律師,其代理的大部分案件都屬於民告官的行政案件。許多拆遷戶第一時間聽到律師建議要起訴政府、行政機關,都覺得不可能贏,就是這樣固有思想導致很多拆遷戶沒有拿到合理的補償。那麼老百姓在拆遷中打官司真的贏不了嗎?
  • 荔灣區光復路131戶拆遷戶喜領3000萬補償費(圖)
    昨日上午,荔灣區光復路首批131戶拆遷戶在荔灣區人民法院領走3000萬元拆遷補償費。  拆遷地爛尾 回遷了無期  昨日上午荔灣區人民法院的大法庭裡熱鬧非凡,該院首批發放光復北路康公直街等爛尾地的拍賣款9640萬元,131戶拆遷戶歡天喜地地領到等待多年的錢。「等到孫子都大了。」
  • 購房15年後要拆遷,當年的賣家竟要分割拆遷款,看看法律怎麼說
    在2003年的時候,劉某在丈夫去世後為了還清債務,將一套房屋出售,魏某見劉某生活不易,在要價15萬多的基礎上多給了5000元,湊足了16萬買下了該處房屋。雙方籤訂了房屋買賣合同,但由於房屋在劉某丈夫的名下,劉某替丈夫籤了字並且讓兩個兒子一起籤了合同,合同上明確標記了房屋的具體面積等詳細情況。魏某在買到房之後將房屋改造一新,還加建了兩棟房屋來進行出租。
  • 善於模仿筆跡 拆遷組長騙取拆遷補償款59萬餘元
    2014年4月下旬,身為溧水區白馬鎮工程部工程項目部部長的彭守文,因為涉嫌貪汙罪被刑事拘留。到案後,他主動交代了在2011年4月至2014年春節期間,利用拆遷組長的職務便利,貪汙拆遷補償款59萬餘元的犯罪事實。
  • 以案釋法 | 北京男子家裡宅基地拆遷,卻被繼母和妹妹告上法庭
    2016年年底,李父因病去世。2017年年底,村子拆遷。周阿姨與村委會籤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約定各項補償總金額96萬餘元,可享受優惠價定向安置房213.6平方米。協議籤訂後,周阿姨就搬了家,並將宅院的大門鑰匙交付給村委會。
  • 兩場官司,一無所獲
    父母未留遺囑,繼承人須持有判決書、公證書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才可辦理諸如房產變更、銀行取款、股權受讓等事宜。即使父母留有遺囑的,質疑遺囑的合法有效性而進行訴訟的也越來越多。2017年4月,姐弟三人為照顧年老生病的父母籤訂了一個協議,約定姐弟三人輪流照顧父親的事宜,並在協議上寫著父母房產歸三人共有。當年底,梁老先生病逝。按父母的遺囑,小兒子要求變更房產證上產權人,大姐沒異議,大兒子卻不同意。質疑父母所立遺囑的真實性,但其無法通過司法鑑定來支持自己的理由,法院判房產的50%為小兒子所有,另50%屬於母親的房產。
  • 25歲「房蟲」如何撂倒多名拆遷幹部
    一審法院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後認為,仵家輝騙取國家拆遷補償款700餘萬元,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170餘萬元,其行為構成詐騙罪和行賄罪,對其數罪併罰,判處有期徒刑18年。該判決標誌著這起窩案所涉及的審理工作暫告一段落。
  • 老父拆遷獲償84萬餘元,三子女要錢未果鬧上法庭
    張某與孫某婚後在青島市即墨區有房屋一處,2018年10月該房拆遷,張某獲得拆遷貨幣補償款(含搬遷補助費等)共計84萬餘元。張某與孫某的三個子女張一、張二、張三得知父親張某將該房拆遷貨幣補償款全部領取後,多次索要錢款未果,遂提起訴訟。請求即墨法院依法確認此房屋的拆遷所得貨幣補償款84萬餘元,並認為其中50%份額系其母孫某的遺產,三個子女應各享有孫某遺產的八分之一的繼承份額,即每人5萬餘元。
  • 因為20萬彩禮、我們最終鬧上了法庭!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自古以來都是傳承的風俗,然而,原本兩個幸福的家庭,卻因20萬的彩禮鬧上了法庭……本人今年24歲,出生於江西農村,現住縣城小區,父母在縣城開了一家服裝廠,已有8年之久,經過多年的打拼,父母在縣城買了一套房子和兩間商鋪,還有一臺小轎車,兩間商鋪現已出租,我還有一個姐姐,現在已經遠嫁他鄉,作為家裡的獨生子,父母對我的婚姻也是操碎了心。
  • 如何破解公證書,贏得主動權!
    公證書是公證處根據申請人的申請,依照事實和法律,運用法定程序製作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文書。公證書在法庭上的運用主要是對事實的一種證明。通俗一些,就是一方當事人為了將一種事實呈現給法庭,但是這種事實是隨時可能消失的,這就需要通過設備或者技術手段將該事實及時留存。
  • 北京男子4間房+2層樓遇拆遷,卻與繼母、異母妹妹鬧上法庭
    2016年年底,李父因病去世。2017年年底,村子拆遷。周阿姨與村委會籤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約定各項補償總金額96萬餘元,可享受優惠價定向安置房213.6平方米。協議籤訂後,周阿姨就搬了家,並將宅院的大門鑰匙交付給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