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寫給兒子的信,讓人靈魂顫抖,瞬間明白窮人與富人的本質

2020-12-23 育兒規

最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富人不想退休,窮人卻逃避工作。」

越是貧窮的人,越是逃避工作。你的身邊,是否經常有人這樣抱怨:「煩死了,晚上又要加班!」「這件事情還沒做完呢,又臨時給我安排事情,還讓不讓人休息會兒了!」「這周末老闆說全公司都要加班,還不給加班工資」······

越是富有的人,越是忙得焦頭爛額。56歲的馬雲,雖然退休了,卻依然在公益事業、湖畔大學等事情上忙得不可開交;76歲的任正非,更是頂著巨大的壓力,和美國抗爭著;65歲的比爾蓋茨、90多歲的巴菲特、查理芒格,都曾是世界首富的他們,依然經常在全世界各地奔波,忙碌著。

為什麼?難道富人都不覺得累嗎?難道富人都不想多陪陪家人嗎?難道富人都不想:什麼事都不用做,就天天吃喝玩樂就行。這樣的生活不好嗎?畢竟他們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有這樣的條件啊。

為什麼?看完下面這封信,或許你就有答案了。

這是一封「美國歷史第一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一封信。當時他的兒子,就跟現在的很多富二代一樣,不願工作,就想恣意享受財富帶給他的奢靡生活。洛克菲勒就寫了這樣一封信,他的兒子仿佛被閃電擊中一般,恍然大悟,從此開始對工作傾注100分的熱情。

這就是你期待的,不用工作的美妙日子

親愛的約翰:爸爸曾看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這個故事讓我感觸良多。

在古老而神秘的埃及,有一個騎士死後,發現自己來到一個美妙而又能享受一切的地方。他剛踏進那片樂土,就有一個身穿白衣的天使來到他身邊並對他說:「尊敬的勇士,您有什麼需要嗎?在這裡有您想要的一切:有享不盡的美味佳餚,有各種娛樂方式供您選擇,還有美若天仙的絕世佳人,您都可以盡情享用。」

騎士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即驚奇又高興,他暗自竊喜:難道我來到了天堂?

接下來的好幾天,他都在品嘗所有的佳餚美食,同時盡享美色的滋味。然而,一段時間之後,他卻對這一切感到索然無味了,於是他就對天使說:「我對這一切感到很厭煩,我需要做一些事情。你可以給我找一份工作做嗎?」

他沒想到,他所得到的回答卻是搖頭:「很抱歉,我的先生,這是我們這裡唯一不能為您做的。這裡沒有工作可以給您。」

騎士非常沮喪,憤怒地揮動著手說:「這那裡是什麼天堂,還不如讓我去地獄!」

「您以為,您在天堂麼?」那位天使溫和地說。

······

我曾經無比嚮往的美妙生活,原來只是自欺欺人

現在,您可以靜下心來,想一想那種日子:不用工作,天天只需要吃喝玩樂就行。這樣安逸享樂的生活,你能享受多少天,而不心生厭倦?

我曾經真的試過這樣的日子。

那段時間,我也是無比的厭倦工作,於是狠心辭掉高薪的工作,準備痛痛快快去玩個半年,把之前一直想去的地方,都去玩一遍,好好給自己放鬆一下。

於是買了動車票,從上海出發,先到南京回母校轉了一圈;接著飛到西安,去看了期待已久的秦始皇陵;接著坐了兩天兩夜的動車,穿過戈壁灘,到了烏魯木齊;接著又飛到在渴望已久的麗江,準備住上幾個月,好好享受一下安逸而寧靜的生活。

可不到一個禮拜,在爬了玉龍雪山,逛完了整個麗江古鎮,連周邊的大大小小景點都逛完了之後,我覺得寡然無味了,對那些曾經期待已久的美景已提不起任何興趣。於是我就天天泡在民宿,和老闆喝喝茶,聊聊天。

就這樣又過了3天,我實在待不下去了。我覺得我再待下去就要瘋了。於是和老闆協商,把原本半年的房租退了,買了機票,又飛回了上海。

前前後後,不到一個月時間,我就受夠了那種,曾經以為的「不用工作,只用享樂」的美妙生活······

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你堅持了多久?

我才懂得,洛克菲勒在信中跟他兒子說的那句話:失去工作就等於失去快樂。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有些人卻要在失業之後,才能體會到這一點,這真不幸!

使人成熟的不是歲月,而是經歷。百味嘗遍,自然看透。

我上面提到的那個麗江民宿老闆,他有過和我一樣的經歷和體會。

5年前,他也辭掉了工作,來到了夢寐以求的麗江,準備恣意的玩樂。可也是不到一個月,他也快憋瘋了。最後他租了個民宿,開起了客棧;還是覺得生活沒意思,又去承包了一塊地,種起了當地的土特產,做起了農民······

「人啊,還是得有事做,不然真會被憋瘋。」這是他的原話。

洛克菲勒:工作的態度,決定了我們快樂與否。

讓我們繼續品讀,洛克菲勒寫給他兒子的信:

爸爸從未像有些人那樣抱怨他的僱主,說:「我們只不過是奴隸,我們被僱主壓在塵土上,他們卻高高在上,在他們美麗的別墅裡享樂;他們的保險柜裡裝滿了黃金,他們所擁有的每一塊錢,都是壓榨我們這些誠實的工人得來的。」

爸爸不知道這些抱怨的人是否想過:是誰給了你就業的機會?是誰給了你保障家庭的可能?是誰讓你得到了發展自己的可能?如果你已經意識到了別人對你的壓榨,那你為什麼不結束壓榨,一走了之?

工作的態度決定了我們快樂與否。同樣都是石匠,同樣在雕塑石像,如果你問他們:「你在這做什麼?」

他們中的一個人可能就會說:「你看到了嘛,我正在鑿石頭,鑿完這塊我就可以回家了。」這種人永遠視工作為懲罰,在他嘴裡最常吐出的一個字就是「累」。

另一個人可能會說:「你看到了嘛,我正在做雕像。這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但是酬勞很高。畢竟我有太太和四個孩子,他們需要溫飽。」這鐘人永遠視工作為負擔,在他嘴裡經常吐出來的一句話就是「養家餬口」。

第三個人可能會放下錘子,驕傲地指著石雕說:「你看到了嘛,我正在做一件藝術品。」這種人永遠以工作為榮,工作為樂,在他嘴裡最常吐出的一句話是「這個工作很有意義」。

天堂和地獄都有由自己建造。如果你賦予工作意義,不論工作大小,你都會感到快樂,自我設定的成績不論高低,都會使人對工作產生樂趣。如果你不喜歡做的話,任何簡單的事都會變得困難、無趣,當你叫喊著這個工作很累人時,即使你不賣力氣,你也會感到精疲力竭,反之就大不相同。事情就是這樣。

在信的最後,洛克菲勒深情款款的跟他的兒子說:

「我的兒子,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義務,人生就是地獄。檢視一下你的工作態度,那會讓我們都感覺愉快。——愛你的父親」

建議您把這句話複製保存下來,因為這句話,對您和您的孩子同樣重要。它能讓您和您的兒子,在思維上,拉開與別人的距離。

這就是「曾經地球上最富有的人」的人生智慧。在兒子每次遇到一道坎的時候,他都會給兒子寫一封信,去開導他,提升他的認知,幫助他完成思維的躍遷。就靠高層次的智慧,洛克菲勒家族,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至今已經繁盛了六代,依然屹立在世界財富的頂端。

這些智慧,同樣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領悟,去思考,去提升我們的思維境界,從而完成層次的躍遷。

今天,我們很幸運,洛克菲勒的後人把這38信公開,出版成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讓我們也有機會去一睹這個個智慧老人的高層次思維。

這本書一經面世就很快被搶購一空,一度洛陽紙貴。而搶購這本書的,多是商界人士,一度被稱為「影響世界的珍貴家書」。

李嘉誠把它奉為家教聖經,視為最重要的枕頭書之一;

王健林親自買了一本,給王思聰當做20歲的生日禮物。

今天也把這本書分享給不甘平庸的您,如果您也想實現財富自由,拉開您與他人之間的思想距離,也希望您的孩子將來不為錢所累,那這本書,值得你放在床頭,細細品讀。

這套共書39.8元(包括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哈佛家訓+猶太人教子枕邊書+巴菲特寫給女兒的一生忠告+西點軍校),適合每一個不甘平庸的靈魂,點擊下方連結可團購:

相關焦點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我應該是富翁,我沒有權力當窮人,
    富人精英階層不願說的實話你要有一個信念:我應該是富翁,我沒有權力當窮人。——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第17封信。每天學點育兒規,和孩子鬥智鬥勇,百戰百勝。家長們好,今天魏參繼續分享從《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中悟到的有錢人的育兒規。比爾蓋茨:為什麼有錢人,都不讓孩子玩遊戲,而熱衷於教孩子做公益你知道嗎?
  • 洛克菲勒:世界上這種人會成為富人,所謂富人,精髓不過兩個字!
    前言:也許我們是一個窮人,一無所有,可是我們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大腦,有著誰也無法剝奪的思考能力。洛克菲勒說過:看透問題的本質,能夠讓我們少走彎路,避免損失。一眼就洞穿事物本質的人,能夠搶得先機。越是優秀的人,越是懂得先苦後甜的道理,他們往往願意蟄伏,思考出最好的方法,進行更長的等待時間以換取更為豐盛的幸福。洛克菲勒的發跡史進行了細緻的閱讀後,我才明白:所謂富人思維,精髓不過兩個字,可惜大多數人沒有做好,這兩個字正是思考。
  • 為何富人禁孩子玩遊戲?馬雲:原因不便說,精英階層不會說的真相
    富人不玩遊戲不娛樂,也不讓孩子玩遊戲真相:全球500多名精英,集中開會給窮人設計「陷阱」,只為了「奴役」窮人。富人們大多對於自己的孩子都極度的限制接觸電子設備和玩遊戲,難道這些做法僅僅是因為會影響孩子的學業嗎?不是的!
  • 比爾蓋茨不小心說漏嘴:為什麼富人,都不支持孩子玩手機
    這個陷阱,開始於1995年的一次富人大聚會中,他們覺得,世界上20%的人口就足以維持社會正常運轉了,也就是所謂的少部分富人+一些精英,剩下的人是多餘的,那80%的人和他們20%的人的差距會不斷變大,為了讓這80%的人安安分分的接受差距,他們為窮人塞上了「奶嘴」,轉移大家的注意力,讓我們安於沉迷在手機的世界裡,慢慢喪失熱情和抗爭欲望,以及思考能力!!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傻和聰明的博弈,怎樣才能成為聰明的人
    雖然洛克菲勒成為世界首富的夢想完成了,但他童年時貧窮的遭遇卻始終沒有忘。所以,在對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的教育上,他絲毫不放鬆。不給他們放縱的機會,他們的人生還是要靠他們自己掌握。雖然兒子就跟在自己的身邊,但他不是用簡單的說教方式對孩子進行教導,更多的是用書信的方式,把想對兒子說的話寫下來,這樣可以起到更好的教導作用。
  • 富人間早已公開的秘密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就是1995年那場世界精英會議的參會者之一。在一次電視節目上,他曾經說過:我一般是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我們家13歲才讓孩子用手機。富人們平時的消遣方式不是通過屏幕獲得放鬆,相反,他們利用空閒時間通過閱讀學習,交談來給自己進行知識的補充。現在的社會常態是越是普通階層的人,對自己越是放縱,沉浸在富人製造的「奶頭樂陷阱」裡面還不自知,逐漸喪失奮鬥的動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 洛克菲勒告誡兒子:世界上有兩種人很難富有,從年輕時就要遠離
    這句狂話一聽就是在吹牛吧,然而說出此話的人,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此人便是洛克菲勒,是世界公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究竟有多富有呢?他生於1839年,死於1937年,在當時,洛克菲勒的財富達到了14億美元之多,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首富,而這筆錢如果換算到今天,相當於4000多億美元,即使把今天的三個世界首富加起來,也不如洛克菲勒多。洛克菲勒並非出身優越,他生於美國貧民窟裡,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洛克菲勒從小就深知財富的來之不易,發誓自己一定要變富有。
  • 億萬富翁寫給兒子的信:打工掙錢難當上富豪,更多人是因借錢發財
    約翰·D·洛克菲勒——美國實業家、超級資本家1870年創立標準石油(美孚石油公司),他是地球上的第一個億萬富翁,也是美國歷史上除君主外最富有的人,是世界公認的「石油大王」。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甚至把洛克菲勒作為自己唯一的崇拜對象:"我心目中的賺錢英雄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洛克菲勒。"當然,洛克菲勒不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還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親。他把事業和個人成長的價值觀,通過家訓的形式傳承給後代。
  • 窮人與富人思維的分水嶺到底在哪裡?讀完之後瞬間開悟!
    窮人與富人思維的分水嶺到底在哪裡,一篇能讓你深思受益的文章。在社會環境的發展下,你會發現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卻可以滾雪球般的越來越富。這其中的奧秘是什麼?1、經常聽到朋友會說:如果我有錢了,我就怎麼怎麼樣。如果我中彩票了我就可以怎麼怎麼樣。這是朋友間交流很常態的一句話,但是這句話卻暴露了你的思維層級。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 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為何?
    寫於2020年06月02日 大金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為何?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為何?窮的沒有錢的人,沒有時間來思索這些問題,因為必須多賣力幹活才能換到錢,沒有時間停下來思考這些本來就無法換成錢的問題,再說也想不清楚,弄不明白;有錢可以支配的人,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因為他們已經知道如何變富了。
  • 世界首富洛克菲勒告誡兒子:想要成功,應拒絕和兩種人交朋友
    有句話說得好,富不過三代,但是洛克菲勒家族,歷經100多年綿延了六代,到現在依然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洛克菲勒家族的子孫之所以能有如此的輝煌,和他們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他曾經給兒子寫過38封信,並且告誡兒子:想要成功,應拒絕和兩種人交朋友。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生活目標是安逸和享樂,那和豬有什麼區別
    在後來的賺錢道路上,洛克菲勒憑藉獨到的眼光、嚴謹的頭腦和一般人做不到的勇氣,開始了邁向世界首富的道路。連比爾·蓋茨都說:"我心目中賺錢的英雄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洛克菲勒。"古今中外,很多富人的後代,素來難逃「富不過3代」的魔咒。然而,洛克菲勒家族從發跡至今已經綿延6代,仍未出現頹廢和沒落的跡象。
  • 窮人如何翻身?掌握企業家精神才是王道!富人思維根本不存在!
    窮人如何翻身?看了很多文章,都在講擁有富人思維,但是富人思維該如何擁有,誰來教,而大多數文章列舉的幾點思維,根本不可行,比如,用長遠的眼光看未來,這一點至少80%的人做不到,再說直白點,這就是在賭,眼光看對了,那就對了,錯了呢?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會賺錢的人,懂得注重這5個細節,很受用
    在《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中可以發現,與他們從小對子女的教育,如何做人做事,以及他們的家族崇尚節儉並熱衷創造財富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設計者和建築師,除非你自己放棄,否則沒有任何東西能將你打垮。5.在生意場上,我總是想方設法地將每一次挫折化為一次機會。6.從窮人通往富人的道路始終是暢通的,重要的是你要相信自己——我就是我賺錢的最大資本。
  • 富人和窮人的本質差距到底是什麼?
    在這裡先拋個問題,你認為富人和窮人的本質差距到底是什麼?很多人的第一想法可能認為是錢,那真的是因為錢所以才造成窮人和富人如此大的差距嗎?答案是否定的。相信大家經常在新聞上看到某某人彩票中獎幾千萬,結果因揮霍無度又再次淪為窮人。富人大都能守得住自己的錢財,甚至錢財沒有了也能想到辦法把錢再掙回來,而窮人呢?
  • 為什麼如今的電視劇演繹的都是富人生活?窮人都去哪裡了?
    然而,拋開《裝臺》的樸實與大受好評,對於陝西作家來說,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更是影響三代人的經典巨著。當我們討論這些經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時,對於如今電視劇演繹的生活卻往往又是愛之深痛之切。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國產劇陷入了一種拍攝宣傳選角以及故事講述的怪圈。那就是自動屏蔽了窮人的生活,處處展現富人階層的生活和工作。
  • 富人和窮人已經不是同一個物種了……
    圖片 / 網絡01在201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馬化騰超越昔日中國首富李嘉誠、王健林和最大的競爭對手馬雲,一躍成為最新的亞洲首富,在排行榜上位列17。可相比於坐擁453億美元的馬化騰,世界首富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的身價高達1120億美元,是馬化騰的2.5倍。
  • 窮人與富人的四大思維差距!來看看你是窮人思維,還是富人思維?
    為什麼窮人越窮、富人越富?流行的觀點認為思維差距是關鍵,那麼,具體而言,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相比,到底差在哪?以下就分享窮人與富人的四大思維差距,來看看你是窮人思維還是富人思維?窮人應該明白,如果你的行動時總是欠缺思考、草率魯莽,那麼通往致富的道路必將是極其艱難的,甚至當你在走到一半的時候,就會徹底迷失方向。而與此相反,深思熟慮、從容自若才是富人最大的一條成功經驗。人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只要能控制住自身的草率行為,凡事多動動腦子,才不至於被外在的各種誘惑迷失心智,腳踏實地,走在致富路上。
  • 窮人輕易吃了雞吃了羊,富人為啥反倒捨不得吃?
    「富人」敢想敢夢,「窮人」心中無夢?一個富人可憐窮人,想幫窮人致富。富人送給他一頭牛,囑窮人好好開荒,等春天來了撒上種子,秋天就可以遠離那個「窮」字了。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鬥。 可是沒過幾天, 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比過去還難。
  • 窮人與富人的區別(值得一讀)
    在如今,社會差距越來越大,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而這樣的背景下,很多人都在抱怨,很多人都在訴苦,可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呢?這裡所說的「窮」與「富」,不僅僅是片面的指金錢上的窮與富。窮人與富人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