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如今的電視劇演繹的都是富人生活?窮人都去哪裡了?

2020-12-11 羿雲天

隨著電視劇《裝臺》在央視的熱播,圍繞《裝臺》背後的文學力量、紮實劇本、主演過硬演技以及西安民風民情的文章一波接一波。

當大多數人開始討論該劇時,其中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硬指標值得特別說明,《裝臺》在豆瓣8.3分的好成績和收視口碑雙贏,其實最主要和首先得益於該劇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陝西作家陳彥同名小說,其次就是在央視一套這樣國內無可比擬的平臺播出,再加上張嘉益、閆妮、宋丹丹、秦海璐、陳小藝等實力派的精湛演技,為該劇加分不少。

《裝臺》的故事,憑藉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家長裡短、鄉土民情和一眾普通勞動者面對生活不屈服不妥協的態度,演出了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演活了小人物的喜怒哀樂。

然而,拋開《裝臺》的樸實與大受好評,對於陝西作家來說,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更是影響三代人的經典巨著。當我們討論這些經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時,對於如今電視劇演繹的生活卻往往又是愛之深痛之切。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國產劇陷入了一種拍攝宣傳選角以及故事講述的怪圈。那就是自動屏蔽了窮人的生活,處處展現富人階層的生活和工作。

在《親愛的翻譯官》和《奔騰年代》,主角都是天才型人設,然後歸國報效國家,再不濟也是《創業時代》中的男主是軟體工程師,女主是投資集團分析師,不打不相識,最終一邊談戀愛,一邊就研發出國內領先的某某軟體成為上市集團老總。

當臺灣偶像劇早就過時之後,國產劇卻不遺餘力地懂得拾人牙慧,《你和我的傾城時光》,講述都市白領林淺邂逅溫達集團總裁厲致誠;《抓緊我放棄我》講述設計師厲薇薇因意外失去了部分記憶,記憶停留在23歲。然後就是遇到了霸道總裁,相識、相知、相愛的故事。

感人嗎?真的很感人。可是這種感動卻往往無法讓人共情。如果說早期的《王子變青蛙》、《命中注定我愛你》、《流星花園》、《我可能不會愛你》等劇還能夠讓年輕人為愛感動,那麼,如今被國產劇翻拍乃至坐在家裡編寫的電視劇,簡直就是在侮辱觀眾的智商。

那些未能上星播出的網劇和轉戰視頻網站的電視劇,本來以為是一塊遺漏的璞玉,最後發現其實都是一塊又臭又硬的爛石頭。

如果盤點國產劇中的窮人和富人的分界線,似乎並沒有明確的時間點,例如《貧嘴張大民的生活》、《家有九鳳》就是講述一大家子窮人的生活,但是後來也發現《家有兒女》的生活是很多家庭達不到的。

再看多年前的國產劇,《男大當婚》中,徐崢飾演的曹小強,人設是一個沒有家世背景、工作普通的打工人,但是遇到的相親對象各個比自己強十倍百倍,最誇張的就是遇到車曉飾演的跨國公司高級金領徐若雲,年紀輕輕就是亞太區的高管,背著十萬的包都是最便宜的,開著一百多萬的路虎,辦公桌上看起來很普通的一塊石頭就值一千多萬。

《奮鬥》中佟大為飾演的陸濤最後從一窮二白的愣頭青等到了一個出國創業擁有億萬財產的親生父親,老年無子身體不行了回來要認兒子,把資產全部給兒子。

有網友評價該劇:劇中好好奮鬥的只有華子。

雖然電視劇需要製造矛盾,也需要衝突來推動故事發展,可是,離絕大多數平平無奇的普通觀眾普通生活太遙遠甚至太夢想,往往很容易成為空中樓閣。

如果這兩部劇不是因為徐崢的演技和佟大為馬伊琍一眾男女的青春故事吸引觀眾,妥妥的爛劇無疑。

這樣的電視劇看多了,真的會給那些男生和女生造成一種虛假的幻覺——

「我怎麼沒有遇到這樣一個身價千萬的女朋友啊?分手!」

「我把男朋友打了一頓,他也不承認有個億萬富翁的親爹!」

而現代劇是這樣,你以為古裝劇就好了嗎?

古裝劇更是玄幻的尬出天際。

最近的《燕雲臺》,唐嫣都當媽媽了,還一如既往地在號稱大遼蕭太后傳奇一生的興盛之路的瑪麗蘇電視劇裡談戀愛。

全程看不到「敢作敢為的性格、深謀遠慮的眼界」,卻只是憑藉幼稚、不懂事,靠著女主光環走天下。傳奇不傳奇的另當別論,反正把和男一男二的愛情談好了就能夠逆襲成功。

同類型的還有範冰冰的《武媚娘傳奇》、林心如的《傾世皇妃》,陳喬恩的《獨孤皇后》、湯唯的《大明風華》,等等。

女主如此,男主也不遑多讓。

從《花千骨》的大爆開始,玄幻劇成為國產劇的開發重鎮,小說改編的《擇天記》,好好的一個擁有龐大粉絲基礎的小說,被魔改成了一個智障少年輕鬆逆襲成為「天選之子」,成為絕世高手,拯救蒼生。

而國產劇中的男主角,不管年紀輕輕還是人到中年,都是某某上市公司或集團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再不濟也是富二代或董事長老爸的接班人。工作不工作,工作好不好的不要緊,只要張口閉口上億的生意,動動手指打個電話就能夠賺到上千萬利潤就萬事大吉,然後就可以優哉遊哉地在女一和女二之間如何選擇糾結萬分。

電視劇十大定律和臺灣偶像劇的橋段也是玩的賊溜。反正只要男女主角不尷尬,尷尬的就是觀眾。

知名娛樂記者評論,這幾年來,前赴後繼的惡俗都市言情項目,華麗的布景,空洞的故事,炫富的設定,沒有靈魂的漂亮皮囊,全部都成功了,而且是系統性地產業化地成功了。

當大眾鄙視郭敬明和他的《小時代》時,檯面上大家都在罵他抵制他,可是背後卻又不遺餘力地成為一個又一個模仿者。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老生常談的劇本質量差、拍戲不認真、資本劣幣驅逐良幣之外,還有一個值得深思的原因就是。

演藝圈的大門已經向寒門子弟關閉了。現在隨便抓一把,都是億萬富翁之後。

華晨宇父親,當地首富;黃子韜父親(已逝),90年代就是青島首富;周震南父親,房地產開發商;虞書欣母親,旗下多家公司身家數億。

所以,那些想通過草根逆襲實現明星夢演員夢,進入影視圈拍戲賺錢的道路會越來越窄,那道厚厚的鐵門早已不再向普通人開放。

無論是從「京圈格格」、蔣雯麗保駕護航的馬思純,成功打入京圈的白百何,本身就有京圈勢力的李小璐,還是「歸國四子」們,他們能夠輕鬆突破娛樂圈的層層壁壘,資源逆天,熱搜不斷,最根本的還是因為「京圈」營造的保護傘,可以讓他們平步青雲。兩三年的「努力」就可以讓那些專業院校畢業的十八線演員奮鬥二三十年,甚至一輩子也達不到。

更何況,如今的以中戲北電上戲為鐵三角的國內最高影視學院的招生,也早已對貧寒之子們關上了大門和窗戶。

從早期天涯揭秘北電和中戲潛規則的爆料貼中可以窺見,在這個圈子裡,靠實力實在單薄,只要能被潛規則再說,能不能進戲,還是個未知數。

那些前赴後繼想要進入娛樂圈的美女帥哥們,從三大影視學院表演系畢業的正兒八經的科班出身者,大部分依然撈不到一個像樣的角色,甚至只能常年出演一些叫不上名字的丫鬟、死屍等小小配角,所以要麼一直憑藉實力熬,要麼就主動奉獻,甚至就算那些沒有背景的科班學生主動了,依然得不到想要的結果,想要走紅始終是個未知數。

階層壁壘的越來越固化,以及隨後在城市發展大躍進中,時代在日新月異中不斷發展,可是人的精神卻並沒有與時俱進或者進步的太慢。

都說「他鄉容不下靈魂,故鄉容不下肉身。」在這個快速更迭的時代,世界總是偏愛年輕人,在一切熱門文章、短視頻、影視劇裡,7080後早就不再是主角。

這一代人裡的代表作家成了國民嶽父,代表演員變成了老戲骨,代表運動員坐上了教練席。

更多平凡的8090後,人到中年,為人父母,看著嶄新的脫口秀,茫然地問別人:「他是誰啊?」「笑點在哪啊?」

可是,這依然擋不住很多粉絲力挺他們的偶像:

「挺好看的,電視劇而已,都是戲劇化的展示,何必較真,喜歡就看不喜歡就換臺。」

甚至有言論為那些傻白甜辯解:「看電視就是為了消磨時間,電視劇要突出矛盾,製造矛盾點,又不是紀錄片。」

也不知道說這些話的粉絲是真傻還是太壞,反正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傻的人,他們願意吃屎,誰都攔不住的。

可是,你要明白,爽文或者爽劇本質上跟誘惑力十足的電話詐騙類似,都是通過篩選出合適用戶來賺錢的!

所以,即使如這些傻白甜一樣的明星演員,他們依然有市場,依然有劇拍,依然被追捧,也正是因此,就可以一波又一波地收割粉絲智商稅,而且還是粉絲心甘情願的。

回到開頭,當越來越多的電視劇只是講述富人之間的愛恨情仇,自動屏蔽了窮人之後,你就會發現,《平凡的世界》之後,再也沒有類似的電視劇出現,哪怕《裝臺》也是矛盾文學獎獲得者,但是影視劇的改編本身是一個需要顧全多方的體力加腦力活,根本無法做到百分百讓人滿意,也可能是因為,到現在沒有可以超越路遙先生的作家出現,但更多的是,每個人都變了,變得浮躁,變得急功近利,以前十年只為一部作品,變成了如今一年盛產十幾部爛劇。

城市高樓林立,車水馬龍,被焦慮裹挾著追求紙醉金迷有車有房年入百萬成功生活的每一人,早已經失去了對沸騰著祖輩的熱情的那片黃土地的熱愛,如今的這些傻白甜只有富人生活的電視劇剛好迎合了這種焦慮的追求和虛假的成功,而黃土地上的人,也早已不知所蹤。

羿雲天,鄭州市作協會員,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自閉症療育師,自媒體主編。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專注婚姻家庭、時事熱點、影視評論原創作者。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雲天;微信公眾號:羿雲天說(ID:yiyuntianshuo)。

相關焦點

  • 電視劇裡的「窮人」都去哪裡了?
    如今的電視劇圈,似乎統一而默契地一起屏蔽掉了「窮人」,齊刷刷地瞄準了「富人階層」、「精英階層」,電視劇裡的那個世界,我國最起碼是實現了全面小康的。電視劇告訴我們的血淋淋的「現實」就是,沒有錢的男人,不配談戀愛。其實拍來拍去,這些電視劇還不如那些古早臺灣偶像劇拍得好,但再如何,那些偶像劇也已經不那麼「流行」了,國產劇卻依然持之以恆地拾人牙慧,甚至是「取其糟粕,去其精華」,近些年那些翻拍臺灣偶像劇的國產劇有幾個是不翻車的?
  • 窮人和富人真正的差別在哪裡?
    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貧富差距,在窮人與富人之間,他們真正的差距在哪裡?是在具體的財富上嗎?如果是在具體的財富上,為什麼沒有千年的富翁,而存在「坐山吃空」的敗家子?富人與窮人真正的差別,應該體現在「不同的思維方式」上,對待社會、對待生活、對待別人的「思維方式」不改變,窮人要想成為「富人」是不可能的。下面一個網上流傳的例子,或許對我們有好處:話說一個窮人覺得受不了了,找到上帝訴苦到:為什麼我祖祖輩輩生下來都是窮人,有的人生下來在富人家庭,有經濟基礎,後代都是富人,上帝你這樣主宰造化,這不公平。
  • 臺北十二時辰:富人與窮人,都在忙什麼?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海報今天來看看臺北的十二時辰,也許,在古今中外都有的貧富差距中,還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精神——這種精神,不獨臺北有,中國所有城市和鄉村,也許都可以找到。陶朱隱園子夜時分,臺北新地標「陶朱隱園」扭曲而挺拔地矗立在信義區。
  • 富人定律:沒有富人思維,再努力都是窮人!
    沒有富人思維,再努力都是窮人! 這可以說是一條富人定律,因為人與人之間,雖然都擁有幾乎同樣的身體條件,也可能會付出同樣的努力,但不同的思維卻會造就不同的結果——窮人和富人。
  • 《天道》窮人和富人思維方式為什麼不一樣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窮人和富人的差距在哪裡,從生活環境、受教育程度、「為人處事」、人情世故、以及社會實踐和人際交往之間的差距,雖然說窮人和富人看起來一樣,實際上思維和格局,胸襟和氣度也不一樣,更重要對於同一個事物做出的判斷,以及解決問題的次序和先後都不一樣。
  • 窮人與富人的差別
    窮人賺錢靠的是技術,窮人永遠都在為富人打工。而富人卻恰恰與窮人相反,富人靠腦袋賺錢,只通過自己的腦袋支配窮人為自己打工,為自己創造價值、利潤。在市場營銷方面,窮人花錢,富人賺錢。窮人打工賺來的錢想要花在哪裡,富人的廣告就出現在哪裡,富人主要收割的就是窮人口袋裡的錢。窮人每天為富人打工,富人每天都在收割窮人口袋裡的錢。也就是說,窮人一直在打工,富人一直在賺窮人的錢。選對池塘釣大魚,而富人的營銷方式,富人釣魚的池塘就是窮人的錢包。
  • 高速免費是窮人補貼富人?
    收的錢都到哪裡去了?應該接受群眾監督。網友暱稱: 網友2015-01-06依法治路,到期免費。五是你要解釋清楚天價的養路費、車輛購置附加費、過路費都哪裡去了?四是你需要解除解除收費去向、支出合理與否、貪汙挪用、腐敗與否的嫌疑,不需要考慮窮人補貼富人的嫌疑(人民的問題自行解決)。五是你要解釋清楚天價的養路費、車輛購置附加費、過路費都哪裡去了?
  • 天道:窮人和富人的差別在哪裡?普通人出售時間,富翁創造產品
    《天道》是一部講述了商業競爭的國產電視劇,很多人將這部電視劇稱之為「現代商戰教科書」,準備創業的人都會在創業前看這部電視劇,從中學習到男主角丁元英的「天道」智慧。很多人都會好奇,為什麼「我」成不了富翁,「我」和富翁到底差別在哪裡呢?《天道》中「我」就是其中形形色色的普通人,例如王廟村的村民們、劉冰、馮世傑等等,而富翁就代指的是丁元英、歐陽雪等人,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為什麼同樣是人,有的人就能夠一躍而成為董事長,有的人會發現發財無望縱身一躍結束生命。
  • 富人和窮人做夢哪裡不一樣?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1.在窮人夢裡多逃跑,不是被鬼追,就是被惡人追,要麼就是被蛇追;而在富人夢裡多侵略性的,不管是誰的家裡,都能大大咧咧的進去當成自己的家,不管是誰的私有財產,都能用得得心應手。
  • 為什麼上海的「窮人」不把房子賣了,到一些小城市過「富人」生活
    可以這麼說全國每個地方都有窮人和富人,即使是在上海這種一線城市,同樣也存在著「窮人」,當然上海本地的「窮人」並不是說就真的窮得吃不起飯,而是這些人雖然手持價值幾百萬的房子,但是月收入卻只有三四千左右,這個收入水平對於生活在上海的人來講,即使有房子住不用交房租,每個月也會過得捉襟見肘,生活質量並不會太高。
  • 印度冬天富人穿羽絨,窮人光著身子洗冷水澡,為什麼差別這麼大?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印度是中國的鄰國,隨著人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去印度旅行,也有很多印度人來到中國遊玩。眾所周知,印度給很多人的印象是貧富差距大,富人區和窮人區之間只隔著一堵牆,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狀態。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印度的窮人,當別人在穿羽絨服時,他們只能在街頭光著身子洗冷水澡,看著很可憐。相信很多去過印度的人都有這樣的感受,這個國家的兩極化問題非常嚴重,在街上,你會看到有人穿的雍容華貴,有人穿得寒酸簡陋。
  • 窮人與富人的四大思維差距!來看看你是窮人思維,還是富人思維?
    為什麼窮人越窮、富人越富?流行的觀點認為思維差距是關鍵,那麼,具體而言,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相比,到底差在哪?以下就分享窮人與富人的四大思維差距,來看看你是窮人思維還是富人思維?二、窮人思維耽於幻想,富人思維勤於行動窮人也想發財,也想成為富人,但總是耽於幻想,比如,「如果我去做這個事情, 說不定很快也能成為百萬富翁、千萬富翁」,這是他們常想的問題,但也就是想想而已,一覺起來,還是渾渾噩噩地度日。
  • 窮人與富人的區別(值得一讀)
    在如今,社會差距越來越大,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而這樣的背景下,很多人都在抱怨,很多人都在訴苦,可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呢?這裡所說的「窮」與「富」,不僅僅是片面的指金錢上的窮與富。窮人與富人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思維。
  • 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越來越富?
    他雖然中學都沒有讀完,卻靠著自己的商業頭腦,成為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也留下了千萬的資產和慈善捐贈。富爸爸雖然不是作者的親生父親,卻對他起到了人生導師的作用,有著極大的影響力。此後作者所從事的商業和投資活動,包括這本書,也都是從富爸爸這裡獲得的啟發那麼,為什麼作為學霸公務員的人才爸爸,是窮爸爸,而中學都沒念完的學渣,卻變成了「富爸爸」呢?我們再看一個畫面。
  • 窮人和富人之間,差的不僅是錢,你認同嗎?
    窮人和富人之間,差的不僅是錢,你認同這句話嗎? 有人說,窮人和富人的區別不僅僅在於錢。我是贊同這個觀點的,即便富人是從窮人一步步走過來的。窮人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變成有錢人,那麼錢就不是窮的唯一因素。
  • 為什麼窮人無法和富人玩到一塊!
    為什麼窮人無法和富人玩到一塊,人家說周末去越野,人家開jeep,你開神車五菱宏光,能一起嗎?人家說這個假期到歐洲遊,你說你要回家搬包穀,有趣嗎?人家說喝茶聊聊天,你硬是要喝酒談人生,能談下去嗎?……父母當官的子女也在當官,富人的子女也是富人,李嘉誠的兒孫在娘胎裡就擁有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擁有的財富,而窮人家好不容易培養出一個大學生,出來可能找一份工作都困難,一輩子苦的錢又被開發商給弄進口袋,還背負著一大筆負債……富人從小見識就比較廣闊,看待問題或事物的眼光也很獨到,做什麼事總是大膽嘗試,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我們窮人總是局限在自己的世界裡
  • 從張嘉譯到陳建斌:為什麼觀眾都喜歡看電視劇裡的「忘年戀」?
    滿足了以上的設定和願望,也難怪正如劇名《愛我就別想太多》,如今的大部分女生早已過了「寧願在自行車上笑,也不願在寶馬車裡哭」的純情幻想,也總是喜歡「和窮人談錢,和富人談感情」。所以,「愛上一個巨有錢的老男人就不要想太多,只要巨有錢,一切都是浮雲。」
  • 有人說現在是富人交稅養窮人,你怎麼看?
    有人說現在是富人交稅養窮人,你怎麼看?(網友的問題:富人不一定就是剝削階級,窮人也不一定就是生產者。從前窮人勞動,富人只剝削不勞動所以窮人不滿。但現在很多地方已經變成了富人從事生產,而窮人卻無所事事只知道吃福利。
  • 富人越來越富,而窮人卻越來越窮,普通人該如何改變這種局面?
    相信大家都發現了,如今這個社會算是按照二八定律在運轉,所謂的二八定律,便是80%的財富都掌握在20%人手裡。而且坦白講,如今似乎這個比例都不靠譜了,已經變成了90%的財富被10%的人所掌握了。
  • 靈魂拷問:窮人家的孩子為什麼都不去考公務員
    不知道大家留意過沒有,在我們的身邊,考公務員的都是家庭條件略好的,而窮人家的孩子幾乎都不去參加公務員考試,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富人家的父母,一般在孩子長大以後,會幫他付個首付,然後鼓勵他們找一個穩定的工作,平時吃穿不用愁,房貸基本上都是靠住房公積金,生活沒有壓力。而窮人家的孩子不一樣,家裡基本上給予不了多大的經濟幫助。工作以後,家裡不找你接濟算不錯了,買房買車只能靠自己,有的條件差點的,不僅要養活自己,還得反哺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