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澳門博物館

2020-12-24 光明網

澳門地方雖少,卻有不少博物館,這些博物館也已成為澳門的旅遊景點,豐富澳門的旅遊資源。

澳門博物館

1998年4月開幕的澳門博物館是目前最新的博物館,位於大炮臺,總造價1.3億元。建築物分3層,總面積2800平方公尺,展品超過3000件,包括介紹澳門地區起源、澳門民間藝術與傳統及澳門當代特色。

開放時間為星期二至星期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逢周一休息。門票成人15元,11歲以下和60歲以上人士每票8元;學校及團體組團參觀,除可獲社團特價收費外,館方更會安排專人作詳細介紹。

大賽車博物館

為了紀念澳門格蘭披士賽車40周年,澳門政府旅遊司興建了一座有關這項賽事的博物館,並於1993年揭幕,即澳門大賽車博物館。博物館位於新口岸旅遊活動中心,場內展出了許多與格蘭披士賽事有關的照片、說明文章、獎項、有紀念價值的物品、舊款賽車及著名車手曾使用的戰車等。

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門票成人收費10元,11至18歲收費5元,10歲或以下免費入場,團體可獲特別折扣。

葡萄酒博物館

葡萄酒博物館亦設於旅遊活動中心,1995年揭幕。整個參觀區分為三大部分,包括釀酒歷史區、酒類收藏區及酒類陳列區。參觀者可以通過簡潔的文字、圖表、圖片、工具器皿、葡萄種植不同階段的重現、葡國彩繪瓷磚、陳年酒和新釀酒等獲得各種有關葡萄酒的知識。

博物館在其1400平方公尺的展出空間內,介紹了超過1050個品牌的葡萄酒,並展出近700種行銷酒和300種珍藏酒,最早的葡萄酒是一瓶1815年的「馬德拉酒」。此外,在各種新釀美酒中,約有50款可供品嘗,每周交替更換的酒牌上均有10餘種產自葡國不同地區的美酒。

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10歲以下小童及60歲以上老人免費入場,成人門票每票15元(包括品酒),11至18歲每票5元,團體購票有優惠。

此外,還設有20元一套的套票,可同時參觀葡萄酒博物館及大賽車博物館。

海事博物館

位於媽閣廟前地的海事博物館的展品反映了澳門、葡萄牙和中國在海事方面的歷史。海事博物館樓高3層,地下展廳為「漁民天地」,主要介紹中國南部漁民群體的情況,著重介紹澳門漁民的傳統,還通過四幕活動舞臺情景,把有關天后的故事演繹出來。位於地下和一樓之間的閣樓則陳列了12艘葡國傳統船隻模型。

二樓展示「海上貿易」,陳設了當年葡萄牙航海大發現的旅程及東西方航海歷史的展品。位於博物館頂樓的展品是與航海技術及交通工具有關的內容,頂層的天花圓頂還布滿了可在澳門看到的星座模型,遊人可按鈕選擇觀賞。

博物館內設有水族館,館外亦安放了龍舟擺設;博物館外的廣場供應飲品小食,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晚上8時,逢周二休息。

海事博物館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下午5:30,逢周二閉館。18至65歲人士,周一至周六門票澳門元10元,周日5元;10歲至17歲人士,周一至周六5元,周日3元;10歲以下及65歲以上免費入場。

天主教博物館

位於大三巴牌坊後面的天主教博物館於1996年10月開幕。該博物館建於數百年前被燒毀的聖保祿教堂遺址之上,現在的牌坊便是該教堂的前門外牆;博物館展室在地下層,陳列多件宗教藝術品,原教堂聖母修道院升天教堂主殿供奉舊時的傳教士遺骸。

天主教博物館開放時間為每天上午9時至下午6時,免費入場。

文化中心博物館

正在興建中的文化中心博物館大樓,將是本澳最具規模的博物館。該建築物樓高7層,包括四個展覽廳,以及演講廳、圖書館、商店、餐廳等。四個展廳的分配,初定兩個展出昔日賈梅士博物館的館藏,一作專題展廳、另一為現代藝術廳。大樓由澳門市政廳管理。

住宅式博物館

位於仔的住宅式博物館向遊人展現了本世紀初澳門土生葡人的生活方式。

住宅式博物館的建築物本身是19世紀末及20世初的建築風格,博物館內的家具則表現了澳門中葡兩種不同文化的交融,充分顯示了當時土生葡人的生活環境和習慣。

住宅博物館免費入場,每周開放時間是周二至周日上午9時半至1時,下午3時至5:30,周一休息。

相關焦點

  • 追逐澳門(十):博物館的訴說
    >由於澳門博物館位於澳門本島的市中心,緊鄰大三巴古蹟和古炮臺,許多遊客都將這三處作為一個景點,欣欣然一併拿下。但難得的是,澳門博物館是許多澳門本地居民也喜歡常來看看的「像家一樣的博物館」。澳門博物館這種強大的吸引力不僅僅來自於其低廉的票價(成人15澳門元,而兒童、學生及長者則只需要8澳門元),更重要的是澳門博物館在「親民感」和「珍藏歷史」的基調上的絕佳把握。作為一個新型的綜合博物館,這裡的互動理念極具設計感,每一層主題理念各不相同,但都給人娓娓道來的細緻與生動。
  • 博物館:澳門別樣的風景線
    如果說澳門歷史城區本身就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那麼澳門30多平方公裡土地上散落著的約30座博物館,就是從各個角度敘述著歷史的精彩細部,也構成了澳門獨特的博物館文化。  薈萃古今中西文化  在澳門半島的炮臺山上,白色花崗巖立面的澳門博物館緊鄰聖保祿炮臺、大三巴牌坊等世界文化遺產。
  • 中西薈萃的澳門博物館(圖)
    澳門現有各色博物館13座,涵蓋古今中外多個領域,分門別類展示澳門的精彩多元文化。遊客可從不同角度深入認識這個擁有400多年歷史的東西文化交匯之地。  坐落在媽閣廟一旁的海事博物館是當年首批葡萄牙人登岸的地方。遠遠望去,博物館就像一艘揚著白帆的三桅船,停泊在媽閣廟前。館內展示了澳門歷史與大海之間的密切聯繫,系統地闡述了中國和葡萄牙在海事方面的歷史。
  • 在海事博物館,遇見400年前的澳門
    澳門半島的最南端,是16世紀葡萄牙航海家最初踏上澳門的地方,人們都知道有個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景點媽閣廟。緊挨著媽閣廟不到100米處,有一座海事博物館,則少有人知。澳門回歸前政府高官均是葡國人,其中有一位曾任澳門海事署(即現在的「海事及水務局」)署長的海軍少將,喜愛收藏航海及相關物品。1919年,他在辦公大樓裡專闢房間展示收藏,這就是澳門海事博物館的前身。1986年,當時的海事署署長蘇勵治海軍中校提出建海事博物館的設想,並選中了媽閣廟前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建築物。
  • 澳門博物館之旅 十大不可錯過的博物館
    【環球網綜合報導】澳門,不只是滿足你視覺需求的旅遊城市,更是葡萄牙文化和中華文化的完美契合處。為了一探澳門的美,我們需要深入它的文化遺產、文化中心——博物館!從可學到中國深厚茶文化的茶室到蘊含澳門悠久海事歷史的海事博物館,這裡眾多的博物館一定能夠滿足你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 跟著央視主播一起尋找那些隱藏在澳門大街小巷的博物館
    央視網消息:很多人到澳門都會去大三巴等歷史城區逛逛,也會品嘗澳門的美食。其實,澳門的博物館也很值得去看看。澳門雖然很小,卻有很多很多的博物館。有的博物館很小,就只有一個房間,也可能很難找,因為藏身在商場內。跟著央視主播王言,一起走進澳門街巷,逛逛澳門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吧。
  • 那一刻風馳電掣——記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博物館
    圖為大賽車博物館內一角。格蘭披治 久負盛名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久負盛名,今年11月將舉辦至第64屆。而大賽車博物館卻隱藏在一個並不起眼的建築物底樓,與葡萄酒博物館毗鄰。走進這座開館於1993年11月18日、為慶祝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舉辦40周年而設的博物館,中心展臺上火紅的「凱旋」TR2賽車以其迷人的風採迎接八方來客。這是首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冠軍戰車,車手是香港葡僑嘉華路。周圍牆上是大幅照片和文字說明,並配以錄像,生動再現當年比賽及頒獎場景。
  • 探訪澳門消防博物館 看帥哥館長演示古老滅火工具
    探訪澳門消防博物館 看帥哥館長演示古老滅火工具   一個烈日炎炎的下午,記者走進澳門消防博物館,一窺組建已有130年歷史的澳門消防局。  濃縮百年歷史 再現今日雄風  澳門消防博物館位於澳門半島老城區、孫中山先生行醫過的鏡湖醫院斜對過。這座米黃色的南歐風格建築1923年作為澳門消防指揮大樓正式投入使用,時至今日博物館的後身仍然是消防局的中央行動站。
  • 第一次走進國家博物館,不少展品看似普通卻值得永遠銘記!
    近日,北京,攝影師第一次走進國家博物館,裡面不少展品看似普普通通卻值得我們用心銘記!中國國家博物館,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這裡歷史與藝術並重,是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 澳門海事博物館 | 透過四百年的光陰,看清澳門走來的痕跡
    現代人遊澳門,或是為了看城市的繁華,或是為了品嘗琳琅的美食,但卻少有人知道,在澳門半島之南,坐落著她的根基——澳門海事博物館,徐徐訴說她的過去。在這裡,仿佛可以穿越四百年的光陰,看清澳門走來的痕跡。澳門海事博物館是澳門歷史最悠久的一間博物館,館內主要介紹澳門地區的海事活動,包括中國南部的捕魚方法和傳統漁船、科學技術和交通工具、葡國和中國的海事歷史等等。由於澳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其文化具有東西方共存的多元化色彩,經過五百多年歐洲文明的洗禮,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蹟。
  • 澳門最著名景點邊上藏著一博物館,無鎮館之寶,收門票卻遊客不斷
    不足30平方公裡的澳門,沒有北京的一個區大,卻有大大小小20多間博物館。到過澳門的人,幾乎沒人沒到過地標性建築大三巴牌坊——聖保祿學院和聖保祿教堂遺址,這就像沒登長城等同於沒到北京。但是,卻少有人知道,在大三巴牌坊咫尺之遙,藏著一個澳門博物館。
  • 中國澳門大賽車博物館裡的各式賽車
    中國澳門大賽車博物館於1993年11月18日落成,博物館內展出有關中國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賽事的照片及各種賽車。這是記者於10月11日在博物館拍攝的賽車。新華社記者盧炳輝攝  中國澳門大賽車博物館於1993年11月18日落成,博物館內展出有關中國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賽事的照片及各種賽車。
  • 葡萄酒博物館、澳門半島與臺北
    葡萄酒博物館澳門最知名的葡萄酒博物館,位於澳門新口岸之旅遊活動中心內。1995年12月15日對外開放。博物館分為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歷史區、酒窖、展覽區三個展區,通過地圖、文字、照片、葡國彩繪磚、錄像等向參觀者介紹有關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的發展歷史,同時營造了葡萄酒的釀製場景。
  • 澳門手信博物館:留住舌尖上的記憶
    澳門手信博物館外景。本報記者 蘇 寧攝  澳門手信博物館  留住舌尖上的記憶(知行港澳)  本報記者 蘇 寧  出來玩一趟,帶點什麼禮物回去給親朋?在澳門,答案簡單明了:大馬路上、機場碼頭的遊客們,幾乎人手一份遊澳紀念品——手信。
  • 澳門海事博物館,原為葡萄牙人登陸地,現為澳門海事的活化石
    在澳門最古老的建築母親閣寺旁邊,處理了這座非常精緻的建築,遠遠地像一艘揚帆航行的三帆船,以這艘船為形狀的建築物是澳門海事博物館。有人沒聽說過澳門的海軍,為什麼建了海事博物館?事實上,這個博物館不是軍事博物館,而是與澳門歷史相連的海事博物館,它包含了傳統的澳門人的捕魚方法和傳統的漁船,以及葡萄牙和中國的海事歷史。澳門從一個小小的漁村作為今天的國際城市而聞名,海的功勞是不被承認的,博物館向市民介紹了過去的生活,從漁具和生活場景中,可以真實地反映出澳門人的辛苦。
  • 澳門一座著名博物館,毗鄰澳門必打卡景點,無鎮館之寶卻遊客不斷
    要想了解一座城,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去參觀它的博物館。在很多人的旅遊經驗中,不管是省市級還是國家級的博物館,都會有一件鎮館之寶壓陣,代表著這座博物館的榮耀和這個地區的在某些方面的榮譽,但澳門就有一座博物館,沒有鎮館之寶,依然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前往旅遊打卡。
  • 澳門手信博物館——留住舌尖上的記憶
    澳門手信博物館外景。   出來玩一趟,帶點什麼禮物回去給親朋?   小點心做成「大茶飯」   細究起來,據說現在澳門手信的「龍頭老大」杏仁餅來自內地,豬肉乾則最早是新加坡特產,但都在澳門得以發揚光大,小本生意的糕點業也因為澳門回歸的歷史機遇成為「大茶飯」。近幾年澳門遊客年均超過3000萬人次,各種賽事、盛事也越來越多,手信業儼然已成為澳門旅遊業的招牌。在澳門上百個手信品牌中,鉅記與咀香園是最大的兩家,分店從澳門半島開到離島。
  • 澳門關閉博物館延期開學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新華社澳門1月24日電(記者王晨曦)澳門特區政府各部門24日繼續發布多項措施,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包括關閉多家博物館、圖書館等文化場館,學校推遲開學,確保口罩供應居民等。通訊博物館、海事博物館、消防博物館和保安部隊博物館於25日開始閉館,重新開放時間另行通知。教育暨青年局下轄各室內教育活動中心、青年中心,和市政署轄下各區活動中心、室內設施及場館也將暫停開放。  澳門特區政府教育暨青年局宣布,澳門非高等教育學校於春節假期後延至2月10日或之後上課。同時私立教輔中心及在職教育機構應配合延後至2月10日或之後運作。
  • 澳門17家博物館舉辦嘉年華展現氹仔別樣風情
    新華社澳門5月13日電(記者郭鑫)「炮竹匙扣、氹仔回憶」速寫,以龍環葡韻溼地為主的觀鳥活動,講解氹仔街道歷史及其演變的趣味導賞,賽車競速、消防安全、水上飛機模型賽等攤位遊戲……  為響應今年國際博物館日,澳門17家博物館聯合舉辦的文博界年度盛事——「2018澳門國際博物館日嘉年華」13日在澳門氹仔龍環葡韻開幕。
  • 寧夏博物館西夏文物特展亮相澳門特區
    中新網銀川6月25日電(李佩珊 於晶)6月25日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獲悉,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由寧夏博物館與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澳門博物館共同主辦的「絲路古憶——西夏文物特展」在澳門博物館舉行,展期為6月14日至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