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方法及作用答題基本格式 / 詞語鑑賞答題基本格式

2021-02-08 閱讀批註加作文

閱讀題常見題型,這類答題有方法,有規律,只要多讀。熟讀成誦,熟見方法,誦成規律。 



說明方法及作用

題目: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答題基本格式:

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準確具體(清楚明白)地說明了__________,_____,使說明更有說服力,突出了表達效果。

 

 

(1)舉例子: 通過舉具體的實例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2) 列數字: 用具體的數據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3) 作比較: 把什麼和什麼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4) 打比方: 將什麼比作什麼,從而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 事理,通俗易懂。

 

1.第2段中畫線句「家中WIFI第一大盜就出現了,它們就是彩燈」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作用是什麼?

舉例子。通過舉具體的實例證明彩燈是WIFI大盜,說明生活中有很多因素影響了我們的網速,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2.文章第2自然段中畫橫線句子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具體準確地說明了恆星吃掉行星的案例,使表達的內容更生動形象,內容清晰明白,說服力更強,突出了表達效果。

 

3.「生物學家曾對全國11個省市的5000隻黃鼠狼進行解剖,從胃裡剩下的殘骸鑑定,其中只有兩中兩隻黃鼠狼吃了雞。」這句話主要採用了哪一種說明方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列數字。準確具體明白地說明了黃鼠狼不吃雞,更有說服力。「偷雞賊」是錯誤的說法,我們冤枉了黃鼠狼。

 

4.文章第4自然段中畫橫線句子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打比方。把活生生的生物比作「活的儀器」,生動形象的說明了物候觀測的重要性,表現了物候觀測靈敏的特點,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5.文章第4自然段中畫橫線句子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舉列子。清楚明白、具體真切地說明了經度的差異也是影響物候的因素之一,使文章更有說服力。

 

6.文章第3自然段中畫橫線句子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列數字,舉例子。具體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讓說明文更準確,更有說服力,體現了說明文的準確性

 

7.文章第4自然段中畫橫線句子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作比較。清楚明白地說明了「神舟號」的航天技術優於「聯盟TM」的航天技術,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8.文章第4自然段中畫橫線句子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舉例子。列舉植物、動物界當中的人們比較熟悉的例子來說明,清楚明白地把艱深的科學知識說得簡明易懂。

 

9.本篇說明文使用最多的一種說明方法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舉例子。全文通過舉出多個實際事件,說明了動物詐死這一現象,使要說明的事情具體化,更有說服力,便於讀者理解。

 

10.文章第4自然段中畫橫線句子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舉例子。如舉「吉慶有餘、福壽雙全、連年有餘」的例子,具體、真切地說明諧音是創作年畫的方式之個一,讀者明白易懂。

 

 

  

 

 

詞語鑑賞答題格式

題目:能不能刪去?為什麼?

答題基本格式:

不能。有「本詞」表示________,刪去後表示_______,_______, 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和嚴謹性(嚴密性)。

 

 

1.第3自然段中的「也許」能不能刪掉?為什麼?

【通用】不能刪去。「也許」表示可能,如果刪去,則表示一定會出現文中所說的情況,過於片面,用「也許」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與嚴密性。

 

2.有讀者認為文中兩處的外貌描寫(第2自然段「粗糙的手指」、第3自然段「瘦小的黑影」)可有可無,刪掉後對塑父親這個人物形象沒有影響。你怎麼看?根據文本說明理由。

不能刪。因為:1.這樣描寫可以更好地表現父親在貧困線上的掙扎,突出文章的主題;2.使父親雖貧困但並未放棄,努力為孩子學習而操勞的形象更豐滿。

 

3.第3自然段中的「必不可少」能不能刪掉?為什麼?

【通用】不能。「必不可少」是肯定不能缺少的意思,刪去後表示可以缺少,與文章意思不符,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謹性。

 

4.第3自然段中的「可能」能不能刪掉?為什麼?

【通用】不能。「可能」在文中表示猜測,是大概、差不多的意思,若去掉,就表示肯定,一定,則改變了句子的原意,不能體現出文章的準確性和嚴謹性。

 

5.第3自然段中的「幾乎」能不能刪掉?為什麼?

【通用】不能刪去。「幾乎」的意思為「差不多、接近」,但並不是指所有,刪去後則表示所有的現象都是這樣,表達的意思就不準確,用詞不嚴謹。

 

6.第3自然段中的「往往」能不能刪掉?為什麼?

【通用】不能。「往往」表達的是一般、普通的情況下,除此之外還有特殊情況。刪掉「往往」表示全部的情況都是這樣,與原意不符,用詞不嚴謹。

 

7.第3自然段中的「可能」能不能刪掉?為什麼?

【通用】不能。「可能」表示猜測,大概,差不多的意思,並不肯定。刪掉「可能」表示百分百肯定,與事實不符,用詞不嚴謹。

 

8.將「父親最後從貼身衣兜裡拿出一個塑膠袋」中的「貼身」兩個字刪去,與原句的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有「貼身」一詞,說明這筆錢來之不易,是父親的血汗錢,對他來說非常重要,父親非常珍惜,才貼身藏著。去掉「貼身」二字,就沒有這種表達效果,

 

9.你認為把禿頭的「陸鶴」叫成「禿鶴」好嗎?為什麼?結合文章說說理由。

不好。因為陸鶴長大了,有了強烈的自尊心,他很在意自己的禿頭,叫他「禿鶴」,是嚴重地傷害他的自尊心,對人格的侮辱。周圍的同學不應該以貌取人,隨意地傷害他的自尊與人格。

 

10.「這通往太陽的路,滿世界看不見,卻到處都存在著啊!」這句話中「到處」一詞能不能刪去?請說明理由。(最少兩點)

不能刪去。1.「到處」一詞呼應「滿世界」;2.說明了「太陽路」無處不在,到處都有,呼應文章主題。

 

11.第⑦自然段中加點詞「也許」能不能刪去?請說明理由。

不能刪去。「也許」表示可能,不一定會出現這種情況。刪去,就表示肯定,一定會出現文中所說的情況,說法過於片面,不符合實際,也不能體現說明文語文的準確與嚴謹。

【通用】不能。「也許」是表示估計、猜測的情況,不一定發生。去掉,則表示肯定是這樣,已經發生,表達就不準確了。

 

 

12.文中畫線句子中「專家做過試驗」這幾個字能不能刪去?為什麼?

【原句】專家做過試驗,用藥物等手段切除夢境,不僅導致脈搏、血壓、體溫等基本生命體重紊亂,而且出現了緊張、易怒、記憶下降等精神障礙。

不能刪去。有這幾個字,說明人為幹預睡眠,盲目追求無夢睡眠,有百害而無一利,是有科學根據的。去掉,則缺乏科學根據,說法不嚴謹。

 

13.文中畫線句子③裡的「暫時」一詞,可以去掉嗎?為什麼?

③句「在餵食的時候,幼蟲的胸部會暫時膨脹起來,其作用就如同一塊園中圍嘴或餐巾紙一樣,從嘴裡流出來的東西全部滴落在它上面。」

不可以。有「暫時」表示只有在餵食時,短時間才會出現這一現象,這說明作者觀察非常仔細,用詞非常嚴謹。去掉「暫時」說明一直都是這樣,與實際不符,表達就不嚴謹。

 

14.有人認為這是一篇新聞,不宜稱大熊貓為「萌寶」,所以「萌化」這個詞語也應該換成「樂壞」。你的看法是什麼?請從文本找依據說明。

可以稱大熊貓為「萌寶」,「萌化」這個詞語也不需要換成「樂壞」。因為這雖然是一篇新聞,但卻是一篇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報導,講的是生活中的話題,為了貼近市民閱讀習慣,運用生活氣息深厚、已為市民大量運用的「萌寶」「萌化」的詞,反而更顯得親切。

 

15.「氣溫高,對水產養殖同樣有影響。」中的「同樣」可以去掉嗎?請依據文本說明理由。

不能去掉。因為前面的兩個材料講到了氣溫高對大熊貓、農作物有影響,講了降溫方法,這裡是進第三個材料,用上「同樣」,體現出上下文的銜接,語氣的連貫。去掉,則失去了這種表達效果。

 

16.第④段中「大氣環流異常和『拉尼娜』事件是造成中國南方氣象災害的主要原因」句中「主要」一詞能否刪掉?為什麼?

不能刪掉。「主要」表示最重要的,除了「主要原因」,還有其他次要原因。去掉「主要」,表示全部的原因都在這一點,顯然與實際不符,用詞不嚴密。

 

17.文中「叔叔,慈善的不是錢,是心,對嗎?」這句話,改為「叔叔,慈善的不是錢,是心。」可以嗎?為什麼?

不可以。因為這句話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加強了小女孩反問的語氣,表達了小女孩想奉獻愛心的強烈願望,增強了小女孩說話的感染力。如果改為陳述句,就失去了這種表達的效果,淡化了人物品質。

 

18.第⑤自然段中的「表面」一詞能不能刪去?為什麼?

【原句】二是在火星表面的取樣培養中,未發現微生物的存在。

不能刪去。有「表面」是指在火星的表面層取樣,並不是從火星的深層或巖石層取樣。刪去,則表達的意思不準確,容易引起讀者的誤解。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與嚴謹性。

 

19.「目前世界上已經發現有80多種電腦病毒,肆虐範圍之廣,令電腦世界裡幾無淨土。」如果把句的「幾」去掉,行不行?為什麼?

不行。有「幾」表示是大多數,還有少部分淨土,不受病毒攻擊。去掉,則說明全部的電腦都受到病毒攻擊,全無淨土,表達就與願意不符,不準確。

【通用】不能。有「幾」表示大多數是這種情況,而非全部。去掉「幾」,則表示全部都是這種情況,與實際不符,表達不準確。

 

20.第②段加點詞「大多」能不能去掉?為什麼?

【原句】海嘯大多來自海底地震,有破壞性的地震海嘯,其震源深度在20公裡以上,芮氏規模達6.5級以上。

不能。有「大多」表示大多數海嘯發生是因為海底地震,小部分不是。去掉「大多」,則表示全部的海嘯都是因為海底地震,這顯然不符合實際,用詞不嚴密。

【通用】不能。「大多」表示大多數的情況,而非全部。去掉「大多」,則表示全部都是這種情況,與實際不符,表達不準確。

 

21.語段中的加點詞「可能」能否去掉?為什麼?

【原句】目前西北各地乾旱,均在引黃灌溉,因而黃河東流之水可能日漸減少。

不能。有「可能」表示是猜測、估計黃河水會漸漸減少,此時還未減少。去掉「可能」,就是肯定黃河水在漸漸減少,與實際情況不符,用詞不嚴密。

【通用】不能。「可能」是表示估計、猜測的情況,並未發生。去掉,則表示已經發生了,表達就不準確了。


22.第4自然段畫線句中的「可能」能不能刪掉?為什麼?

【原句】這也就意味著,當你用微波爐時,你的網絡可能會微波爐吸走去幫助你加熱飯菜。

【通用】不能。「可能」表示猜測、估計是這種情況,不敢百分百肯定。如果去掉,就變成一定是這樣情況,表達意思不同,用詞也不嚴謹。

不能。「可能」表示猜測、估計網絡被微波爐佔用了,去掉,則表示肯定、一定是被微波爐佔用了。這顯然與願意不符合,用戶不嚴謹。

 

寒假作文班《細節描寫技法》報名人數將滿,想參加學習的孩子,請趕快報名,不要錯過!




相關焦點

  • 中考語文答題格式
    牢記翻譯基本方法「留、換、調、增、刪」是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留」是保留原文中的詞語;「換」是替換詞語,如「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中的「觀」用「景象」替換;「調」是調整語序,如「何陋之有」翻譯為「有什麼簡陋的?」;「增」是增補詞語或句子的成分,「夫大國,難測也」翻譯為「大國的虛實是難以推測的;「刪」是刪去不譯的,如「陳勝者,陽城人也」中的「……者……也」不譯。
  • 2020初中語文議論文閱讀答題技巧和基本知識匯總
    考點五:辨析論證方法及作用     常考題型:某段主要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運用這種論證方法有何作用?     答題技巧:主要從兩方面進行考查:     (1)辨析論證方法。常用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道 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     (2)分析論證方法的作用。     舉例論證: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答題格式:使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舉??(概括事 例)證明了??的觀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 語文閱讀理解訓練之解釋詞語意思的答題格式
    解釋詞語意思的答題格式一般的詞語解釋出本義即可,「點到為止」,切不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方法二:故事遷移法成語故事、歷史典故的詞語,往往是通過故事引申出一個道理。這種情況先解釋成語本義,再解釋在具體語境中的意思。
  • 2018年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之答題格式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覆:強調了……加強語氣
  •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修辭的作用及答題格式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修辭的作用及答題格式   一、分類1、從說明對象的角度:事物性說明文、事理性說明文。2、從說明文語言特徵:平實的說明文、生動的說明文。   二、說明的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邏輯順序的具體分數:主——次、原因——結果、現象——本質、特徵——用途、一般——個別、概括——具體、整體——局部。典型考題:本文使用了什麼說明順序?有何作用?標準化答題格式: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的說明順序對__________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
  • 申論的答題格式
    在申論考試中,掌握答題技巧是剛需,答題格式也同樣不可忽視。
  • 2020初中語文說明文閱讀答題技巧和基本知識匯總
    考點一: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徵,概括說明內容     常考題型:本文某個說明對象的特徵是什麼?/簡要概括文章說明的主要內容。     答題技巧:說明對象的特徵的歸納。     ① 注意標題中的修飾性詞語。
  • 2020中考現代文閱讀基礎知識及答題格式歸類(一)
    、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
  • 小學語文閱讀題基礎知識及問答題答題格式24條
    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
  • 【字詞】中考古詩詞鑑賞的6種題型及答題技巧
    中考古詩詞鑑賞的6種題型及答題技巧 詩詞鑑賞表達技巧包括
  • 最新2018申論答題格式!
    5—10分為了避免這種讓人遺憾的悲壯和荒唐今天,花木君和你一起,重新、完整的梳理一遍申論答題的格式、細節問題希望所有的夥伴,在能力上靠得住在細節上抓得牢!四、概括題、對策題、綜合分析題作答格式:1,頂格寫,也就是答題開始不需要空格子;2,不需要斷行(分段),注重要點呈現的條理性即可;3,要點與要點之間可用「句號」或者「分號」隔開;4,一個標點佔用一個格子
  • 語文答題技巧最新匯總 2020高考語文答題模板公式 小說詩歌答題方法
    公式:①推敲詞語運用,注意用「生動」、「形象」、「逼真」等詞語。格式為:……用運的好,描寫了(或刻畫了)……,十分形象、生動、傳神。②從修辭格來賞欣,見前面修辭格。③從詩文整句的思想性來賞欣,要從詩文所具有的意境(思想境界,包含的哲理)上來寫,類似於解釋詩句。  十七、說明文學家(或文學作品)風格。  公式:①寫明作者所生活的年代。
  • 【現代文閱讀】散文閱讀答題方法
    散文閱讀各類題型答題格式行文思路答題格式:先寫了什麼,然後寫了什麼,再寫了什麼,最後寫了什麼。表達作用答題格式:某段或語句:寫了……內容(概括這句話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運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達效果(聯繫中心)詞語或句子含義理解答題格式:詞語含義分析題:這個詞語表達了……內容
  • 高中語文答題需要注意的知識點
    其作用是什麼?答題技巧:常見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作詮 釋、畫圖表等。八種說明方法的作用及答題格式如下:①下定義(這句話運用了下定義的說明方法,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 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徵/事理。②分類別(這句話運用了分類別的說明方法,分類說明了??
  • 初中政治答題技巧之答題格式
    答題格式:   1.意義、作用:「有利於」;   2.危害:「不利於、危害、影響、制約」;   3.主要目的:「為了……」   4.為什麼、理由:「是……需要、符合……要求」   5.重要性、必要性:「是……需要「   寫建議類句子格式:
  • 申論答題格式問答
    解答:申論答題時不需要寫「答」。  3. 如果出現數字,如2012年,2012要佔一個格還是要一個數字佔一個格?   解答:兩個格。一個阿拉伯數字佔半格。   4. 申論裡的公文寫作(非最後一道大作文),諸如:「宣傳綱要  通知  倡議書……」 如果沒要求寫標題,可以不寫標題嗎?不寫標題會被扣分嗎?
  • 現代文閱讀鑑賞答題模式及解法(一)
    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範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答題示例:山間林密,泉隱其中,有時,泉水在林木疏朗處閃過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尋,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遠的嬌態,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時,常常繞我膝下的愛女。每見我伸手欲攬其近前,她必遠遠地跑開,仰起笑臉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顧,她卻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間。好一個調皮的孩子!
  • 說明方法及作用答題格式
  • 高考語文答題技巧最新匯總 語文答題萬能公式模板一覽
    2019高考語文答題技巧一、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高考語文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三、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 【答題模板】現代文閱讀萬能答題模板
    答題模式:確認修辭手法+修辭本身的作用+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比擬:給物賦予人的形態情感(指擬人),描寫生動形象,表意豐富。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3.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