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學習讓我們走進了一個新的世界」

2020-12-23 人民網

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學生來華參加夏令營活動,在北海公園合影留念。

8名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學生合影。

初春3月,義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的校園內月桂吐芳、桃花欲放。教學樓四層的中文國際理科高中開辦於2009年,是義大利唯一一所將中文列入必修課的國立高中,也是義大利規模最大的孔子課堂。走廊的牆上,張貼著一張張學生們手繪的中國文化主題板報。

「大家都非常期望能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享學習中文的體會。」該校校長雷亞萊說,學生們對中國和中國文化充滿熱情,通過沉浸式學習、中國夏令營和短期留學等項目,近距離接觸中國、了解中國,因此更加熱愛中國。

正是出於這樣的想法,雷亞萊和該校8名學生日前致信習近平主席。學生們在信中表示,要通過努力,促進意中青年的思想對話、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鑑。

中文國際理科高中五年級學生阿萊斯·特雷加裡(中文名泰樂思)就是寫信者之一。他說:「學習中文開闊了我的視野,也幫助我培養了從全球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他計劃將來到中國讀研究生,然後到義大利的中企工作。

「漢語學習讓我們走進了一個新的世界。」同是五年級學生的喬瓦尼·斯多波洛尼(中文名周萬寧)說,學習過程中,他一直問自己:什麼是真正的中國,如何才能了解真正的中國?去年,他和同學們到上海進行短暫交流學習,親眼目睹了中國的發展成就和活力,認識到世界的廣闊和精彩。「為了表達5年來學習中文的點滴感受,我寫了一首詩送給習近平主席。在詩中,我用比喻的手法,形容中國堅持優秀傳統,不斷發展創新。」他說,「我的未來一定和中國有關。」

羅馬國立住讀學校中文國際理科高中是羅馬大學孔子學院下設的6所孔子課堂之一。由於長期堅持高質量教學,該校每年有一半以上學生高中還沒有畢業,就已經通過了漢語水平考試5級。成立10年來,中文國際理科高中從最初的28名學生,擴展到今天5個年級250多名學生,累計已有100多名學生自費前往中國留學半年到一年時間,並有10餘名畢業生考入中國的大學學習。

「只有學好語言,才能更好地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雷亞萊說,開設中文國際理科高中的目的,就是希望更多的義大利年輕人了解中國文化,培養他們的國際眼光,做意中友好合作和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說,中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義大利民眾希望加強同中國的全方位合作,抓住中國發展機遇、實現自身發展。「義大利年輕人學習中文,不僅為意中文化交流多開了一扇窗口,也為他們將來的職業發展增添了助力。」

去年聖誕節期間,雷亞萊意外收到了義大利前外交與國際合作部長阿爾法諾從上海發給他的電子賀卡,向他表示感謝。原來,阿爾法諾的孩子就是在該校學習後,愛上了中國文化,決定前往中國留學。雷亞萊表示,學校的中文項目受到各界好評,讓他們信心倍增,他們將積極同義大利其他學校分享經驗,共同促進漢語教學在義大利的普及,為增進意中文化交流作出新貢獻。

(本報羅馬3月18日電  記者管克江、韓秉宸、暨佩娟、葉琦、孔歌)

《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19日 05 版)

(責編:李慧博、湯詩瑤)

推薦閱讀

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文化大家講述親歷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見證人丨致敬改革開放40年·文化大家講述親歷》邀請改革開放40年以來當代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藝術大家,分享其求藝之路的藝術探索與思想感悟。【詳細】

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人民網文化頻道與「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媒體團一同實地走訪六大書院,深入挖掘書院文化中蘊含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探討書院參與地方及國家文化建設的作用、貢獻,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詳細】

相關焦點

  • 上海漢語學習網 帶您走進中國語言的世界
    上海漢語學習網 帶您走進中國語言的世界語言是世界的溝通橋梁,每一個國家的語言都是寶藏,而中華文化的結晶——漢語也受到了國外人們的喜愛。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漢語學習網想要了解中國文化學習漢語,漢語如此廣受青睞,原因不僅僅在於中國的國際地位,更重要的是漢語本身就具有無限的魅力。漢語難學是世界所公認的,世界教科文組織也將漢語列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儘管每個中國人從小就開始學習漢語,但我們僅僅只是熟悉和了解,面對一些專業的文字我們往往也是一知半解,更別說讓一個沒有文化積澱的外國人來學習漢語了。
  • 漢語真的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嗎?
    「漢語」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我們平時交流、通信、都離要用漢語來表達。因為漢語是我們的母語。但是知道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世界上最難學習的十種語言中,漢語名列第幾位嗎?漢語在這份名單中位居榜首。
  • VIIVBOOK走進對外漢語2.0
    據數據顯示,現今國外學習漢語的人數已經超過3000萬人。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等周邊國家對漢語教師的需求非常迫切;歐洲、北美、澳大利亞、紐西蘭等西方發達國家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學習漢語。這些對漢語學習的強勁需求,對於對外漢語專業人才來說,是難得的發展機遇。
  • 漢語選修課走進比利時中學 「你好」成校園問候語
    漢語選修課走進比利時中學 「你好」成校園問候語 2014年09月09日 09:22   來源:人民日報
  • 漢語水平考試 帶比利時學生走進中國文化
    漢語水平考試 帶比利時學生走進中國文化漢語水平考試 帶比利時學生走進中國文化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或者正在受著背英語單詞學英語語法的折磨,不過相較於英語,其實漢語才是這個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對於那些挑燈夜讀學漢語的比利時外國人來說,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有專門的漢語水平考試在等著他們呢。漢語水平考試是為測試母語非漢語者的漢語水平而設立的一項國際漢語能力標準化考試。並且分筆試和口試,凡考試成績達到規定標準者,即可獲得相應等級的漢語水平證書。
  • 外國留學生:學習漢語讓我看到了光明未來
    停課不停學 漢語學習走上「雲端」疫情期間,海外華文教育機構在經歷了最初的迷惘後,逐步理順思路,紛紛開啟線上教學模式。「2月份教室就停用了,停課後,我們開始摸索網上授課。」劉甚榮是莫斯科東方中文學校的一位中文老師,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她深知,「在海外,學習中文不是件輕鬆的事……中文學習真的不能停,一停就可能會荒廢。」
  • 外國人:學漢語為我們打開通向世界的大門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2020年度「漢語橋」世界中學生、大學生中文比賽俄羅斯賽區決賽日前先後舉行。選手們經過主題演講、才藝展示等環節,展現出良好的漢語水平和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熱愛。來自聖彼得堡的九年級學生伊戈爾學習漢語時間不長,但對中國的了解已比較深入。「學習漢語為我們打開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門,讓我們相互了解,增進友誼。」他表示,由於疫情影響,大家無法同場比賽,但對漢語和中國文化的熱愛絲毫不減。「漢語搭起友誼的橋梁。我期待未來能到中國去,認識更多中國朋友,加深對中國各方面了解。」
  • 「世界漢語大會」第一分會——多元文化交融與漢語需求
    在我準備這次大會發言的時候,我準備了這樣一個題目,叫做《走向世界的漢語,讓世界更精彩》。但是昨天參加了開幕式以後,我有更多新的感觸,今天想把我的感想與大家分享。我來自山東,今天在座的外國朋友可能對山東沒有太多的了解。我每一次向外國朋友介紹我們自己的時候,往往都這樣講,說山東大概在北京和上海之間,山東是一個有9000萬人口的大省。
  • 東師高教丨當我們在學習古代漢語時,我們在學習什麼?
    學習古代漢語就像學習第二種語言,雖然大部分字都認識,但是它們的意思不一定是現代理解的那樣,有的有聯繫,有的已相去甚遠。一、什麼是古代漢語?古代漢語是一個含義十分廣泛的概念。中國悠久的文明史是從有了記錄語言的文字開始的。自從有了文字,我們得以認識古代漢語的歷史面貌。
  • 老外學中文:走進字詞世界
    老外學中文 走進字詞世界對外國漢語學習者來說,字詞是學習中文的敲門磚,但要想儘快地掌握中文字詞卻需要付出相當努力。字詞學習是基礎義大利留學生李曼就讀於江西景德鎮陶瓷大學,她認為學好漢字能讓她通過構字方法來推測一個生字的意思。「漢字和義大利文不太一樣,漢字可以拆解,每個部分都能表達一定的含義。」李曼以「嫁」字為例解釋說,「它可以拆解成『女』和『家』,這兩個字聯繫起來就不難推測出『嫁』的意思。
  • 從用漢語承載中國到用漢語表達世界
    中國走向世界,是中國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世界發展的必然選擇。從漫長的歷史進程來看,漢語國際傳播在中國走向世界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漢語是中華文化的「全息」載體,保存著豐富的中華文化信息。作為載「道」之「器」,它不僅記錄了中國人的現實生活,也構建起了中國人的精神空間,已成為重要的中國符號。
  • 外國人學習漢語的樣子,像極了當年學外語的我們
    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難學的十大語言排行榜的前三名是漢語、希臘語、阿拉伯語。作為第三名的阿拉伯語,長久以來以「紛繁複雜」、「冗長晦澀」而著稱。而我們的母語可是超越阿拉伯語成為第一的,可見在外國人眼裡,漢語是有多難學了。但是作為母語是漢語的我們並沒有感覺到多痛苦。隨著我國地位的提高,學習漢語的 歪果仁越來越多,漢語被很多國家列入必修的語言課,就連外國皇室的孩子也在學習漢語。
  • 明星學員張鐵——學會一門新的語言就是擁有了一個新的靈魂
    為帶領大家一起領略學霸風採,我們將製作數期專題節目,來分享他們的外語學習歷程。本期為大家介紹的是日語初級上2期周末班 獲獎學員張鐵同學,一起來聽聽他和日語的故事吧!-學習心路歷程- 最開始想學日語,源於對它的文化的興趣。
  • 子墨漢語走向世界的夢想越來越美麗
    「其實他可能創造了一個新的紀錄,也就是在中國舉辦的國際盛會當中,一個外國嘉賓,把漢語說得最長,展現出最大誠意的一位。」某電視臺的解說員如是說。   沒想到,可愛的藍峰主席又接著說了一段又一段的漢語,同樣是極其用力並且費力的發音,同樣收穫了極其熱烈的掌聲。
  • ā á ǎ à制定漢語拼音方案,讓我們更輕鬆學習普通話的是他!!!
    還記得小時候牙牙學語模仿大人說話上了小學開始學習拼音系統的學習中文你又是否想過
  • 《漢語世界》與《英語世界》雜誌展開跨文化交際對話
    對西方人來說,這個迅速崛起的東方大國是一個奇蹟,也是一個充滿未知的謎團。外面的世界想要了解中國:這個國家發生了什麼?中國文化是什麼樣的?中國人是什麼樣的?……《漢語世界》2006年創刊,生正逢時。它通過地道的英文,講述鮮活的中國故事,為世界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的窗口,贏得了大批海外讀者,讓中國文化走出了國門。
  • 考取大連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 新的一年有新的開始
    還幾天就是2020年了,時間飛逝,一年又一年,我們在不斷的時間變化中,又老了一歲,你有沒有想過,在過去的一年裡,你的生活、學習、工作是否有所改變,如果對於過去的一年自己不滿意,那麼在新的一年可以嘗試改變自己,讓新的一年有新的開始,怎麼開始呢?
  • 「中式英語」走進牛津詞典,漢語拼音立大功
    「中式英語」走進牛津詞典,漢語拼音立大功 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影響力不斷增強,漢語在全世界的普及度也越來越高,「你好」(Nihao)、「餃子」(Jiaozi)、「人民幣」(Renminbi)
  • 唐山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走進錦州、瀋陽!
    唐山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走進錦州、瀋陽!主題實踐活動以集中宣講研討和實地考察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主要引導大家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努力踐行「兩個維護」。重點學習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意義和豐富內涵。把握一個基本判斷,我國仍處在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必須統籌兩個大局,即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 漢語學習模式發生變化 網絡學漢語成新時尚
    「我會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劃分成初級、中級、高級3個學習階段,根據他們的情況設計不同的課堂話題,這樣的學習更具有針對性,也能更快得到提高。」對此,美和漢語(北京)中心經理王茹深有感觸,她表示,公司開設在線學習課程的原因就是為了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學漢語。「原來我們只有線下課程,但這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外國學生一旦回國,就不能繼續之前參加的線下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