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學生來華參加夏令營活動,在北海公園合影留念。 |
8名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學生合影。 |
初春3月,義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的校園內月桂吐芳、桃花欲放。教學樓四層的中文國際理科高中開辦於2009年,是義大利唯一一所將中文列入必修課的國立高中,也是義大利規模最大的孔子課堂。走廊的牆上,張貼著一張張學生們手繪的中國文化主題板報。
「大家都非常期望能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享學習中文的體會。」該校校長雷亞萊說,學生們對中國和中國文化充滿熱情,通過沉浸式學習、中國夏令營和短期留學等項目,近距離接觸中國、了解中國,因此更加熱愛中國。
正是出於這樣的想法,雷亞萊和該校8名學生日前致信習近平主席。學生們在信中表示,要通過努力,促進意中青年的思想對話、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鑑。
中文國際理科高中五年級學生阿萊斯·特雷加裡(中文名泰樂思)就是寫信者之一。他說:「學習中文開闊了我的視野,也幫助我培養了從全球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他計劃將來到中國讀研究生,然後到義大利的中企工作。
「漢語學習讓我們走進了一個新的世界。」同是五年級學生的喬瓦尼·斯多波洛尼(中文名周萬寧)說,學習過程中,他一直問自己:什麼是真正的中國,如何才能了解真正的中國?去年,他和同學們到上海進行短暫交流學習,親眼目睹了中國的發展成就和活力,認識到世界的廣闊和精彩。「為了表達5年來學習中文的點滴感受,我寫了一首詩送給習近平主席。在詩中,我用比喻的手法,形容中國堅持優秀傳統,不斷發展創新。」他說,「我的未來一定和中國有關。」
羅馬國立住讀學校中文國際理科高中是羅馬大學孔子學院下設的6所孔子課堂之一。由於長期堅持高質量教學,該校每年有一半以上學生高中還沒有畢業,就已經通過了漢語水平考試5級。成立10年來,中文國際理科高中從最初的28名學生,擴展到今天5個年級250多名學生,累計已有100多名學生自費前往中國留學半年到一年時間,並有10餘名畢業生考入中國的大學學習。
「只有學好語言,才能更好地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雷亞萊說,開設中文國際理科高中的目的,就是希望更多的義大利年輕人了解中國文化,培養他們的國際眼光,做意中友好合作和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說,中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義大利民眾希望加強同中國的全方位合作,抓住中國發展機遇、實現自身發展。「義大利年輕人學習中文,不僅為意中文化交流多開了一扇窗口,也為他們將來的職業發展增添了助力。」
去年聖誕節期間,雷亞萊意外收到了義大利前外交與國際合作部長阿爾法諾從上海發給他的電子賀卡,向他表示感謝。原來,阿爾法諾的孩子就是在該校學習後,愛上了中國文化,決定前往中國留學。雷亞萊表示,學校的中文項目受到各界好評,讓他們信心倍增,他們將積極同義大利其他學校分享經驗,共同促進漢語教學在義大利的普及,為增進意中文化交流作出新貢獻。
(本報羅馬3月18日電 記者管克江、韓秉宸、暨佩娟、葉琦、孔歌)
《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19日 05 版)
(責編:李慧博、湯詩瑤)
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文化大家講述親歷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見證人丨致敬改革開放40年·文化大家講述親歷》邀請改革開放40年以來當代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藝術大家,分享其求藝之路的藝術探索與思想感悟。【詳細】
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人民網文化頻道與「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媒體團一同實地走訪六大書院,深入挖掘書院文化中蘊含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探討書院參與地方及國家文化建設的作用、貢獻,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