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在道路四通八達的今天,太多的遊子選擇了遠行,但血脈親情並不是距離能阻斷的。
兒女是高飛的風箏,而那根系在父母手中的線,卻足令他們牽腸掛肚。江水三千裡,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短暫的分別尚且如此,那些父母是如何狠心,將年幼的孩子遺棄的?
棄嬰,可以說是從古至今的頑疾,據統計,從1992年至2017年,美國民間收養中國兒童的數字達到了80162人。
26年中國僅流向於美國的棄兒,便有8萬餘人。既然將他們帶來這個世界,為何又絕情的不管不顧,不聞不問,在很多人眼裡,這些失職的父母是不可原諒的。
不過,這個由老外撫養長大的女孩——潘甜甜,24年後,卻從哈佛畢業滿載榮耀而歸,開始高調地找尋她的親生父母,對他們的一起沒有一句怨言,只想道一句:我一切安好!
01親生父母遺棄,美國人領養
1992年,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女嬰,被人遺棄在揚州茱萸灣公園,一個新生兒易碎的如瓷娃娃一般,如果不是被好心人發現及時送到了當地的福利院,或許她的人生還沒來得及展開,便已落幕。
這個孩子便是潘甜甜,她身上並沒有太多證明身份的物件,有的只是一張寫著出生日期的字條,不知姓啥名誰,家在何方,她從此成為了無家的孤兒,只能期待著好心人領養回家。
福利院的一個女職工,非常喜歡潘甜甜,每逢節假日都會帶她回自己家,甚至還萌生出領養她的念頭,但出於一些原因,終究無能及時領養。
她便在這裡一直長到2周歲,1994年時,一位來到揚州的美國人,意外見到小潘甜甜,覺得小姑娘非常可愛,便提出領養。
這個可憐的孩子,也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她被養母帶著前往美國,過起了無憂無慮的生活。
養母是一位語言矯正專家,每天的工作,便是與殘障兒童打交道,非常善良,有愛心,也有耐心,在她的教導下,潘甜甜健康快樂的成長著。
潘甜甜雖然年齡小,但此時已開始有記憶,她記得福利院裡那位阿姨一家對她的好,她捨得離開他們。
小孩子是敏感的,最初離開故土,在陌生的環境裡,身邊的人都與自己長得不一樣,還說著自己聽不懂的話,她會緊張也會害怕,更糟糕的是不同的語言,讓她與自己的美國媽媽無法溝通。
幸好養母對她有足夠的愛和耐心,還送她玩具小熊,小孩子最幸運的事便是容易適應環境。
在養母的幫助下,她開始學習英語、舞蹈、小提琴等,學會適應新的生活環境,不過漢語卻在沒有語言氛圍的情況下,漸漸遺忘了。
02長大成才回國尋親
國人與國人之間的差異或許不是很大,至少都是黃皮膚黑頭髮,但與美國人的差距卻很大,甚至很難找到相同之處。
她很小的時候就對此提出質疑,與中國父母不同,養母對此並不忌諱,而且直言不諱的告訴她,她是被領養的,來自大西洋彼岸的中國。
不同於中國的很多領養兒,總會遭到大家異樣的目光,美國這樣的家庭並不在少數,她的表姐也是被領養的孩子,因而對於自己的出身她欣然接受,並不曾為此感到自卑。
在養母正確的引導下,她並不記恨父母的遺棄,甚至抱著一顆感恩與寬容的心。
她感謝父母給予她生命,她想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被遺棄,是因為當時父母有自己的苦衷或困難嗎?她還記得那個對她非常照顧的福利院的阿姨,如今他們還好嗎?
她想看看自己誕生的祖國,找尋自己出生的足跡,於是在養母的支持下,2018年,已經從哈佛畢業後,並在波士頓的一家做癌症研究的公司,擁有了穩定工作的潘甜甜,決定回國尋親。
被領養24年後,潘甜甜成功找到了那位福利院的阿姨,她非常感謝對方曾經的照顧,再次相見非常開心,對方還甚至表示,如果她未能如願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可以把他們當做她在中國的父母。
時隔多年,憑藉當年微乎其微的線索,在幾經找尋之下,終究毫無進展,她還是未能如願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但能再次見到福利院的阿姨,她依舊感到十分滿足,覺得不枉此行。
03尋親事件惹熱議
她的尋親之路,被媒體報導後,引起了廣大網友的不斷爭論和熱烈探討。
潘甜甜尋親的出發點很單純,她只是想找尋自己的親人,跟她的親生父母說一聲,女兒長大了,過得很好,你們放心吧!感謝你們給我生命,讓我有機會看到這個美好的世界。
不過,更加了解中國國情的網友,卻表示當年潘甜甜會被遺棄,多半是出於家人重男輕女的緣故,他們生兒不養,不配為人父母,既然當年他們已經將你拋棄,又何必找尋他們的呢?
如果不是運氣好,或許已經沒機會,再領略這個世界的風景,又何必感謝他們,不如好好珍惜愛她寵她的養母。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生育之恩值得感謝,如果沒有被遺棄的過往,也沒有如今考取哈佛如此優秀的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美國的生活環境與教育理念不同,由於大環境的影響,對於領養這件事,他們從不避諱,還會鼓勵孩子找尋親生父母,教他們學會感恩與原諒,從而放下被拋棄的心結。
04結語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在失去時,也在得到,學會感恩,學會放下,在原諒別人的同時,也在成全自己。
怨恨是毒藥,它會吞噬你的幸福感和快樂,寬容和原諒是對別人的救贖,也是對自己的救贖!
富蘭克林說:對於所受的傷害,寬恕比復仇更高尚,鄙視比雪恥更有氣派!
當我們以博大的胸懷擁抱世界時,機會便多了,當我們以狹隘的胸襟去怨恨別人時,世界變小了。
聰明的人不會用別人的錯來懲罰自己,當你對著山谷喊出"我愛你"時,你也會得到"我愛你"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