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體曝出計算機視覺領域的頂級科學家朱松純回國,加入清華大學的消息。朱松純曾經任職於UCLA(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1991年,朱松純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後,第二年便申請到美國哈佛大學深造。在哈佛期間,他師從國際數學大師菲爾茲獎獲得者大衛·曼福德,並於1996年順利獲得哈佛大學計算機博士學位。
在中美關係新低之際,這樣大牛級別的人物回國的消息,給了需要在中美之間做決定的人怎樣的啟示?
這條新聞和幾條其他新聞合起來讀會特別有意思
1
美領館發郵件通知,取消自9月21日周一至10月2日周五,所有移民和非移民籤證面談預約。美國國務院的發言人還證實,截至2020年9月8日,美國商務部已經撤銷超過1000名中國公民的籤證。
2
數據顯示自疫情封鎖以來,英國商學院MBA(工商管理碩士)申請人數不降反升,多所英國商學院本月開始的MBA課程申請人數創下歷史紀錄。英國留學生申請中的主力是誰,不言而喻。
是不是本該去美國的學生都轉向腐國了呢?沒有完整的數據,難以下結論。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對於普通的留學生來說,要去美國需要比以往更多的決心。
到底還要不要去美國讀MBA?一位美國矽谷資深網際網路從業者這樣回答:
如果川普再次當選,那果斷放棄吧,不值得。如果拜登當選,那你要問自己,願不願意放棄兩年工資,然後在少數願意辦工籤的機會中找到不多的留美工作的機會。之後祝你抽籤抽中H1B,然後催促僱主儘快開始幫你辦綠卡(投行和諮詢都不像big tech馬上就給辦要等至少一到三年)。之後,perm完提i140需要半年到一年,之後再等三到五年的EB2/3排期,才可以搞AOS做i485,等面試還需要半年到一年。所以,搞綠卡要花四到八年,然後綠卡滿五年才可申公民,否則半年以上不在美國綠卡就有被吊銷的風險,重新來過。
所以,你準備好了嗎?
3
之前,美國最大退休基金華裔高管孟宇「被辭職」,在美金融從業人員遭遇清洗的開始。在他辭職前,孟宇主管的美國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規模為4000億美元。
孟宇出生在中國,現為美國公民。他於2008至2015年為CalPERS供職,之後在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擔任副首席投資官,又於2019年1月回到CalPERS。美國政客針對華裔高管的政治清洗似乎正在金融領域展開。據加州當地媒體報導,此前,加州公平政治行為委員會(FPPC)就對孟宇的「利益衝突問題」提出質疑。8月2日,委員會發布公開聲明稱「孟宇提交的財務披露報告造假、涉嫌犯罪」,提及孟宇個人投資了私募基金以及中國的公司。
孟宇之前在中文媒體上發表的文章被美國政客翻出來,成為攻擊他的素材。他在文章裡面寫著他的「根在中國」,「為祖國服務充滿了榮譽感和使命感。」
孟宇在美國生活多年,已經是美國公民。有關人士指出,他面臨的不公正指責和待遇或許是許多在美華裔高管今後要面臨的常態。
4
美國是不是真的不香了?歸國潮中,也有「逆行者」。
就拿「海歸又歸海」的數學家許晨陽來說。他3歲初試鋒芒,17歲參加了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冬令營,獲得金牌,成功入選國家數學集訓隊,第二年被保送進入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學習,卻用了三年讀完本科,23歲獲得北京大學碩士學位,27歲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許晨陽36歲獲選龐加萊講座教席,37歲又獲2019年科學突破獎,成為了閃亮的數學新星,諸多榮譽加身,堪稱是數學界的傳奇人物。
他在所專注的領域成績斐然,為推動中國代數幾何領域的發展方面所作出了重要貢獻,解決了一系列代數幾何學中諸多領域的重要幾何問題。
2012年,許晨陽回到北京大學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任教。2018年秋,許晨陽赴美國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離開了北大。
許晨陽在臨走前發表了三點意見。首先,他覺得國內的學術界過於講究資歷,對年輕人的扶植力度不夠,這樣將會使年輕人喪失信心,失去更多歷練的機會;其次,國內學術界氛圍太浮躁、急功近利,將會阻礙科研發展前進的腳步。最後一點,也是他最無法接受的一點,學術論文造假現象嚴重。他認為科研工作者就應該腳踏實地搞研究,有多大的能力做最大的事,不用整那些有的沒的,而投機取巧、妄想走捷徑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科學沒有國籍,然而科學家有。大國博弈的洪流下,每個微觀個體的選擇都值得深思。
5
據記者榮筱箐的一篇報導,在中美關係急轉直下的背景下,一些華人學者學生已經開始刻意遠離跟中國和中國文化相關的活動了,也就是俗稱的「跟中國劃清界限」。原本在華人中屬於細枝末流的「切割派」,現在聲音越來越響亮,隊伍也越來越壯大。這篇報導這樣寫道:美國主流對華人移民同鄉會、商會和留學生組織與中國政府過從甚密的指責, 讓一些在這些組織擔任職務的人開始辭職;美國執法人員對參與與中國同行合作項目的高校華人學者投來的狐疑目光,使不少華人專家學者開始撤出這些項目。媒體去年夏天就曾報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一些華人學者開始退出中國的人才招募項目。一位麻省理工匿名華人科學家的話說,很多華人科學家已經「切斷了與中國研究人員的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