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第二筆整懵家長,國家語委《筆順規範》與教材不統一

2020-12-17 澎湃新聞

以為自己做對了,對照一下小學一年級語文書,說不定就讓你徹底懵圈。被懵到的還有多所知名高校的學霸。有些人吃驚:「是這樣的嗎?」「是不是教材弄錯了?」

學霸間的爭論還在繼續,杭州多個小學老師的意見卻比較統一:不用說的,就是「橫折鉤」。

懵圈和爭論來自於一個字的筆順筆畫——「四」字第二筆,到底是「橫折」還是「橫折鉤」?

人教版語文課本上的「四」字筆順,第二筆是「橫折鉤」。本文圖均為錢江晚報 圖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的規範中,「四」字第二筆是「橫折」。

一年級語文整懵大學畢業家長

魏女士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和文字有關的工作,自認女兒的小學作業難不倒她;她的先生姓餘,更是對語文非常自信。但夫妻兩人同時栽倒在這一道一年級的語文題上。

題目:「旦」字的第二筆和「舊」字的第三筆是「乛(橫折)」還是「(橫折鉤)」——這是一道杭州拱墅區某小學一年級的語文題。

媽媽選了兩字均為「乛」;爸爸看到,認為兩字應當都是「」。夫妻兩人爭執不下,去翻女兒的語文書,他們看到書上「白」字第三筆、「明」字第二筆、「四」字第二筆均為「」;而「口」字、「中」第二筆均為「乛」。

兩個人根據書本推測了好久,依然無法得到有關「旦」和「舊」那一筆的準確表述。

他們都想說服對方,於是乾脆去查資料,這一查,兩人都坐不住了:一年級語文說「四」的第二筆是「」,而百度百科上顯示的是「乛」。

餘先生以「四」字為例發了個朋友圈,沒曾想卻炸翻了評論。他例舉了其中5個觀點:

觀點一:相信「百度」型——「四」字第二筆就是「乛」; 觀點二:教科書至上,不會錯,一定是「」; 觀點三:兩種寫法都對——規範下是「乛」,但「手寫漢字筆意相連會自然出鉤」;觀點四:字體誤差——宋體字不帶鉤,楷體的字中就有個小鉤;觀點五:「日」、「曰」型——一般的「日」字型第二筆帶鉤,如果是「曰」字形狀的不帶鉤。

前後大概一個多小時,餘先生的朋友圈有了50多個贊,140多條評論,但眾說紛紜,他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如果那麼搞不清楚答案,那麼我就想找到一個何時寫『乛』、何時寫『』的規律,至少能讓女兒在面對考試時做對。」

知名大學生VS一年級語文老師

為了找到這個規律,餘先生找到了錢江晚報。錢報記者去找了幾所知名大學畢業的學士和碩士——他們分別來自浙江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和復旦大學、北京大學、南京郵電大學。

18個學生參與作答,認為「四」第二筆為「乛」的有11人,認為是「」有5人,比較模糊無法給出選擇的有2人。

很快,另一份權威材料把學霸們的疑惑推高到了新點: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於1997年4月7日聯合發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範》(以宋體字筆畫為準)——像「口」、「西」、「四」、「國」、「直」、「白」、「自」、「回」這樣的字,相應的筆畫就是「橫折」。

一年級教科書是「橫折鉤」,《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範》說是「橫折」。我們該相信誰?

「『四』字第二筆為『橫折鉤』,日常教學中,低年級學生的確會面臨筆畫這個問題,而且是基礎知識點,是必須掌握的,同時也是難點。」杭州下城區某知名實驗小學一位高級教師說,教材由專門的編審委員會審定,是教學中最為權威的材料。從老師的角度說,他們必須按照教材來教學。「至於其他資料,如果要影響課堂,一般需要通過教材來實現。」

(原題為《「四」字第二筆到底怎麼寫 小學一年級語文考倒一幫家長》)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四"字第二筆整懵家長 《筆順規範》與教材不統一
    被懵到的還有多所知名高校的學霸。有些人吃驚:「是這樣的嗎?」「是不是教材弄錯了?」  學霸間的爭論還在繼續,杭州多個小學老師的意見卻比較統一:不用說的,就是「橫折鉤」。  懵圈和爭論來自於一個字的筆順筆畫——「四」字第二筆,到底是「橫折」還是「橫折鉤」?
  • 「規範」與教材不統一,「四」第二筆是「橫折」還是「橫折勾」?
    近日,我們被一張朋友圈的截圖刷屏,並且有眾多的網友參與評論,討論的話題是」『四』第二筆是『乛(橫折)』還是『𠃌(橫折鉤)』「。這一道一年級的題目難倒了孩子的父母,兩人也是說法不一,因此發到了網上讓大家一起討論。
  • 「四」字第二筆是「橫折」還是「橫折鉤」
    爭議的重點是:「四」字第二筆,「一年級教科書是『橫折鉤』,《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範》說是『橫折』。我們該相信誰?」這個事情一時成了熱門話題。   根據《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範》,「旦」、「舊」、「回」「四」等字,其中「口」字結構部分的第二筆,都是「橫折」。也只有同一結構同一名稱,規範才有意義。
  • 四字第二筆到底怎麼寫?小學語文考倒一幫家長
    小學一年級語文題考倒一幫家長 以為自己做對了,對照一下小學一年級語文書,說不定就讓你徹底懵圈。被懵到的還有多所知名高校的學霸。有些人吃驚:「是這樣的嗎?」「是不是教材弄錯了?」 學霸間的爭論還在繼續,杭州多個小學老師的意見卻比較統一:不用說的,就是「橫折鉤」。
  • 「四」字第二筆到底怎麼寫?小學一年級語文考倒家長
    懵圈和爭論來自於一個字的筆順筆畫——「四」字第二筆到底是「橫折」還是「橫折鉤」?覺得自己能做對小學一年級題目的人先做,答案一會兒就公布。一年級語文整懵大學畢業家長魏女士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和文字有關的工作,自認女兒的小學作業難不倒她;她的先生姓餘,更是對語文非常自信:當年高考,150分的試卷,他考了128分。
  • "四"字第二筆到底怎麼寫?一年級語文題考倒家長老師
    被懵到的還有多所知名高校的學霸。有些人吃驚:「是這樣的嗎?」「是不是教材弄錯了?」  學霸間的爭論還在繼續,杭州多個小學老師的意見卻比較統一:不用說的,就是「橫折鉤」。  懵圈和爭論來自於一個字的筆順筆畫——「四」字第二筆,到底是「橫折」還是「橫折鉤」?
  • 據稱國家語委會對個別漢字書寫筆順作調整(圖)
    [提要] 國家語委會對個別字的筆順進行調整,火字、快字、方字等等的筆順都進行了調整。有人認為寫出來是對的就行,為什麼糾結筆順?也有人認為,新的筆順更符合中國書法的習慣,讓字體更美觀。目前對筆順的規範書寫,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 「四」字第二筆到底怎麼寫?小學一年級語文考倒一幫家長
    被懵到的還有多所知名高校的學霸。有些人吃驚:「是這樣的嗎?」「是不是教材弄錯了?」&nbsp&nbsp&nbsp&nbsp學霸間的爭論還在繼續,杭州多個小學老師的意見卻比較統一:不用說的,就是「橫折鉤」。
  • 「母」字筆順怎麼寫?家長信心滿滿教,結果卻打臉!國家筆順新規
    疫情期間每位媽媽都是「班主任」,一位媽媽說:最近輔導孩子寫「筆順」被打臉了!有天檢查孩子的語文作業,其中一道題是寫「母」字筆順,孩子說第三筆是「點」,可是我總覺是自己上學時第三筆是「橫」,爭論不休就和孩子打賭100塊錢的,結果一查竟然是孩子對了!
  • 據稱國家語委會調整個別漢字筆順(圖)
    若這是事實,那國家語委會到底調整了多少漢字的筆順?究竟是何時調整的?又為何要調整呢?記者調查15年前漢字筆順無規則記者查詢了有關現代漢字筆順的規範,1988年3月25日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聯合發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確定了7000個漢字的規範筆順。
  • 國家語委會調整漢字筆順 這些字你真的會寫嗎?/圖
    這也引發了一次關於「有多少字我們沒寫對」的熱烈討論……博友熱議微博提問「火」字該怎麼寫,火了!據城市晚報報導:小王子讀小學一年級,昨天媽媽小敏在輔導他寫作業時,倆人因為筆順的問題爭得面紅耳赤。原來,國家語委會對個別生字的筆順進行調整……這些字,你都寫對了嗎?(見右圖)一看圖瞬間我就凌亂了:「暈!錯了?
  • 四字第二筆是橫折還是橫折鉤 小學語文考倒家長
    懵圈和爭論來自於一個字的筆順筆畫——「四」字第二筆,到底是「橫折」還是「橫折鉤」?題目:「旦」字的第二筆和「舊」字的第三筆是「乛(橫折)」還是「?(橫折鉤)」——很負責地告訴你,這是一道杭州拱墅區某小學一年級的語文題,是小學一年級!信手拈來,媽媽選了兩字均為「乛」;爸爸看到,認為兩字應當都是「?」。夫妻兩人爭執不下,去翻女兒的語文書,他們看到書上「白」字第三筆、「明」字第二筆、「四」字第二筆均為「?」;而「口」字、「中」第二筆均為「乛」。
  • 四字第二筆是橫折還是橫折鉤,小學一年級語文考倒一幫家長
    知名大學畢業的學霸間的爭論還在繼續,杭州多個小學老師的意見卻比較統一:不用說的,就是「橫折鉤」。懵圈和爭論來自於一個字的筆順筆畫——「四」字第二筆,到底是「橫折」還是「橫折鉤」?夫妻兩人爭執不下,去翻女兒的語文書,他們看到書上「白」字第三筆、「明」字第二筆、「四」字第二筆均為「𠃌」;而「口」字、「中」第二筆均為「乛」。兩個人根據書本推測了好久,依然無法得到有關「旦」和「舊」那一筆的準確表述。
  • 漢字規範筆順有啥意義?
    關於這個問題,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向記者推薦了一位權威專家:國家語委原副主任、研究員、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原國家督學傅永和。傅老告訴記者,1965年,由國家文化部、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了《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收錄6196字,這就是我國首次確定的漢字筆順規範。「當時規範的制定依據已無從考證,但從那時起至今,這個筆順規範的字量不斷擴充,其根本規則一直未變。」傅老說。
  • 【實用】"四"字第二筆怎麼寫?小學家長吵到懷疑人生...
    夫妻兩人去翻女兒的語文書,他們看到書上「白」字第三筆、「明」字第二筆、「四」字第二筆均為「」;而「口」字、「中」字第二筆均為「」。兩個人根據書本推測了好久,依然無法得到有關「旦」和「舊」那一筆的準確表述。
  • 「四」字第2筆咋寫?99%的人答不出這道一年級語文題
    「四」字第二筆,到底是「橫折」還是「橫折鉤」?一個簡單的問題,卻引發了不少爭論。   一年級語文整懵大學畢業家長   魏女士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和文字有關的工作,自認女兒的小學作業難不倒她;她的先生姓餘,更是對語文非常自信。
  • 漢字筆順 你寫對了嗎:專家詳解漢字筆順規則意義何在
    新聞背景「為」字的正確筆順怎樣寫?2014年北京中考試卷中的這道試題,讓不少考生和家長們還記憶猶新。事後不少老師和家長們發現,別說孩子們,自己如果上考場,「為」字的正確筆順也寫不對。近期,網絡熱傳的「國家規定的漢字筆順規則」,再次讓不少人大跌眼鏡。
  • 「四」字第二筆咋寫? 新疆親們就這個問題展開激辯
    夫妻兩人去翻女兒的語文書,他們看到書上「白」字第三筆、「明」字第二筆、「四」字第二筆均為「」;而「口」字、「中」字第二筆均為「」。兩個人根據書本推測了好久,依然無法得到有關「旦」和「舊」那一筆的準確表述。
  • 語文老師怒了:這些漢字筆順,家長別瞎教,十個錯九個
    字第二筆是什麼?他們發現,統編版語文課本上的「四」字筆順,第二筆是「橫折鉤」。而百度漢字裡,「四」字第二筆卻是「橫折」。另一份權威材料把他們的疑惑推高到了新點: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於1997年4月7日聯合發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範》中,像「口」、「西」、「四」、「國」、「直」、「白」、「自」、「回」這樣的字,相應的筆畫就是「橫折」。一年級教科書是「橫折鉤」,《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範》說是「橫折」。我們該相信誰?
  • 漢字筆順問題起爭論「火」字該咋寫難壞70後家長
    記者了解到,原來國家語委在1997年對部分漢字筆順進行了調整,雖然當時並沒有引起大規模的爭論,但是隨著「70後」「80後」家長逐漸成家生子,在輔導「00後」功課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了在漢字筆順上的變化。對於筆順的變化,沒有「與時俱進」的家長感覺「有點兒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