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部快遞法規今起正式實施 拒絕送貨上門屬違規

2020-12-15 中國搜索

中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針對「快遞員是否可以拒絕送貨上門」「快件丟失後如何索賠」等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

送貨上門——

快遞員拒絕送貨上門屬於違反規定

4月初,中新網曾報導稱,北京多家快遞公司存在快遞員不願意送貨上門的情況。據受訪者反映,有的快遞員拒絕送貨上門,且客服稱「現在都是去驛站自取,以後所有快遞都會這麼做」。

快遞員是否可以拒絕送貨上門?上述《條例》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並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權當面驗收。

這意味著,快遞員拒絕送貨上門屬於違反規定。貫鑠企業CEO、快遞專家趙小敏此前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指出,如果快遞員想放在代收點或快遞櫃,那麼首先要徵得收件人的同意,如果收件人不同意,則必須送貨上門。

末端派件

——鼓勵企業共享設施 推廣智能快遞櫃

不過,在送貨上門方面,快遞員也有自己的苦衷。比如,有些小區禁止快遞車輛入內;部分快遞單上的門牌號不準確;經常遇到收件人不在家的情況,導致送貨效率降低、快件積壓;擔心快遞車或車內的快件被盜,等等。

正因為快遞員有這些困擾,國家也鼓勵「最後一公裡」的配送要多樣化。《條例》明確,鼓勵多個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共享末端服務設施,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快遞末端服務。

《條例》提出,鼓勵和引導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採用先進技術,促進自動化分揀設備、機械化裝卸設備、智能末端服務設施、快遞電子運單以及快件信息化管理系統等的推廣應用。

實名制

——身份信息不實快遞企業不得收寄

在寄件方面,《條例》提到了實名制的問題。快遞實名制是指寄件人需要出示身份證、登記個人信息,已於2015年底正式推行。

《條例》進一步明確,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收寄快件,應當對寄件人身份進行查驗,並登記身份信息。寄件人拒絕提供身份信息或者提供身份信息不實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不得收寄。

隱私保護

——洩露寄件人隱私最高罰款10萬

快遞實名製成為保障快遞包裹安全的措施之一,但同時引發人們對隱私安全的擔憂。

對此,《條例》規定,除有關部門依照法律對快件進行檢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非法檢查他人快件。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私自開拆、隱匿、毀棄、倒賣他人快件。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出售、洩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情節嚴重的最高處10萬元罰款。

損壞索賠

——可要求快遞運單所屬企業或服務企業賠償

在運送途中,因快件損壞或丟失而引發的糾紛時有發生。

關於索賠問題,《條例》規定,用戶的合法權益因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而受到損害的,用戶可以要求該商標、字號或者快遞運單所屬企業賠償,也可以要求實際提供快遞服務的企業賠償。

另外,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對保價的快件,應當按照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與寄件人約定的保價規則確定賠償責任;對未保價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確定賠償責任。鼓勵保險公司開發快件損失賠償責任險種,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投保。(中新網)

相關焦點

  • 快遞新規5月起實施 擅自放進自提櫃、拒絕送貨上屬違規行為
    5月1日起,中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正式施行,其中規定:快遞員拒絕送貨上門、洩露寄件人隱私等行為都將受到處罰。新《條例》能夠更好地保障公共利益,增強對快遞物品的可追溯能力。在《快遞暫行條例》中,末端網點被提及次數較多,國家支持和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在農村、偏遠地區發展快遞服務網絡,完善快遞末端網點布局。對經營主體的規範提到,快遞末端網點無需辦理營業執照。
  • 快遞新規今起正式實施:洩露寄件人隱私最高罰10萬
    中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針對「快遞員是否可以拒絕送貨上門」「快件丟失後如何索賠」等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送貨上門:快遞員拒絕送貨上門屬於違反規定4月初,中新網曾報導稱,北京多家快遞公司存在快遞員不願意送貨上門的情況。據受訪者反映,有的快遞員拒絕送貨上門,且客服稱「現在都是去驛站自取,以後所有快遞都會這麼做」。快遞員是否可以拒絕送貨上門?
  • 解讀《快遞暫行條例》 未經許可放自提櫃屬違規
    原標題:     未經許可將快遞放自提櫃屬違規    江西省郵政管理局解讀《快遞暫行條例》    今年5月1日起,我國首部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作為快遞領域的第一部專門行政法規,《條例》在消費者權益保護、經營快遞業務準入、快遞市場監管、快遞安全、從業者權益保障等方面進行了新規定和新要求,引起社會各界關注。省郵政管理局接受記者採訪,向廣大讀者解讀新規。    問:現在寄快遞要實名制了,我的個人信息安全有保障嗎?
  • 不送貨上門、私找代收點代收……呼和浩特這些快遞亂象可投訴
    2018年5月1日,中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施行,針對「快遞員是否可以拒絕送貨上門」、「快遞丟失後如何索賠」、「寄件人隱私保護」等問題給予了明確規定。近日,內蒙古晨報融媒記者走訪調查發現,該《條例》實施一年後,快遞員送貨不上門、不徵得收件人同意私自找代收點代收等末端服務問題依然頻發。
  • 剁手族,快遞新規今起實施!不送上門可投訴!
    從今天起,快遞員不能拒絕送貨上門!5月1日起,《快遞暫行條例》正式施行,這意味著,如果快遞員想放在代收點或快遞櫃,首先要徵得收件人的同意,若收件人不同意,則必須送貨上門。快遞員拒絕送貨上門屬於違反規定據受訪者反映,有的快遞員拒絕送貨上門,且客服稱「現在都是去驛站自取,以後所有快遞都會這麼做」。快遞員是否可以拒絕送貨上門?
  • 包裹直投自提櫃算違規!關於快遞新規,昆明市民怎麼看?
    快遞新規來了!不過,從5月1日開始,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開始實施,這些不當的行為將受到法律法規的約束。劃重點!1 送貨上門——快遞員拒絕送貨上門屬於違反規定快遞員是否可以拒絕送貨上門?上述《條例》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並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
  • 快遞員未經允許把快遞放自提櫃,我們是否該享有應享有到的權益?
    快遞員將快遞送到客戶手中,這本是件十分常規的事,而在如今各類快遞自提櫃風靡的今天,卻越來越少了,甚至於非常多快遞員連電話都懶得招呼一聲,就將快遞扔在快遞自提櫃中。這或許在某些人看來是一件無傷大雅的小事,但實際上是一個十分嚴重的社會問題。
  • 今日起快遞洩露寄件人隱私最高罰款10萬,拒送上門屬違規
    有感現在的快遞,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只能自己從一堆堆快遞中尋找自己的。態度好的會來個電話告知,一般的會發簡訊,偷懶的就只有自己刷物流進度唄!最近遇到最過分的大概是為了追求妥投率,居然填報虛假籤收信息!明明客服端顯示已籤收,結果隔天才告知說根本還沒送?正準備送。
  • 中國首部海水浴場管理地方性法規7月起實施
    國內首部海水浴場管理地方性法規7月起實施本報訊(特約記者朱潤勝 通訊員孫文志)海水浴場取消門票限制,禁止私圈亂佔海水浴場。國內首部海水浴場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規《秦皇島市海水浴場管理條例》將於7月1日起正式實施。
  • 驛站「取代」快遞員 送貨上門服務縮水誰收了我的快遞?
    芝罘區的齊志超就曾多次因送貨上門的問題與快遞員協商,結果卻被告知「件太多來不及送,想上門下次選順豐」。「好說話的答應全部送完後給我送上門,有的直接拒絕讓我理解一下。」齊志超說,起初自己還生氣投訴過,可下一次又出現同樣的問題。「我曾在備註裡寫過,不要送到菜鳥驛站或是豐巢,要送貨上門,但每次包裹還是在代存點。」她無奈道,以前快遞員還會打電話通知,現在大多只會收到一條系統生成的取件碼簡訊。
  • 快遞新規難解送貨上門難 專家:儘快普及條例內容
    快遞新規為何難解送貨上門困境專家:儘快普及條例內容 助推快遞市場法治化2018年5月1日起,《快遞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作為國內第一部針對快遞行業的行政法規,其對快遞實名制、快遞員必須按約定地址投遞等服務作出了明確規定
  • 拒絕送貨上門遭投訴,快遞小哥寫懺悔書求原諒,你怎麼看?
    原來5月14日蘭州一名顧客網購了12瓶紅酒,他稱自己做了小手術想請快遞員幫忙送貨到家,但被快遞員拒絕了過了一會兒快遞員又給顧客打電話顧客提出折中方案沒想到再次被拒絕說著快遞就把電話給掛了隨後顧客便投訴了快遞員被投訴後快遞小哥前後寫了2次懺悔書請求原諒不過快遞小哥也對事件給出了不同的說法
  • 《快遞暫行條例》正式施行 洩露寄件人隱私罰款10萬
    聯商網消息:5月1日,中國首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正式施行,針對快遞行業多個爭議性問題,這部行政法規首次給予了明確規定。一、送貨上門問題在這部法規中,快遞員拒絕送貨上門屬於違反規定。
  • 首部快遞業法規公布,5月起施行
    藍鯨TMT頻道3月28日訊,國家快遞業首部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於日前發布,將於今年5月1日起施行。此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交通運輸等部門和郵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協調配合,建立健全快遞運輸保障機制,依法保障快遞服務車輛通行和臨時停靠的權利,不得禁止快遞服務車輛依法通行。
  • 首部兒童安全座椅法規或於2016年實施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尚煒,近日在近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與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2014中國汽車安全技術發展國際論壇」上表示,隨著汽車社會的到來,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尤其是兒童安全領域,目前我國尚缺少法律的監管。
  • 快遞不送貨上門,還要自取?他把快遞公司告了
    2018-04-14 08:35 | 溫州商報快遞公司沒有按照約定送貨上門,市民李先生多次和主管部門——溫州市郵政管理局反映未果後,一紙訴狀將溫州市郵政管理局告上法庭,要求被告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原告電話費、郵寄費5000元,行政賠償精神損失撫慰金
  • 《快遞暫行條例》實施月餘,恩施州「落地」效果如何?送貨上門情況...
    《快遞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5月1日實施以來,多項新規引人注目,如寄件必須出示身份證,快遞員想要把快件放在代收點或者快遞櫃,需事先徵得收件人的同意等。該《條例》的出臺,意味著快遞行業將日益被規範和監管。如今,新規實施已經一個多月,在我州「落地」的情況如何呢?近日,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 快遞拒送貨上門有違當面驗收規則 四大矛盾待解
    送貨上門快遞職責  近幾年,快遞代收點和智能快遞櫃越來越多,讓人不用因為家裡無人收件而苦惱,但卻引發出新的問題——家裡明明有人,快遞員卻不願送貨上門。快遞是否一定要送貨上門呢?正因如此,在審視快遞送貨上門服務時,絕不能只站在市場角度來談。因為,凡事都需要相互理解,送貨上門雖然是快遞員的分內之事,但在各種現實條件的限制下,用戶自己去取快件,何嘗不也是一種美德?
  • 中國首部中英文「自貿區法規彙編」出版
    中國首部中英文「自貿區法規彙編」出版 >   中新網上海5月12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12日正式推出中國首部中英文版「自貿區法規彙編」,在向海內外相關人士介紹自貿區法規政策的同時,傳播中國的自貿區法律服務理念,致力實現法律服務理解與溝通「零障礙」。
  • 快遞新規實施首日濟南碰壁
    齊魯網5月2日訊 5月1日起,我國《快遞暫行條例》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