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學上,『自我暗示』是指通過主觀想像某種特殊的人與事物的存在,來進行自我刺激,達到改變行為和主觀經驗的目的。
相信大家,不管是在讀小說或者觀賞影視作品時,或多或少都會看到類似的場景:主人公因為不自信、或緊張不安時,會看著鏡子對自己說一些鼓勵的話,來達到緩解不安和壓力的目的。
可能有人會說:「『自我暗示』這麼玄幻的東西,真的有用嗎,真的靠譜嗎?」
今天就給大家一個靠譜的答案
有效果!而且效果非常好!
這種通過語言、聲音或者文字來進自我暗示、自我刺激、像宣言一樣的行為被稱作「自我激勵」(Affirmation)。許多書籍和影視作品,都鼓勵大家這樣做,原因是它會給人帶來正向引導。腦科學領域的研究也有相關可靠的實驗與數據來佐證。
通過這種積極肯定、正向的「自我激勵」,可以使人遠離不安。
比如說,考試、面試以及比較正式場合之前:「啊~~~怎麼辦、怎麼辦…」,遇到這種慌張、不知所措的場景,對自己說3遍:「不要緊、我已經用心準備過了,肯定沒問題!」。不安的情緒就會立刻得到化解。原因是,語言情報一旦進入大腦,就會有效抑制扁桃體的興奮狀態。
扁桃體的興奮,正是人感到不安的根源
如果這種扁桃體興奮狀態一直持續下去,成為身體慣常的一部分,扁桃體控制不安情緒的作用機制就會變弱。久而久之,就算用語言聲音進行抑制也收效甚微。進而,不安的狀態就會成為身體習以為常的一部分。
而一旦不安的情緒成為身體的一部分,人就會進入抑鬱狀態。如果沒有相關精神類處方藥物的輔助,恐怕很難恢復到正常狀態。
所以,如果意識到自己處於緊張不安的情緒時,就要及時地通過語言刺激大腦,來抑制因扁桃體興奮,以達到自我暗示的目的。
除了經常說一些鼓勵自己的話,通過文字表達出來也可以。但相關研究數據表明,說出來的效果比寫出來更勝一籌。原因是,聲音情報對於大腦的刺激更強烈、更清晰,這種強信號會在腦內留下深刻印象。
總之,鼓勵大家多說、多寫對自己積極、肯定、有正向引導的話語。不管是不安、還是因為受打擊而失去自信的時候,多多使用自我暗示,都會對你的生活有積極正向的引導作用。
哪怕這種暗示,每次的效果很小,但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相信堅持下去,你的人生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家好,我是森!(公眾號ID:life-friend-sen)
大家可以叫我「森先生」,也可以叫我「森前輩」(這只是個稱謂,並不是要以長者自居,只是覺得這樣,彼此的距離會更近些)。我每周都會持續更新原創內容,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